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安徽 > 阜阳名人

阜阳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姜子牙 [西周] 中国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前1156前1017)
  • 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也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说他是“东海上人”。但这些说法都很笼统含糊。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得较为明确:“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经注·齐乘》也说,“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相传,太公望先祖……[详细]
管仲 [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十大谋士,中国智商最高的十个人,中国六大政治家 (?~前645)
  • 管仲
  (?—前645)春秋初齐国政治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齐桓公即位后,任用为卿,以主持政务,尊称“仲父”。他整顿齐国内政,力行改革,将国都分为十五士乡、六工商乡,分野为五属,设置各级官吏。并按士乡之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训练士卒。建立选拔人材的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使齐国富强。助桓公以“尊王攘夷”号召诸侯, 成为五霸之首。公元前645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青年时曾经商、从军,又三次为小官,均被辞。 齐襄公时,……[详细]
吕范 [三国]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重臣 (?~228)
  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吕范年轻为汝南县吏,后避难寿春,结识孙策。随孙策、孙权征伐四方,对稳定江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权将其比之于吴汉。官至前将军、假节、扬州牧,封南昌侯。黄武七年(228年),拜大司马,印绶未下,吕范已病卒。孙权悲痛不已,遣使者追赠大司马印绶。孙权还都建业后,以太牢礼祭祀吕范。名人生平早年经历吕范年轻时只是一名汝南郡的县吏,但是仪表过人。城里有刘姓人家,家境富裕而且女儿非常美丽,吕范前往求亲,刘氏的母亲嫌弃吕范,不愿意答应婚事,但是刘氏却说:“您认为吕子衡会是个长贫的人吗?”意指……[详细]
王克勤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名人 (19201947)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冬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克勤家几辈当佃户,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交了租还不够糊口,只好借债度日。0租子,就像一条无形的绞索,日子越过越难。王克勤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春天挖野菜,夏天拣麦穗,秋天拾红芋,隔三差五地打点短工。19岁那年,地主串通保长将他卖了壮丁。母亲哭喊着,弟弟追赶着。他冒死逃了出来,被地主狗腿子们痛打了一顿。就这样,他连续两年被卖壮丁,地主保长们在他身上发了两次壮丁财,他却挨了两次五花大绑,遭了两次毒打。1941年7月,他第三次被卖壮丁未能逃脱,被强抓到国民党军第三十军池峰城部第二十七师七十九团……[详细]
  何曼,建安元年,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及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曹公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在《三国演义》里,何曼自称”截天夜叉“,被曹洪用拖刀计所杀。历史传记何曼是颍川、汝南一带黄巾军将领,与刘辟、黄邵、何仪等人各拥有数万军队,先响应袁术,后来依靠孙坚,但最终被曹操击败。演义传记何曼是颍川、汝南黄巾军的头领,何仪的部将,绰号“截天夜叉”。曹操前往颍、汝平定黄巾军时,他出阵挑战,和曹洪步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最后被曹洪用拖刀计砍死。原文描写嘉靖本阵圆处,一将步行出战,销金黄抹额,绿锦细纳袄,身长九尺五寸,手提铁棒一条……[详细]
  伍举,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封于椒(今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又称椒举(出自《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三》)。曾任春秋楚庄王时期负责军事兵员管理的武职右司马。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就源于与伍举的对话。楚国大夫伍参之子,伍奢之父,伍员(即伍子胥)祖父。公元前547年,因避祸奔郑,并且准备下一步投奔晋国。在郑国遇到好友蔡声子,表达了还想回到楚国的愿望,于是声子到楚国告诉令尹子木:以前从楚国逃到晋国的人才,都被晋国重用,给楚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楚才晋用”的典故就出自这里)。现在椒举又逃到晋国,如果被晋国重用,指不定会给楚国添多大的麻烦呢。令尹子木急忙派他的儿子椒鸣把……[详细]
  养由基,嬴姓 ,养氏,字叔,名由基(亦作繇基),公元前7世纪出生于养国(今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 养由基自小就很会射箭,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被称为神箭手。 楚庄王时,令尹(相当于宰相)斗越椒叛乱。庄王张榜招贤:“胜越椒者,即为令尹。”校兵养由基出,愿与斗互射三箭。斗三箭未中,由基一箭致斗毙命。人称“养一箭”。庄王诺以令尹,由基以孙叔敖荐之,自掌车右。然常有悦然之色。楚共王十六年(公元前575年)六月二十八日,晋、楚鄢陵之战战前,养由基与潘尫之子潘党比试箭法,将皮甲重叠射击。穿透七层后,拿给楚共王看,说:“君王有这样两位臣下在这里,还有什么可……[详细]
  卢翰,生卒年份无考,字子羽,号中庵,颍州人·明嘉靖十三年举人,明代著名学者·他专意于治学著述·因其博学广识,名震山东。卢翰,生卒年份无考,字子羽,号中庵,颍州(今安徽阜阳)人 。.明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明代著名学者.卢翰先后在山东兖州,腾县,曹县为官,先后甄别兖州府冤案一起、抓获滕县盗匪一伙,在曹县开仓赈灾,全活灾民万余人。.他专意于治学著述.因其博学广识,名震山东,向他拜师求学者不绝于途.,时人称为卢圣人.。正当朝廷任命他代理汝宁知府的命令下达时,卢翰毅然辞去官职,闭门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对典籍,名物,象数,历史,儒道,诸子均有著述,对《易经》……[详细]
吕蒙 [三国] 十七史百将传,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178219)
  • 吕蒙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期汝南富陂(今阜南县吕家岗)人,东吴名将。吕蒙幼年丧父,随母投靠邓当,生活于军营之中,练得一身武艺。少年随邓当征战,因作战勇猛,受孙策看重。邓当死后,吕蒙代邓职,拜别部司马,成为东吴年轻的将领,屡立战功。建安十二年(207)吕蒙随孙权出征夏口(今武汉市境内),吕蒙为前部先锋,大败刘表部将黄祖,攻占夏口,被擢升为横野中郎将。是年赤壁之战,吕蒙率吴军袭焚乌林曹营,截击曹操,逼曹败走华容道。吕蒙幼年因家贫未能就学,因此曾被人看不起,被称之为“阿蒙”。吕蒙在戎马征战中发奋勤读,持之以恒,后竟通三史,精三略,以知识渊博闻名。鲁……[详细]
董绍 [南北朝] (?~538)
  董绍 (?~538年)字兴远,北魏时鲖阳(今鲖城)人。幼时勤奋好学。年长任国子助教,积射将军,兼中书舍人。善于辞令,为魏宣武帝所赏识。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白罕生据汝南而背叛朝廷,他奉宣武帝之命前去慰问豫州老百姓。董绍行到上蔡,被南梁军队俘虏,送到江东。南梁武帝萧衍对其十分器重,赏赐他衣服,派人将其送还。董绍回国向宣武帝上奏罢战和好之计,但却未被采纳。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北魏孝明帝继位,十分欣赏其文辞,赐布帛80匹,提升为右将军、洛阳刺史。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十月,萧宝夤在长安反叛。董绍-朝廷请求平叛。孝明帝大喜,封他为平西大将军。次年……[详细]
吕据 [三国]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256)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 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伐五谿,并立战功;随朱然进攻樊城,与朱异攻破樊城外围。回师后任偏将军,入朝任马闲右部督、越骑校尉。 太元元年(251年),升任荡魏将军。孙权病重时,以为太子右部督。孙权死后,太子孙亮即位,以为右将军。建兴元年(252年),率军抵御并击退魏军。建兴二年(253年),升任骠骑将军,兼管西宫事务。五凤二年(2……[详细]
  阴庆 东汉初人,鲖阳侯。姑母阴丽华是光武帝皇后。其父阴兴被封侯后,不治家产,第宅简陋。光武帝闻之,召其进宫,再次加封。阴兴坚辞不受。阴丽华知道后,问为何故?他说:“你读《易》不记‘亢龙有悔’(意思是居高位者应以高满为戒)吗?历来外戚之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王侯,娶媳欲寻公主,我心中不安。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对奢求无厌者,必然受到世人的讥笑。”阴丽华为弟言所感,以后再不为亲属求官。阴庆被封为鲖阳侯后,继承其父风尚,谦逊俭朴,乐善好施,以骄奢为戒。常因其弟阴员、阴丹官职小,俸禄薄,不足养活家口,而将自己的田宅财物多给予他们。明帝听说阴庆如此礼让有德,又特……[详细]
  陈修文,1937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新陈寨一个贫农家庭。他只读过3年小学,1955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3月应征入伍,被分配在炮兵团,1959年被选送到第一航空预备学校学习。他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勤学苦读,终以优异的成绩从第一航空预备学校毕业,转到东北某航校正式学习飞行。他刻苦钻研,攻克了飞行中的种种难关,完成了高级训练机和轰炸机训练机的训练任务,于1964年4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毕业考试,成为一名全天候飞行员。1969年,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陈修文出色地完成了航运任务。1971年9月13日凌晨零时30分,林彪带着老婆叶群、儿子林立果等……[详细]
陈夷行 [] 唐朝宰相 (?~844)
  陈夷行(?-844年),字周道,颍川(今属河南)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李-表名人。陈夷行出身于颍川陈氏,进士及第,早年历任侍御史、虞部员外郎、起居郎、史馆修撰、司封员外郎、吏部郎中、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太常少卿等职。开成年间,陈夷行以工部侍郎之职拜相,加授同平章事,又改门下侍郞。他与郑覃同属李党,与牛-表杨嗣复、李珏相对抗,后罢为吏部侍郎,又出为华州刺史。唐武宗继位后,陈夷行再次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以使相出镇,担任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河中节度使,曾参与唐平刘稹泽潞之战。会昌四年(844年),陈夷行病逝,追赠司徒。……[详细]
刘福通 [] 元末红巾军领袖 (13211365)
  • 刘福通
  刘福通(1321-1365年),颍州(今界首市)人,元末红巾军领袖。 刘福通出生于今界首市境刘肖镇的一个巨富之家。刘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素怀大志。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正直仗义,进值元末残暴统治,豫南皖北百姓涂炭,怨声载道,-空前尖锐。在此社会背景下,元王朝钦差贾鲁以修河为名,假公济私(因0刘家珍兽白鹿未逞),改河道,毁刘宅。刘福通于国仇家恨,遂决心造反灭元。 刘福通与韩山童为起义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组织上建立白莲教,在舆论上把斗争矛头集中对准异族统治者。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韩山童、刘福通等在河北永年县聚会。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决定起义……[详细]
聂鹤亭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051971)
  聂鹤亭(1905—1971),安徽省阜南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聂鹤亭,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叶挺独立团排长。一九二七年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连长,中共东江特委教导营营长,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五团副团长,三十三团团长,师参谋长,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军团作战科科长,……[详细]
郭宪 [] 东汉光武帝朝学者
  郭宪,字子横,东汉汝南宋(今安徽省太和县倪邱镇)人。据《颍州府志》(清·王敛福纂辑)记载:西汉置细阳县,因县有细水(茨河),故名。后又称为新郪。东汉建初四年(79年),徙宋公于新郪,号曰宋,属汝南郡。另据《太和县志》(民国·丁炳烺主修吴承志纂修)记载: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有运丘寺,清雍正、乾隆间修,寺旁有古檀树,大十围。内有运丘,高五仞,周围四亩,形若龟状。相传为郭宪墓。……[详细]
  聃季载 (?~前1035年),西周初期人,周文王第十子。受周成王之封,建立沈国(遗址在今临泉县城西),其子孙以国为氏,即为沈姓。时周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季载谋略超群,行为端正,周公旦任其为司空,主管农业和水利。行事认真,政绩显著,周朝的农业和水利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称颂。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036年),周公旦令季载营造洛邑东都,由于昼夜操劳,身心交瘁,于次年病卒。……[详细]
  张蕴华(1899~1931),名育英,字蕴华,曾化名张振亚、张育才、张涛,临泉县长官店人。7 岁入塾攻读,天资聪颖,爱劳动,性刚强,因右手6 指有碍握笔,断然将赘指咬掉。民国4 年(1915 年)考入阜阳县立高级小学,刻苦钻研,富有正义感,乐于和穷人家子弟交往,常在物资上援助贫苦同学。张蕴华不畏-,主持公道,善于辩论,在同学中威信很高,曾为首反对学校将助学金发给富人子弟而遭忌恨。张蕴华高小毕业后,尽管成绩优秀,学校当局却以不守校规煽动-为由,通知阜阳各中学不要录取他。次年改名张振亚考入省立第六中学,在校受进步教师王允仲的启发,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详细]

全部阜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