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安徽 > 芜湖历史名人介绍5

芜湖历史名人介绍5

更新时间:2023-03-15

  戴凌洲,名寿,字佳仁。原名霖周,后改凌洲,号蒋溪散人,南陵县九连蒋塘戴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44年)卒于1953年,享年七十岁。戴凌洲自幼天资聪颖,深得父母的钟爱和老师、长辈的赞许。民国初年,科举制度废除,他考入了省高等学府¬——第五师范学校(校址在安庆),由于他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成为该校的高才生。毕业后被推荐到盱眙县任县长,并历任省府民政厅第一科长、秘书、代理厅长,灵壁县县长和省……[详细]
  马毛姐 女,生于1935年,安徽省无为县马家坝村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1949年4月,年仅14岁的马毛姐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运送解放大军渡江,负伤后仍然坚持战斗。被评为渡江英雄和支前模范。伟大领袖毛主席签字表扬1951年,和3名英模名人一起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为她取名,并鼓励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957年,马毛……[详细]
  马迪民(1913一1943年),原名马宗善,生长于牛埠镇一个寒士的家里。父亲马芳芝逝世较早。迪民既无兄弟又无姐妹,少年时伶仃孤苦,唯与0相依为命。1927年至1932年,他就学于桐城房秩五老先生主办的浮山中学(现为枞阳县浮山中学),自附小读至初中毕业,接着又考入贵池乡师。这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先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继又进攻上海,挑起一·二八淞沪战争。日寇的疯狂侵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详细]
  王试之,1903出生于无为县城内北园,幼年丧父,由孀母抚育,少年时就读于无为进步人士金稚石先生门下。20岁后,因家庭事务繁忙而辍学,他仍孜孜不倦,刻苦自学,利用家庭有利条件买了很多书,有空就读,尤其爱读鲁迅著作和思想进步书籍,并津津乐道。他虽然没有进过高等院校,却具有相当高文化知识水平。他倾向进步,追求真理,对旧社会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七七事变后,他与当时县里进步人士胡竺冰、吕惠生、倪化黎等交往甚……[详细]
  谢立惠,教授。1907年4月生,安徽无为人。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939年任南京中央大学实验中学、合肥庐州女中教师,广西大学、重庆大学讲师。1939年-1949年任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交通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发起人之一。建国后,历任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校、北碚西南师范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详细]
  束世澂(1896--1978),字天民,号秋涛,芜湖人。幼入私塾,熟读经书。1911年8月,入安徽法政学堂,毕业后,在芜湖任私塾教师。1920年8月,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特别生,次年正式录取文史地部。在校时王泊沆、柳翼谋先生之史才与史识史德对其影响颇大,从而确立研究中国古史的决心。1924年7月后,曾在南京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执教。抗战时期为四川大学、安徽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安徽政治学院教授。束……[详细]
  申茂之(1904--1976),又名申柏馨、申柏厂、申拓,芜湖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解放后,先后任教于华东大学艺术系、山东大学艺术系、华东艺专美术系、安徽师范学院艺术科、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为美协安徽分会会员,擅长工笔花鸟及草虫,对中国绘画史论、书法亦有研究。其画作《凌霄孔雀》由安徽省博物馆收藏。1980年在省博物馆举办了安徽省国画界前辈申茂之、梅华、梅其藻(雪峰)、光云鲲的遗作展……[详细]
  许侠农(1909--1969),名承正、承佑,芜湖人。幼年就读芜湖圣公会教会小学,1925年“五•卅”惨案后,为抗议帝国主义暴行,愤而退学,入李克农等所创办的民生中学。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参加共产党外围组织“济难会”,秋与甘天沐、宋季仁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芜湖发生“蒲草堂”事件,许、甘等30余名济难会员被捕解安庆,许判刑10个月,民生中学-停办,为纪念老……[详细]
  奚国光(1906--1964),名居洁,号枕流,芜湖县陶辛人,地方知名士绅。奚6岁开始启蒙教育,1919年考入芜关中学,后就读武昌私立中华大学,加入国民党,参加武汉读书会,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1927年,因不能返校辍学,经亲戚引荐任芜湖县农协委员及教育局委员、督学、股长、陶辛圩实验区副主任等职,直到1934年。奚为人稳健精明,得上司赏识,1935年8月,参加安徽省教育考察团,考察国内七省十三市的地……[详细]
  晋德明(1915--1964)生于裕溪口一个贫苦家庭,18岁起在裕溪口码头做抬煤工,长期过着挨打受骂的苦难生活。芜湖解放后,翻身成了主人,先后入裕溪口搬运办事处,加入搬运工会,转入芜湖港务局后,当过装卸工、二大队小队长、大队副等,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直到逝世的十多年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爱港如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成为著名的劳动模范。1954年安徽大水,淮南煤炭经铁路运至……[详细]
  王叔澜(?--1960),安徽芜湖人,安徽省近代体育运动的开拓者之一。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体育科,先后在南京、芜湖等地担任中、小学体育教师。1932年至1935年担任安徽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并兼任省教育厅体育指导员。他尽力扩建体育场地,增置体育设施,组织运动会、单项比赛以及周末球赛,开展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其时,是安徽省近代体育史上的兴盛时期。建国后,参加筹建体总皖北分会,嗣后,又筹建安徽……[详细]
  毕武斌(1930--1951),芜湖人,出身于职员家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幼年就读芜湖西门铁锁巷小学。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年底芜湖沦陷,随父母避难于四川重庆,读完小学和初中。1946年随母亲返回芜湖,就读于安徽省立芜湖高级商业学校(今安徽省商校)。1949年6月,商校毕业,考入芜湖市干校。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空军某航校学习文化和航空知识,毕业后,分配在空军第8师24团1大队1……[详细]
  张邦礼(1909一1942) 安徽省繁昌县新淮乡陶村人,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15岁因家贫-辍学务农。“七七事变”后,举国上下全面抗战的形势极大地鼓舞了他的爱国斗志,1938年春,他参加了革命工作,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中。1939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任中共繁四区区委组织科长、小淮窑乡中心支部书记和陶村支部书记。在此期间,他积极发动组织民众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夏,在小淮窑乡村……[详细]
  卢仲农(1877—1942年),名光浩,安徽无为县人。其父卢乐三,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清光绪年间曾被授予县“孝廉方正”,后出任县首届劝学所所长。母朱氏,出身书香门第,读书识理,后为芜湖二女中创始人之一。兄光模,字伯荪,早年东渡日本,在明治大学攻读法律,归国后,一直在芜湖从事革命和教育工作。卢仲农原配夫人陈氏,生一女名琦,不久病逝,后续桐城潘赞化之姊为妻。在卢仲农的支持下,潘创办了无为最早的女子小学……[详细]
  鲁为葆(1903--1948)繁昌县浮山乡龟山村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始任新林区警卫连连长。1945年9月。新四军主力北撤,鲁为葆等28人奉命留下坚持地方斗争。新四军离开南繁芜后,土顽、恶霸等反动势力十分嚣张,加强了对我游击队的“围剿”。为挫败敌人的“围剿”,1946年4月,他与南繁芜县委联系后,成立了新林区委,并任书记,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新林“县河部”武装,带领部队……[详细]
  方维藩(1923--1948) 安徽省繁昌县平铺乡五华山区人。1938年初,日军疯狂地轰炸、进犯繁昌,很快侵占了繁昌县北部地区,他的家乡五华山不久也沦陷。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1944年春,年仅20岁的他,打起背包,踏上了民族解放的大道,成为繁昌大队的战士,随部队在南繁芜一带游击抗战。1944年10月,他在南繁芜警卫大队任公安战士,随同大队担负保卫南繁芜县委、南繁芜总队部和配合繁昌大队作战的任务。……[详细]
  黄立(1915---1948) 安徽省繁昌县新林乡人,父母都是贫困农民。1938年6月参加新四军三支队“救亡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在敌工科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时经常化装成敌伪人员深入日伪据点散发传单,瓦解敌伪和侦察日伪动态。1940年调到五团二营六连任文书。1941年1月皖南事变突围后任新四军临江团团部书记。1942年调到地方任姥山乡乡长,1943年到1945年调任紫岚乡……[详细]
  胡振球(1904—1945) 出生在安徽省繁昌县保定乡鸭鹏村一个农民之家,祖籍桐城县。小时读过几年私塾。1928年,中-组织已在繁昌沿江一带频繁活动,他通过与中共早期党员高鹏起的接触,于1929年夏加入了党组织,经常在繁昌沿江一带从事创建党团组织活动,是地方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31年2月,他参与领导了三十五都农民的抗捐平粮斗争。1932年后,因-严重,繁昌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组织活动停止……[详细]
  严为干(1910—1941),安徽省繁昌县高安乡严村宕村人。1919年入私塾,1925年进宣城师范学习,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时代大潮的洗礼,多次参加进步-,捣毁不法资本家商店,组织发动工人、车夫上街--。1929年加入共青团,年底转为中-员。1930年在繁昌县旧县镇与万亚新等人一道,创立共青团旧县支部,共青团支部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宣传、秘密联络、组织农运等各项工作。1931年2月,参与组织……[详细]
  洪锡璜(1838--1903),字松琴,芜湖人。幼读书有大志,15岁时,太平军沿江而下,占领芜湖,洪逃奔清军江南大营掌管文书,受主帅向荣、张国梁赏识。向、张败北,洪流寓上海,后投身洋务事业。光绪元年(1875),在沪创办“书信公局”,委托内河客航运载邮件,为国人兴办邮政之肇始。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洪以调拨船只转运军粮,传递军情有功,被保荐为知县。后专事办理上海洋务局,清丈地租局,任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