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张镇芳 (18631933)
  张镇芳(1863—1933),字馨庵,河南项城阎楼人,乃袁世凯兄嫂之弟。清光绪进士。历任天津道、长芦盐运使、湖南提法使、署理直隶总督等职。民国成立后,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1914年调回北京。次年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朱启钤等同被列为“七凶”。袁死后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度支部尚书,复辟失败后被捕。1918年获释,在天津任盐业银行董事、董事长。清末时期张镇芳,字馨庵,号芝圃,河南项城阎楼村人……[详细]
2、胡惟德 (18631933)
  • 胡惟德
  胡惟德(1863—1933),一作维德,字馨吾,吴兴(今湖州)人。上海广方言馆毕业,清光绪十六年(1890)任驻英公使馆翻译学生,继升随员。二十二年,任驻俄公使馆参赞。二十八年七月至三十年九月,任驻俄公使。三十三年九月署外务部右丞。次年三月出任驻日公使。宣统二年(1910)三月,任海牙国际法院中国委员。五月,改任外务部右侍郎。七月,调任左侍郎兼帮办税务大臣。同年十一月,署理袁世凯内阁外务部大臣兼帮……[详细]
3、王采玉 (18631922)
  王采玉是蒋介石的母亲,浙江奉化葛竹村人。王采玉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她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但青年时代命运多舛,曾遁入空门。但她于逆境之中顽强奋斗,上孝下教,治家有方,实为封建社会中万千女性之楷模。王氏祖先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奉化连山迁居到葛竹村。王采玉的祖父王毓庆生有三子二女,长子王有则,次子王有模,三子王有金。王有则,字品斋,1820年生,熟读诗书,精明能干,曾以贩卖土产……[详细]
4、周老昆 (18631901)
  周老昆(1863~1901)祖籍易县沙江村,其父自幼迁居周家庄。周老昆出身农家,家有田40余亩,以种烟为业。因自幼好学武术,先在本村少林会学习武术,又与独乐村武师学少林拳。他身材魁梧,善使双刀,沉默寡言。一次,因在西山北集市上卖烟被天主教徒殴打,而弃家去学义和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学成后返乡,并在保定、满城、完县(今顺平)一带串联武林人士,策划成立义和团。他曾秘密回家联络同乡铺团,因被州……[详细]
5、李于锴 (18631923)
  • 李于锴
  李于锴(一八六三——一九二三年),宇叔坚,甘肃武威人。史学家李铭汉次子。近代文学家。生于清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一八六三年二月十三日),卒于民国十二年五月初十日(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享年六十二岁。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举人,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散馆,任山东蓬莱知县。其后代理武城、泰安知县,调任山东大学堂监督。复任蓬莱知县,升沂州府知府。辛亥革命……[详细]
6、刘长海 (18631913)
  刘长海(1863—1913),宁羌州上清河牌人(今宁强太阳岭乡)。出身贫苦,系红帮大爷,曾任乡约。高鼻深目,性格豪放,讲义气,善打猎,无视洋人威势,痛恨封建礼法,敢作敢为,因此官府诬称其为“刘野人”。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燕子砭发生教案,李荣栋等义士惨遭杀害,并在汉中教堂、燕子砭教堂、宁羌州城3地立碑警众,威慑乡民。刘深恨洋教徒之横行霸道,哀惋众义士之死难,满腔怒愤,常思报仇雪恨,乃……[详细]
7、徐仁铸 (18631900)
  徐仁铸(1863-1900)字研甫,号缦愔,直隶宛平人。清末官吏。生于清穆宗同治二年,卒于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年三十八岁。光绪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进士。屡掌文衡,极主慎重。官至湖南学政。仁铸工诗,著有《涵斋遗稿》,传于世。中日甲午战后,痛感国势日衰,亟思变法。曾作《輶轩今语》,阐述维新变法之意,遭到湖南顽固派叶德辉、王先谦等的攻击。请其父徐致靖推荐康有为、梁启超、张元济、黄遵宪,谭嗣同于光绪帝,……[详细]
8、刘承恩 (18631922)
  刘承恩(1863年3月-1922年7月),字浩春,襄阳太平店人。清末附生。早年曾典当衣物聚赌,被人视为泼皮。后因生活所迫,投效清军,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投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幕僚、随从,曾在广西提督苏元春属下任管带、绿营统领。1895年11月,随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任陆军右翼步兵第三营帮统,后升任工程营管带。1898年4月,襄助袁世凯创办步队随营武备学堂,任学堂监督。1900年调任湖……[详细]
9、铁良 清末大臣(18631939)
   铁良(1863年-1939年),字宝臣,穆尔察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末大臣,以“知兵”自称。曾为荣禄幕僚。后任户部、兵部侍郎。1903年赴日本考察军事,回国后任练兵大臣,协助袁世凯创设北洋六镇新军。继任军机大臣。1906年任陆军部尚书,与袁世凯争夺北洋新军的统帅权。1910年调任江宁将军。辛亥革命时,防守南京,与革命军作战,并与善耆等皇族成员组织宗社党,反对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建立后,又以“遗老”……[详细]
10、亨利·福特 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18631947)
  亨利·福特(HenryFord,1863年7月30日—1947年4月8日),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他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它不但革命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亨利·福特是唯一上榜的企业家。儿时故事亨利.福特在学校里常常心……[详细]
11、李希圣 (18631904)
  李希圣(1863~1904),字亦元,号小峰,化名小嵊信,今水洞底镇天堂人。17岁,肄业娄底连璧书院,毕览二十四史。秉父意习科举业,常感叹“举业之祸世,数百年矣!异时得志,必首议废制艺、罢科举,以除学界之蠹。”由是博览百家,旁及天文。为文别具手眼,雄视一时,人皆称“李才子”。侯官张亨嘉督学湖南,奇其文,拔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次年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居京师时,常留心时事,深究中外利弊,翼有所……[详细]
12、郑士良 (18631901)
  郑士良(1863~1901)郑士良,原名振华,字安臣,号弼臣,广东归善县(今惠阳市淡水镇)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郑在乡塾就读,后进崇雅书院。光绪七年(1881)往广州,就读于德国教会所设礼贤学校,入基督教。光绪九年,他加入三合会。光绪十二年,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华南医学堂读书,与同学孙中山志趣相投,结为好友。光绪十四年(1888),郑停学回归善,在淡水开设同生药房,联络三合会党。他常常来往于……[详细]
13、华世奎 (18631942)
  华世奎(1863-1942)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字启臣,号璧臣、思闇。祖籍江苏无锡,后迁居于天津。1864年生于天津老城厢东门里。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因家资丰厚,家中常聚各方名士吟诗谈词。16岁时得中秀才。19岁时中举人由内阁中书考入军机处,荐升为领班章京。1911年奕劻组亲贵内阁,又被升任清内阁阁丞。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时,升正二品。“百日维新”后,以省亲为名弃官隐居天津,在意租界购置房产……[详细]
14、黄伯耀 (18631940)
  黄伯耀(1863~1940年前后),清番禺县茭塘司崇文二十四乡大桥(今广州市芳村区)人。他少年时期在佛山读书,十三四岁时就帮助父亲所管理的纸店记账。成年后回家乡麦村学堂教书,郁郁不得志。1891年(一说1894年)与其弟黄世仲前往吉隆坡谋生。当时,尤列创设中和堂于英属南洋各埠,工界从之如归,伯耀加入中和堂,成为其中一员。中和堂表面上是洪门会堂,实际上是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外围组织。伯耀的文章写得很好……[详细]
15、吴俊陞 (18631928)
   吴俊陞(1863—1928)字兴权,号子琴。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1861年(咸丰十一年),因家乡发生饥荒,其父吴玉流落关外,定居奉天昌图府兴隆沟。他17岁入辽源清军捕盗营当伙夫、马夫,20岁编入清军骑兵,因打仗英勇,得盛京将军增祺、赵尔巽器重。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海城、通化一带参加剿匪有功,被提升为都司候补。1905年,入奉天后路巡防营任帮统。1907年,升任参将候补。翌年8月……[详细]
16、陈伯坛 (18631938)
  陈伯坛(1863~1938),字英畦,广东省新会县人。少时博览经史,尤精《周易》。21岁中秀才,光绪二十年(1884)考取广东第七名举人。在书院就读时,曾在同窗学友处得阅张仲景《伤寒论》,深为书中精辟医学理论所吸引,叹为“天书”,由此潜心医学。22岁即在广州书坊街设馆行医,不少疑难重症,经他施治,多转危为安,因此医名远播,门庭若市,成为广州的一代名医。民国19年(1930)因医馆所在地开辟马路须拆……[详细]
17、吴俊升 (18631928)
  吴俊升(1863—1928),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琴,绰号吴大舌头,奉天昌图人,奉系军阀。十七岁进入辽源捕盗营。1912年,满族王公勾结日人,策动“满-立”,吴俊升率部给其以沉重打击。1921年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俊升任第5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反奉,吴俊升任讨逆军总司令,兼左路军团司令,击败郭松龄部队。1928年北伐战争张作霖失败后,决定息争罢战,退兵关外,……[详细]
18、龙诚 (18631927)
  龙诚(1863—1927),原名王九令,字凤琳,号孝禅,法名龙诚。灵丘沙涧村人。其父王珍,以农为生。兄弟四人,他为长。 王九令20岁时托贵佛之名出家觉山寺为僧。当时寺庙多年失修,王九令决心重新整修,宏扬其佛法。但县长穆长春不信善道,派人干涉,捉拿王九令入狱,严刑拷打,险些丧命,并将其父折磨而死。王九令出狱后,坚持继续修庙。他看到本县地薄财寡,唯恐难成大局,便到外地去募化。他偕同师弟龙聚、徒……[详细]
19、沈寿昌 (18631894)
  沈寿昌(1863~1894),字清和,洋泾镇人,自幼聪颖并有大志。年十二(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被选为出国留学的派遣幼童,入上海出洋总局学习,以优异成绩赴美,在挪威大学学习理化。时清廷初创海军,急需人才,清光绪七年(1881年)奉命回国,由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往威远舰实习,旋任二副,光绪十二年任济远舰大副。光绪十五年升署北洋海军中军左营都司,继又升任济远舰帮带(副舰长)。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详细]
20、周忠魁 (18631966)
  周忠魁(1863~1966年),号诚卿,小名开湖。清同治二年(1863年)生于福鼎县硖门东稼洋村的贫苦农家。5岁失怙,承母教熏陶;7岁入塾,自幼勤学好射。光绪六年(1880年),应福宁镇台武秀才试,名列第一,录为号房(收发),任福宁镇巡捕官、周墩讯官;后升任福州提台,各营台总稽查、泉州提督署巡捕官。其间赴长乐、顺昌、江西大余及台湾考察保安有功,例授福宁镇右营、中营千总,继任浙江定海营哨官、镇海旗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