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36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36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丁汝昌 (18361895)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别名丁先达、丁禹廷,清末北洋海军提督,是抗击日本的民族英雄。丁汝昌任职期间曾参与镇压捻军;出兵朝鲜,使日本干涉朝鲜计划落空。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之战中,被炮火所伤,但仍坚持坐在舰内的过道中鼓励士气,“镇远”舰入港时触礁受伤,旅顺陷落后,丁汝昌又被革职,后被诬陷“通敌误国”,威海战败后,丁汝昌服鸦片自杀,以谢国人,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名人生平咸……[详细]
2、刘铭传 台湾省首任巡抚(18361896)
  •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生于安徽合肥西乡大潜山下之蟠龙墩,祖上世代以农为业,在兄弟中最小,排行老六。刘铭传幼年曾染天花,脸上留有“陷斑”,同乡人叫他“六麻子”或“幺麻子”。他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父亲刘惠人称“刘老好”……[详细]
3、荣禄 (18361903)
  瓜尔佳·荣禄(1836-1903年),字仲华,号略园,清朝政治家、-,著有《武毅公事略》《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等书籍。由于袁世凯的叛变和荣禄的“告密”,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荣禄由此深得慈禧太后信任;义和团运动中,荣禄又被慈禧任命为留京办事大臣,于乱世中上位。1903年荣禄病死,谥号文忠,追赠太傅,晋一等男爵。名人生平1874年,同治帝载淳病死,荣禄参与确定载湉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187……[详细]
4、赖春山 (18361864)
  赖春山,又名赖远荣,号笑如,字子野,大竹镇隔滩溪人,出生于1836年三月。其父名赖万升。赖春山为赖万升长子。赖春山五岁时,其父就聘请赋闲在家的进士庞之举到家教孩子们读书。赖春山勤学好问,学业有成。咸丰六年(1856),22岁的赖春山参加童子试,首次应考即中,名列第一。庞之举非常喜爱他,称赞他为难得的人才。赖春山提笔为文,豪放奔驰,不落俗套;诗词歌赋,极力效仿李白、陆游的文风;且生平喜欢格拿擒斗,扬……[详细]
5、申道发 (18361909)
  申道发(1836----1909),水东江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生。少年习骑射,挽强弓,百步穿杨。 清咸丰七年(1857),投鲍超部,随鲍镇压太平天-、稔军,数以军功累升副将。光绪二年(1876),镇压新疆回民叛乱,以军功赏一品封典,加头品顶带。光绪六年沙俄觊觎伊犁,派军舰游弋渤海,威迫清廷。申总理马步诸军,协助鲍督办海防,俄军未敢妄动。光绪十年,法军侵台厂申奋请抗击,抵基隆,与敌死战,伤股……[详细]
6、聂士成 中国近代十大名将(18361900)
  聂士成(1842~1900),字功亭,长丰县岗集乡人。家贫寒,父早亡,母子相依,租种田地为生。17 岁,应清军袁甲三部友人之邀,弃农投军。清同治元年(1862 年),转入淮军铭字营任把总,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活动,先后转战江、浙、皖、闽等省。因作战勇敢,晋升为副将。同治五年,随直隶提督刘铭传追剿东捻军任柱部,屡获大捷,赏力勇巴图鲁勇号。同治七年,镇压西捻军张宗禹部有功,以提督记名。清光绪十年(18……[详细]
7、杨文会 (18361911)
   杨文会(1836~1911),字仁山,自号仁山居士。安徽石埭(今属安徽太平)人。清末佛学者。10岁受读,14岁能属文,不喜科举之业,与友人结社赋诗为乐,且放任不羁,喜爱骑射武术。太平天国起义后,他曾举办团练,参与镇压农-动,后入张 、周天爵等人幕府。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又入曾国藩幕府,饬办谷米局事务,又总办江宁工程界之事和经理汉口盐局。同治三年(1864年),因父亡归原籍守丧,偶读《大乘起信……[详细]
8、鹿传霖 (18361910)
  鹿传霖(1836~1910)字滋轩,号迂叟。定兴人。父丕宗,官至贵州都匀知府,鹿传霖是其第五子。咸丰六年(1856)七月,苗民攻都匀城时,鹿传霖曾率健卒外出迎饷,听说城危,急驰回城助战,坚持10个月之后,援绝城陷,鹿丕宗0身亡。鹿传霖投贵州总督府,哭诉其父亲死状,并随军收复都匀。后鹿传霖扶丧乞讨回故里,由此而出名。咸丰八年(1858)乡试中举,从钦差大臣胜保征讨捻军,以功授同知。同治元年(1862……[详细]
9、余虎恩 (18361905)
  余虎恩(1836~1905),字华南,号勋臣。今平江县三阳乡人。清咸丰四年(1854)以武童投入湘军,追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累官至副将。咸丰十一年(1861),率军归老湘营刘松山节制,北上镇压捻军,以总兵交军机处存记。同治六年(1867),捻军突击陕西,包围省城长安,他随刘松山赴援,打败捻军,以提督记名,留陕继续镇压回民起义。同治十年,因攻下军事重镇金积堡,被赏三代正二品封典。十二年,升任陕安镇总……[详细]
10、徐郙 嘉定三状元(18361907)
  徐郙(1836—1907),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同治元年(1862)状元,先后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拜协办大学士,世称徐相国。徐颂阁工诗,精于书法,擅画山水,入词馆,被召直南书房。慈禧常谕徐郙字有福气,晚年御笔作画,悉命徐郙题志,传世慈禧画作中多见徐郙行楷诗题。因兼具金石派学养,黄宾虹评价徐郙云:“徐颂阁、张野樵一流,……[详细]
11、朱莲芬 同光十三绝(18361884)
  朱莲芬(1836~1884),清昆曲演员,苏州人。以《思凡下山》和《刺梁》等剧著名。原名延禧,字水芝,号福寿,寓所名紫阳堂,位于宣南樱桃斜街。1836年即清道光十六年农历丙申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于江苏元和,为景春堂之朱福喜胞弟。幼学昆旦及花旦,后又兼习皮黄,文、武、昆乱,各有所长,尤精昆曲。同治年间入四喜班,名重一时。《乌龙院活捉三郎》一剧,常与名丑杨鸣玉合作,佐以杨鸣玉之张文远,与王楞仙之《奇双会》……[详细]
12、林苑生 (18361898)
  林苑生(1836~1898) ,字敏立,号翰国,福旺乡人。从小机警、有智略,曾做过小买卖,后入学,成绩甚佳。同治九年(1870)中举人,由同知加升知府衔。历任营务、管理营部的文武事工作,干得很称职。光绪十一年(1885)随广西提督冯子材克复谅山,表现出色,得同事推荐以补知府留在广西待用,后代理凌云县事兼护泗城府事,时值凌云县受水灾。他到职后,首先组织救灾工作,用木船把米粥运到灾区救济农民,当地群众……[详细]
13、陶澄轩 (18361890)
  陶澄轩(1836~1890),名鼎乾,号定升,清巴陵县城东门人。清咸丰六年(1856)投效曾国藩湘军,为统将王鑫所识拔。后隶属广东提督刘松山部,刘倚之如左右手,每战偕同。他统率老湘营第一旗,转战赣、皖、豫、鲁、冀、陕、甘,克复诸多州县,被刘松山保荐为花翎游击、州提督,赏正一品顶戴,赏冠勇巴图鲁和博奇巴图鲁称号。十年在安徽休宁、迪祥湖等战役中,迫使忠王李秀成败撤,解徽州之围。同治五年(1866),在……[详细]
14、王士元 (18361908)
  [生卒]1836-1908 [籍贯]简州(今简阳市)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痴诗集>,<痴文集>,<痴偶笔>,<遗稿>,<诗说>,<联话>,<运甓精舍楹联>,<简州志稿> [小传] 幼警敏,从父受经。外祖父汪漱芳多藏书,士元常往观览,学识大进。负笈游省,肄业锦江书院,陇右牛雪樵一见器许,凡所著述,多命士元刊定,以故同学每有疑义,士元辄应答如流,莫不叹服。因呼之为“书囤”。然屡踬秋闱,随……[详细]
15、谭体元 (18361866)
  谭体元(1836-1866)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象州(位武宣县北)人。初参加金田村起义,随军北上。 1857年(文宗咸丰七年)自安徽安庆(今安庆市)随石达开出发,后经浙江、福建、湖南直至广西,为青天豫(一作钦天豫)。1860年1月与博忠信等从广西返回,旋经湖南,合汪海洋部入江西。12月率部占德兴(位景德镇市东南)取安徽婺源(今江西,位景德镇市东),授主持。4月援遂昌失利,寻退汤溪,后封偕王。186……[详细]
16、周瑞松 (18361880)
  周瑞松(1836~1880)周瑞松,字云先,宁乡县历经铺谭家山人,生于道光十六年(1836)。同治元年(1867)中举人,次年中恩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同治七年,刘典任陕西巡抚,周瑞松被调入陕佐理营务,旋赴延安协助总兵刘厚填,镇压陕北李双良、高万全、袁大魁、杜占元等回民起义,并将所获牲畜、资粮分给贫民。因功以直隶州知州留陕补用。后清军调甘肃,刘典考虑到陕西“防务”空虚,派周瑞松收抚甘肃难民,仿”寓兵……[详细]
17、黄绍昌 (18361895)
  黄绍昌(1836—1895)字芑芗。长洲后山村人。居住于石岐仁厚里。出身书香世家。早年游学于陈澧、刘融斋。曾被闽督何璟聘为记室。清光绪四年(1878)选学海堂专课肄业生。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举人,官为中书。同治十二年(1873)小榄第二届菊花会征集诗词,其所作五首均登榜首,被称为“菊花状元”,被闽浙总督何璟赏识,笺奏书檄多出其手。1890年被粤督张之洞聘为海棠菊坡书院、丰山书院(今孙文中路……[详细]
18、杨福臻 (18361908)
   杨福臻(1836~1908),字骈卿,号听梧。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出生。高邮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庶常馆,后来又任检讨。散馆后,先后担任过山东、河南、贵州、陕西、福建等道的监察御史和兵科给事中等官职。他遇事敢于直言。甲午战争后,曾上疏揭发叶志超在朝鲜带头逃窜和谎报战功的罪行,请求清廷将叶志超及溃逃的其他将领明正典刑,以严肃法纪。他又曾根据亲身见闻,上疏痛论当时吏治败坏……[详细]
19、庄瑶林 (18361884)
   庄瑶林,男,清道光十六年(1836)出生于新安县皇岗村(现深圳市福田区皇岗村)。咸丰八年(1858)考中举人。庄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曾登越秀山的“镇海楼”(俗称“五层楼”)。站在楼上,看着无边的风景,联想英、法、俄、美诸国列强入侵,不平等条约致丧权辱国,国家政局不稳和朝廷腐败,心中充满忧愁;但看到人民英勇抗敌,又充满信心,在复杂的情怀下,感慨而成就《羊城怀古》诗:“独上羊城感慨楼,无边风景望中收……[详细]
20、霍恩第 (18361917)
  霍恩第(1836—1917),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霍恩第是燕青拳(又称秘宗拳)掌门人,秘踪拳第六代传人。霍恩第以保镖为业,武艺超群,秘踪拳更是出神入化,常出入关东道上为客商保镖。他从事保镖事业从未失过手,但却和不少强人结下仇,正因为如此,他在四十多岁后便退出镖行,回乡务农,闲来则教子侄们习文练武。霍元甲父亲。霍恩第有三子:霍元英、霍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