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792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792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龚自珍 清末文学家(17921841)
  •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详细]
2、周启运 (17921853)
   周启运(1792~1853),字景垣。九屋乡江头洲村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举人,清道光六年(1826)进士。曾任河南省洪县、商丘、祥符等县知县、湖北德安府知府、江宁盐巡道兼江宁布政使,同时护理巡抚并代办两江总督事、直隶按察使等职。为官期间,重教化、除水患,颇有功绩。林则徐视察河南时,曾称赞他是一个“好官”。他始任河南洪县知县时,首先恢复篆筠书院,并教育农民挖沟修渠、种树、严禁……[详细]
3、彭蕴章 (17921862)
  彭蕴章(1792-1862)字咏莪,江苏长洲人,也就是苏州葑门彭家人。彭蕴章是彭启丰的曾孙,清朝大臣。他是清道光十五年的进士,授工部主事,留值军机处,累迁郎中、鸿胪卿、顺天府丞、通政司副使、宗人府丞、福建学政,迁左副都御史。咸丰元年,命在军机处行走。咸丰四年,调到礼部,没有多久就升任工部尚书。咸丰五年,任协办大学士。咸丰六年,拜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工部及户部三库事务,充上 书房总师傅。彭蕴章政绩斐然……[详细]
4、林廷式 (17921875)
  林廷式(1792~1875年)原名林模,水口镇大垌官岸村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辛卯科举人,任国史馆眷录,后任湖南益阳县、衡阳县知县,为官清廉,有“林青天”之称,后调任龙阳县知县,升靖州直隶州知州,代理郴州直隶州知州。同治元年,任湖南省壬戌科乡试同考官,后以官绩优异升用知府,加四级。著作有《中庸诠注》、《吏治韦弦》、《怡云山房文集》。……[详细]
5、向荣 (17921856)
  向荣(1792-1856)晚清将领。字欣然。四川大宁(今巫溪)人,寄籍甘肃固原(今属宁夏)。出身行伍,初隶固原提督,曾随陕甘总督杨遇春镇压河南滑县天理教李文成起义和新疆张格尔起事,由外委累升至游击。1833年(清道光十三年),调直隶(约今河北),官至总兵。1847年,擢四川提督。1850年,调任湖南提督,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同年秋,调任广西提督,参与镇压天地会等起义。1851年(清咸丰元年)1月,……[详细]
6、徐栋 (17921865)
  徐栋(1792~1865)字笑陆,号致初。安肃(今徐水)人。清道光二年(1822)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勤于政务,究心吏治,以为天下事莫不起于州县,州县治则天下事莫不治。又认为州县之职读书尤要,于是汇集诸家之说,著《牧令书》23卷。认为治天下之道在于保甲,主张在地方广泛推行保甲之制,著《保甲书》4卷。道光二十一年(1841),分校会试,所选之人皆受称赞。同年,外授兴安府(治今陕西安康)知府。任内以察……[详细]
7、冯询 (17921867)
  冯询(1792~1867),字子良,世居广州。年幼时跟张维屏问道学诗,甚有心得。清道光年间,南园诗社和西园诗社在广州最负盛名,冯询青年时代就是西园诗社的新秀。一次,西园诗社雅集,冯询写《玉山楼春望》诗,诗人们互相品评,对冯的诗最为欣赏,评为冠军。嘉庆二十四年(1819)冯询中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以后,就在地方上当小吏。他从开始作官,即漫游吴、越,奔走四方近20 余年。待他46 岁……[详细]
8、韩纯 (17921865)
  韩纯(1792—1865)韩纯,又名志顺,字效文,号-先生①,徐州北敬安集(今江苏沛县敬安镇)人,道光初年贡生,乡试屡荐不售,遂以教书为业,有弟子一百二十余人。韩纯心地善良,乐助好施,时常接济穷乞。传云某年赴南闱途中遇盗,盗闻乃是-先生②,释械礼遇,口称恩主,款待异常。韩纯博学多识,经史子集、诗词文赋,无所不知,虽算不上大家,却可谓通才。他生前手稿散失甚多,死后其嫡孙搜辑整理成册,曰《韩纯先生诗文……[详细]
9、潘曾沂 (17921852)
  潘曾沂(1792-1852)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名遵沂,改名曾沂,字念祖、功甫,号春泉、小浮、小浮山人(因梦前身为浮渡山僧)、船庵、蔓庵、护生庵、瑟庵。室名丰豫庄、东津馆、东洋馆、凤池园、三十六梦龛。出身于世宦之家。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土潘世恩长子。年二十一中秀才。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人。五应礼部试不第。道光元年(1821)援例得内阁中书。五年,患肺病辞官归里,遂不复出。长斋礼佛,究心……[详细]
10、王植 (17921852)
  王植(1792~1852)字叔培,号晓林,自号秉烛老人。清苑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道光七年(1827)任国史馆纂修。历任广东学政、内阁学士、刑部右侍郎,浙江、安徽、江西巡抚等职。任地方官员时,他体察民情,初到安徽,正值黄河河南中牟段漫口,波及安徽,王植令各州县买谷4万石,复劝富户积储,届期减价平粜,并行以工代赈,救灾有成效;浙江杭州5府遭灾,上疏请减赋济民,……[详细]
11、宗稷辰 (17921867)
  宗稷辰(1792—1867),字涤甫,号涤楼,会稽(今绍兴)九曲弄人。自幼攻读,才学超人。清道光元年(1821)举人,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起居注主事,再迁户部员外郎。咸丰元年(1851)任御史。时太平天国举义,稷辰疏请朝廷在全国各省推行保甲制度,认为保甲之法利于社仓、团练。诏下直隶督抚,各就地参酌执行。又疏统筹财政出入,宜崇言实去伪,清查弊端。五年,清帝将谒陵,稷辰疏言“畿南州县被水,连岁用……[详细]
12、王继贤 (17921850)
  王继贤(1792-1850),字翰城,黔城长坡村人。幼聪慧,12岁应童子试,曾两度入长沙岳麓书院受业,由禀贡生赴京都入国子监。受工部待郎何凌汉的器重,延至其家授业子孙。不久以便补导援列入任中书科中书,前后达14年,道光二十三年,(1841),任山西省汾州府府宁州知州。州人好争讼,不重视文化,初到任时,参加文学考试的仅一百多人。乃兴办学堂,以俸薪资助学员生活和灯油费,并教他们做诗、写文章、练习书法,……[详细]
13、陈肇 (17921853)
  陈肇(1792-1853)字履元,号筱瀛,平度城南关人。幼年家境清寒,于古刹中读书,“年十八,以府试第一”成廪生,21岁考选为“拔贡”,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25岁时考中举人,次年成进士,入选翰林,散馆后任编修。道光二年(1822年)被选为会试同考官。道光四年(1824年)升任监察御史。史称他“亢直敢言,章十余上,皆切中时弊”。道光九年(1829年)他出任江南常州府知府,一上任,便免除陋税,清……[详细]
14、孔继勋 (17921842)
  孔继勋(1792—1842),字开文,号炽庭,南海南庄罗格村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科举人。道光五年(1825年)在广州城南太平沙建岳雪楼以藏书画。六年任化州学正。十三年中进士,朝考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十五年散馆授编修,历充国史馆协修官、十六年殿试收卷官、十七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八年翰林院庶常馆教习。十九年请假南归广东。二十年欲北上,正值鸦片战争前夕,广东战事紧张,留在广州勷办军务。其间捐银……[详细]
15、吴文镕 (17921854)
  吴文镕(1792-1854)清朝大臣。江苏仪征人,字甄甫、云巢,号竹孙。嘉庆进士。历任侍读学士、顺天学政、刑部侍郎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任福建巡抚。鸦片战争时,协助总督邓廷桢筹办防务。旋护理闽浙总督。次年改任江西巡抚。在任整饬吏治,任用贤颇著政声。奉查浙江盐务,奏请变通成法,尽罢浮费。二十九年杭嘉湖地区水灾,亲赴灾区,抚赈灾民。三十年海塘连年决口,曾督属抢险,不久,擢云贵总督。率兵镇压永昌回……[详细]
16、沈涛 (17921855)
  沈涛(约1792—1855),原名尔政,字西雍,号匏庐,嘉兴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任如皋知县、正定府知府等职。转任江西道员,署盐法、粮储两道。咸丰三年(1853)初,太平军包围南昌,沈涛随江西巡抚张芾固守49天,围解后,授福建兴泉永道员。未到任,改发江苏,病殁泰州。沈涛幼有神童之称,曾从文字学家段玉裁游,生平学尚考订,兼嗜金石,著述精湛。与归安吴云最相契,赏鉴所获,辄绘图征诗唱和成帙。……[详细]
17、李佩蘅 (17921851)
  李佩蘅(1792~1851),字榕龄,号子杜,大塘乡大莫村人。自幼从兄长学经、史、子、集,工楷书,清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二十三年中解元,二十五年中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授湖南省安乡县知县。一年后因公事被罢官,于是邀游湖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以诗文与当地名士相唱和,后留湖南,主讲湘阴书院。次年回广西平乐府,主讲道乡书院,后至广东省潮州主讲韩山书院九年,培养人才甚多。再次回乡时,主讲修……[详细]
18、常大惇 (17921853)
  常大惇(1792-1853) 字南陔,又字正夫,衡阳石坳乡人。清道光三年(182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不久升御史。在御史任上,他针对湘南、广西吏治腐败、官库空虚、盗贼猖獗的事实,多次上疏,建议慎选清廉,训练士兵,加强战备,以防患于未然。道光三十年,升浙江巡抚。咸丰二年六月,调任湖北巡抚。不久又调山西。适逢太平天国农民军围攻长沙,武汉吃紧,他被留下来筹办防务。次年1月13日,太平军攻陷武……[详细]
19、蔡子璧 (17921874)
  蔡子璧(1792~1874),字六如,号耕石,平定东关人。幼年好学不倦,长于金石之学。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举,翌年庚辰科联捷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侍郎、广东道监察御史、天津知府等职。晚年主讲晋阳书院,循循善诱,启迪后进,培养出数百名学子,故诸生立泽教碑于讲堂,以示颂扬。刑部尚书赵光为其撰墓志铭。著《格言记录》、《伴农书屋杂记》等传世。(《阳泉市志》有传)。……[详细]
20、田宝臣 (17921858)
  田宝臣(1792~1858),字少泉,号竹家。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出生。泰州人。经学家。功名只是秀才,但对经学、选学都很有心得。诗学苏轼又加以精炼,尤其长于律诗。家庭贫困,耿介自守,从不以学问自炫,知道他名字的人很少。咸丰年间,李联琇督学江苏,见到田宝臣的文章,叹道:“此江南第一人也。”礼聘至幕府,充任襄校。李离任后,田宝臣返回泰州。著有《小学骈枝》、《少泉诗钞》、《少泉赋钞》、《赋鲭初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