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陕西 > 咸阳 > 三原历史名人介绍5

三原历史名人介绍5

更新时间:2023-03-15

  党仲昭字自新,本县人,保定陆军学堂毕业。初任陕新军混成协炮营中队队长,与钱定三、张伯英、刘伯明、曹建安诸人加入同盟会,组织武学社,从事革命活动。后与井勿幕、钱定三等30余人于大雁塔“歃血为盟”。辛亥西安起义,与张伯英、朱叙五、郭锦庸、余永宽等,各率数十人由南门攻入,分两路进占清军军装局,协攻满城。秦陇复汉军军政府成立后,任军政司司长,嗣改军政司为军政部,任部长。陆建章督陕,去职后复参与护国之役。事……[详细]
  韦焕章(1891~1963)本县人,字文轩,早年就读学古书院、西安实业中学和三秦公学。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西安、三原辛亥光复。1913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东京同文书院、早稻田大学和明治大学学习。1915年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9年毕业回国,应于右任之聘,担任地方自治讲习所教授。1920年任本县高等小学校长。该校借用中国银-舍,年久失修,又无操场,经费也无保障。遂多方奔走呼……[详细]
  刘润民(1891~1966)名滋庶,字润民,本县人。童年随其四祖父刘舲溪读书,12岁中秀才,因家贫难以自费升学,遂先后考入陕西陆军小学、陕西陆军中学。在陆军孛学加入同盟会,并参加陕西辛亥光复战斗。1912年7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陕西第四混成旅教导营军官连副连长、连长,陕西护-司令部参谋、陕北镇守使署中校参谋、参谋长,陕西陆军第一师参谋兼第二旅旅长。1927年1月,先后任国民革命……[详细]
  李百川(1891~1968)本县人,自幼勤奋好学,1903考取秀才,后入西安关中书院。1911年陕西组建新军,不顾夫人临产在即,毅然只身离家去省城(西安)。行前对夫人嘱咐,此去生死未卜,走后生儿育女皆以“英雄”取名。10月22日(阴历九月初五)陕西新军起义,当日进攻清军军装局、蕃库、皇城,李手握战刀,参与各次战役。起义胜利后,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府书记官,旋返三原任县民团局局长。后任陕西护-总司令部……[详细]
  王子元(1891~1963)名玉堂,原籍山东长山县(今邹平县)。光绪初年移民,全家入陕,落户于本县太和村,后迁居安乐村。王幼读《四书》《五经》,后潜心研究“西学”,自学英语课程。后入“三秦公学”,因成绩优异,英语尤为突出,被该校破格聘为英语老师。1918年参与组织靖-,任外交处长,曾赴上海接于右任返陕任总司令。1921年,靖-解体后,与他人同护送于右任经西路南下入川赴上海。1924年,受约赴北京,……[详细]
  史可轩(1890~1927)原名世兴,哭名宗法,原籍兴平县大阜乡马堪村,1919年迁居三原。1907年参加山西太原新军。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时因揭露军中黑幕而被当局逮捕入狱。经保释出狱后,入太原陆军学校就读,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陆军学校学生被编成学生军,可轩任游击营长。1912年任晋南革命军第一混成旅一团团长。1913年陕西起义军保送可轩去日本,在浩然军事学社学习。加入中华革命党。191……[详细]
  缑克敬(1889~1974)字尧卿,本县西阳镇城南堡人。1927年从江苏南通大学纺织专科学院毕业后回陕,任陕西省教育厅督学,后任省三原工业职业学校校长。1931年任乾县县长。1933年任十七路军南京办事处主任,后又任国民政府-及-代表。1942年在家乡捐资兴建正风学园(即现在的正风小学)。1947年登报声明放弃“国大代”身份,隐居家乡。全国解放后,出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副处长;1954年调陕西……[详细]
  张立卿(1887~1960)名庆豫,字立卿,本县人。童年就读于毛班香私塾,后参加乡试为副贡。1905年东渡扶桑,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在东京参加中国同盟会,在留学生中开展反清革命活动。1906年秋,与三原同乡陈之硕、徐应庚、茹欲进、张景秋等参与筹备成立同盟会陕西分会。回陕后和井勿幕、胡景翼等一起联络新军、刀客和一些帮会中的进步人员,为革命创造条件,并与柏筱余、纪时若、王治平等在三原创办“勤公社”,以……[详细]
  刘绍文(1886~1975)本县东里堡人。1921年左右,先后任三原县县长及陕西靖-司令部秘书次长,于地方公益多有建树;后任国民政府-秘书等职。建国后曾任三原县政协委员。工诗文,喜研书法篆刻。其字融合颜、欧、赵各家之长,圆精遒丽、丰腴跌宕,风格质朴淳厚。50年代中期,常为人书写对联、条幅等,深得识者喜爱。《国-军快邮代电》原稿和东里花园史可轩烈士墓碑为其所写。……[详细]
  严少儒(1885~1971)原名严学通,字仰光,原籍陕西临潼县新丰镇滩严村。青年时代即由临潼来三原就读于宏道书院;辛亥革命前,摒弃科举,立志新学,考入天津建筑工程学院;不久又考取官费留日,因辛亥革命爆发未能成行;1915年前后,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爆发,毅然参加革命行列,与陕西同乡印刷传单宣传爱国思想。192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被聘入华县中学任教。1922年起,受聘来三原渭北中学。讲课注重实效……[详细]
  张荣(1885~1940)家居三原东关转灯巷。清光绪年间,师从三原东关渠岸一位人称雷结子的名厨,工红案。民国8年,创办“明德亭”菜馆。民国10年,承包三原师范学校的师生伙食,生意有了起色。民国17年,“明德亭”由转灯巷迁至盐店街。其为人忠厚仁义,18年年馑,每天做两锅稀饭或杂菜汤饭,在饭馆门外赈济灾民。年馑刚过,虎烈拉(霍乱)在三原流行猖獗,病死者甚多。张荣将家存的20多棵大杨树做成棺材,施舍给无……[详细]
  徐郎西(1884~1961)名应庚,字郎西,本县东叟堡人。14岁中秀才,后在正谊书院、宏道大学堂就读。1905年,徐郎西私费赴日留学,专攻铁路专业。时值孙中山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组织同盟会,徐郎西追随孙中山,且与陈英士关系甚密,遂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造币厂厂长。二次革命失败后,与邵力子等先后创办《生活日报》《民国日报》。1915年在上海以帮会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17年,陕西陈……[详细]
  茹欲立(1883~1972)少时从读朱佛光,后相继到泾阳味经、崇实书院,三原宏道大学堂就读。1904年初,茹与李仪祉应于右任之邀,任商州中学堂教员。未久,于赴开封应试,校务由茹、李代理。于因倡言革命,清廷密旨拿办,遂潜逃上海,茹、李亦株连辞职。1905年秋,茹被选派为陕西省首批官费留日学生,入振武学校学习军事,期间受孙中山革命思想感召,加入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陕西分会在东京成立时,茹参与筹备,不……[详细]
  茹欲可字怀西,本县鲁桥镇人。欲可之父玉泉为清季文人,诗有集。玉泉有五子,欲可为长,欲立为次,二人少有大志,好习当世之务,同为味经、崇实书院优等生。欲可21岁时第进士,分广东任兴宁知县,政声卓著。与于右任友谊深笃,常由粤至沪畅叙时政,遂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任临时参政院议员,1914年因猩红热卒于北京。……[详细]
  李玉祥(1883~1918)本县人,祖籍山东。性格豪爽,体貌魁梧。幼时读书偶阅民族英雄史,肃然敬崇。及长,赴沪上学,与革命党相往来,加入同盟会,后回陕参加辛亥光复。1915年陆建章为陕西将军,助袁世凯复辟帝制。渭北革命党人谋讨袁逐陆事,来往多住玉祥家。玉祥家有地洞,革命党人常在其中秘制炸弹为武器,被陆侦知,派兵围捕。李玉祥、邓宝珊、杨瑞轩、程立名、马青苑诸人皆越墙去,胡德福被捕殉难,玉祥家财被抄没……[详细]
  田种玉(1882~1945)字蕴如,本县人,幼时受业于朱佛光,清光绪癸卯科乡试中举后,于1906年东渡日本,同年秋加入中国同盟会。后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辛亥年归国,参加西安光复。1913年创办三秦公学,开西北研究科学之风气,其学生有百余人被先后选派出国留学。1916年创办法政专门学校;1917年出任宁强县知事;1919年参与创办渭北中学,为靖-时期中等学校之开端;1920年陕西省临时参议会在三……[详细]
  王林生(1881~1930)名炳灵,字林生,本县人。幼受业于毛班香私塾,后入陕西中学堂,清光绪癸卯(1903)科乡试中,王为副贡,遂教授里中,长于西北史地,并精于医术。后追随于右任至沪,任《民立报》编辑,鼓吹革命思潮,为政论界注评。《民立报》停办后,返里复从事教育事业,历充省立女子师范及私立女子中学教员。1918年任陕西靖-总司令部参议;1922年任陕西省政府委员;翌年任国民二军第三师书记官,旋任……[详细]
  党甘亭(1880~1931)名建棠,字甘亭,乳名群猁,生于本县城关西门内仓巷。9岁时随从关中著名秦腔花旦隆德子(艺名“高娃”)学艺。11岁登台演戏,脱颖而出,被人们誉为“胎里红”。晚清,声名大震,一时趋者若狂,各地班主重金争相聘用。1913年3月,易俗社聘其为教练,导演剧目数十本,培养出众多的旦角佳秀。该社早期的刘迪民、刘箴俗、张秀民、赵振华、种玉华、田畴易、王天民等都是他亲传施教的特优学生。19……[详细]
  姚伯麟(1877~1953)字鑫振,旧居三原白鹿原(后迁县城东关),故笔名鹿原学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取官费生,赴日留学。初人东京济美学堂,后转东京帝国大学医科,民国4年(1915)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翌年返陕,曾任西安同仁医院院长。后侨居上海法租界,受聘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并创《改造与医学》杂志社任社长。民国19年后,复教授于上海东南医学院、生生助产专科学校。译著刊行《大内科全书》(……[详细]
  朱重尊名志彝,字重尊,后以字行,朱佛光之侄。本县城内太平巷人。幼就读于毛班香私塾,1934年应于右任之邀赴南京,任-参事职务,月薪400元。朱就职一年后,目睹当局不顾东北沦陷,一再内战,与其违心做官,不如归里赋闲。虽经于右任再三挽留,终婉言辞去职务。回陕后,甘愿从事清贫的执教生涯。先后曾在西安尊德女中、三原振国中学、省立三原中学、工职等学校教书,桃李满门。建国后,1952年,自知体力衰竭,行将谢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