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西 > 萍乡名人

萍乡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国焘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18971779)
  • 张国焘
  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从搞-到搞工农运动,亲力亲为,勇于负责,但从未当上一把手,一、四方面军会师时,他有8万多人,毛泽东仅不足一万人马,便想争夺中央领导权,公然另立中央,继而对党的批评心怀不满,屡屡拒绝挽救,最后竟然于1938年4月私逃叛党投靠国民党,上演了一幕的丑剧。张国焘(1897-1979)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萍乡上栗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8年被开除党籍。 1916年入北京大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被推为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详细]
朱辉照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121964)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1912年1月9日生于江西莲花县湖上乡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过篾匠。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6军团第17师通信连政治指导员、红8军军部警卫连指导员,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作战。1934年8月随部西征,后任红2军团第4师第12团政治委员。领导恢复所部中共组织,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后任红2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参加创建湘鄂川黔苏区的斗争和长征。在艰难的征途中,注重关心、体贴战士,曾被方面军-赞誉为“党性很强,关心爱护战士”的好领导。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详细]
朱云谦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朱云谦
  朱云谦同志是江西省莲花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红军主力转移后,他在湘赣边区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处副主任、团政委、淮南抗大八分校政治处主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淮南路东军分区司令员。他参与开辟淮南津浦路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组织指挥奇袭盱眙城之战,取得歼灭日、伪军200余人,我无一伤亡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朱云谦任淮南军区副参谋长、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旅长,第三野战军师长兼政委。参加了淮海、渡江、上海、福州……[详细]
龙炳初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41975)
  • 龙炳初
  龙炳初(1914—1975)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保卫局侦察员,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教导团特派员,红六军团第四十九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政治委员,第四支队政治委员,南下支队第三大队副政治委员,第九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师政治委员,天水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甘肃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详细]
  王麓水原名王培岳,1913年出生于当时的江西萍乡县宗里村,1927年在达成师范学校加入共青团,1929年加入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红军中,他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团特派员、团政委等职。人生经历早年从军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麓水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在战斗中不幸负伤,头部伤势严重,一度不省人事。1938年春,他的伤未痊愈,就要求出院参战,参加了风陵渡战役,同年夏天,他出任一一五师补充团(即老四团)政委,1939年春,他被调到晋西支队,担任政治部主任。他和支队司令员陈土榘并肩作战,在晋西打了很多胜仗,扩建了两个团,曾荣获延……[详细]
王六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71995)
  王六生,原军委工程兵政治委员。王六生同志是江西萍乡人,1930年加入红军,当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司号长、指导员等职,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营教导员、支队政委、团参谋长、团政委、分区政委、团长兼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广阳伏击战、午镇战斗、晋中三战三捷、樊坝“反扫荡”、鲁南战斗、铁佛战斗和宿洋山、官桥、运河、枣庄战斗及苏北、鲁南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政委、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率部参加了滕县、枣庄和宿北、洛阳、济南、淮海、渡江以及解放金塘、舟山群岛等数次……[详细]
甘祖昌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甘祖昌
  甘祖昌同志是老红军,建国后任解放军新疆军区后勤部长,曾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因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身体不好,组织上让他安心养病,但他不愿给组织上增加麻烦,经过再三请求,于1957年回到家乡莲花县洋桥乡务农。他是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甘祖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6年3月28日在家乡江西省莲花县逝世,终年八十一岁。优良传统仍在他身上闪光——红军老战士甘祖昌二三事[作者:谭永乐;蒋思纯;陈冬华人民日报 1982.08.02第3版]红军老战士甘祖昌同志……[详细]
吴烈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52001)
  • 吴烈
  吴烈北京军区原顾问(大军区正职待遇)。吴烈同志是江西萍乡人,1927年参加了安源煤矿工人-、安源保卫战和护厂斗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中国工农红军总前委特务队排长、队长,国家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闽西独立团团长,国家政治保卫团营长,国家政治保卫局科长兼保卫大队大队长,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他负责护卫中央纵队和中央的年老同志,出色地完成了保卫党中央、-的任务。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率部参加了直罗镇、甜水铺、山城堡、横山、定边、盐池、东征、西征等战……[详细]
朱家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42007)
  • 朱家胜
  离休干部、原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顾问。朱家胜是江西省莲花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革命生涯中,他历任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游击大队政委、科长、团政委、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新疆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勤部政委、干部部代部长,南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朱家胜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朱家胜同志,因病于2007年8月……[详细]
罗桂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071984)
  • 罗桂华
  罗桂华,江西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人,1907年出生。罗桂华是安源煤矿工人。1930年在安源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出自安源煤矿工人的有:-上将、丁秋生中将、刘先胜中将、晏福生中将、唐延杰中将、韩伟中将、王耀南少将、吴烈少将、罗华生少将、罗桂华少将、幸元林少将、熊飞少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桂华任红1军团2军7师21团排长、机炮连指导员、福建军区独立9团营长、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闽西叁年游击战争。方方曾回忆说:罗桂华是湖南的一个矿工,参加彭老总部队后到江西来,党性很强,工作切实,深入下层,特点是好喝两盅酒。抗日战争时……[详细]
  蔡孟坚(1905—2001),字侔天,江西省芦溪县人。青岛大学经济系毕业,日本庆应大学、东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国防研究院第二期毕业。曾任国民政府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即中统)驻武汉特派员。1934年7月任武汉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副处长。1946年2月任甘肃省民政厅厅长,后任兰州市市长,6月调任国民政府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1949年3月任江西省建设厅厅长,国民政府行政院经济部参事室参事。1947年选为国民代表大会代表。解放前夕逃往台湾,后客居美国。1905年9月出生在江西省芦溪县长丰乡。在中学读书期间就秘密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地下组织,后来历任陆……[详细]
刘恢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21992)
  • 刘恢先
  刘恢先(1912年10月18日—1992年6月24日),江西省莲花县人。地震工程学家和结构力学家。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刘恢先,江西省莲花县人,幼年时在家受父教,11岁入江西南昌第二中学,17岁中学毕业,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33年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兼助理研究员。1934年留学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伊利诺大学,1935年获硕士学位,1937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在湘桂、叙昆、黔桂、平汉等铁路任工程师,在浙江大学和西南联大任教授。……[详细]
张俐娜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俐娜
  张俐娜,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1940年8月生于福建光泽。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85年赴大阪大学研究一年多。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Cellulose》、《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和《高分子学报》等编委。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农业化学、环境材料和生物学交叉学科,其成果的原始创新性以及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已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发现了一种崭新的低温溶解法,开创了高分子低温溶解的技术及……[详细]
吴运铎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名人 (19171991)
  吴运铎(1917-1991) 兵工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江西省萍乡人,1917年1月17日出生于萍乡安源煤矿的穷苦矿工家庭。12岁就挑煤拾渣谋生。14岁进湖北大冶煤矿当学徒。1937年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发行《新华日报》,领导工人-。1938年只身赴南昌参加新四军。1939年5月1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修械班长、淮南抗日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兼引信厂厂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第五机械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51年被国务院授予特邀全国……[详细]
吴学周 中国分子光谱研究创始人 (19021983)
  • 吴学周
  吴学周(1902年9月20日—1983年10月31日),出生于江西萍乡。物理化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吴学周于1902年9月20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一个书香家庭,祖父是清朝举人,父亲以教私塾为业,崇尚新学,思想开明,勤奋好学,1909年专门到萍乡师范学校改学新学。吴学周自幼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他父亲对他启蒙影响很大。1916年,吴学周考入萍乡县立中学,接受较系统的自然科学教育,他对数理化有浓厚的兴趣。1920年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详细]
   彭康(1901~1968)原名子劼,又名坚,号嘉生。江西萍乡彭高镇(今属江西上栗)人。1919年萍乡彭高镇(今属江西上栗)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入鹿几岛第七高等学校、京都帝国大学文科。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内风云突变。刚刚修完帝国大学全部课程的彭康,急切地希望早日返回祖国参加革命斗争。他顾不得撰写毕业论文,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学位证书,于同年秋天回到了祖国。11月到上海,在-下参加文学团体创造社,从事《文化批判》等刊物的和出版工作,撰写了有关文艺、哲学方面的理论文章,诸如《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科学与人生观》《新文化的根本任务》《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等……[详细]
彭苏萍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彭苏萍(1959.06.15- )矿山工程地质与工程物探专家。江西萍乡人。1982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本科),1988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公共安全〉专题组副组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公共安全学会副会长,国家“653工程”煤炭地质……[详细]
黎新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01980)
  黎新民 (1910—1980)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七师二十一团文书、红三军玉中兵站站长,红五军团后勤部没收委员会主任,第十三师三十九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随营学校副中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第一团一营政治教导员,教导第二旅供给部政治委员,滨海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山东军区第二师五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五团政治委员,松江军区哈南军分区政治邻主任,松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四野战军五十四军一六0师政治部主任。中华……[详细]
江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32008)
  江勇,1913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二营教导员、七一八团政治处主任、三五九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七一八团副政委、政委、吕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三纵队政治部副主任;1950年7月后历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处处长、海军青岛基地政治部副主任、海军军事学院干部部部长、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海军科学研究部政委、-第七研究院副政治委员;1965年6月任中央监察委员会驻六机部监察……[详细]

全部萍乡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