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38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938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琼瑶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
  琼瑶,原名陈喆。衡阳县渣江镇人。1938年生,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1947年九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十六岁时,用成人的口吻写的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毕业。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从此跃登台湾文坛。她创作颇丰,作品已有数十部之多。许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几甚至几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详细]
2、雷啸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雷啸霖
  雷啸霖(1938年11月27日—),出生于广西桂林。物理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加入九三学社。童年时代的雷啸霖亲眼目睹了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土的沦丧迫使他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到山区农村,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种子,同时萌发了科学救国的思想。由于父母的教诲和引导,雷啸霖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强烈兴趣,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从……[详细]
  • 菲尔·奈特
  菲尔·奈特(PhilKnight,1938年2月24日—),男,耐克品牌的传奇领袖,是财富500强公司里最古怪的领导人之一。他永远戴着墨镜,以超“酷”形象示人;他曾是长跑运动员,后以1000美元起家缔造了百亿美元的体育王国;他的公司是著名的广告先锋,但却直言“我不相信广告”;他身处商界前沿,却热爱研修日本禅文化,常常陷入沉思冥想;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却擅于凝聚人心,耐克就像一个快乐的运动员俱乐部……[详细]
4、蔡自兴
  蔡自兴(1938-) 纽约科学院院士,联合国专家,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甫田人,1938年3月2日出生于甫田县沿海一个贫农家庭。其父为小学教师。1954年1月加入青年团。在福建省甫田县第一中学读书期间,曾出席晋江地区首届三好学生代表会议。1957年7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工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1962年毕业后,到湖南长沙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工业大学)机电系、自动化系、自动控制工程系从事……[详细]
5、刘友梅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 刘友梅
  刘友梅(1938.01.16- )轨道电力牵引动力专家。江西省上饶市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南车集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长期致力于轨道电力牵引动力装备的设计与研发,自主研发了韶山系列交直传动电力机车产品、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动力集中型高速动车组、储能式轻轨车辆,实现了交流传动技术“零”的突破,使轨道电力牵引完成了从常载到重载,……[详细]
6、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 何镜堂
  何镜堂建筑学家。1938年4月2日生于广东东莞。1965年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建筑师。兼任国家教育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创立“两观三性”建筑论,坚持中国特色创作道路和产、学、研三结合发展模式,主持设计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先后获国家……[详细]
7、崔俊芝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 崔俊芝
  崔俊芝(1938.7.12.- )计算数学、计算力学与软件工程专家。河南省新乡市人。196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早年从事有限元方法研究, 1964年初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平面问题通用有限元程序,解决了刘家峡大坝的复杂应力分析问题;1973年首先揭示了接触体内的应力状态与加载路线的相关性,有效地解决了龚咀大坝带缝运行和运行中加固等多个工程的复杂结构应力分析难题。8……[详细]
8、张立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张立同(女)(1938.04.14- )航空航天材料专家。生于重庆市,祖籍辽宁海城。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9年4月~1991年1月在美国NASA空间结构材料商业发展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员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共-代表。曾任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详细]
9、唐凯麟
  唐凯麟(1938- ) 伦理学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38年9月生于长沙。195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2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任教。1979年任讲师,1983年任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思想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伦理学研究方面很有成绩。由他作为学科带头人,湖南师大1986……[详细]
10、扈先梅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扈先梅生于1896年,于1938年之台儿庄战役中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1军114师340旅旅长。 原系国民党爱国抗战将领,参加抗战,保卫国土,立有战功。目睹当时国运衰颓,立志救国。考入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分配到东北军见习,以战功擢升为连长、营长、团长等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迫于命令撤往关内,扈先梅随部驻扎。全面抗战爆发后,请缨出战,数次与敌作战。投身军旅扈先梅,字仲卿,1896年出生……[详细]
11、沈学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沈学础
  沈学础, 物理学家 1938年2月28日生于江苏溧阳。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从事凝聚态光谱及其实验方法研究。发展了光学补偿双光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发现了一定条件下某些固体存在声学局域模。发展了傅里叶变换光热电离谱方法,使硅中浅杂质检测灵敏度有数量……[详细]
12、江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江明
  江明k,高分子化学家。复旦大学教授。1938年生于江苏扬州。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多尺度相结构研究。发现嵌段共聚物/相应均聚物相容性的链构造效应,得到高分子共混物的密度梯度模型在高分子间的可控氢键相互作用导致的增容和络合方面,提出高分子共混物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可实现“不相容-相容-络合转变”的概念,并发现通过对荧光探针芘的化学改……[详细]
13、杜善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杜善义(1938.08.20- )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辽宁省大连市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委委员,-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院院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曾任哈尔滨……[详细]
14、叶尚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叶尚福
  叶尚福(1938.12.14- )微波天线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长期致力于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及高效馈源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尤其在多种大口径、高精度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研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主持研制的“自动跟踪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是国内最早的卫星地面站天线之一;“高精度卡塞格伦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防建设中产生重大效益。撰写和发表的多篇……[详细]
15、雷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雷清泉(1938.7.23- )绝缘技术专家,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地区。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终身荣誉主任。曾任哈尔滨电工学院教授。 在利用热激电流技术研究绝缘高聚物中的电子运动规律、评定耐电老化特性和指导材料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且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共缩聚……[详细]
16、袁晴棠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袁晴棠(1938.5.12- )(女)石油化工专家。河南省南召县人。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总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资深委员,教授级高工。1994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长期致力于乙烯裂解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参与国内第一……[详细]
17、韩英铎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韩英铎(1938.5.1- )1962年和1966年分别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和研究生毕业,1986年获西德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现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交流远距输电和互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控制与优化规划领域作出了多项重要贡献。发表论文280余篇,合著2部,……[详细]
18、王静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王静康(女)1938年4月9号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工业结晶科学与技术专家。1965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兼任我国化学工程与制药工程专业认证委员会主任、天津市科协荣誉主席、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主编、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IChemE)会士(Fellow)等职。曾任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化……[详细]
19、王一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王一德(1938.12.31- )压力加工专家。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68年于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毕业。曾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会长。 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为我国不锈钢、电工钢事业和轧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不锈钢攻关、“高质量不锈钢板材技术开发”国家课题和不锈钢全线改造,使不锈钢工序成本大幅度降低;……[详细]
20、丁一汇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丁一汇(1938.7.18- )天气与气候学家,出生于安徽,原籍山东省曹县。1957-1963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学习与毕业,1963-1967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与毕业。先后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海洋预报总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一些高校兼职教授,东京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