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34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934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方寿林
   方寿林1934年出生于恩平市牛江镇梨园沙安村一户贫穷农家。其父母早年在香港谋生,抗战时期日军入侵香港,为避战乱和谋生计,父母留下寿林的哥哥在香港便回家乡,以晨耕和做些小买卖为活。恩平在1943年发生了大饥荒,霍乱、痢疾流行,其父在这场大灾难中不幸逝世,遣下母子二人在家乡相依为命,过着贫困的生活。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抗战胜利后收到在香港的兄长汇款,方寿林才得以上学,生活来源有了保障。他先后就读于梨园……[详细]
2、刘必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必治(Bede Liu)美国国籍,信息科学家。1934年9月生于上海。1959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2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必治是国际公认的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先驱者。他持续性地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数字产品的应用和产业化,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获得IEE……[详细]
3、林浩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林浩然(1934.11.24- )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市。195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教授。系统而创造性研究调控鱼类繁殖和生长的理论和技术:(一)阐明鱼类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作用机理,将这理论应用于鱼类人工繁殖,建立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诱导鱼类产卵的新技术,在国内外推广并取代供不应求的传统鱼类催……[详细]
4、葛修润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 葛修润
  葛修润(1934.7.12- )岩土力学专家。上海市人。1952年至1953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岩体工程问题和数值分析方法、测试技术及岩体基本力学性质等研究。参加我国最早结合大型原位试验的大冶铁矿南邦边坡研究,66年独立主持完成了该工程边坡稳定分析和岩体力学试验总结……[详细]
5、游效曾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游效曾
  游效曾,男,无机化学家,1934年1月生。1955年获武汉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组评委,《无机化学评论》国际编委,《中国科学》化学部编委,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报》主编。曾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无机学科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组评委,《英国皇家学会道尔顿通……[详细]
6、叶声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叶声华,男,生于1934年6月11日,湖北沙市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 1956年8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1962年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1986年晋升为教授并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担任天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988年起,他领导建立了“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后一直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04年。20……[详细]
7、李佩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李佩成(1934.12.26- )农业水土工程及水资源与环境专家。1934年农历12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乾县。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专业;1963~1966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攻读副博士学位毕业。曾任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水土工程博士点博导、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培训中心主任等职。现任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详细]
8、戴尅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 戴尅戎
  戴尅戎(1934.06.13- )骨外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3年于美国Mayo Clinic任客座研究员。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及骨科主任,现任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与关节研究所主任、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转化基地主任。 在国际上首……[详细]
9、闻玉梅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 闻玉梅
  闻玉梅(女)(1934.01.16- )医学微生物学家。上海市人。1956年毕业于原上海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治疗型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获亚太病毒学会突出贡献奖,2009年德国Duisburg and Essen大学授予名誉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乙型肝炎病毒学与免疫……[详细]
10、蔡睿贤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蔡睿贤
  蔡睿贤, 工程热物理学家。原籍广东台山,1934年2月生于广东汕头。195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分析复杂总能系统中,创立了比较法,并由此总结出各种总能系统的多种简明定性规律建立了强调正确评价准则的热力学分析学说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合理准则与系统分析。在叶轮机械理论方面,全面发展了中心流线法,有些……[详细]
11、李咸陆
  • 李咸陆
  李咸陆(滩头木版年画)湖南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咸陆,男,1934年12月出生,滩头木版年画传承人。(国家级传承人李咸陆用特制的弯月刀在案板上把印制好的年画切边,等待出售罗海波摄)李咸陆祖父李国惟为谋生计,1917年3月携家眷从湖南省邵东县佘田桥老家来滩头镇一边作纸生意一边学徒。自己有了些许积蓄后,便开办了“东南美”年画作坊。其子李楚北,13岁随父学艺,并于1934年单独在滩头……[详细]
12、何继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何继善(1934.9.1- )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等职。现为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终身成员。 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余年,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详细]
13、郝柏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郝柏林
  郝柏林, 理论物理学家 1934年6月26日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1961~1963年在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作研究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研究,在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详细]
14、曹春晓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曹春晓
  曹春晓, 材料科学家。1934年8月6日生于浙江上虞。195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不断开创新型钛合金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并应用于航空工业,显著减轻飞机及其发动机的结构重量根据再结晶和相变相结合的原理,创立了高低温交替热变形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于大型钛合金零件生产中的金相组织不均匀的关键问题首先利用特定的相变模式……[详细]
15、饶芳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 饶芳权
  饶芳权(1934.09.27- )电机专家。广东省大埔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长期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曾任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顾问。先后参加或主持设计过我国云峰、刘家峡、龚咀、龙羊峡等重大电站的水轮发电机,并获多项奖励。在设计、制造和调试我国当时单机容量最大、海拔高、水头高、水头变幅大、设计参数要求高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工作中解决不少技术关键……[详细]
16、李连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李连达(1934.07.24- )中药药理学专家。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基础室主任、研究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员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一、首次建立我国中药药效学评价标准及技术规范,得到学术界公认及官方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建立一些新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成为全国应用的标准方法,使中药研究与……[详细]
17、邹德慈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邹德慈(1934.10.1- )城市规划专家,出生于上海市。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91年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6-1996年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该院学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城乡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深圳和杭州等市城市规划顾问,清华、同济、重庆和南京等大学……[详细]
18、胡英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胡英
  胡英, 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家 1934年6月19日生于上海,籍贯湖北英山。195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分子热力学研究。在气体溶解度的分子热力学、缔合溶液的热力学、电解质溶液的积分方程理论、高分子溶液和高聚电解质溶液的状态方程、多分散系统的连续热力学、常压和高压流体相平衡实验测定以及流体混合物的计算机分子模……[详细]
19、杨通胜
  杨通胜,男,苗族,1934年生于黄平。1956年考入贵州民族学院民语班学习苗文,1958年分配到施秉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贵州少数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原政协施秉县委员会副主席,中学高级教师,贵州省著名的苗文专家。 主要成就有:出版了《开亲歌》、《初中古文苗译》;发表学术刊物《普通中学双语教学初探》、《方言教学是通向标准音的捷径――苗文教学点滴体会》等十多万字……[详细]
20、高庆狮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庆狮,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总体设计专家。1934年7月17日生于福建鼓浪屿.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7-1994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任从实习研究员,到研究员。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所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侨大学兼职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从事大型巨型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机器翻译,人类智能及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