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梅州 > 梅县历史名人介绍5

梅县历史名人介绍5

更新时间:2023-03-15

  (1834—1908)古今辉,字宜珊,城东莲塘村人,生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天赋聪颖,勇力过人。20岁赴马来亚、安南(今越南)经商。清同治五年(1866年),他只身经澳门赴安南,后因船误而改变计划,往檀香山。抵檀香山后,举目无亲,全凭他的才智与勇武,善交土著和美、日、葡侨民,经十余年奋斗,深得人心。清光绪七年(1881年)为檀王第七世加刺交器重,提为华人首领。清光绪二十四年檀香山归美国统治……[详细]
  (1851—1907)郑安寿,字音楼,清咸丰一年(1851年)出生。城东黄竹洋人。少时在乡读书,接受中国文化教育。及长,只身到马来亚,后与友人合资经营锡矿。因他精明干练,勤毅笃实,不久即大有成就。他虽积资巨万,但不追求个人享受。且生性任侠好义,专救人之急,济人之危。当时,怡保万里望一带之同乡数以千计,在他的帮助下,安然操业如常,不致被人欺凌而受生活颠连之苦。至今同乡相与谈论,犹慨然想见他的为人。清……[详细]
  (1848—1904)温仲和,字慕柳,号柳介。是晚清学者、岭东名宿、《光绪嘉应州志》总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温仲和生于梅县松口大塘村。少年就读于私塾,十七岁入嘉应州学,与黄遵宪同窗。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科试得优贡,然后入京肄业于国子监南学。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京参加乡试中举人,翌年殿试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在翰林院任职四年后回故里,主讲于汕头金山书……[详细]
  刘润德,畲江大湖腊树下人。清朝中叶,在新加坡经商。由于经营有方,发展成为百万富翁,乡人称其外号“刘百万”。刘润德经商致富后,在广州、梅城、畲坑等地广置产业。在广州、梅城各建一座华堂,在畲坑圩置10多间店宇。他平生热爱家乡,热爱乡亲,热心公益,助人为乐。他在家乡大湖洋先后办起两间私塾供村中儿童就读;为解决办学经费,他划出水田5亩和在畲坑圩店铺一间,将所得的租金收入作为办学常年经费;捐资修筑大湖洋村道……[详细]
  邱俊,号世杰,白宫四平村人。自幼聪颖好学,知书达理,受人喜爱。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赴省乡试,中式第16名举人。甲辰(1424年)赴京殿试获三甲第9名进士,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在任时间对饱食终日无可事事的庸官、懒官敢于弹劾;对于鱼肉乡民欺压百姓的-给予有力打击。并着手清理积案,特别是对那些冤假错案,敢于平反,得到上司好评和民众拥戴,旋升福建按察司副使。时值福建连遇天灾,民不聊生,盗贼四起。他到……[详细]
  (1754—1830)钟汝和,字谦昌,号严岩,别号愧瞻。三乡石楼村下黄人。性聪敏,貌英俊,少年读书勤奋,熟读经史,精于诗赋,志向远大。弱冠之年被州牧赏识,清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得廪谷奖励,使其学业更加进步。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参加乡试,中第六名举人。清嘉庆三年(1798年)参加会试中式,旋参加殿试,荣中进士,时年46岁。钟汝和中进士后,叙选知县,敕授“文林郎”。曾任县令六、七年,解职……[详细]
  吴如孝(约1825-1864),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太平天国著名将领、顾王。自幼家贫,好学自励,通文墨,为人有智计。壮年,即外出谋生,在广州替十三行商人作会计,其时一些富家子弟颇轻视他,遂入广西经商。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领导金田起义,吴如孝即投身义军。起义后授职左一师帅,随军出征,转战广西境内。1852年7月他因功封赏丞相,随太平军进入湖南作战。12月攻克武昌,因功又擢升总制,率领左一军……[详细]
  李光彦,字子迪,梅县松口人。自幼聪颖好学,出口成章,下笔能文,清道光一年(1821年)恩科举人,考取教习。留京期间,拟任知县。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科参加会试,得中进士,官庶常散馆,授翰林院检讨。任职期间,仍勤奋学习,于书无所不读,常废寝忘食,曾手抄十三经注疏,尤熟谙阮仪征所辑皇清经解。后因父丧回乡,先后被聘为韩山、越华书院的主持,主讲经史,名噪一时。孝服期满,突患病逝世,时人深为惋惜。……[详细]
  黄仲容,号雪蕉,别字纫兰。梅城西区黄泥墩人。清嘉庆丙子岁(1816年)举人,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广西道监察御史。曾一度代理都察院刑科给事中职务。这些官职品位虽不算高,但权力很大。黄仲容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坚持原则,不肯以小事随意打击别人。他所奏的“铁法”、“漕运”等皆能从重大方面陈述利弊,为时人所称道。黄仲容擅长书法,尤精小楷,为当时北京十大名书法家之一,有“黄小楷”之称……[详细]
  陈鹗荐,字飞仲,程江镇人。生平真实无妄,恬澹寡言,而温柔敦厚,恭俭庄敬,孝顺父母,笃爱兄弟。自书对联曰:“孝友为家政,诗礼属世传。”陈鹗荐青少年时代,勤学苦读,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尤其更究心于研读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颢、张载、朱熹等人著作,屡次考试名列前茅。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解元。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上虞县知县。其所作文章,脍炙人口,别具一格,宗伯韩慕……[详细]
  颜鸣臬(生卒年月不详)字丹崖,梅城中华街颜屋人。清乾隆十三(1784年)戊辰科武进士,官至福建台、澎、漳、汀总兵,诰封武显将军。其弟颜鸣汉(生卒年月不详)字济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武进士,官至福建水陆提督,诰封威振将军。兄弟俩文韬武略,在城中传为佳话。兄弟俩由于胆识、智慧过人,历任军职,累建奇功,曾受朝廷各种嘉奖。颜鸣臬退役后居住在家,以读书写字为乐。卒后葬梅江三角地。颜鸣汉登进士后……[详细]
  丘玖华,字石卿,松口溪南马坊坪人。出自书香之家,父为乐昌教谕,学识渊博,尤精于易经。从其受经者每年达百余人,声誉日隆。玖华在兄弟中排行第九,自幼读书勤奋,聪明过人,熟悉掌故。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酉科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常拟文字符合皇帝旨意,得雍正帝赏识,赐书“宏毅堂”匾额,以任重道远许之。清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检讨。乾隆三年(1738年)转任山西道监察御史,上疏论在京官员失职……[详细]
  叶承立,字奕华,号谦实,今梅州市江南人。乾隆辛酉举人,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进士,授广西富川县知县。时该县病疾流行,盗贼四起、民风极其恶劣,百姓疾苦。叶承立洞悉县情后,以极大毅力与决心,进行治理,严惩盗贼,教化民众。经数月努力,终于奏效,政声卓著,兼署贺县事。时桂林、平乐两府派员来贺县查办仙童仙女案,辗转追究,株连不少百姓。承立经周密调查察访,保全释放了一大批无辜者,百姓拍手称快。同时,积……[详细]
王韶 [] (1815~?)
  (1815—?)王韶光生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卒于光绪年间(具体年限不详),原名天富,字春野,嘉应州荷田堡(今梅县荷泗镇)人。小时由于家贫,随族人到汕头学理发。后在讼师门下任司书兼习诉状,不久成为土讼师。因求其书写状纸者众,便薄有积蓄,回乡捐得一名监生(位同国子监太学生,赏七品顶戴虚衔),随后赴广州经商。时广州小北至三元里一带,有打石行,工人多是五华、龙川的客家人。平日因风俗习惯、语言与当……[详细]
  (1831—1890)黄基,嘉应州攀桂坊(今梅城下市角)人。其父黄莘田是东山书院主讲。他生平好学,天资超迈,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张之洞称许为神童、千里马;黄遵宪把他比为前程无量的大鹏。遗憾的是,他在同治二年(1863年)参加殿试,因有一字误点,只中进士,没有中状元。因此,他大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感,遂号“篑山”。此后,他在书画作品署名“篑山黄基”、“篑山基”时,特意将“基”中“土”字的……[详细]
  谢清高(1765~1821),嘉应州金盘堡(今梅县丙村镇金盘乡)人。18岁至海南岛谋生,途中遇风覆舟,为外国商船救起,从此他便在该船上当船员,走遍亚、非、欧三大洲。每到一个国家就学会当地语言,记述其岛屿、港湾、要塞、风俗和物产等。如是历十四年,当他31岁时,因双目失明而被解雇。他只好回到广东。谢氏先后到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见闻极为丰富。他流寓澳门,靠口头翻译收入度日。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详细]
  吴兰修,原名诗捷,字石华,梅县松口到车村人。吴兰修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举后,曾任广东信宜训导,监课粤秀书院。阮元任两广总督时,将广州粤秀山越台故址改建学海堂、聘请博通经史的吴兰修为第一任学长。吴兰修曾购置大量书籍,自建藏书室、藏书达数万卷之多。他治学严谨、工诗文、擅算学,精考据,著有《石华文集》、《荔村呤草》、《桐华阁词》、《端溪砚史》、《方程考》、《宋史地理志补正》等。公元917年,刘……[详细]
  王利亨, 字寿山,号行航,松源园岭背村人。中乾隆乙酉(1789年)科举人,嘉庆辛酉(1801年)中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山西广灵知县,升任忻州知州,在任政绩卓著。他无心于仕途,中年辞去官职回乡,恬淡自若,以诗画自娱。曾主讲韩山书院10余年,著有《琴籁阁诗抄》18卷。王利亨是清乾隆年间一位多才多艺名士,善古琴、工篆刻。他不独诗文名噪一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山水花鸟画皆精,他的名作“墨龙”为……[详细]
  郑兰甫,梅县石扇镇中和村人。清雍正十年,郑兰甫出任湖南昌明县令,为政清廉,秉公办事,深得当地人民拥戴。在任期间,有一次突患喉病,饮食难以下咽,百药无效,群医束手,生命垂危,县衙及家人都为其准备后事。时适逢县衙属下狱中有一待决死囚黄怀就(湘西人),闻知郑县令患喉病,病势严重,奄奄一息,危在旦夕,乃自荐愿以家传喉科秘方为郑医治。郑知后,认为以其坐而待毙,不如一试,便传黄怀就前来医治,病情出现转机,逐渐……[详细]
  (1585—1665)李士淳,号二何,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生于梅县松口洋坑祥安围。自幼聪颖过人,十二、三岁能下笔千言,为时人所称羡。十九岁考中秀才,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8年)中解元。时朝政衰败,民不聊生。梅县境内,遭天灾,发生大饥荒。李二何目睹灾情,内心极为难过,与邑中0共商平粜赈民办法、首先捐出自己赴京会试的津贴花银,兑换官谷,散赈饥民。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他有感于梅溪(松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