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杨绛 (19112016)
  杨绛(jiàng),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详细]
2、萧红 民国四大才女(19111942)
  • 萧红
  萧红(1911.6-1942.1)萧红,女,原名张乃莹,宣统三年五月初五(1911年6月1日)生于呼兰府城一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其祖父张维祯原为封建地主,但不善经营,家境大不如前。其父张廷举系齐齐哈尔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奖励师范科举人,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其母姜玉兰,为呼兰著名私塾先生姜文选之女,自幼随父读书。萧红幼年时,得到祖父张维祯的溺爱,受到良好的文学启蒙教育。1919年8岁时,生母姜玉兰病故……[详细]
3、廖汉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12006)
  廖汉生(1911- 200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湖南省桑植县人,土家族,1911年11月出生于桑植县长瑞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6岁入私塾读书。11岁入桑植县立高等小学。13岁由贺龙出资送入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就读。后因贺龙北伐离湘,他失去资助,遂辍学回乡。1926年本县高小毕业。在大革命0中,参加了农-动和工人武装斗争。1929年参加桑……[详细]
4、才山 (19111944)
  才山,原名才治安,又名才维城,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王家屯。他自幼聪明好学,在本县中学毕业后,先后考入沈阳第二工科高中、哈尔滨工科大学。1929年考入北平俄文法商学院,后并入北平大学。1932年,才山由北平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参加了辽西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不久-到北平。1937年七七事变前,他以东北义勇军的名义于绥远省河套地区组织垦区。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和白乙化等……[详细]
5、王辉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12003)
  王辉球,1911年农历9月18日生于万安县芙蓉镇雁塔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十分贫寒,出生一个多月便被送到韶口乡厦坪村姑母家里抚养,8岁时回到家里,进入王家祠免费小学念书,后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因家贫如洗,父亲病重,生活所迫,1927年春,不满16岁的王辉球不得不离别家乡,随本村商人-佑到遂川县一杂货店当学徒。是年冬,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从井冈山来到遂川县,遂川县工农运动高涨,王辉球加入……[详细]
6、钱学森 “两弹一星”功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19112009)
  • 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详细]
7、包乾
  包乾,原名包粹英,蒙古族,1911年5月14日生于辽宁省凤城县红旗镇包营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9岁读书,16岁考入凤城职业中学。在中学读书期间,他看到日军践踏中国,日军特务横行无忌,十分气愤。1929年5月,包乾在职业中学毕业前夕,因带头反对日本人拉拢学生去安东镇江山逛樱花会,被开除了学籍。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包乾在安东林科高中读书。不久家乡传来信息,为了驱逐日军,卫我中华,人们自发组织起抗日义……[详细]
8、刘亚楼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19111965)
  • 刘亚楼
  刘亚楼(1910~1965年),原名刘兴昌。清宣统三年(1911年)2月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克芳是勤劳正直的农民。兴昌出生不久,母亲死于产褥热。房亲刘德香急人所急,将不满周岁的女儿抱给别人作童养媳,收养兴昌作养子。从此,兴昌改名刘振东。振东8岁读私塾,9岁转入崇德小学。14岁进湘店高小,15岁进武平县立初中,16岁考入省立第七中学。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回乡后,共产……[详细]
9、季羡林 著名东方学家、梵文学家,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19112009)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详细]
10、谭其骧 中国科学院院士,历史地理学家(19111992)
  谭其骧(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历史地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谭其骧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中过举人,清朝末年曾任嘉兴府学堂监督。父亲谭新润考取秀才后,因科举废除,去日本学习铁道专业,回国后在京奉铁路任站长,不久即因病去职南归,以后曾任《嘉兴日报》主编,是著名的南社成员。家庭对谭其骧的求学方向和专业并不干预。大学……[详细]
11、杨坚白
  杨坚白,曾用声于典、杨娱天、杨异同、康莫逆、于天、非石等笔名。1911年(清宣统三年)4月21日生于辽宁省本溪县。其父毕业于本溪县师范学堂,后任教师。杨坚白小时读了一些孔孟的书。由于家境困窘,他的求学时断时续,高等师范未毕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民族危亡使他和一些同学不能安心于课堂读书,只得中途辍学,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开始,为了隐蔽自己的活动,他到本溪煤铁公司当了几个月……[详细]
12、江上青 江上青,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名人(19111939)
  江上青(1911~1939),原名江世侯,清宣统三年(1911 年)三月十二日生于江苏扬州江都县仙女镇一中医世家。民国16 年(1927 年)江上青考取南通中学,阅读了一些进步书刊,特别是李大钊、-的文章,开始参加-。同年11 月加入共青团。民国17 年,转学扬州中学,仍秘密从事-,引起国民党当局警觉。不久在东关江家桥的家中被捕,关押于苏州司前街监狱。其父请律师辩护,法院判“年幼无知”予以释放。江……[详细]
13、车夫
  车夫,原名车永年,化名王兴义、卡亢,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沙城镇三街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全家11口人,只有几亩薄地,打的粮食连半年也不够吃。为了维持生计,他父亲只得给人打短工、做零活,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全家仍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生活。尽管家境贫寒,一家人还是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供车夫上学。车夫不负父老的期望,刻苦读书,勤奋好学,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宣化师范。就在这个时期,共产党员张苏、林……[详细]
14、陈焕
  陈焕,1911年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尚处幼年时,父母便在贫病交加中离他而去。苦难的煎熬和磨,促使了他的早熟。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风起云涌,红军在他的家乡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看到平日作威作福的土豪劣绅威风扫地,受苦受难的庄稼人吐气扬眉,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到了光明和希望。1928年,年方17岁的陈焕怀着为穷人打天下的远大抱负投奔红军,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详细]
15、陈铭炎
  陈铭炎,1911年出生于广东省合浦县(现属广西自治区)豪屋村多背圹的一户有钱人家。父亲是个名中医,与国民党广东省高级官员陈铭枢同宗。陈铭炎在乡读私塾多年,后在广州读至大学毕业。父亲希望他“光宗耀祖”,并委托陈铭枢“多加关照”。陈铭炎在校结识了进步同学曾生。1935年北平爱国学生掀起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曾生、陈铭炎和同学们走上街头--,愤怒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19……[详细]
16、王波 (19111944)
  王波,原名王慕禹,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绣匠屯。自幼聪敏好学,因家境贫寒,由岳父家供其读书。1931年王波与苏雪金完婚。婚后他更加发奋苦读,立志当一名作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挑起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强占沈阳城,进而侵占东北三省。血气方刚的王波痛记沦陷之耻,愤然离别故土,-关内,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大学期间,王波接触进步师生,阅读进步书籍,经常写一些宣传抗日救亡的文章投给天津《大公报》。1……[详细]
17、罗迎祥 (19111947)
  罗迎祥,化名郑杰、郑秋江等,1911年10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钟山乡郑洋村。罗迎祥的父亲在当地也算是个头面名人,在村里较有威望,并兼任粮胥,家庭生活较宽裕。8岁时,罗迎祥按照父亲的安排进入当地的私塾读书。16岁那年罗迎祥离开老家在几十里外的仙游县城读书。他先在仙游现代中学就读,随后又辗转到集美学校就读,学习初级农林专业。在集美学校的二年时间,罗迎祥一边攻读农林专业知识,以便将来帮助家乡人民摆……[详细]
18、朱向离 (19111950)
  朱向离,又名朱指南,化名林琳、张文成,1911年9月6日生于山西省平遥县北营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其父朱存正是前清秀才,参加过中国同盟会。1918年,朱向离在本村读初小,1924年进本县第二高级小学学习。在此期间,受族兄弟朱宝善、亲戚冀云程(均为共产党员)及大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任行健的影响,开始向往革命。1925年五卅惨案后,朱向离参加宣传队,下乡讲演、募捐。1927年3月,他的父亲病逝后,家……[详细]
19、尹明山 (19111981)
  尹明山(1911~1981),砀山县赵楼乡王屯村人。宣统三年(1911 年)二月初八出生,家境贫寒,一家8 口,靠7 亩地为生。11 岁那年双目失明,只好在家里或在门口摸着墙根走。他虽失明,但有灵敏听觉,非常喜欢听民间艺人吹奏笛子和唢呐。他家门前不远,有条大路通往县城,经常有抬花轿吹唢呐的打门前过,他总是跌跌爬爬赶去听,唢呐声远去了,他还歪着脑袋听余音入了迷。十二、三岁时,有个货郎担歇在门口,吹起……[详细]
20、白乙化 (19111941)
  白乙化(1911-1941)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团长字野鹤,绰号“小白龙”。男,满族,1911年6月11日出生,辽宁辽阳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白乙化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升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步科。1931年秋受党的委派,到辽阳以教书为名,宣传抗日救亡,秘密积蓄力量。次年,组织抗日义勇军,率部转战辽西、热北、锦西,-连捷,得绰号“小白龙”。1935年12月9日,组织参加“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