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760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760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嘉庆爱新觉罗·颙琰 清朝第七位皇帝(17601820)
  • 嘉庆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清朝第七位皇帝,原名永琰,乾隆之子。1796年,乾隆禅位,嘉庆登基,但直到乾隆帝去世后才独揽大权;在位期间惩治和珅、整顿吏治,镇压白莲教乱,但仍旧闭关锁关,加之鸦片流入等问题,始终无法扭转清朝由盛转衰的步伐。1820年,颙琰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病死,终年61岁,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清……[详细]
2、赵文楷 (17601808)
  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安徽安庆府太湖县北中镇宝坪村(现)人。嘉庆元年(1796年)状元,太和殿传胪宣榜一甲一名,嘉庆帝御批称赞他“文楷佳名期雅正,为霖渴望副求贤”;李振钧写贺诗云:“仙杖烟浮广乐鸣,御袍光映日华明。”赵文楷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等职,其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事件,是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嘉庆九年,赵文楷出任山西雁平道,署山西按察使,嘉庆十三年卒于任上,终年48岁。光绪二……[详细]
3、郭楷 (17601840)
  郭楷(1760-1840年),字仲仪,号雪庄,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武威市)人。清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乙卯科进士。清代教育家、诗人。郭楷五岁时由他父亲启蒙,教诵诗歌。不久父亲亡故,家道中落,母亲知书达理,含辛茹苦抚育郭楷兄弟四个遗孤。母亲鼓励楷“惟学是务”,还不时谆谆告诫他:积金如山,不若立名;立名惟勤,不惟希幸。这对他注重道德修养,洁身白好,自甘寂寞,以及后来献身于教育事业,产生很大的影响。郭……[详细]
4、王英 (17601861)
  王英(1760~1861)字玉魁,出生于四川省云阳县凤凰山磁庄盐场工人家庭。8岁就读私塾。13岁作云阳盐场童杂工。14岁侨居平利县。性刚直,少以侠义称著。21岁与平利秀才刘文炳侄女结-之好。刘氏幼失恃怙,由刘文炳抚养成人,婚后生王兴国、王兴麒、王兴麟、王兴隆、王兴邦五子,教子成材。清嘉庆二年(1797),川、陕白莲教军活动于平利一带,王英以义民首领带乡勇杀害教军多人,授把总。平利知县将王家眷接入秋……[详细]
5、周自超 (17601837)
  周自超,原名栢,字子兰,号岚溪,又号伟斋,迎福里前溪(今桃城镇桃溪村)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幼聪颖,博学能诗文,工书法。年青时参加童子试,名列前茅。以勇力过人,遂应考武科,中武举人。乾隆五十八年,考中武进士一甲第三名,钦点探花及第,被委为侍卫。随御驾至热河,抓获刺客,以功赐独眼花翎,赏穿黄马褂,诰封武功将军。嘉庆初,同安人蔡牵在福建沿海聚众起义,清廷命孙全谋等会师厦门镇压。自超奉令率……[详细]
6、卢荫溥 (17601839)
  卢荫溥(1760~1839),字霖生,号南石,德城区黄河涯镇人,卢见曾之孙。卢荫溥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政五十多年,历任军机大臣、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尚书,并多次奉诏出使,按事决狱,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之衔。其为官“专心职守”、“殚心竭力”、“老成练达”,为清朝中期 “股肱”、“耳目”之臣。道光十九年(1839)被晋加太子太傅之衔后不久,病卒。乾隆四十六……[详细]
7、汪椿 (17601825)
   汪椿(1760-1825年),字春园,晚号式斋。淮安府清河县(今淮安)人。清乾嘉时期天文历法学家。他好学强记,博览群书。他对天文历算之法尤精,对历代历算法的精疏正误了然于胸。他认为,古推步之术,以郑康成研究最为精密,北周甄鸾“不知康成之确,乃自为步算,其术甚疏;孔疏疑-错乱,推算益舛;陈澔纠孔疏之失而算之,数步下忽有奇零,殆全未通晓者”。著《王制里亩二数考》以阐发郑说。他又根据太仓钱氏太岁超……[详细]
  格拉克斯·贝巴夫(Gracchus Babeuf,1760年11月23日-1797年5月27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活动者和记者。贝巴夫出身新教徒家庭。贝巴夫原本在法院中做簿记员,适逢法国大革命,在法庭中看到许多劳工阶级的人民缴不出欠款,愤而烧毁帐册,改而从事新闻活动,开始他对社会体制之抗争─宣扬政治和经济的平等。他引用卢梭的话‘人胆敢撷取比自己所需还多的东西,而别人却饿得快死,这真是可恶至极’……[详细]
9、谢兰生 (17601831)
  谢兰生(1760~1831年) 字佩士,号澧浦,又号里甫,和顺鹤峰村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因父年老,请假归不再应考候职。父死后,连续主持广州粤秀、越华、端溪书院讲席,后任羊城书院山长。曾受两广总督阮元延聘,重修《广东通志》任总纂。兰生幼聪慧,博学好古。为文得韩、苏家法。诗学东坡,少时曾刻有“师事大苏”小印;书法师颜鲁公,参以褚遂良和李邕笔法;画得吴仲佳和董香光的妙趣,……[详细]
10、杨遇春 (17601837)
  杨遇春(1760-1837) 清代嘉庆时将领。字时斋。四川崇庆州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中武举人,次年拣选入伍。后随福康安镇压甘肃田五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及贵州、湖南苗民起义,深受福康安的赏识。嘉庆二年(1797),开始参与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为经略大臣额勒登保所倚重。五年,以提督率军独立作战。起义军领袖覃加耀、罗其清、冷天禄、阮正隆、王廷诏等多人先后被其杀害或俘获。嘉庆十一年六月,陕西宁陕镇……[详细]
  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02日-1797年3月5日),喜塔腊氏,嘉庆帝原配妻子,满洲正白旗人,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敬额之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赐册为皇子永琰嫡福晋,年十五岁。乾隆四十五年,生永琰第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永琰第二子绵宁(即道光帝)。乾隆四十九年,生永琰第四女(即庄静固伦公主)。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永琰,永琰改名颙琰,是为嘉庆帝。嘉庆元……[详细]
12、王绍兰 (17601835)
  王绍兰(1760—1835),字畹馨,号南陔,自号思维居士,清萧山城厢镇人。王家境清寒而笃志好学,曾以教书所得奉养母亲。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拔贡。五十八年中进士。历任福建南屏知县、闽县知县、泉州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福建巡抚等职。后署闽浙总督。嘉庆二十二年(1817)因审案有谬,罢官回乡。此后,王绍兰在家19年,闭门谢客,专心著述,著作近30种,著有《周人说经》8卷、《周人礼堂集义》……[详细]
13、刘凤诰 (17601830)
  • 刘凤诰
  (1760—1830),号金门,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出身贫寒,6岁丧父。乾隆五十四年(1789)会试中第三十名进士。后经殿试得中一甲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以后,历任朝廷礼部、兵部、户部侍郎,直至太子少保。刘凤诰能言善对,随机应变,民间称其为“江西才子”,乾隆称他为“江西大器”。 ……[详细]
  富察·福长安(1760-1817),满洲镶黄旗人,字诚斋,清朝将领。大学士傅恒第四子,军机大臣福康安之弟,孝贤纯皇后之侄。在清高宗时期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因平定台湾、廓尔喀战役有功图形紫光阁,封一等侯。嘉庆四年,高宗崩,被指责与和珅同党,逮下狱,夺爵,籍其家,旋遣往裕陵充供茶拜唐阿,屡坐事谴谪。嘉庆二十一年,授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嘉庆二十二年,卒。……[详细]
15、姚见 (1760~?)
  姚见(生卒年不详),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武进士,阳西上洋白石村人。姚见生于上洋大族,自幼父母娇宠有加,长大后习惯于意气用事,中武进士后,朝廷委派他任连县守备。未到任,家兄因田产事与地方许姓富豪发生纠葛,被捕入狱。姚见甚为不满,为此大闹公堂,得罪地方官。地方官阴谋密奏朝廷,告状姚见谋反,并遣人趁夜将大批兵器浸于姚见家池塘。官府派员核查,果从姚见家池塘搜出兵器,朝廷判其入狱。未几,冤死于狱中。……[详细]
16、秦恩复 (17601843)
  秦恩复(1760~1843),字近光,号敦夫。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出生。江都(今扬州)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嘉庆十四年(1809年),两淮盐政延其主讲乐仪书院。嘉庆二十年,受聘校刊《全唐文》。所居玉笥仙馆蓄书至万卷。精鉴藏,又精校勘之学,曾《石研斋四种》、《词学丛书》、《-三家集》,由秦氏享帚精舍刊刻行世,世称“秦版”。阮元抚浙时,聘主诂经精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去世。……[详细]
17、洪坤煊 (17601792)
  洪坤煊(1760~1792)字载厚,号地斋,幼年早慧,“好读书,才气奋迅,精训诂之学”。乾隆五十四年(1789)朱珪视学台州,爱其学识,命试优等,充拔贡。五十七年(1792)参加顺天乡试,中举,偶感身体不适,自疑疲劳过度以致虚脱,误服参、芪,遂不起,榜发十余日而卒。时人悼之以诗云:“籍甚文名落拓身,每于疏散见天真。怜才竟负朱公叔,古貌空传杜子春。万卷书凭棺束骨,千金方误药沾唇。都门旧雨知无几,谁送……[详细]
18、罗其清 (17601799)
  罗其清(1760—1799),平昌县岩口乡方山坪人。7岁丧父,十岁时,母被逼债人杖死,其清带弟妹依舅织布为生,人称罗机匠。鲜大川(?—1800),平昌县响滩镇龙岩村帽盒山人。家贫,傍石搭棚为屋。性强悍。为族叔鲜文芳从子。苟文明(?—1802),平昌县响滩镇三槐村人。生性聪颖,有胆识,谙谋略。 嘉庆元年(1796)春,湖北枝江、襄阳白莲教起义。同年秋,达州(达县)徐添德,东乡(宣汉)王三槐,太……[详细]
19、孙原湘 (17601829)
  孙原湘(1760~1829) 清代诗人。字子潇,晚号心青。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幼随其父孙镐任居奉天(今辽宁)、山西,所历名山大川皆发之歌咏,青年时代已名噪京都。嘉庆十年(1805)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官。告假归,得怔忡疾,遂不出。历主昆山之玉峰、旌得之毓文、通州之紫琅、本邑之游文各书院。孙原湘诗受袁枚的影响颇深,主性情,认为性情是主宰,格律是皮毛。于唐宗李白、李商隐。所作多清新秀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