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嘉兴 > 南湖区名人

南湖区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徐石麒(1577—1645)明末殉节官员。初名文治,字宝摩,号虞求,本籍胥山六都(今嘉兴郊区大桥乡胥山村),世居钟带镇画水乡(今平湖市钟埭镇)。天启二年进士,授工部营缮主事,因得罪魏忠贤,被削籍。崇祯元年恢复原职,福王时官至吏部尚书,因陆朗排挤,遂辞官隐居枫泾。清兵围攻嘉兴,城陷,自缢死。乾隆年间谥“忠懿”。著有《官爵志》、《可经堂集》等。名人生平徐石麒,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授工部营膳主事。时御史黄尊素因反对奸党魏忠贤下狱,徐尽力营救,触怒魏忠贤,指使罪犯诬告徐石麒受贿,捕系其家,勒完赃而削其职。崇祯元年(1628年)恢复原职,补南京礼部祠祭主事……[详细]
沈钧儒 救国会七君子 (18751963)
  沈钧儒(1875-1963),浙江嘉兴人,字秉甫,号衡山。清末进士。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生平年表沈钧儒自幼聪颖,有7岁(实为5周岁)能诗之誉。徐志摩是他的表侄子。13岁即积诗成帙。15岁考秀才得中,诗赋列为第一。沈钧儒青少年时,即十分注重个人道德的修养。家庭环境熏陶着沈钧儒的思想品德,影响着他的一生。 晚清时祖国的深重苦难,激发着沈钧儒的爱国之情。沈钧儒19岁时,爆发了中日甲午之战。他见外患日深,更加关心时务,写了数篇……[详细]
  褚辅成(1873年—1948年3月29日),字慧僧,一作惠生,浙江嘉兴人,九三学社发起人之一,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监生出身,日本东洋大学高等警政科毕业,在日本加入光复会和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任嘉兴府0总理。1909年当选为浙江省咨询局议员、候补常驻议员。辛亥革命时期,参与领导起义,光复浙江省城,军政府建立后任民政长。后任浙江省参议会议长,浙江军政府参事。1913年录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同年8月遭袁世凯逮捕,袁死后获释。1916年参加第一次恢复之国会,与王正廷组织政余俱乐部。国会解散后响应孙中山号召,南下护法,参加广州国会非常会议,19……[详细]
  沈谦(1895—1977),号汝兼,祖籍嘉兴,生于苏州。幼年随父沈钧儒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庆应大学附属小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国,翌年入杭州钱塘小学。宣统二年(1910)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人杭州第一中学。因剪去辫子,被校方开除,遂改入嘉兴省立第二中学。1912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考入上海同济医工学校。1916年毕业于语言科,1919年毕业于医预科。后赴德国,就读于法莱堡大学医学院医正科。1924年通过德国国家考试,获医师毕业证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该大学附属医院任内科医师。归国后,在北京开业行医,先后兼任北京外交部医官(医务所副主任)……[详细]
  姜维贤(1903—1942),字亮如,原籍瑞安,幼时随父迁居嘉兴县。杭州政法大学毕业。时适值国共第一次合作,于1927年春参加国民党,任嘉兴县党部执行委员。四一二-政变后,受国民党右派影响,一度担任嘉兴县党部清党委员,参加“清党”,后又被当权的国民党派系排挤。1930年起开始从事律师业务,在嘉兴集街开设律师事务所,同时创办《嘉兴民报》,报道工商界信息。常参加社会活动,又曾参加帮会组织,社会联系广泛,故当时虽脱离政界,仍为上层社会名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姜维贤被推为嘉兴县抗敌后援会委员、救国公债劝募委员。11月5日,日本侵略军从杭州湾金山嘴、全公亭……[详细]
  (一七六八—一八四八)[清]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未,一字说舟,又字作田,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一七九八)解元。工诗词,精金石考据之学,收藏鼎彝、碑版及书、画甚夥。能篆、隸,精行、楷,初规摹钟、王,五十后出入颜、欧间,晚年兼法米芾。游戏作梅,颇多古趣。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O)嘗仿金农罗汉图,道光十年(一八三O)嘗作四体书屏。阮元督学浙江时极推重,订为金石交。卒年八十一。著清仪阁题跋、清仪阁印谱及诗钞、眉寿堂集、桂馨堂集。张廷济[清](一七六八至一八四八)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未,一字说舟,又字作田,……[详细]
  褚凤章(1896—1951),字汉雏,褚辅成长子。清末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旋考取公费去美国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电机,获硕士学位。1924年,嘉兴禾丰造纸厂创办,任协理。同年,与郑松舟发起创办《嘉兴商报》。1927年后,任浙江省电政监督、浙江省煤油特税局局长,改任财政部派驻山东省及山西省财政专员,并曾兼任青岛市电政监督。又曾任国民政府文官处参议。后任浙江省建设厅处长。1930年禾丰造纸厂改组为民丰造纸厂,成立民丰造纸公司,任顾问工程师。1933年任民丰、华丰(杭州)两造纸厂总工程师,嘉兴蚕丝公司经理,浙江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抗日战争爆发后,去云南昆明创……[详细]
  褚凤仪(1898—1975),字汉莱,褚辅成次子。早年去法国、德国留学,专攻财经、商业。回国后任上海法学院教授、代理院长及院长。1949年后,曾任上海财经学院副院长,上海经济研究所教授,并当选为上海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历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分社常委。著作有《商业算术》、《投资算术》、《投资数学》、《速算》、《统计会计应用计算表》。……[详细]
  张觉民,男,1958年4月生,大专文化程度,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嘉兴市秀洲区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张觉民出生于凤桥镇瑶池村,中学、高中就学于凤桥中学,曾在凤桥丝厂工作过,1976年2月应征入伍于南京军区守备一团二营炮连,1981年3月退役后在凤桥镇文化站工作,期间,创作的农民画《南湖菱歌》在1983年10月的《全国农民画展》中获一等奖。1989年调嘉兴担任郊区文化馆副馆长,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美术、摄影、书法专业。曾策划、实施1995年的“中日(嘉兴•冈谷)版画交流展”、1999的“中国当代民间……[详细]
  冯加生,1946年10月出生在凤桥石佛寺,其父冯国介、好金石、博文史、与吴天如、许明农、郭遮庭友善,著有《百梅斋印厚》冯加生自幼深受其父影响,他16岁开始学习篆刻,19岁下乡到新民村5组,下乡15年期间,他边务农,边从事木工雕花,并熟练掌握的一系列雕塑的技巧,为他后来从事竹刻、黑陶的创作奠定了基础。1979年返城到凤桥镇车轮厂工作,同时开始潜心竹刻的创作,并从师许明农进行黑陶的制作。冯加生的竹刻以留青刻法见长作品有臂搁、笔筒、竹根雕、屏风、挂屏、棋钵等,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代表作《表明上河图》在2005年的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成果展暨首届浙江省工艺美……[详细]
  傅尔宁,男,1954年出生在嘉兴北门,父母均为医生,幼年即随父母下放到了凤桥镇,住镇东街吼桥堍,在凤桥中心校读完小学,逢“文革”失学,后上山下乡至凤桥新东第五生产队,在那里务农六年。因从小喜爱音乐,自学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在当时的嘉兴地区已小有名气,故在1985年从工作了十年的凤桥中心医院放射科医生岗位上调去嘉兴郊区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和辅导工作至今,89年毕业于中国函授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现为副研究员职称,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当选为三、四届嘉兴市政协委员,享受第三、四、六批市0“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人才”0津贴。2004年当选为嘉兴市音乐家协会主……[详细]
  邹志淑,(1900— ),小名大宝,又名淑英,凤桥镇庄史村人,0党员,革命烈士。1900年出生,26年入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北伐军进入嘉兴后,邹志淑进第26军,并担任政治部妇女指导员。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她转入上海搞地下斗争。后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反动派杀害于上海,牺牲时年仅三十余岁。邹志淑故居旧屋尚存。……[详细]
  戴蕴芬,女,1915年生,凤桥鲍家桥人,抗日烈士,牺牲于凤桥“徐八房惨案”之中。嘉兴县立女中毕业后返乡从教,在太平寺初小任教8年,后在庄史乡创办耘田小学,深受学生、村民和同行的赞誉,抗战时任嘉兴县政工队妇女区长,积极开展抗日活动。1940年1月5日,日伪军偷袭嘉兴县政工队所在地,凤桥徐八房宗祠。戴蕴芬冲出徐八房后,又被敌人抱围,面对敌人带血的刺刀,她大义凛然,痛斥剑子手的暴行。凶残的日本强盗在她嘴边连刺两刀,后又当胸捅了四刀,女勇士壮烈地倒在血泊之中,为伟大的抗日事业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6岁。……[详细]
  王士麟 字幼扶,新篁镇人,清顺治十七年(1660)中举人,次年茉登进士,授江苏青浦知县,为官廉正,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掌教广东书院,年七十卒。王士麟宅位于太平寺后,因 是本镇首登“甲”第,故其宅前小河称日“甲娄”。……[详细]
  巢鸣盛,字端明,一字五峰,号崆峒、止园。嘉兴市凤桥镇人,明代举人,明亡,为遗民,世人称谓海内“三大遗民”之一。巢鸣盛博通群书,亦务农桑,隐居家乡三十七年,从不进城市,与妻子钱氏以耕织自活。他在宅屋的四周种满了葫芦,有十多个品种,用刻有花纹或文字的模子合在葫芦上,待长成后自然形成尊、彝等古代酒器的形状,再经过仔细的打磨,成为精美独特的工艺品,被世人称为“檇李匏尊”。著名大诗人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有描述巢鸣盛制作的葫芦器,“长如鹤胫,纤若蜂腰,杯勺之外,室中所需器物,莫非匏者。远迩争效亡,檇李匏尊,不胫而走海内”。巢鸣盛的匏尊十分珍贵,现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详细]
  王正平,1918年5月出生于嘉兴郊区凤桥镇。8岁进凤桥小学读书,14岁考入嘉兴商业中学,后因生活拮据,中途退学。1934年初,经人介绍去上海同昌绸庄当学徒。 1935年底,王正平白天工作,晚上到上海市第二中华职业补习学校读书。受0员学员的影响,王正平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参加了学校的进步社团“同学会”。1936年11月,全国各界救国会领袖“七君子”在沪遭捕,上海的抗日活动由公开转入半公开。王正平经常深入基层,组织行业内职员阅读《大众哲学》等进步书籍,进一步宣传、发动群众,在困难的斗争条件下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1月,日军侵占上海,同昌绸庄倒闭,……[详细]

全部南湖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