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名人

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大禹 [] 夏朝帝王
  • 大禹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 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 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详细]
夏启 [] 夏朝帝王
  • 夏启
  夏代帝王,名启。姒姓,禹之子。传说禹在世时选定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益继位。启与益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结果启杀了益,并确立了传子制度,故有夏启建国之说。但有些学者在计算夏朝世系时,从禹算起。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禹病死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县西池下村里)。子继父位家天下 舜晚年的时候,禹完成了治水的大业,于是他带着妻子,到外地出游去了。他让禹在他走后接替他的职位。那时有个习惯,老首领让贤以后,为了让新首领行使权力,早日树立威信,使民众的心逐步转移到新首领身上,老首领要离……[详细]
  神农(Shennong,公元前3245年 — 公元前3080年),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神农,又称神农氏,汉族神话名人,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 。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传说神农氏的样貌很奇特,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详细]
琐罗亚斯德 [春秋战国] 拜火教的创始人 (前628前551)
  琐罗亚斯德(波斯文原名:زرتشت,公元前628年—公元前551年,享年77岁),波斯雅利安人,是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或Mazdaism)的创始人,琐罗亚斯德教在汉语中又称拜火教或祆教。琐罗亚斯德出身于波斯帝国建立前的一个波斯游牧部落贵族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破孩,直到42岁时,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琐罗亚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传播,77岁时他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中被杀身亡。教派创立伊朗先知琐罗亚斯德……[详细]
路随 [] 唐朝宰相 (776835)
  路随,又称路隋(776年-835年8月16日),字南式,唐朝-,唐文宗年间任宰相。路随生于唐代宗年间的776年。祖上阳平人氏。高祖路节为唐高宗兄越王李贞府东阁史祭酒。曾祖路惟恕,官至睦州刺史;祖父路俊之,官终太子通事舍人。 路随父路泌以博识好学闻名,通《五经》,尤嗜好《诗》、《易》、《左氏春秋》。将军朱泚反叛唐德宗,德宗-逃离长安,奔奉天,再奔兴元,路泌随驾-,妻儿留在长安。-期间,中箭负伤。最后他效力朝廷宿将浑瑊,浑瑊很器重他,他也作为浑瑊的从事参与了其对另一叛将李怀光的讨伐。787年,路泌陪浑瑊与吐蕃大相尚结赞缔盟,尚结赞设伏劫盟,意图俘虏浑瑊;浑瑊……[详细]
刘袆之 [] 唐朝宰相 (631687)
  刘祎之(631年-687年6月22日),字希美,中国唐朝大臣、唐睿宗第一次在位时的宰相。他开始是睿宗母亲武太后(武则天)的谋士,但因为他劝说太后交权给皇帝惹怒了太后,687年,武则天逼他自杀。刘祎之生于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他的祖父刘兴宗是南朝陈的鄱阳王咨议参军,他的父亲刘子翼历任隋朝、唐朝秘书监和著作郎,死在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永徽初年。刘祎之以文章知名,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并称为刘、孟、高、郭。他们都在昭文馆工作。唐高宗上元年间(674年-676年),刘祎之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他和元万顷、范履冰、苗楚客、周思茂、韩楚宾等文士被召入宫中,为唐……[详细]
  萧宝寅(?~530年),字智亮,南齐明帝萧鸾第六子,受封建安王。东昏侯萧宝卷在位,被封为鄱阳王,任南徐州(故治在今江苏镇江市)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业(今江苏南京市),杀萧宝寅家族,他深夜逃出,北渡长江,于景明三年(502)投归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三月,被封为梁郡开国公,与南阳长公主成婚。延昌初(512)除安东将军,复“齐王”封号。孝明帝神龟年间(519),出任都督徐、南兖州诸军事、徐州(今江苏徐州市)刺史。他一心想报萧衍毁家杀亲之仇,对北魏特别效力,在任勤于吏治,颇有政声。正光五年(524)六月,秦州城(今甘肃天水市)爆发了莫折念生农民大起义……[详细]
  《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摘自《国学宝典》殷契,子姓,名契,帝喾之子,唐尧的异母弟,生母为简……[详细]
   赵过(生卒年不详),西汉时著名的农业技术革新家,其籍贯和生平均无资料可考。他曾担任朝廷主管农业的搜粟都尉,在关中地区推行“代田法”耕作新技术,并发明了耦犁和三脚耧两种先进工具。西汉初期,关中地区社会稳定,人口增加,生产发展,但是耕作技术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于是,赵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代田法。这种新耕作法,是把土地整理成畎(沟)垄的形式,每年相间畎垄轮换种植,把以前整块地的休耕改为一块土地上的局部休耕,既充分利用土地,又可以使地力得到恢复。具体做法是把一亩地(合今五分二厘)分为三畎三垄,畎的深度和宽度均为一尺,垄宽一尺,相间布置。将种子种……[详细]
  莫折念生(?~527年),北魏末年关陇起义首领。羌族。北魏末年,孝明帝拓跋诩上台以后,拓跋氏贵族统治者更加残酷地剥削北方各族人民。加之连年对南朝作战,兵役和赋税更加沉重,就连北方沿边军镇士兵的生活也处于十分困苦的境地,而贵族阶层的生活却更加腐化,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终于在魏正光五年(524)三、四月间,先后爆发了六镇军人起义和高平镇羯族人的起义。在北方六镇起义的影响下,是年六月,西部秦州城(今甘肃天水市)各族人民由羌族人莫折太提领导聚众起义,杀死了秦州刺史。接着,起义军北攻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杀死魏军镇将和行台官。不久,莫折太提病死,由儿子莫折念生继任起……[详细]
  窦乂,唐代商人,被称为“唐朝扶风小儿”。据记载,他从种树开始,最后建立了“窛家店”,成为一代富商。其事迹载入明朝人冯梦龙主编的《智囊全集》。现在常用来比喻白手起家,最后获得成功的企业家们。窦乂十三岁时,亲戚从任所安州带回来十几双的当地丝鞋,分送孩子们。大家都争抢挑拣,唯窦乂不动。等大家挑完,剩下一双,窦乂竞拜谢收下,将其拿到集市上换回五百钱,再去铁匠辅打制了两把小铲。这两把工具就是窦乂发财的起点。五月初,榆钱黄熟、满城飞落。窦乂扫聚到榆钱十余斗,然后到对伯父说想“借庙院习业。”他的伯父是“检校工部尚书”,管的是“宫苑”、“闲厩”,“于嘉会坊有庙院”。伯父……[详细]
  崔郊,唐朝元和间秀才,《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诗。(《云溪友议》卷上、《唐朝纪事》卷五六)于頔: 唐朝宰相,河南洛阳人。始以门荫补千牛,调授华阴尉。建中四年以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迁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充入蕃计会使。历长安令、驾部郎中。贞元七年出为湖州刺史,有政声,与诗僧皎然等唱酬。十年改苏州刺史,虽有政绩,然益横暴。十二年入为大理卿,十三年拜陕虢观察使。十四年移镇山南东道(襄阳),俨然专有汉南之地,凌上威下,骄横不法,朝廷姑息,无可如何。然善待士人,以市声名,苻载隐庐山,乞百万钱买山,頔遂与之,仍加纸墨衣服等;韩愈亦曾奉书求其援引。宪宗即位,威肃四……[详细]
  颜颐仲(约1184~1258年),字景正。颜师鲁孙,以祖荫补官。初任宁化县尉转西安县丞、西安县知事,任内皆有美政。遭母丧,服满调衡山知县,尚未到任,委转运司干办公事。继迁临安府通判。宋端平元年(1234年)颜颐仲升将作监主簿,出任严州知州。政府规定农民所纳的田赋,开始实行钱银、楮币(即纸币)各半的缴纳制度。对此,经办官员和民众大为震惊,认为难办。颐仲就同朝廷主管部门争论,说:“州县收入全用楮币,而缴纳田赋却要钱、楮各半,是强要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如何使得!抗命的罪戾由我一人担当,却不好强行照章办事,致使千里内的百姓都遭殃。”朝廷见他有实际困难,只得准许暂时……[详细]
姜诩 [] 东汉著名书法家
  姜诩:东汉人,字孟颖,与梁孔达(宣)、田彦和皆张芝弟子,有名于世。赵壹非草书云:“余郡士梁孔达、姜孟颖慕张生(芝)之草书,过于希颜孔焉。”《非草书、四体书势文字志》《太平广记》卷二百九《书四·杂编·姜诩已下》~598~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伯英弟子,并善草。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英弟子,并善草。诞书最优。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馆宝器,皆是诞手写。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题。以笼盛诞,辘轳长絙引之,使就榜书之。榜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掷其笔以下,焚之。仍诫子孙,绝此楷法,著之家令。官至鸿胪少卿。诞子少季,亦有能称。汉末……[详细]
王本立 [] 唐朝宰相 (?~690)
  王本立(?-690年2月4日),唐朝-,唐睿宗第一次登基年间任宰相。王本立任宰相前的经历几乎没有记载,《旧唐书》和《新唐书》一般有宰相的传,却都没有他的传。他的籍贯也不详,在唐朝宰相家谱中,任何一位王姓宰相的家谱都没有将他列入其中。史书第一次提到他是679年,当时他在尚书省任左司郎中。他仗着唐高宗恩宠,多行不法,欺压同僚,遭到侍御史狄仁杰-,高宗本想放过他,但狄仁杰坚持己见,指出唐朝并不缺少和王本立一样才干的人。高宗让步了,同意处罚王立本。683年,-厥可汗骨咄禄袭击邻近的单于总督府,俘杀司马张行师。此时王本立任胜州都督,高宗命他和夏州都督李崇义一同防御……[详细]
彭晓 [] (?~954)
  彭晓(?~954)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本姓程,字秀川,号真一子,西蜀永康人。少好-,与击竹子何五云善。五代后蜀时,明经登第,迁金堂令。据传遇异人得丹诀,-于县内飞鹤山,自称“昌利化(二十四治之一)飞鹤山真一子”。常以篆符为人治病,号铁扇符。能长啸,为鸾凤声。蜀主孟昶屡召,问以长生久视之道,晓曰:“以仁义治国,名如尧舜,万古不死,长生之道也。”昶善其言,以为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赐紫金鱼袋。主要理论彭晓倡导性、命双修,在-养生、阐发内丹(他称为“金液还丹”、“真一之道”)思想方面有引人注目之处。他认为人可以-成仙,年寿无限,提出了建立在阴阳理论基础上的……[详细]
潘孟阳 [] (?~815)
  潘孟阳(?—815),礼部侍郎潘炎之子也。孟阳以父荫进,登博学宏辞科。累迁殿中侍御史,降为司议郎。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故得荐用,累至兵部郎中。宪宗新即位,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仍加盐铁转运副使,且察东南镇之政理。时孟阳以气豪权重,领行从三四百人,所历镇府,但务游赏,与妇女为夜饮。至盐铁转运院,广纳财贿,补吏职而已。及归,大失人望,罢为大理卿。气尚豪俊,不拘小节。居第颇极华峻。德宗末,王绍以恩幸,数称孟阳之材,因擢授权知户部侍郎,年未四十。顺宗即位,永贞内禅,王叔文诛,杜佑始专判度支,请孟阳代叔文为副。时宪宗新即位,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仍加盐铁转运副使……[详细]
曹确 [] 唐朝宰相
  曹确,唐懿宗时为相,后遭贬谪,死于岭表。曹确,父景伯,贞元十九年进士擢第,又登制科。确,开成二年登进士第,历聘藩府。入朝为侍御史,以工部员外郎知制诰,转郎中,入内署为学士,正拜中书舍人,赐金紫,权知河南尹事。入为兵部侍郎。咸通五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监修国史。确精儒术,器识谨重,动循法度。懿宗以伶官李可及为威卫将军,确执奏曰:“臣览贞观故事,太宗初定官品令,文武官共六百四十三员,顾谓房玄龄曰:‘朕设此-,以待贤士。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太和中,文宗欲以乐官尉迟璋为王府率,拾遗窦……[详细]
崔损 [] 唐朝宰相 (?~803)
  崔损(?-803年11月27日),字至无,唐朝-,唐德宗年间为宰相。高祖行功已后,名位卑替。损大历末进士擢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再授咸阳尉。外舅王翃为京兆尹,改大理评事,累迁兵部郎中。贞元十一年,迁右谏议大夫。会门下侍郎平章事赵憬卒,中书侍朗平章事卢迈风病请告,户部尚书裴延龄素与损善,乃荐之于德宗。十二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给事中赵宗儒同日知政事,并赐金紫。初,二相有故,旬日中外颙望名德,损比无声实,及制下之日,中外失望。性龌龊谨慎,每延英论事,未尝有言。十四年秋,转门下侍郎平章事。是岁,以昭陵旧宫为野火所焚,所司请修奉。“昭陵旧宫在……[详细]

全部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