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615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615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方元启 (16151678)
  方元启(1615-1678),字运开,号竹友,开化县黄谷乡方田人。自小聪颖过人,且勤奋苦读。其父方一秦,字思大,为明末开化邑庠生。虽家道中落,为培养儿子,不遗余力,不惜重金送元启赴杭州求学。元启深知老父寄希望于己,至杭城后,日夜苦读,竟一年之久,未上枕席。待一秦赴杭探望儿子,方知此情,心疼不已。元启则以诗相答:“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天涯到处有青山。”以示自己立志苦读成才……[详细]
2、胡上琛 (16151647)
  胡上琛(1615?~1647),字席公,一字逢圣,福建人。南明隆武年间武举第一人。胡上琛的先祖为凤阳人。始祖巴儿跟朱元璋起义有功,世袭福州右卫指挥使,遂为侯官人。祖父胡龙阳官惠潮参将。父亲名胡舜。胡上琛的母亲在怀他仅三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管教很严,待胡上琛稍稍长大,便命两侍僮每天监督胡上琛读书,稍有懈怠,便责罚侍僮。所以胡上琛自小就会做诗,精通经史,研习韬略。闲瑕时,胡上琛还经常与当……[详细]
3、查士标 新安四大家(16151698)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一号梅壑散人,懒老。安徽休宁人,明末秀才,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是明诸生,入清便不应举,专心书画。家藏甚富,鼎彝及宋、元真迹皆有,遂精鉴赏,他的山水画,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气韵荒寒,晚年画风突变。是明末清初新安派“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之一。他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书出米、董,上追颜真卿,颇得精要。时称米、董再生,名重天下。行笔俊逸豪……[详细]
4、莫与先 (16151697)
  清末民初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甘鹏云先生,系统地研究了明清两朝五百多年来潜江的名宦乡贤和文人雅士后,列出了张幼宁、刘阮仙、朱悔人、莫与先四人为潜江“四大文学家”。唯愿笔者的简要记述之中,大家能了解文学家莫与先之一二。弃官养母莫与先(1615~1697),字大岸,别号顾洄,清,潜江(今总口张家湖分场)人。他是前述“儒行之宗”莫汝嘉孙子;是莫汝嘉第三子莫若智的独生子;是前破产为恩师建祠的莫若玉侄子;也……[详细]
5、张家玉 岭南三忠(16151647)
  张家玉(1615——1647),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他在青少年时期喜习武艺。后参加科举考试,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考取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翌年三月,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攻入北京,他主动投书给李自成,表示愿为起义军效力。旋因李自成部被清军战败,张又改投在南京即位的南明弘光帝,但因被指为曾变节投降李自成而被逮捕入狱。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入南京,张家玉又……[详细]
6、谢文洊 明清之际理学家(16151681)
  谢文洊(1615~1681),字秋水,号约斋,南丰人,明清之际理学家。谢文洊少年时,在舅父家得朱熹晚年论著,爱不释手,细读精研,对他后来治学影响甚大。21岁时,其父谢天锡在广昌县香山筑学,命谢文洊与兄弟在彼处读书,研习应举学业。崇祯十二年(1639),他应乡举未中,遂厌薄举业,渐生出世之念。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他毅然尽弃举业,入香山学禅。先后研读了陆九渊、王守仁、王畿等人的著作,一心向儒,与友常……[详细]
7、龚鼎孳 江左三大家,清朝兵部尚书(16151673)
  龚鼎孳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详细]
8、王羌特 (16151680)
  王羌特(1615年—1680年),字冠卿,号笠夫,清初伏羌人(今甘谷县)。工诗,能书,善吟对,出口成章,有“奇童”之称。十二岁通《四书》、《孝经》、《春秋》大意,涉猎《五经》。清顺治四年(1647年)考选拔贡。后授云南顺宁府通判。大办教育,振修文风。康熙十五年(1676年)著小说《孤山再梦》,为不可多得之明清小说珍品。王羌特一生怀才不遇,命运坎坷,便发不平之声于咏叹,寄人生愿望于梦寐,于康熙十五年……[详细]
9、王余佑 (16151684)
  王余佑(1615~1684)本姓宓,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新城(今高碑店)人。他幼有大志,读书识大体。16岁补博士弟子员。初随定兴鹿善继学,后受业于容城孙奇逢,又与茅元仪、杜越、刁包等人为师友,并曾得到桐城左光斗的赏识。鹿善继、孙奇逢二人为明末北方的学术大师,对王余佑甚为器重,亟称之。而清初北方的大学者颜元、李塨则为王余佑弟子,对王余佑雅相敬重。颜元曾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介祺得其……[详细]
10、曹素功 清代四大制墨名家(16151689)
  曹素功(1615—1689年),原名圣臣,号素功,安徽歙县人,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他早年潜心科举仕宦之途,因不遂心愿,便返乡以制墨为业。最初借用名家吴叔大的墨模和墨名,并开店营业,以后墨质和工艺造型日渐精良,名声亦渐远扬,其墨业更加兴旺。后移店至苏州、上海等地,常为权贵和名流定版制墨,在社会上层影响很大,被誉为“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曹素功子孙世守其业,绵延300余年。曹素功著有《墨……[详细]
11、白文选 (16151974)
  白文选(1615~1674) 原名可撰,号毓公,白家塌子村人。从小放羊务农,体大食多,膂力过人,生性好弄刀棒。明崇祯四年(1631),他与冯双礼(绥德人)参加张献忠(定边人)农民起义军,任火头军、士勇,每次作战,白战功卓著。七年(1644),献忠封白文选为前军都督。献忠牺牲后,随孙可望(延长人)、李定国(绥德人),率大西军余部由川南下,转战云南、贵州。清军逼近广东、广西,形势紧迫,李定国提出联明抗……[详细]
12、肖家芝 (16151686)
  肖家芝(1615~1686),字紫眉,磨头乡大礼园村人。清顺治壬辰进士(与弟家惠同弥一门二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刑部郎中。性刚直,秉公正直,从不趋炎附势,将要巡视江左时,当朝大司寇以私相托,芝不接受,说:“你想叫我杀人,来讨好他人吗?”驳回了大司寇的无理要求。第二年巡视山西,主要是俭查量刑是否准确,刑使得中不冤枉好人。到山西后,遇一县役暗使赌银三百两,要求从轻发落某囚犯,县役受到惩罚,从此,人不敢……[详细]
13、彭孙贻 (16151673)
  彭孙贻(1615—1673),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海盐武原镇人。博闻才辩,五试于学使,皆列第一,名噪一时。明崇祯十五年(1642)乡试,经同考官绍兴府推官陈子龙推荐,主司翰林院编修吴国华、吏科给事中范淑泰,皆极为赞赏,定为第一。未料因病不能终场,报罢。陈子龙对海盐知县刘尧珍说:“恨彭生不得出吾门。吾虽不及欧阳,此子实不愧子赡也。”次年以贡生首拔于两浙。明亡后,绝意仕途,终身布衣蔬食。当道有重……[详细]
14、函可 (16151659)
  函可(1615~1659)函可,本姓韩,名宗马来,字祖心,广东博罗人。少时随父礼部尚书韩日缵居南京。明天启六年(1626)补诸生。崇祯九年(1636)其父病逝,宗马来扶柩归里,遂郁郁寡欢,刺出臂血书写佛经。后在曹溪受空隐禅师剃度受戒,法名函可。师徒应博罗县令邀请,往罗浮山,在锦屏峰下重建华道台寺。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函可以剩人为名号,寓国家虽亡、犹剩下未死亡人的意思,以显其志……[详细]
15、汪昂 (16151694)
  汪昂(1615~1694年),初名恒,字讱庵,县城西门人,曾中秀才,因家庭贫寒,遂弃举于业,立志学医。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研究,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一书,把《黄帝内经》里的《素问》、《灵枢》两部分合纂为一篇,并分类加以整理、注释,给后学者以很大的便利。又将古代医家的处方和搜集的民间验方,分门别类,逐一……[详细]
16、许友 (16151663)
  许友(1615~1663年)名宰,字有介、友眉,又字介寿,号瓯香。侯官县人,居光禄坊。举孝廉,不仕,以诸生终。善书画,亦工诗,时称“三绝”。因敬米芾,名其室为“米友堂”。其诗孤旷高迥,为钱谦益、王士禛、朱彝尊所称许。画如其诗,亦苍楚有致,墨竹气势郁勃。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因其友周亮工被诬逮京,受诛连,不再画竹,改画枯木寒鸦;并作《学哑》、《学聩》、《学瞽》、《学担粪》、《学死》等诗,以泄胸……[详细]
  韩宗马来(1615~1659),字祖心,一字剩人,又号搕,韩日缵子。少时聪颖,随父居南京。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考取秀才。1636年(崇祯九年)其父日缵病逝,宗马来扶柩归家,郁郁寡欢,刺出臂血书写佛经。后在曹溪受道独禅师戒剃度为僧,法名函可。师徒应博罗县令邀请,住罗浮山,在锦屏峰下重建华首台寺。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函可偕弟子五人前往南京,并以印刷佛经为掩护,进行反清复……[详细]
18、李明性 (16151683)
  李明性(1615~1683)字洞初,号晦夫。蠡县人。明代时与其兄成性、弟尽性均为蠡县诸生,颇有声誉。明亡后,明性闭门家居,谢绝交游,不求闻达。清顺治八年(1651),被郡县以“学行兼优”推举参加选考,但推辞不就,仍隐居家中,立意一心诵法先王圣学。明性慨叹学人只在古人所编摘的书中“穷致物理”、“注事说物”,一味空谈明心见性,既不切实际,亦与世无补,遂提倡修己治身之实学,并将孔圣全书及《通鉴》中对现实……[详细]
19、马之驯 (16151683)
  马之驯(1615~1683)字君习,一字习仲。雄县人。明诸生。著名学者孙奇逢弟子。马之驯性格磊落,不苟流俗。好结纳名流奇士,与新城(今高碑店)王余佑等相友善。明崇祯十七年(1644)一月,提学御史陈德纯在易州(治今易县)校考士人,马之驯应邀待试,得以结识诸生50余人,众人设坛盟于易水上,相约入深山避乱。二月,李自成率起义军入据京畿,朝野震动。马之驯组织邑中宾客子弟数百人,擒获起义军新任县令郝丕绩等……[详细]
20、浑融 (16151708)
  浑融(1615~1708) 原姓张,法名本符,自号浑融,湖广沅州(治今湖南芷江)人。少小知书能文,喜读史传,钦慕终军和宗懿风范,随其父马平县令张楚珩赴任所。明末清军南侵,仗剑出游,拜沤和上人为师,受戒衡州湖东寺出家为僧。后游岭南,暂住普明庵,与拱粤将军刘起庵结交,毅然投入刘麾下抗击清军,所至皆捷,人称“秃将军”。后见复明无望,再次隐入禅林。永历四年(1650),瞿式耜、张同敞守城被执遇难,与杨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