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宁夏名人

宁夏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浑瑊 [] 十七史百将传,唐朝宰相 (736800)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 ),唐朝名将。本名进,皋兰州(今宁夏青铜峡南) 人,铁勒族浑部。是郭子仪部将,曾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官至检校司徒、中书令,封咸宁王。800年,浑瑊去世,获赠太师,谥号忠武。尚结赞:去三人(浑瑊、李晟、马燧),则唐可图也。 权德舆:① 斯太师所以宣力四代,稽谟七德,辉曜威灵,勤身濯行,霆击风行,乃缉熙於光明。故雕戈淑旗,以严师律;黄旒元衮,以正台曜。湛露彤弓,以觉报宴,纳书追命,以荣恤礼。蕃锡始终,如公之功。 ②北戴斗极,阴方尚武。元金朱(阙),锡命都府。太师间代,感会云雨。四征庇人,九合尊主。昔未成童,则……[详细]
张轨 [] 前凉政权实质上建立者 (255314)
  张轨(255年-314年),字士彦,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实质上建立者,张寔、张茂皆为其子。314年去世,晋谥曰武公。至其曾孙张祚时,被追谥为武王,庙号太祖。世举孝廉张轨 ,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是西汉常山景王张耳的第十七代孙。家族世代举孝廉,以专攻儒学著名。张轨的祖父张烈为曹魏外黄县令,父亲张温为太官令 ,母亲为陇西辛氏。 张轨年少聪明好学,很有才能声望,姿态仪表文雅端庄,与同郡人皇甫谧关系很好,隐居在宜阳的女几山。西晋泰始初年(265年),张轨继承叔父恩荫的五品官。中书监张华与张轨谈论经义以及政事利弊,十分……[详细]
皇甫嵩 [] 十七史百将传 (?~195)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人。东汉末期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出身于将门世家。最初举孝廉、茂才,汉灵帝时被征为侍郎,迁任北地太守。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皇甫嵩与吕强上疏请求解除-,任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黄巾军,战后以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皇甫嵩到任后,上奏请求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税。后因得罪赵忠、张让而被罢免,改封都乡侯。中平五年(188年),被起用为左将军,击破王国叛军。董卓掌权时,征皇甫嵩入朝为城门校尉,因私怨被其陷害下狱,经其子皇甫坚寿求情才得以保全,迁任议郎、御史……[详细]
傅燮 [] (?~187)
  傅燮(?-187年),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人,东汉大臣,凉州北地郡的傅氏为西汉时傅介子、傅宽之后。傅燮身长八尺,面有威容。光和七年,黄巾起义爆发,以护军司马跟随名将皇甫嵩出征,在兖州东郡苍亭大破黄巾军,位居首功,授予安定都尉。中平三年,以议郎拜汉阳太守。四年,凉州刺史耿鄙不听傅燮劝阻,举六郡士兵出征,士兵哗变,傅燮死于阵中,追谥为“壮节侯”。名人生平早期事迹傅燮,本字幼起,后改字南容。身长八尺,容貌魁梧。年少时入洛阳求学,师从太尉刘宽。举孝廉后,听说举他为孝廉的郡将逝世,于是弃官去服丧。 匡扶汉室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廷征召各……[详细]
张寔 [] 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建立者,前凉昭王 (271320)
  张寔(271年—320年),一作张实,字安逊,安定(今甘肃泾川)人,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建立者。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他是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张轨死后继任凉州刺史。公元316年十一月,西晋灭亡后,张寔于公元317年建立前凉,在位7年,被部将刺杀,终年50岁,葬于宁陵。史称昭公,也称元公、明王,张祚称帝后追谥他为昭王。代任父职张寔,字安逊,学问高深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任郎中。晋怀帝永嘉初年,张寔坚决辞去骁骑将军的职务,请求回归凉州,朝廷准许,改任他为议郎。到凉州姑臧之后,因征讨曹祛之功,封为建武亭侯。不久迁任西中郎将,进爵为福禄县侯。建兴元年(313年……[详细]
张茂 [] 前凉成王 (278325)
  前凉成王张茂(278年―325年6月22日),字成逊,晋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前凉明王张寔同母弟 ,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初任平西将军、秦州刺史。太兴三年(320年),其兄张寔被杀,张茂继位。太宁三年(325年),张茂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谥号成王,庙号太宗。早年经历张茂,字成逊,为人清虚恬静而好学,不把世俗的名利放在心上。建兴元年(313年),南阳王司马保征任张茂为从事中郎,又举荐他为散骑侍郎、中垒将军,张茂都不就任。 建兴二年(314年),征召张茂入任侍中,张茂以父亲张轨年老为由坚决推辞。不久,拜任张……[详细]
张骏 [] 前凉文王 (307346)
  前凉文王张骏(307年—346年),字公庭,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九世孙,前凉明王张寔之子,前凉成王张茂之侄,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在位二十二年。幼而奇伟。建兴四年,封霸城侯。324年,张茂病死,张寔之子张骏在前凉都城武威继位,先是,晋愍帝使人黄门侍郎史淑在姑臧,左长史泛祎、右长史马谟等讽淑,令拜骏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前赵刘曜又使人拜骏凉州牧、凉王。张茂临终时交代张骏“谨守人臣之节,无或失坠”。张骏秉政期间,极度扩大版图,太宁元年(建兴十二年),张骏取河南地区,尽有陇西之地,东界六郡置河州。永和二年(346年)张骏去世,享年四……[详细]
张重华 [] 前凉桓王 (327353)
  张重华(327年―353年),字泰临,一作字太林 ,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前凉文王张骏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君主。永和二年(346年),张骏去世,张重华继位,自称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仍奉晋愍帝年号,在位八年卒,私谥昭公,后改谥桓公,晋穆帝赐谥号为敬烈,葬于显陵。其兄前凉威王张祚继位后,追谥张重华为桓王,庙号世祖.父死继位张重华 ,字泰临,一作字太林 ,前凉文王张骏第二子。性情宽和善美端重,沉毅少语。永和二年(346年),张骏去世,张重华继位,时年十六岁,自称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详细]
张祚 [] 前凉威王 (?~355)
  张祚(?―355年),字太伯,小字螽斯,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前凉文王张骏庶长子,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353年,废哀公张曜灵,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354年,张祚称王,废弃晋愍帝年号,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355年,宋混、宋澄兄弟与张灌等里应外合进入姑臧,宋混等攻入宫门,张祚被斩首示众,暴尸在路边。废侄自立张祚博学威武,有治理政事之才 ,初封长宁侯。建兴四十一年(353年),张祚的弟弟前凉桓王张重华去世,张重华年仅十岁的儿子张耀灵继位。张祚为人狡诈,善于内外奉承,当初与张重华的宠臣赵长、尉缉等结为异姓兄弟。赵长等假称张重华的遗命……[详细]
   万俟丑奴(?~530年),北魏末年关陇起义军领袖。鲜卑族。高平镇(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人。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拓跋氏贵族统治阶级更加残酷地剥削和奴役北方各族人民,农民-大量逃亡,阶级矛盾空前尖锐。524年,北方六镇先后爆发了军人大起义,接着,高平镇酋长胡琛率部下起义,万俟丑奴时为胡琛部将。次年,胡琛死,万俟丑奴统领了这支起义军,转战于关陇北部,屡败北魏政府军。孝昌三年正月(527),万俟丑奴与秦州起义军首领莫折念生团结对敌,联合作战,在泾川打败北魏萧宝寅的部队,接着连克汧、岐等地,控制了关中西北大部,北魏朝廷震惊。是年九月,北魏朝……[详细]
  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是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的偏将,咸通末年据宥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自称刺史。乾宁二年(895年),以其弟李思谏为定难节度使、思孝、思敬为保大节度。拓跋思恭是北魏皇室拓跋氏之后,唐末有功被赐姓李,实为恢复李姓。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为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偏将,咸通末年据宥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自称刺史。黄巢入长安,拓跋思恭与鄜州(治今陕西富县)李孝昌同誓讨贼,唐僖宗以他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节度事。抵达王桥,被黄巢击败,之后与郑畋等四节度同盟,屯兵渭桥。中和二年(882年),皇帝下诏命他为京城西面都……[详细]
  马宝(1628-1681),或称三宝,陕西隆德(今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人。吴三桂的心腹大将。自幼失去双亲,由兄嫂抚养成人,好武逞强,勇而少谋。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破隆德,马宝投李自成部下。李自成入北京时,马宝已因战功擢升老营副营总。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与吴三桂战于山海关。李自成命马宝率骑兵两万人,从一片石夹击吴三桂,吴三桂投降清军,清廷多尔衮引大军战马宝,酣战中。马宝中炮,为吴三桂俘获。清军南下时,为李成栋部将,攻陷清远。归顺南明桂王朱由榔之后,受封安定伯,驻守德庆。顺治七年(1651年),尚可喜、耿继茂围攻广州,马宝和郭登弟由肇庆攻……[详细]
任得敬 [] (?~1170)
  任得敬(?-1170) 西夏大臣。原为宋朝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县西北西安州)通判。元德七年(1126年),夏出兵侵占北宋西安州,敬献其女于西夏崇宗李乾顺。出降为静州(今宁夏永宁县东北)防御使。及其女于1138年被立为皇后,升都统军。西夏仁宗(名李仁孝,崇宗李乾顺的曹贤妃所生)即位,他率军平萧合达叛乱,因功封西平公大庆四年(1143年),复率军镇压各部起义军。天盛年(1149年)后,以外戚任尚书令、中书令。八年,进为国相,逐步获取西夏军政大权。乾祐元年(1170年),迫仁宗分夏国疆土之半归其统治,是年八月,为仁宗计杀。物生平1139年,夏崇宗皇帝驾崩,其子李……[详细]
  傅亮(374—426年),字季友,北地人。 东晋末年,皇帝徒有虚名,朝政被大臣刘裕控制。刘裕出身寒微,屡立战功,后平定桓玄的叛乱,帮助晋安帝复位,立了大功,封爵末公,屯兵彭城,窥伺晋室天下。 刘裕想当皇帝,但他不想出面逼晋安帝让位,因为他是以拥护晋室而名闻天下的,不想背上篡逆的臭名。 晋安帝是个,连冷暖变化都不知道,一切行动都由别人支配和料理,竟然当了二十多年的“真命天子”。 公元418年,刘裕派亲信王韶之把晋安帝缢死,另立晋安帝的弟弟为晋恭帝。次年,刘裕把自己的宋国国都迁到了寿阳(今寿县),这样更方便控制朝政。 有一次,刘……[详细]
  李彝殷(?-967年),是五代十国到宋朝初年党项族的首领、定难节度使,为李仁福的儿子,早年为夏州行军司马。清泰二年(935年)春,二哥、定难节度使李彝超卒,三军推为留後,后唐末帝李从珂授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后晋天福初年,石敬瑭加其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晋少帝石重贵嗣位,加检校太师。天福八年(943年)秋,李彝殷弟绥州(今陕西绥德)刺史李彝敏与其党作乱,被李彝殷击败,奔往延州(今陕西延安),李彝殷押送到京城,朝廷送回夏州,由李彝殷斩了他。开运元年(944年)春,以李彝殷为契丹西南面招讨使,防备南下的契丹。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春,刘知远加李彝殷兼侍中。这年……[详细]
  孙寿铭,字寿铭,名义德,1916年12月出生于宁夏固原县彭堡乡隔城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出兵占领我国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席卷全国。同年冬天,年仅15岁的孙寿铭怀着抗日救国的愿望,投奔到国民党甘肃行署主任邓宝珊新一军第十旅从军,驻扎在甘肃靖远县境内。从军第一年,他担任营部司书。第二年,旅部选派他到胡宗南创办的天水国民党中央军校西北分校学习军事。两年以后毕业,重新返回第十旅,先后任排长、连长和参谋等职。这期间,日本又出兵华北,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的危机,全国掀起抗日的新0,孙寿铭心急如焚,时刻准备上前线去保卫祖国。1937年7月,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件,……[详细]
张耀灵 [] 前凉哀公 (344355)
  张耀灵(344年―355年),一作张曜灵、张灵曜,字元舒 ,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前凉桓公张重华之子,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君主,353年十一月―353年十二月在位。建兴十一年(353年)十月,张重华患病,将张耀灵立为太子。十一月,张重华去世,张耀灵继位,自称大司马、西平公等。十二月,辅佐大臣张祚与赵长等人密谋废黜张耀灵,自立为君。和平二年(355年),张祚派人杀害张耀灵。张耀灵死时年仅十二岁,死后谥号为哀公。……[详细]
韩练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08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韩继周,曾用名韩圭璋。1908年3月18日生于甘肃省固原县(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关一个贫民家庭。小时读过7年私塾,后辍学给地主放过羊,在固原县城一家杂货铺当过学徒。1925年1月,他用借取族人韩圭璋的一张“甘肃省立第二中学”的毕业文凭,以韩圭璋的名义考取马鸿逵部军官教导队。从此,韩圭璋成了他的名字,并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曾任国-军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营长、团长,随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后任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处副处长、镇江警备司令,国民党军第72师参谋长,独立第11旅旅长。1935年考入南京陆军大学。抗日战争爆发……[详细]
王有德 “让沙漠绿起来”的治沙能手
  • 王有德
  王有德(1954— ) 男,回族。1973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兼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党委书记、场长。王有德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团结带领干部职工,20多年坚持治沙播绿、兴场富民,完成治沙造林45万亩,控制流沙面积58万亩,建设沙地果园4000多亩,兴办5个多种经营公司,建立1000余亩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对外承揽100多处绿化工程,创收1亿多元,弥补治沙资金不足,成功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改革发展之路,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详细]

全部宁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