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639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639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莫之翰 (16391707)
  莫之翰(1639~1707),字紫来,号嵩皋,清,潜江(今后湖莫岭)人。清康熙八年(1669)举人,康熙十年(1670)进士。他是入本书的潜江莫氏家族第四位名人;还是潜江古时有史记载的朝廷高官之一。史志找不到传记的名宦据康熙《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记载,莫之翰的曾祖父莫汝嘉是明隆庆年间被称“儒行之宗”的潜江名人;祖父莫若玉是清顺治年间为报恩师知遇之恩,破产为其建功德祠堂的著名乡贤;父亲莫与……[详细]
2、帅治谟 (16391681)
  帅治谟(1639~1681),铜鼓排埠人。西晋年间,太原帅姓鉴公支系族众,避乱南迁至此,落户定居。后嗣繁衍成为世居旺族。迨至明朝末叶,政乱捐苛,兵连祸结,游骑散勇,时出剽掠。因应护卫身家安全需要,帅姓居民,练拳术,习骑射,蔚成崇尚武勇风气。帅治谟,出身武艺门阀,幼读经书史籍,苦学少林。及至年长,双手十指犹似铁钩,砖墙泥壁,竟能轻快攀缘腾跃;脚着鸡毛草鞋,穿堂入室,行走如飞,毫无声息;身站高屋飞檐,……[详细]
3、陈允锡 (16391722)
  陈允锡(1639~1722年),字子帅,号□斋,泉州人,鲁旗陈氏后裔,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生。父亲陈鸣銮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先后任广东大埔、海阳(治所在今潮安县)知县。陈允锡少年时进晋江县学读书就“名噪文坛”,顺治十二年(1655年)应试中选一等,授德化县教谕。督学孔某考核教职时,最先选拔陈允锡,赞他“才华焕发,品行端方,笔有□螭,守如冰玉”。不久,陈允锡改任陕西扶风(在宝鸡……[详细]
4、董讷 (16391689)
  董讷(公元1639——1689年),字兹重,自表字默庵、柳林。山东平原县王杲铺镇董路口村人。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丁未科举人,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丙午科举人,丁未科一甲三名进士(探花及第)。康熙十一年为云南乡试主考官,十二年为纂修官,十五年为右春坊右中允,十六年为日讲起居注官,十八年为侍讲,十九年加侍读学士衔。后为顺天府乡试副考官、顺天府学正、额外侍读学士、礼……[详细]
5、林孺 (16391710)
  林孺(1639~1710年),字世德,号风山,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安溪来苏里(今湖头竹山)人。早岁失父母,也无服内堂亲。时值明清易代,地方不靖。他彷徨山海之间,备历艰辛。林孺状貌魁梧,膂力过人,豪迈精干有大志,弱冠即习知兵法,被承恩伯周全彬募为部属。清康熙三年(1664),任千总职,初驻延平,康熙七年(1668),移驻湖广。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反,林孺随大军进讨,攻克岳州七里山,立下战功……[详细]
6、尚之孝 (16391696)
  尚之孝(1639.2.15~1696.2.17) 尚可喜之次子。初为平南王藩下都统,康熙十三年(永历二十八年,岁甲寅,1674)四月,清平南王尚可喜令子之孝率兵征讨刘进忠,调南海卫军及乡勇随征,五月十六日碣石苗之秀统兵至惠来西郊飞鹅山待命,六月尚可喜、尚之孝父子统铁骑数千驻惠来县西双山,后经盐岭推进抵潮州。秋七月,尚可喜令子之孝与都统聂包、总镇王国栋率粤兵抵潮州驻扎西南山阜。七月,尚之孝列营于揭阳……[详细]
7、陈廷敬 (16391712)
  • 陈廷敬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生平好学,诗、文、乐极备。他与清初散文家汪琬以文体相切磋,与著名诗人王士祯以诗唱和,“皆能得其深处,而面目各不相假”。他写的《晋国》一诗:“晋国强天下,秦兵限域中。兵车千乘合,血气万方同。紫塞连天险,黄河划地雄……[详细]
8、蒋兴俦 (16391695)
  蒋兴俦(1639—1695),字心越,初名兆隐,别号东皋、鹫峰野樵、越道人、心越子、越杜多等,浦江人。8岁在苏州报恩寺剃度出家。13岁起即漫游江浙间,寻师访道,参究禅法,后归隐杭州永福寺。清康熙十五年(1676)八月,应避乱于日本的高僧澄一之邀,乘商船东渡,于十二月抵九州,次年正月到长崎,谒澄一于兴福寺。于说法之余,吟诗作画皆臻神妙。日本道俗闻风与之交往,求教古琴及绘画、治印之艺。同年,为长崎延命……[详细]
9、胡峄阳 (16391718)
  胡峄阳(1639~1718年)民间讹为立阳、玉阳、维阳,名良桐,更名翔å-,字峄阳,号云屿处士。今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东流亭村人。清顺治十年(1653年),应童子试,守门人强令其解衣搜身,不受辱,拂袖而去,誓终生不试。先后在洼里和即墨县城南关外等地设馆授徒,间亦潜心著述,尤热衷理学,以品学兼优驰名乡里。胡峄阳“生有异禀,精研《周易》,于濂洛之学别有微契。家甚贫,一介不取,蓬室瓮牖,攸然自……[详细]
  爱新觉罗·韬塞(1639年02月08日—1695年02月9日),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子。初封三等镇国将军。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晋辅国公。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二月初九卒。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授韬塞子谕德奉恩将军,世袭。……[详细]
11、张玉裁 (16391674)
  张玉裁(1639年-1674年),字礼存,号退密,镇江府丹徒人。其父张九征是顺治十二年乙未科中进士。玉裁九岁通《五经》。康熙五年丙午科乡试中举。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科缪彤榜进士第二人(榜眼),阅卷考官叹曰:“此长沙痛哭书也。”,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疾归隐丹徒,一病不起,年仅四十。有《礼存文集》。有弟张玉书。……[详细]
12、汪懋麟 (16391688)
  汪懋麟(1639~1688),字季甪,号蛟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出生。江都(今扬州)人。清康熙年间诗坛十才子之一。他博览好学,受业于渔洋山人,其诗合唐宋于一炉而时出新意,其文法欧(欧修)、曾(巩),质坚而气厚。清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后授内阁中书,曾以刑部主事入史馆为纂修官。康熙十二年,与扬州太守金镇重建平山堂。康熙十七年,刻所著《百尺梧桐阁集》20卷、《悔斋诗》6卷和《重建平山堂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