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西 > 赣州 > 宁都县名人

宁都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董越(1430~1502),字尚矩,江西宁都人。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己丑科张升榜进士第三人。董越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他对母亲十分孝敬,且将祖辈田产全都让给其兄。天顺三年(1459)董越乡试中举。成化五年(1469),名列探花,授翰林编修。成化十一年(1475)、十四年(1478)两次奉旨出任科考官,选中王鏊、梁储等,后均为一代名臣,人称他慧眼识英才。成化十八年(1482)升侍读,直径筵,为太子讲学九年,每讲均能使太子受到很深的启迪。孝宗即位,升右庶子兼侍讲。奉命出使朝鲜,充颁诏正使,并受赠麒麟服。到朝鲜后,他向朝鲜国王宣传明帝德政,还参与了朝……[详细]
  廖凝(约936年前后在世)字熙绩。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首,其中 “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句,人皆惊异。廖凝(Liao Ning)廖凝(约936年前后在世)字熙绩。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首,其中 “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句,人皆惊异。后唐末年与兄廖融同隐南岳,故辞书载廖凝衡阳籍。仕南唐,授彭泽县令,不久卸印归。后复任连州 (今广东连县)刺史,不久仍辞归。楚亡,迁金陵,累官江州团练副使。凝与张居 、李建勋为诗友,江左学诗之人,争向凝求教。著有诗集七卷行于世。……[详细]
  廖融(约936年前后在世)行大九郎,字元素。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廖凝弟。性高洁,擅诗文。曾任都昌令。后唐末与弟凝由虔化卜隐南岳,自号衡山居士。与逸士任鹄、凌蟾、王正已、王元共结诗社,互有唱和。湘守杨徽之过访山斋,留诗为别。左司谏张观过衡山,亦访之,并赠诗云: “未向漆圆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征君。家传奕世无金玉,乐道经年有典坟。带雨小舟横别涧,隔花幽犬吠云深。到头终为苍生起,休恋耕桑楚水滨。”请其出仕,竟不从。有诗集四卷行于世 (存浙江省图书馆)。(《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引《雅言杂载》)。所作《梦仙谣》、《题桧》、《退宫0》等诗有名于史。《全唐诗》录……[详细]
  廖匡图(952一1003年),字赞禹。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五代十国时的文学家、诗人。他文学知识渊博,为当时文学界人士所钦佩、折服,是宁都最早的知名文学家。湖南楚王马殷聘为幕僚,殷子希范开天策府,置十八学士,匡图列居第八,才华博瞻,为时辈所折服。他与刘禹、李弘臬、徐仲雅、蔡昆、韦鼎、释虚中、齐已等都以文藻知名。《唐才子传》及《五代诗话》记载作廖图,字赞禹。有诗集二卷传世。《全唐诗》录其诗四首。其兄正图,亦负诗名,有 《家集》一卷行于世。清文学家魏礼,对其兄弟之作,誉为 “后世不易得”。其名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有载。……[详细]
刘浩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121984)
  刘浩天(1912.11.5—1984.1.9)男,汉族,原名刘奕生,曾用名刘昆。江西省宁都县第二区龟庄乡湖背村人。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司令员、中将。刘浩天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岁入私塾读书。1927年底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少共先锋队组织。1928年到本区一家铁匠铺当学徒,白天跟着铁匠拉风箱,晚上参加少共先锋队秘密活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本乡团支部书记兼少共先锋队队长、少共区委组织部长、少共宁都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31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详细]
黄作珍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黄作珍
  北京卫戌区原政治委员。黄作珍同志是江西省宁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干事、抗大总校二大队政治处主任、华北军政大学组织部长、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卫戌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等职。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二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飞夺沪定桥、突破腊子口等战斗及过雪山草地中,多次执行先头任务。抗日……[详细]
曾凡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原国防科委后勤部政治委员。曾凡有是江西宁都人,1930年投身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勤务员、司号员、科员、连指导员、团组织股总支书、团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委员,分区政治主任、副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湖南军区衡阳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某试验训练基地政治委员、国防科委后勤部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曾凡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凡有同志,因病于2008年3月29……[详细]
黄思沛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旅大警备区原顾问。黄思沛同志是江西省宁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黄思沛参加革命58年来,热爱党,热爱人民,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多次负伤。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工作积极,作风正派,严于律己,联系群众,艰苦朴素,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作出了贡献。黄思沛同志因病于1988年2月28日在大连逝世,终年76岁。……[详细]
卢文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61993)
  卢文新(1916-1993)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江西省宁都县人,1916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30年4月被选为苏维埃儿童团政委,11月加入共青团,后任中心区儿童局书记、宜黄县儿童局书记、少共中心区党委书记,。193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调入中国工农红军。任江西乐安整编二团二营政委,在突围渡赣江时遭到敌人两个师的包围堵截,红军伤亡惨重,全团仅剩300余人。他的腿部负重伤,强忍疼痛跟随队伍行军到达湘赣苏区,后任湘赣游击支队队长、大队指导员,坚持极其艰苦的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冬,敌人加紧了“清剿”和搜山,……[详细]
廖冠贤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武汉部队空军原政治委员。廖冠贤同志是江西省宁都县人,1930年12月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党的“八大”、“十一大”代表,全国四届人大代表。廖冠贤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优秀政治工作者。他参加革命50多年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忠于党,忠于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保持和发扬了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勤奋工作,把我军的光荣传统同新时期部队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强大的人……[详细]
张光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21986)
  • 张光华
  张光华(1912-1986)江西省宁都县固厚小洋旻人。1931年参加当地游击队。后在乡苏维埃政府任土地委员。1932年8月参国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6年10月10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74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112师34团班长。红一军团2师6团3营8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北第三后方医院总支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卫生部政治处教育股股长,第一兵……[详细]
陈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71976)
  • 陈力
  陈力(1917-1976)曾用名陈昌亨。江西省宁都县田埠乡王沙村上王沙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团四师政治部政治指导员、组织干事。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五次反 “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一旅团政治委员,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华北军政大学炮兵大队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详细]
罗有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41989)
  • 罗有荣
  罗有荣,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宁都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大学区队长、副队长,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二师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三师七旅二十一团政委,淮海军分区第四支队政委,第十旅二十八团政委。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辽吉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旅政委、独立第二师政委,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一三……[详细]
黄径琛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黄径琛
  黄径琛,1916年出生于江西宁都县。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国家政治保卫局保卫大队副排长,红军学校第三团军事教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兼军事教员,抗大第一分校营长、军事总教员,抗大第一分校直属大队大队长、第一支校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五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三十三军副参谋长,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参谋长,华东军区……[详细]
许诚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32004)
  许诚,1913年出生,宁都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2师师部通信班长、第5团排长,第6师10团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4军教导团政治委员,随营学校政治委员,第10师30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斗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营长,师随营学校营长、教育长、师供给处政委,晋察冀军区晋冀纵队独2旅副政治委员,第2纵4旅副旅长,第19兵团193师师长。参加了响堂铺战斗和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第19兵团补训师长,炮兵指挥部主任。195……[详细]
梁玉振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031984)
   梁玉振 (1903—1984) 本姓罗,名万政,号象春,曾用名罗光裕,男,江西省宁都县洛口镇高排村清音人。汉族,开国少将,曾任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部长。 梁玉振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赣南红军第15纵队宣传对宣传员,江西红军独立第4团、红6军第2纵队大队司务长,红3军第8师司令部参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供给部会计科科长,第一步兵学校供给处主任,中革军委干部团第3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2师第4团供给处主任,红1军团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详细]
钟辉琨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钟辉琨
  北京卫戍区原副司令员顾问。钟辉琨是江西省宁都县人,1931年参加农民武装组织,1934年转入红军队伍,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营指导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游击支队政委、团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主要在晋西北、平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军分区司令员、师长等职。建国后,历任空军师长、空军军政干校校长、副军长等职。钟辉琨同志,因病于1994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详细]
李蓬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蓬,女 分子生理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1965年10月生于江西省宁都县,籍贯江西宁都。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脂代谢和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细胞内调节脂代谢的细胞器脂滴可通过特殊的融合方式而生长,在脂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发现和鉴定了多个与脂滴融合相关的重要蛋白和调控因子,系统阐明了脂滴融合的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机制。运用小鼠模型和临床样品等从生理和病理机制上证明脂滴融合是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细胞生物学基础。分析鉴定了调控肝脏细胞,乳腺表皮细胞,皮脂细胞中脂肪……[详细]
   温晋城(公元1890——1969年)原名学峤,字晋城,后以字行,宁都梅江镇人。他早年东渡日本,留学于高等工农学校,并在那加入同盟会。民国后,历任江西都督府副官处长,军政治部主任、师长等职,参加讨袁护法战争;1927年转入政界先后任建设厅秘书、县长、行政区专员、行管政委会中将主任秘书、省政府委员等职,1949年4月赴台湾。在此前和此后,曾任重庆中央政治大学教授、总务长,台湾商学院教务主任,中兴大学教授、行政系主任。是赣南较有影响的民国要员和现当代知名大学教授。 温晋城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温宗麟,号鲁公,清末秀才,饱读诗书,颇有才学,但科场不得意,未……[详细]

全部宁都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