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778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778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张维屏 南粤先贤(17781857)
  张维屏(1778~1857),字子树,号南山,晚年又号老渔,广东番禺人。父亲张炳文,曾任四会县学训导,因而家学渊源,熏陶有素,幼即能诗。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时年十三,应县试。同里方姓者,家有园池一区,值白莲盛放,招集名士赏莲赋诗,张维屏时所作诗最好,方氏便以女许配给他。但尚未成婚,该女病逝,他写诗哀悼,词哀艳动人,为时人所传诵。嘉庆九年(1804),参加广东乡试,中举人。及至京会试,落第,……[详细]
2、刘华东 清末“广东四大状师”(17781841)
  刘华东(1778~1841),字子旭、三山,号三柳居士。原籍福建,因父来粤从事盐运,便入籍番禺。清嘉庆六年(1801),刘华东中举,仍留家勤读苦学,常接近下层,了解民情,喜欢与贩夫走卒、市井贫民做朋友。生性豪侠,喜见义勇为。他作诗写文章不受羁绊,纵横交错,起伏跌宕,时人称他为文怪。嘉庆二十年,有一位以洋行买办起家的新会人卢文锦,用金钱收买了当地权贵,硬要把他的父亲卢观恒入祀乡贤祠。虽然民众起来反对……[详细]
3、魏敬中 (17781860)
  魏敬中(1778~1860年),又名建中,字治原,号和斋、和宇,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生于樟源村。祖昌佐、父德化,读书未仕,为人纯谨。敬中幼年聪敏好学,五岁入塾启蒙,有人问他:“独不恋母乎?”他回答:“恋学即恋母也。”读《易·乾象》,叹息道:“欲为君子宜法天。”要祖父替他书“天”字贴在书房墙壁上,以自惕励。他十一岁就能下笔成文。稍长,博览经史典籍,立志远大,为文跌宕有奇气,不同凡响。福安名士郑……[详细]
4、陶澍 (17781839)
  • 陶澍
  陶 澍 (1778-1839) 清两江总督。 清安化县人。字子霖,号云汀,自称桃花渔者,印心石屋主人,晚岁自称髯樵。乾隆四十三年(1778)生。 少时家贫,随父读书。嘉庆五年(1800)秋举于乡。两年后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旋丁父忧归。十五年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十八年记名以御史用。先后任江南、陕西道监察御史。迁户部给事中,巡视江南漕务。转吏部给事中。 二十四年(……[详细]
5、郝秋岩 (1778~?)
  郝秋岩,约生于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卒年不详。表白寺镇孙耿街人,“德容双绝”。少年聪颖灵巧,读书过目不忘。婚后相夫教子,阖家温馨从容,与夫诗词唱和,其乐融融。但好景不长,厄运接二连三,先是夫亡后是子夭。“良人没而藐孤痴,祖业衰而田产尽”,“一家数口,胥邀指上针神;四载双餐,咸赖奁中钗凤”。秋岩女士只有靠变卖家产和做针线活维持生计。秋岩女士留诗三卷,《碧梧轩吟稿》闺中之作,《蕴香阁诗草》于……[详细]
6、陈连升 (17781841)
  陈连升(1778—1841年),今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邬阳关人。少时习武,青年从军。清嘉庆年间任鹤峰州清军千总,后调任保康营守备。道光年间递升广西左江镇都司、广东连阳营游击、增城营参将、三江协副将。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陈连升率部镇守祖国南大门九龙官涌山炮台。7月,中国水师巡逻船三艘在九龙海面巡戈,忽遭英国舰队袭击。中国水师奋勇还击,但逐渐不支。陈连升下令发炮支援。火炮齐发,从清晨到黄昏,激战……[详细]
7、邹斌才 (17781839)
  邹斌才(1778~1839)邹斌才,字圣湘,号均亭。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七月初十日,出生于连城(原长汀)四堡雾阁以贩书为业的家庭。其父邹秉椿,字喻生,随父叔辈经营书肆于广西,自学成才,“精歧黄术,针灸尤其所长”,而为一地名医,凡“遇有敦请,虽风雨不辞,寒暑不避,皇皇焉唯恐不及,蒙活者众,归德于公,而公不受也”。斌才自幼受父亲济世救人为己任的崇高品德影响十分深刻。嘉庆元年(1796),斌才考中……[详细]
  爱新觉罗·乌尔恭阿(1778年—1846年),初名佛尔果崇额,袭爵,诏改名。号石琴主人,郑恭亲王爱新觉罗·积哈纳第一子,郑献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七世孙,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袭郑亲王,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薨,谥曰慎。有《石琴室稿》、《易水往还稿》。乌尔恭阿,积哈纳长子。和硕郑慎亲王。原名佛尔果崇额,乾隆五十九年二月承袭和硕郑亲王,改名乌尔恭阿。嘉庆六年四月管理镶白旗觉罗学,十年六月管理……[详细]
9、唐鉴 (17781861)
  唐鉴(1778~ 1861)唐鉴,字栗生,号镜海、敬楷,善化县(该县河东今属长沙县及长沙城区五一路以南,河西今属望城县,后同)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生。父唐仲冕曾任陕西布政使,唐鉴幼年随父宦游,长大后始回湘求学,28岁录为秀才,入城南书院就读。嘉庆十二年(1807)中举人,十四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协修,授检讨。二十二年补浙江道监察御史,后因弹劾吏部,改派充乡试同考官和会试监试……[详细]
10、林滋秀 (17781833)
  林滋秀(1778~1833年),号纫秋,字兰友,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生于福鼎县桐山流美村。自幼聪颖,5岁从父授读,9岁能吟“雨打竹林林滋秀,风吹荷叶叶向高”之佳对。10岁应童子试,16岁以《兰花赋》府试夺冠,18岁中举。嘉庆初年,滋秀三试进士不第。嘉庆八年(1803年)应聘为相国梁蕉林相府教席。阅遍相国家藏书,学益进,文名大噪。嘉庆十年返里,先后主讲于浙-阳书院、福鼎桐山书院,凡十余年,造……[详细]
11、朱贵 (17781842)
  朱贵(1778-1842年),字黼堂,一字君山,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从小酷爱习武,到19岁,在循化营参加考试,中武秀才。21岁从军,从1800年开始,转战川、宁、甘、青,从士兵升到守备、游击、参将、副将等职。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10月1日,定海再次失陷,18日,清政府紧急调遣各地精兵增援。朱贵被任命为浙江金华协副将职,率其子昭南、南、共南和从永昌、陇西、河州、西宁等地选拔……[详细]
12、廖鸿荃 (17781864)
  廖鸿荃(1778~1864年)初名金城,字应礼,号钰夫。祖籍将乐,后迁侯官(今鼓楼区),家居城内北大街。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第二。授编修,累升至工部尚书、经筵讲官,赐紫禁城骑马。道光元年(1821年)八月,典试陕甘;生平总裁会试一次,典乡试、分校京兆试各三次,参与朝考阅卷、殿试读卷,又督学江苏、浙江等省,可谓“门生半天下”。朝廷以其谨慎可任大事,有重要水利工程,皆命鸿荃督办。道光二十一……[详细]
13、李诚 (17781844)
  李诚(1778—1844),字师林,号静轩,黄岩县(今黄岩区)石曲人。少时师从泽国戚学标与其父李秉钧学习经学、训诂。清嘉庆十八年(1813)二等拔贡,初任云南姚州通判、同知,后任新平、顺宁知县。两县贫穷,土豪横行,历任知县难以治理。执法无私,严惩豪绅;引种贵州橡树,栽桑育蚕;劝士绅置田设“义役法”,减民负担;筑桂香书院,修成《新平县志》8卷。去任时,士民攀辕不绝。精经学、地理、历算、医学,长期任职……[详细]
14、赖英扬 (17781840)
  赖英扬(1778-1840)字虎臣,出生于新安县大鹏城。其父赖世超官至广东琼州镇镇台。赖英扬少年就投笔从戎,历经大鹏营外委、升补把总。在跟随水师提督的舟师围剿海盗于儋州新英外洋时,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先后擒获盗船十八艘及邬石二筹洋盗三百八十名。当时两广总督百龄奏请圣上,赏给赖英扬“头等出力”银牌一枚,并升授水师提标中营千总,署理广海寨守备;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任虎门水师提标右营中军守备。筹划……[详细]
15、郝澧 (17781824)
  郝澧(1778—1824)郝澧,字秋岩,齐河进士郝允哲之次女,约生于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七岁而孤,读父遗书,颇多收益。及长,工于诗文,格调清俊,超然脱俗,后受教于外祖母之弟宋湘皋和叔父寅亭,诗艺大进。24岁嫁给齐东县大张村张醒堂,为继配,生一子,名可观。醒堂前妻遗二女,秋岩待之如己出。课子甚严,以期有成。醒堂曾做杭州小吏,秋岩则把离情别绪常寄于诗词赠答。不幸丈夫患肺病去世,数年后子可观又……[详细]
16、梁□ (17781845)
  梁□(1778~1845年),字维韬,号月山,将乐县竹舟都良地村人。他幼年进私塾就学,青年时闭门读书,无所不读,读必详细分析它的源流,分辨及于毫芒。梁认为,读书不应以制艺科名而满足,对学问应在道德养成上下功夫。他对理学研究较深,对“心性”之学的研究尤为独到,曾作《洗心图》,对人的心理和体状进行描摹、分析,提倡“洗心克己”,以求达到义心纯精、仁心成熟、私欲净尽、天理浑全的境地。他提出洗心要做到持敬、……[详细]
17、杨铸 (17781847)
  杨铸(1778-1847) 字子坚,号石瓢,镇江人。十三四岁就熟读《文选》,王文治看了他作的诗后说他像头小狮子,“堕地便能跳跃”。后来又认识了杭州诗人宋大樽,宋送他一部李太白集。杨铸性好山水,家近北固山,尤爱焦山幽静,与定慧寺主持巨超为诗友。他经常漫游各地,遍历金华、天台、四明、牛首、采石、庐山、九华等地,所至皆有诗篇。张问陶赞他的诗是:“短句长篇无不好,举杯惊叹此全才”。巡盐御史曾燠在焦山看到杨……[详细]
18、黄培芳 (17781859)
  黄培芳(1778—1859)字子实,号香石。石岐人。清嘉庆九年(1804)考取副贡生,道光二年(1822)补武英殿校录,道光十年(1830)授乳源、陵水教谕,升肇庆府训导,得赏内阁中书衔。晚年主讲羊石书院。自称“粤嶽山人”,工于诗文书画,善作行草,以诗闻名。与番禺张维屏、阳春谭敬昭并称“粤东三子”,又被时人誉为“粤东七子”之一、“岭南名儒”。著作甚丰,主要有《香山县志》1卷、《重修肇庆府志》22卷……[详细]
19、吕璜 (17781838)
  吕璜 (1778~1838) 字礼北, 号月沧,又自号南郭老民,广西永福县人。清嘉庆四年(1799)肄业秀峰书院,六年中举人,十五年举进士。历官浙江庆元知县,奉化、山阴、钱塘、海防同知。为官期间,所至整饬剔蠹,以廉能称。每有疑案,即亲自核审。明察暗访,秉公判案千余件。道光五年(1825),因会检德清县民妇徐蔡氏尸骨不实而被解职,十二年三月回桂,在凤凰街赁屋以居。道光十四年受聘榕湖书院山长,以经学……[详细]
20、汤贻汾 (17781853)
  汤贻汾:道光,咸丰年间,山水画呈衰微之势,著名画家不多,唯汤贻汾与戴熙有所突破,为时人所重。汤贻汾字若仪,号雨生,晚号粥翁,江苏武进人,生于1778年,卒于1853年。曾官温州镇副总兵,后寓居南京,太平天国攻克金陵进池而死,享年75岁。汤贻汾多才多艺,天文,地理。百家之学,均有造诣,诗文书画俱能,还爱好弹琴,吹箫、击剑,弈棋。汤贻汾精山水,工花卉,亦善梅竹松柏。山水画早年受董邦达影响,承“娄东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