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54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54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靳伟 (18541933)
  靳伟,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古城镇靳家窑村。其父靳天理,先后娶妻两房,生有五子两女。靳伟排行0,故也有人称其靳二先生。幼时学于私塾,少年习武,对七节鞭尤其擅长,十八岁中武秀才。由于天资聪明,长大后外出经商,业务拓展到晋、冀、蒙、平一带,雄踞晋北。到民国年间,靳家一跃成为晋商重要代表之一。靳伟时为晋商奇才,当地俗称“没毛狼”。靳伟认定只有经商才是唯一出路。于是……[详细]
2、陈伯陶 (18541930)
  陈伯陶(1854~1930),字子砺,号象华,晚年更名永焘,又号九龙真逸,中堂风涌人。广东东莞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科刘福姚榜进士第三人。陈伯陶出身诗书门第。他的父亲陈铭皀是光绪五年解元,是个尊崇道家的文人。陈伯陶天生的敦厚笃实,很早就成熟了。6岁拜在陈闰甫的门下,秉承老师教诲,造诣更加深邃。10岁通读五经。就读于罗浮山酥醪书院。光绪元年,考中秀才。光绪五年,得乡里举荐,考取第一,成为……[详细]
3、严复 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18541921)
  • 严复
   严复(1854~1921年),曾名传初、体乾、宗光,字又陵、几道,晚号疒俞壄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阳岐村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局求是堂艺局(后改船政学堂)学习驾驶,五年期满毕业,先后到“建威”船和“扬武”舰实习。光绪三年(1877年),为船政局派出第一批留英学生,先入抱士穆德大学肄业,后转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在英期间,除学习海军专业知识外,留意观察英国的社会制度,研……[详细]
4、张勋 清末民初大臣、军阀(18541923)
  • 张勋
  张勋(1854年12月14日-1923年9月11日),原名张和,字少轩、绍轩,号松寿老人,谥号忠武,江西省奉新县人,中国近代北洋军阀。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清朝覆亡后,为表示效忠清室,张勋禁止所部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详细]
5、孙眉 孙中山胞兄(18541915)
  孙眉(1854—1915),字德彰,号寿屏,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孙中山胞兄。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得到孙眉物质、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对他的革命生涯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后又参加革命,奔走广州湾(今广东湛江旧称)香港两地,进行反清活动。早年经商,资助孙中山读书幼年家境贫苦。1871年出国赴檀香山做工,后来在茂宜岛垦荒,经营农牧业兼营商业,数年之后,成为当地首富,被称为“茂宜岛王”。1878年寄……[详细]
6、邹代钧 (18541908)
  邹代钧(1854-1908)晚清舆地学家。新化县罗洪(今属隆回县)人。字沅帆。邹汉勋之孙。清咸丰四年(1854)生。光绪初补县学弟子员。旋至甘肃肃州(今酒泉)见左宗棠,保县丞。其家数世习舆地学,他最为特出。光绪十三年(1887),邹代钧随刘瑞芬出使英、法等国,注意研究地理,随时记录。以度里相推之义,参照迈特(米达,即公尺)与华尺比率,制中国舆地尺,作为绘图准绳。回国后,应湖广总督张之洞邀请,主修成……[详细]
7、黄绍箕 (18541908)
  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父亡后更字鲜庵,自署斋居士,别署斤竹山民,瑞安人。清光绪三年(1877),肄业国子监南学。六年中进士,人翰林。九年散馆授编修,十年兼会典馆编修,十一年任武英殿暨国史馆纂修。十二年,奉派教习庶吉士。十三年,赏加侍讲衔。校读孙诒让《墨子间诂》,举正十余处,为写跋文。余晋珊疏劾康有为撰作《新学伪经考》,绍箕联合盛昱、文廷式等电广东学台徐琪予以疏通。二十一年,中日之战……[详细]
8、沈云沛 江北三大名流(18541918)
  • 沈云沛
  沈云沛(1854年-1918年),字雨辰,号雨人。甲午(1894年)中进士后,自号东渔、东海赘民。江苏省海州直隶州(今属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沿海滩涂开发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东陇海铁路的奠基人,海州师范学院创始人。沈云沛是当时全国排名第二的实业巨子,曾被清廷赞为“筚路蓝缕,开启山林”、“中国商界之嚆矢”。对海州地区工商业乃至苏北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着重大……[详细]
9、安维峻 (18541925)
  安维峻(1854-1925),字晓峰,号槃道人,秦安县神明川(今西川农民村)人。从小就受父亲严格教育,5岁时就能识楹联中的若干字。他童年时,因兵燹频繁,家境贫寒,入学读书较晚。一日他和弟弟路过县城南关,听到私塾里琅琅的读书声,便激动地说:“他日倘有缘,当夜以继日,以补蹉跎”。后受业于巨潭和高震诸先生,只能是半耕半读。16岁后住在舅舅邓铭堂家中,才开始专一读书。当时正值陕甘兵乱,兵临城下者数次,人心……[详细]
10、杨用霖 (18541895)
  杨用霖(1854~1895年)字雨臣,闽县(今鼓楼区)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参加海军,在“艺新”炮舰当“船生”,不久补“振威”炮舰管炮官,升“艺新”舰二副。光绪五年(1879年),调往北洋水师,历充“飞霆”、“镇西”各舰二副。次年,赴英国接带“超勇”、“扬威”快船,任“超勇”二副。回国后,升大副。光绪十一年(1885年),调升“镇远”铁甲舰大副,又升帮办大副,赏戴花翎,以守备用。光绪十四年(……[详细]
11、侯俊山 中国著名的戏剧艺术家(18541935)
  侯俊山(1854年—1935年),名达,字喜麟,万全县(今张家口万全县)人。清末民初,北京演艺界梆子腔鼎盛,名伶辈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十三旦”侯俊山。时人对他的评价很高,有人说:“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鲁迅说:“老十三旦七十岁了,一登台,满座还是喝彩。”侯俊山两岁时母亲病故,父亲把他寄养在怀安县两旗屯村的姥姥家中。两旗屯秧歌剧兴盛,每逢过年过节,必定要唱戏闹社火,侯俊山看戏如痴如醉……[详细]
12、宋滋兰 (18541896)
  宋滋兰字佩元,又字秋馨,晚年自号后庵居士。政和县东平里人。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幼聪颖,少侍父官连江、归化,年十六以郡试第一入庠,光绪二年(1876年),二十二岁举乡荐,文名噪一时,尤工诗。时闽诗多习黄莘田香草斋一派,兰厌其陈陈相因,独起而矫之,别张一帜。时任直隶督学孙诒经(钱塘人)雅重其名,聘入幕中襄校试卷。在幕中著有《随轺漫记》,内多记录山川沿革及风俗建置。光绪十二年(1886年)与弟……[详细]
13、粟道生 (18541908)
  粟道生(1854年9月~1908年10月),字有容,号茂章,双泉铺人。清咸丰四年闰七月初九日(1854年9月1日)生。光绪八年(1882)考取府学文生,善诗,关心国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粟道生应贺金声邀往湖南省城长沙,任贺部前哨哨官。光绪二十八年五月,随贺金声回邵阳。八月初,贺、粟密议,为“保护地方,免外人欺侮”,招募丁勇。八月十六日 (9月17日)粟随贺进入宝庆府城。发……[详细]
14、鲁连城 (18541934)
  鲁连城(1854—1934),字联卿,武陟县木栾店人。幼年家贫,仅读几年私塾。 尔后,经商办工厂,逐步由小商贩发展成为实业家,是民国时期河南省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光绪四年(1878年),鲁连城开始做小生意,先是肩挑,后用车推。主要经营针线、头绳、顶针、鞋带、布带、钱搭之类小百货,寒署无间,生意逐渐兴隆。遂后又开始经营四大怀药,每年推人力车往返于武陟、汉口之间,去时带怀药,返时贩布匹,生意越做越大,逐……[详细]
  荣寿固伦公主(1854-1924),道光六子恭亲王长女。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初二日(2月28日)巳时,嫡福晋瓜尔佳氏所出.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1862年1月8日),两宫皇太后宣布将恭王长女抚养于宫中,晋为固伦公主。同治三年正月初二日(2月9日),两宫皇太后正式册封恭王长女为固伦公主。同治四年九月(10—11月),固请撤去长女“固伦”名号,两宫皇太后准奏,改封为荣寿公主。同年九月初六日(1……[详细]
16、丁立钧 (18541902)
  丁立钧(1854-1902) 字叔衡,号恒斋,镇江人。父亲丁绍周、哥哥丁立瀛都是进士、京官。立钧17岁中举。因连遭父母丧,27岁方成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山东沂州府知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创立强学会,丁立钧参加为会员,是4个总董之一。丁立钧做翰林时,充任国史馆、会典馆等修书任务。他目击国家忧患,撰著《历代边事》,进呈光绪帝。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和约,他一连上……[详细]
17、穆隆阿 (1854~?)
   穆隆阿 又名沃隆阿,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原籍阿勒楚喀镶蓝旗,属八十(满族人名)佐领下披甲兵。同治九年(1870年)征乌哩鸦苏台立战功,赏戴六品蓝翎。光绪三年,被派充吉林六起马队统领。光绪四年(1878年),补阿勒楚喀镶蓝旗骁骑校。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1888--1893年)期间,因屡立战功,先后被晋升为阿勒楚喀正蓝旗防御和记名佐领。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二月,出任宁古塔副都统衙……[详细]
18、杨德盛 (18541931)
  杨德盛(1854-1931),自幼习武学医。一天,利龙街福源店老板带其到坳头杨屋找工做,行至半山腰,见一大群妇女在排队挑水,泉水很细,一块约四五百斤重的大石板封住了大半个泉眼,杨蹲下马步,运足力气搬开石板,众人惊叹不已。老板认定杨是武林高手,遂领其到官渡坪田乡杨屋村教习武艺。 民国初年,翁源县立中学聘请杨为国术教员。一天,驻校的县联团团总陈子巽对他开玩笑说:“你力大无比,能移动纪念堂旁边那对……[详细]
19、卢戆章 (18541928)
  卢戆章(1854~1928年),原名担,字雪樵,感化里古屿保古庄村人。卢戆章9岁读书,18岁应试,县考名列前茅,府试却落第,从此不入科场。当时,“欧化东渐”,卢戆章参与基督教活动,受西方文化影响尤深。这使他与科举制度进一步决裂。他说“求学期于济世,寻章摘句胡为哉?”同治十三年(1874年),卢戆章往新加坡半工半读,专攻英文。光绪四年(1878年)回到厦门,住在鼓浪屿日光岩下,应英国传教士马约翰的聘……[详细]
20、裴景福 (18541926)
  裴景福(1854~1926),字伯谦,鉴赏家,霍邱新店埠人。一生有4 部著作,皆有传世价值。光绪十二年(1886 年)登进士第,授户部主事。光绪十八年改官广东知县,先后补陆丰、番禺、潮阳、南海4 县县令,因酷爱收藏字画、古董,而得罪两广总督岑春煊,下南海监狱。终陆续缴纳10 万多元,远戍新疆。该省台宪与裴景福同榜,视裴景福为上宾,委其代理电报局长,委其子为迪化县令。其间,著《河海昆仑录》4 卷出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