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789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789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郑淑卿 林则徐的夫人(17891847)
  郑淑卿(1789~1847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晚号绛红楼老人,善诗书。出身官宦之家,父郑大谟,字青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官河南永城县令。淑卿为其长女。简介林则徐的贤内助郑淑卿是福建侯官著名进士、曾任河南远城等县知县的郑大模的长女。她在16岁时,成了比她大4岁的举人林则徐的夫人。婚后,郑夫人从奴仆成群的官宦富家来到了穷苦得几乎一贫如洗的书生家,生活自然不习惯,但她很快适应了环境……[详细]
2、李百龄 (17891849)
  李百龄(1789~1849),字明伦,号仁山,李朝桐之孙。官至长芦盐运使。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七月十八日生于梧州。幼年聪敏,祖父特器重,将所珍藏的端砚给百龄使用,说: “儿当以此大吾宗” 。二十岁补弟子员。不久,以成绩优异,获得廪食。家庭原较富裕,因父光烈生9个儿子, 坐食人多,家遂中落。父死后,靠他教授学生助养家口。奉母孝顺,抚养弟妹。他为人厚道,待人诚挚,不言人过,遇事不计较个人得失。……[详细]
3、梁星源 (17891852)
  梁星源(1789—1852) 清代官吏。字石泉,岐山县范家营人,幼聪明好学,其家贫靠胞兄打柴卖草供养。后考取邑庠生,受聘教书。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历任广东鹤山、新安知县。初到新安时正值广东边境为防范外族入侵,兵差粮差络绎派民,梁星源视民力而勤谨办理,但诸军反以抗差诬告。湖广总督林则徐委查知情,见梁星源日夜巡防,与民共甘苦,甚是赞赏,反责诬告者。星源母亡服阕已毕后,复任新安知县。新安……[详细]
4、黄式三 (17891862)
  黄式三(1789—1862),字薇香,号儆居,定海厅(今舟山)紫微乡(今属定海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岁贡生,十四年赴乡试,因母病逝归,遂不再应试,终身治学。学不拘门户之见,博览经史诸子,斟酌古今。30岁后研读《论语》,40岁起考究历代典章制度,50岁后专治《尚书》,暮年好言礼,认为“礼可以怡情,可以淑性,可以定命”,著《复礼说》、《崇礼说》、《约礼说》等篇。平生以著述为乐,著有《论语后案……[详细]
5、项名达 (17891850)
  项名达(1789—1850),原名万准,字梅侣,又字步来,清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授知县,不就,归主杭州紫阳书院讲席。精通算学,力求融会中西,推见本原,洞明变化,见解有独到之处。道光五年著《勾股六术》1卷,后附《弧三角和较算例》。二十三年又著《三角和较术》1卷、《开诸乘方捷术》1卷、《象数一元》6卷(即《象数原始》,附《算律管新术》)。合刻为《下庵算术》,又撰《椭圆求周术》1……[详细]
6、吴其濬 (17891847)
  吴其濬(1789-1847) 清朝植物学家。字瀹斋,号吉兰,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1817年官授翰林院修撰。历任纂修官、礼部尚书、兵部右侍郎、湖广总督,福建、山西巡抚等职。1846年辞职。一生为官。公余之时搜求本草,研究药性,观赏植物,描绘精图。著有《植物名实图考》38卷。计引植物1714种,不仅是记述植物药品的巨著,对现代采集药物和植物分类的鉴定工作亦大有帮助。其科学价值,一是纠正了一些本草学……[详细]
7、罗文俊 (17891850)
   罗文俊(1789—1850年)字泰瞻,号萝村,南庄镇人。清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记名以御史任用。道光十三年升左春坊左庶子,补翰林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授通政司副使、詹事府詹事,累官工部左侍郎。派查东陵工程,冒寒得病,归里调养,卒年61。文俊自任官后,在史馆活动达10年,多次充任各馆纂修、协修官,咸安宫总裁,教习庶吉士,内阁批本和日讲起居注官等。试差任过顺天乡试同考……[详细]
8、葛云飞 (17891841)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又字凌台、雨田,山阴天乐乡(今属萧山)山头埠村人。其祖辈为南宋抗金将领张浚,后改姓葛。生于行伍之家,父永升,明长淮卫千总。自幼承受其父武艺,7岁进私塾,文武皆习,敬佩南宋民族英雄岳飞,铭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遗训。嘉庆十九年(1814)应试,补本学武生。二十四年中武举。道光三年(1823)中武进士,署营守备,后又擢升游击参将,屡建战功,频晋5次,直至定海……[详细]
9、牟墨林 (17891870)
  牟墨林(1789—1870)字松野,绰号“牟二黑子”。栖霞县(今栖霞市)古镇都人。清嘉庆年间太学生,胶东有名的大地主,栖霞牟氏家族的主要创业人。祖籍湖北省公安县,其一世牟敬祖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任栖霞主簿。牟墨林为十四世。1811年(嘉庆十六年)继承父业后,“善务农”,大量购置土地。他精于谋略,善于经营,常言:“人不患无财,患不善用其财。”其购置田产的主张是:“余三余九,日益充盈”,即按几何……[详细]
10、夏日举 (17891925)
  夏日举(1789--1925),又名夏和尚,祖居云南,后移住金州,咸丰年间来双城县东官所定居。夏日举7岁时因家遭变故,只身赴嵩山少林寺出家当和尚。在寺中70余年除了读经卷,练习武术外,特别注意学习医术,对治红伤、接骨两项尤为精湛。78岁下山返回故里,结成姻眷。他一直在双城东官所一带行医,对穷苦人家往往步行就诊,施医舍药。至今,东官所一带提起夏和尚妇孺皆知,医风之高有口皆碑。平生著有《伤科密草》、《……[详细]
11、李廷棨 (17891849)
   李廷棨(1789~1849),字戟门,号萼村,今埠村镇西鹅庄人。清朝官吏、学者、藏书家。 李廷棨自幼聪颖强记,十余岁时文誉腾起,20岁补博士弟子员。清嘉庆十三年(1808)中秀才,因家贫难以继续学业,中秀才20年一直以教书为业。其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窝窝赋》《跛驴赋》,体现了作为穷秀才的李廷棨与“田舍公”同甘共苦的民本思想以及“全才难得,俗累易招”的人才观。清道光五年(1825)选为拔贡,道光八……[详细]
12、梁发 (17891855)
  梁发(1789年-1855年),原名恭,字济南,小名阿发,1789年生於广东省肇庆府高明县古劳村。梁发是中国基督教重要名人。因为当时宣教士主要是在广东,所以当时吸收的信徒主要是广东人。梁发最重要的著作就是1832年所写的《劝世良言》。《劝世良言》基本上是九本小册子合订一起。其中一部分是从圣经的旧约、新约的教训中选出来的。另外一部分讲述基督教的教义。梁发是用很浅显的,一般人易懂的话把基督教的教义和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