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更新时间:2023-03-15

1、李晓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李晓红
  李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6月生,重庆合川人。1978年考入重庆大学采矿系,199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并做研究助理,1996年3月至8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访问学者。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重庆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院长,副校长、校长,兼任重庆市科协主席。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详细]
2、范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范维澄
  范维澄(1943.1.28- )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专家。生于贵州福泉,原籍湖北鄂州。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博士。 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安全工程”专业学位教育协作组组长、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住建部城市建设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详细]
3、潘垣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潘垣
  潘垣(1933.8.8- )磁约束聚变技术和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专家。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原籍江苏省扬州市。195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他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聚变研究主要成员之一,磁约束聚变技术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主要开拓者。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电气学院名誉院长、惯性约束聚变点火装置(ICFIF)国家重大专项专家……[详细]
4、秦裕琨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秦裕琨
  秦裕琨(1933.5.30- )热能工程、燃烧学专家。江苏省扬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研究生学位。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燃烧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发明了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使煤粉相对集中在火焰中部,而炉壁四周则空气相对过剩的思想,并研制了高效、低阻的煤粉浓缩器,强化了浓淡燃烧的作用。将风包粉和浓淡燃烧的……[详细]
5、范维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范维唐
  范维唐(1935.7.18- )矿山压力及开采机械化专家。原籍湖北省鄂城县,出生于北京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63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院长,煤炭工业部总工程师、副部长等职。现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世界采矿大会组委会副主席。2002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研究及主持综合机械化技术攻关……[详细]
6、钱皋韵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钱皋韵
  钱皋韵(1927.3.14- )核燃料工程、同位素分离专家。上海市人。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3-1955年作为莫斯科大学研究生进修两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员。曾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和中国核学会第四届理事长。先后在中子物理、聚变物理和铀同位素分离的科学研究及其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60年代初组织并参加了气体扩散机中核心元件-分离膜研制的协作工程,取得了出色成绩,是我国分离……[详细]
7、曾恒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曾恒一
  曾恒一(1939.9.22- )海洋石油工程专家。1939年生于重庆。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他是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开拓者之一,1989年被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四十多年来为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工程、重大工程装备设计及深水技术的突破做出了贡献。主持设计我国第一艘新型单点系泊浮式生产储油船(……[详细]
8、翁史烈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翁史烈
  翁史烈(1932.5.21- )热力涡轮机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2年原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持承担了我国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多用途改型研制。开拓我国新一代热力发动机,提高现代化水平。研制成我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完成了我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在他的主持和组织下,从80年代……[详细]
9、沈忠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928年2月生,大竹县天城乡人。 重庆大学毕业,1951年8月参加工作,195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至1947年在大竹县立中学上初中和高中,1947年至1951年在重庆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石油工程学科助教,1955年高校院系调整,调入北京石油学院工作,其间:1955年晋升为讲师,1962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3月至7月赴美国西南路易斯安那大……[详细]
10、周永茂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周永茂
  周永茂(1931.5.15- )核反应堆工程专家。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1958年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能进修班毕业。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反应堆工程和科技第一线从事设计、研究和建设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交给的许多核科研任务:完成了“双流程堆芯”潜艇核动力堆本体的早期设计方案;主持开展了为生产堆、动力堆、游泳池堆的燃料元件与氚靶元件的首次国产工……[详细]
11、谢和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谢和平(1956.1.17- )矿山岩体力学专家。湖南双峰县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科协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详细]
12、王德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王德民(1937.2.9- )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6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同年参加松辽石油会战,曾任原大庆石油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现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独立推导出取代“赫诺法”的地层测压计算公式,命名为“松辽法”,大幅度提高了测试精度;上个世纪70年代,发明了一整套偏心……[详细]
13、何继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何继善(1934.9.1- )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等职。现为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终身成员。 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余年,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详细]
14、常印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常印佛(1931~)江苏泰兴人。1952 年参加工作,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任安徽省地矿局技术顾问、安徽省科技协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常印佛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民国38 年(1949 年)9 月至1952 年7 月就读于北京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 年9 月至1957 年11 月先后在地质部321队、华东地质局地矿处、华东地……[详细]
15、陈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陈清泉(1937.1.14- )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车专家。原籍福建省漳州市,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马吉朗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1957-1959年在北京清华大学进修研究生,1982年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93年获乌克兰敖德萨理工大学荣誉科学技术博士学位,2008年获英国洛夫堡大学荣誉技术博士学位。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详细]
16、毛用泽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毛用泽
  毛用泽(1930.9.1- )核技术应用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核物理,1954年结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员。参加创建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早期核辐射与放射性沾染效应参数测量技术、现场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高空核烟云取样技术,并组织指导现场实施。参加创建并发展了我军核监测专业的核爆辐射防护剂量学、核爆探测学、核监测装备系列与军用标准化等……[详细]
17、彭苏萍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彭苏萍(1959.06.15- )矿山工程地质与工程物探专家。江西萍乡人。1982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本科),1988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公共安全〉专题组副组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详细]
18、谢克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谢克昌(1946.10.5- )煤化学工程专家,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生于山西太原,原籍山西五台。196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太原工学院,1983年至1985年美国南卡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获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教育部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等,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详细]
19、袁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袁亮(1960.6.30- )安徽金寨人,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我国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技术的主要奠基人。1982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系。曾任淮南矿业集团(原淮南矿务局)总工程师长达15年,现任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淮南矿业集团副总经理、安徽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详细]
20、袁士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袁士义(1956.10.21- )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曹县,原籍江苏省丰县。198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法国石油研究院,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及专项技术副总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委员会主任、北京石油学会副理事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