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42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42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梅巧玲 同光十三绝(18421882)
  梅巧玲, 男,原名芳,正名芳普,字筱波,一字雪芬,号慧仙,别号蕉园居士,自号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称景和堂主人,绰号胖巧玲。祖籍江苏泰州凤凰墩鲍家坝。1842年9月25日【清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农历八月廿一日,丑时】出生,1882年12月16日【光绪八年(壬午)农历十一月初七日】病故于宣南李铁拐斜街45号(旧门牌)寓所。艺术经历因家境贫困,8岁时过继江姓,后被辗转贩卖。11岁入福盛……[详细]
2、王先谦 (18421917)
  王先谦(1842-1917)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山长。长沙县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18岁补禀膳生。咸丰十一年(1861)赴安徽安庆,任长江水师向导营书记,数月后辞归。同治三年(1864),在湖北提督梁洪胜营充幕僚。同年乡试中举人。明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讲。光绪六年(1880)任国子监祭酒。复在国史馆、实录馆兼职,充云南、……[详细]
3、伍廷芳 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18421922)
  • 伍廷芳
  伍廷芳(1842年~1922年),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后改名廷芳。汉族,广东新会西墩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出生于新加坡,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早年入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获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详细]
4、郑观应 南粤先贤(18421922)
  • 郑观应
  郑观应(1842—1922),又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父亲是乡村塾师。清咸丰八年(1858)奉父命往上海新德洋行,从其任买办的叔父学商。翌年由徐润介绍入宝顺洋行,咸丰十年(1860),任该行买办。同治六年(1867),他与英商合营公正轮船公司,被推为董事。同时仍为宝顺工作。翌年,宝顺停业,改任和生祥茶栈通事,与人合股承办该茶栈,后又兼扬州宝记盐务总理。同治九年(1870)……[详细]
5、张斯枸 清末外交官、翻译官(18421898)
  张斯枸(1842-1898),字听驵,浙江省慈溪县人。清末外交官、翻译官。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10月26日生。年轻时放弃传统八股章句,绝意科场,跟从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习西学,由是精通英语。后受到福建船政大臣夏献纶、沈葆桢的赏识和器重进入总理事务衙门。同治十三年(1874),由总理事务衙门咨送吏部,奉旨以同矢,直隶州知州,选用2年。光绪二年(1876),随兵部左侍郎郭嵩焘出使英国,充任随员兼翻译……[详细]
6、陈启泰 (18421909)
  陈启泰(1842-1909)清巡抚。清长沙县人。字伯屏、鲁生,自号癯庵。道光二十二年(1842)生。同治六年(1867)中举人。明年成进士,选辑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致力国故,与同馆陈宝琛、张佩纶切磋学间,得益甚多。任同治十三年(1874)及光绪六年(1880)会试问考官等,后改任监察御史。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期间,建议水陆同时并举,抵抗法国侵略,后又力陈和议之非策,主张抵抗到底。陈启泰在御史任内,……[详细]
7、周汉 (18421911)
  周汉(1842~1911)周汉,字铁真,宁乡县大屯营廖家冲(今石家湾乡)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生。先世姓朱,为明吉王后裔,因避清室搜诛,从江西吉安逃迁宁乡定居:改姓周。周汉13岁举秀才,18岁任骆秉章幕僚。后随左宗棠赴陕甘镇压反清回民,参与收复新疆、平定阿古柏入侵之乱的战役。光绪八年(1882),在刘锦、棠部帮办军务,历经保举,升至陕西候补道。十年,请假回湘,寓居长沙。多年来,他耳闻目睹外……[详细]
8、王彦威 (18421904)
  王彦威(1842—1904),字弢甫,黄岩县城(今黄岩区)人。清同治九年(1870)举人,历任工部衡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光绪十二年(1886),为军机汉官领班章京。清代自道光中期始,对外交涉日益增多,光绪朝更是颇繁。但外交文件从未系统刊行,依靠外籍转译,失实颇多,政治、军事、外交十分被动。彦威先从“十库”抄录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钦定未刊的《筹办洋务始末记》,以……[详细]
9、姚振宗 (18421906)
  姚振宗(1842—1906),字海槎、金生,绍兴陶家堰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舜辉,湖北潜江县典史;父仰云,字秋墅,清咸丰间以道员总司江北粮台。振宗少年即好读书,博览群书,考究学问,常询父旧事佚闻。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袭浙东,仓皇奉祖母避地江北,先后到江苏泰州、兴化、扬州等官所侍父6年之久,深受其父熏陶。父秋墅雅嗜典籍,尝从邵伯购得善本书千种,载归绍兴,不幸毁于兵乱。劫后复事搜求,所获益……[详细]
10、丰萃珍 清末湘阴女能人,始创长康毛笔业(18421907)
  今湘阴县长康毛笔厂生产的艺字牌珍品狼毫笔,具有尖、圆、齐、键的特色,远销日本、印尼、新加坡及港澳等25个国家和地区,曾两次荣获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长康毛笔能有如此之成就,不可忘记长康毛笔业的创始人、清代女笔匠丰萃珍。丰萃珍(1842~1907),女,湘阴县长康乡人。因家境清寒,先从一位师父学制毛笔,以补贴家用。然师父不将制笔技术外传,故学习一段时间后仍不能独立生产。后又拜一位无儿无女的江西籍老技工……[详细]
11、杨宗瀚 (18421910)
   杨宗瀚(1842-1910年),字藕芳。无锡城内下塘人。杨宗濂二弟,清洋务派-、实业家。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他参加当时官督民办的“团练”,带领团勇抗击太平军。太平军攻克无锡后,避居无锡荡口镇,设果饼摊以维持生计。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入李鸿章幕府供职,帮助草拟军情,缮写奏稿。受李赏识,称其“杨三捷才,非他人所及”。以军功升道员并赏戴花翎。光绪八年(1882年),赴台湾佐理巡抚刘铭传,总办……[详细]
12、吕海寰 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18421927)
  吕海寰(1842~1927),字镜宇,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南隅村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历任驻德国、荷兰两国公使,工部尚书、钦差商约大臣、兵部尚书、外部尚书、督办津浦铁路大臣,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著有《奉使金鉴》60卷,补辑40卷;《庚子海外记事》4卷。早在红十字会初创时期,吕海寰即为中国加入国际红十字组织多方奔走,1904年8月12日,日内瓦万国红十字会会长、副会长……[详细]
13、汪古珊 (18421917)
  汪古珊(1842—1917年),名昌美,号改勉,今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蚂蝗坝人,系一代名医。汪古珊年幼学儒,资性聪敏,后弃儒而习百工技艺,“解博学广识无业不备,而于医之一道,尤得先圣之心法”,乃“拜访名师,指示口诀,购求各种医书,昼夜研究,寤寐诚求”,因此医道大进,医技日精。汪氏治医学,总以《灵枢》、《素问》为归极,《伤寒》、《金匮》为参佐,虚心向民间学习,故于推拿、偏方等也非常熟悉,应用灵活。经过……[详细]
14、蒋肇聪 (18421895)
  蒋肇聪(1842~1895年),字肃庵,小名明火。其是蒋介石父亲,蒋经国祖父。溪口镇十甲富户之一,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生蒋介石。蒋肇聪精明能干,20岁出头就从蒋斯千手里接办玉泰盐铺,兼及钱庄。店铺设有经理、账房、伙计、制作工人等六七人,活计忙时则雇用临时工。由于治理有方,生意日隆,很快在溪口镇成为十甲富户之一。蒋肇聪在溪口是一位场面名人,能说会道,识文断字,精明中透着油滑,故溪口人送他诨号“……[详细]
15、吴克昌 (18421887)
  吴克昌 [生卒]1842-1887 [籍贯]井研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汉易识别>,<易图明辨补正> [小传] 同治九年(1870)举人。十三年(1874)进士。授房山县知县。房山夙产煤,煤窑主虐其□,至垂死则暴之衢。岁以路毙百数十人,御史数奉严旨察办,不能革。克昌至,为立教条,更设局养恤之,期岁病毙者仅三人。大府嘉赏,令旁县师其法为永例。历宛平、京县、武清知县。时办开平铁路,路经宁……[详细]
16、梁鸿翥 (18421910)
  梁鸿翥(1842年~1910年),号与夔,清光绪癸未科(1883年)进士,选庶吉士,是三水县第一位翰林。翰林院散馆后,翥被授四川省盐源县知县。该县民贫地瘠,尤多争讼,且当地少数民族经常发生械斗。翥到任后,实行兴教化,饬胥吏,息夷争,清积狱,邑境遂得太平。去任之日,绅民攀辕送至数十里,又以彩红挂轿,并请留靴于清官亭纪念。光绪十六年(1890年),翥因母丧返回原籍。服孝期间,在广州设馆授徒,培植人才甚……[详细]
17、李圭 (18421903)
  李圭(1842~1903),字小池。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生,江宁(今南京)人。清咸丰十年(1860年)入太平军,掌军中粮食收发。同治初遁至上海,追忆太平军中生活,撰《思痛记》2卷。后在英人戈登军中办理文案。同治四年(1865年),任宁波关文牍。光绪二年(1876年),赴美国费城参观世界博览会,回国后撰《环游地球新录》4卷,详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光绪四年,他的《美会纪略》、《游览随笔》……[详细]
18、柳春霆 (18421905)
  柳春霆(1842—1905年),篾匠出身,都叫他“柳金篾”。一门三代四将军。本人入湘军,后任肃州镇总兵,记名提督。清光绪年间,随左宗棠西征大军出关,收复新疆天山南北,驱逐沙俄。因屡建战功,授与建威将军,属正一品武官。后来病故于新疆,由其部属护枢回乡。……[详细]
19、葛心泉 (18421908)
  葛心泉(1842-1908年),字润田,原籍江苏省沭阳县。12岁时随父母逃荒海州5城内定居。葛心泉自幼勤奋好学,14岁时即能写会算,街坊邻里都欢喜他。15岁时入义昌杂货站学徒,克勤克俭,善于服务,颇得同仁、顾客称赞。18岁时,应对有度,精于珠算,被新浦某大粮行丁老板请去帮帐,因其经营有方,对丁氏粮行的兴隆有一定贡献,丁老板即资助他自立门庭,另办粮行,并于海州城内西大街设立分行。自此声誉日高,家也渐……[详细]
20、王之春 (18421906)
  王之春(1842-1906) 字爵棠,号椒生,清泉(今衡南县泉溪狮子坪)人。王之春出身文童,弱冠从戎。19世纪70年代,先后作为李鸿章和彭玉麟的部属,驻防北塘海口和江苏镇江一带。光绪五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威胁我国的东部海疆。王之春受遣赴日本查探。归国后,向朝廷上-,陈夷务,自请带锐师归复中山。并将此行的见闻写成《谈瀛录》。光绪十年,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王之春受命说泰国夹攻中国,因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