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1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 隆裕太后叶赫那拉·静芬
  隆裕太后(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静芬,别名孝定景皇后、隆裕皇太后、隆裕皇后,光绪皇帝的皇后,也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溥仪登基后,隆裕太后垂帘听政,辛亥革命爆发后,隆裕太后推位让国。1913年,隆裕太后在长-薨逝,享年46岁,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葬于崇陵,以国葬之礼下葬。其实,隆裕太后不仅博览群书,对西方历史与政治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她的思想在当时的紫禁……[详细]
2、潘大谋 (18791913)
  潘大谋(1879-1913),原名大聪,字作谋。大谋系入同盟会后的化名。开县临江镇人(现长青乡永胜村),1879年生于农民家庭。少年时很聪明,因家境贫困,中途辍学,为九龙山名流李卓所赏识,愿免费教读。潘随师数迁,学业精进,兼长琴棋书画,名闻乡里。一次在九龙山富绅周廷扬家作客,潘取琴抚弄,拨弦成曲,曲调悠扬,四座皆惊。周爱其才,将侄女许之为妻。 清末,潘大谋与族弟大道同赴夔州参-试,中秀才,主考官对……[详细]
3、魏景桐 (18501913)
  魏景桐,字荫伯,县在城厢(今城关镇南正街)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生。同治十三年(1874)补郡学生员。适刘长佑任广西巡抚,调团练“安宝营”去备差遣。桐应邀前往,参与镇压柳州十八峒瑶民起义。光绪元年(1875)冬移兵灌阳县。旋入云贵总督刘长佑幕,因母丧假归。嗣后,复由谭继洵推荐入新疆布政使魏光焘幕掌管文案。光绪十七年,知叶城县事。时县治初建,桐详订各项规约,使民、教相安。继与印人勘定国界,境内……[详细]
4、何淡如 清末“广东四大状师”(18201913)
  何淡如(1820-1913),名何又雄,字淡如,以字行。广东省南海县(今佛山市郊区澜石镇)湾华村湾何坊人。读书时名文雄,因替人当枪手(代替别人考试)到试院考试,被考官识破,于是被开除学籍。清代,“学而优则仕”观念极深,处身于这种世俗意识的何淡如被学校开除学籍,等于被切断仕途之路,以后想当官都很难,所以他自嘲似的把“文”字删去头上一点,改为“又”字,故名又雄。又以淡如之别字配之,还把自己老婆的名字改……[详细]
5、蒋翊武 (18851913)
  蒋翊武(1885-1913)武昌起义湖北革命军临时总指挥,民主革命先驱。 湖南澧县人,1885年生于澧县城关镇。少时在本地私塾读书。1902年入澧州高等小学堂。1903年入常德西路师范学堂。他生性独立,不落俗套,拒不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斥道:“奴隶功名,要它何用?”他从王船山学说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思考救国救民、兴“吊民伐罪之师”的道路。1904年因帮助宋教仁在常德响应黄兴长沙起义而被开除学……[详细]
6、宋教仁 中华民国政治家(18821913)
  • 宋教仁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 ,字钝初,号渔父,汉族,湖南常德市桃源人。与黄兴、孙中山并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1882年4月5日出生于挑源县上坊村湘冲一户有不愿与清王朝合作传统的书香之家。童年爱好武术,就读乡塾,天资聪颖。少年时代具有……[详细]
7、唐国安 清华学堂第二任监督(-1913.5)(18581913)
  • 唐国安
  唐国安(1858—1913) 字国禄,号介臣,香山县唐家(今珠海市香洲区唐家镇)鸡山村人。清咸丰八年(1858)10月27日出生。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首任校长,清末民初留美教育事业主要兴办人之一。幼年在家乡读私塾,经族叔唐廷枢推荐,成为120名清政府公派赴美国留学幼童之一,被安排在1873年第二批赴美。 在美国,先入读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不列颠中学,6年后毕业,考入耶鲁大学法律系,遇清政府终止……[详细]
8、李湛 (18841913)
  李湛(1884~1913),字杭进,号竹贡,清光绪十年(1884年)出生在番禺县鹿步司大水圳村(今沙河镇天河村)农民家庭。李家中有7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二,其三、四、六弟送与他人为继子,五妹在母舅家长大。李少年丧父,对母亲特别孝顺,对兄弟也很友爱,劳苦之事常争着做。李童年读过几年私塾,年少便务农为业。李性情和蔼敦厚,对朋友慷慨大方,素有大志,言行举止与众不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李24岁,……[详细]
9、宁调元 同盟会早期会员,辛亥革命志士(18831913)
  • 宁调元
  宁调元(1883-1913)同盟会早期会员,辛亥革命志士。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83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早年就读渌江书院,学习训诂、考据。1903年考入长沙明德学堂第一期速成师范班。受教师黄兴、周震鳞等思想影响,加入革命团体“大成会”、“华兴会”。1904年10月参与筹划长沙起义失败后,回到醴陵,倡办渌江中学。1905年夏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法学。因参与反对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详细]
10、刘长海 (18631913)
  刘长海(1863—1913),宁羌州上清河牌人(今宁强太阳岭乡)。出身贫苦,系红帮大爷,曾任乡约。高鼻深目,性格豪放,讲义气,善打猎,无视洋人威势,痛恨封建礼法,敢作敢为,因此官府诬称其为“刘野人”。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燕子砭发生教案,李荣栋等义士惨遭杀害,并在汉中教堂、燕子砭教堂、宁羌州城3地立碑警众,威慑乡民。刘深恨洋教徒之横行霸道,哀惋众义士之死难,满腔怒愤,常思报仇雪恨,乃……[详细]
11、刘古香 (18691913)
  刘古香(1869-1913),名启今,清马平县人。广西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清末举人。为反清救国,弃文就武,矢志革命。1906年入广东将弁学堂习陆军。1907年赴香港,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后在香港、广州、梧州、浔州、柳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策划反清起义,并在柳州组织建立同盟会广西分会,为辛亥革命培养了众多骨干。1911年农历3月29日,黄兴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他奉命召集广西会党同……[详细]
12、吴保初 清末四公子(18691913)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时人称为“清末四公子”。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光绪十年(1884),吴长庆患重病,保初驰往待疾,事闻于朝,特旨褒嘉,且授主事。服丧期满入都,分兵部学习。光绪二十一年(1895)补授刑部山东司主事,旋派充贵州司主稿、秋审处帮办,任职期间不畏权势,力平董裕氏冤狱。名人历史光绪二十三年……[详细]
13、贾侠飞 (18861913)
  贾侠飞(1886~1913.8),名贾英,祖籍河南省潢川县,生于北京。贾侠飞在高等警校求学期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贾在河南省城开封发表演说,宣传革命,抨击时政,被称为革命党中的激进分子。后任国民党河南支部总务主任。1912年6月,贾与姐夫胡抢一、朋友陈芷屏等在开封创办《自由报》,贾任总。该报无情揭露了袁世凯在河南的代理人张镇芳的-暴行,并对河南教育界保守势力的代表名人予以抨击。他还直接上……[详细]
14、徐老虎 (18661913)
  徐老虎(1866-1913) 因生肖属虎,故名老虎。降清改名怀礼,字宝山。家住镇江南门内,后迁雁儿河,自幼不喜读书,以勇悍称。十四五岁遭父丧,家贫无以为生,一度习篾工,后出走江湖加入青帮,结纳四方恶少,自为首领,占据对江六、七壕口,贩运私盐。两次被捕,两次逃走。由是党徒日众,成为有名的“镇江巨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驻镇江的清长江水师提督黄少春采取招抚政策,派徐老虎的好友做说客,徐同意就……[详细]
  叶赫那拉·桂祥(1849—1913年),是慈禧的弟弟,爵位是三等承恩公,满洲镶黄旗副督统。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桂祥晋封三等承恩公。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二月,工部右侍郎丰烈调任盛京兵部侍郎。承恩公桂祥出任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光绪二十八年(1892年)四月,派承恩公桂祥、辅国公载卓,管理健锐营事务。民国二年(1913年)一月六日《政府公报》载,“载功、景沣、贡桑诺尔布、色楞额、……[详细]
16、章培余 (18841913)
  章培余(1884~1913.7),字读三,号宗裕,原籍浙江绍兴。其父章炳仁晚清时在河南省城开封任道台一职,章家遂落籍开封,当时章家住鹿角胡同。章培余幼读私塾,后毕业于河南法政专门学堂。当时法政专门学堂与中州公学、优级师范及大河书社为同盟会在开封的秘密活动基地。章培余加入同盟会后,在省城各学校及浙江会馆等地,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进行秘密串联活动,发展同盟会员,河南辛亥革命前夕,省城开封的同盟会员已……[详细]
17、欧阳俊 (18851913)
  欧阳俊(1885~1913),河源县船塘老围人。少年聪颖,有神童之称。光绪末年,他考入惠州中学,后由良师挚友朱执信、梁镜球推荐加入同盟会,一面求学,一面从事革命。中学毕业后,考入两广高等学堂(广雅学堂)。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即黄花岗之役,欧阳俊与梁镜球等革命党人举事于广州小北。起义之时,他与清兵激战至翌日而受伤,被困于莲塘路64号,不能逃脱。……[详细]
18、陈范 《苏报》主办人,人口学家(18591913)
  陈范(1859-1913) 《苏报》主办人,人口学家。湖南省衡山县(今衡东县)人,1859年出生于衡山沱字四区龙头湾。1899年中举人,任江西铅山知县。因“教案”牵连而罢职,举家迁上海,主办《苏报》。1903年,他和女儿陈缬芬冒着杀头的危险,以大无畏英雄气概,在《苏报》上发表了邹容的《〈革命军〉自序》、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革命党人的文章,公开宣传邹容的观点:“我们要想摆脱满清人的羁绊……[详细]
19、林述庆 (18811913)
  • 林述庆
  林述庆(1881~1913)林述庆,字颂亭,泮野村人,清光绪七年(1881)农历三月初十出生于闽安镇后山(西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务农。光绪二十八年,述庆入福建武备学堂,开始接受反清思想。翌年,加入革命团体——福建学生联合会为骨干分子。毕业后,任闽江口长门练营督操员,不久,升为常备军帮带。光绪三十二年春,述庆赴江宁(今南京)投奔新军第九镇统制、原福建武备学堂总办徐绍桢,被任为第十七协三十三标三……[详细]
20、任鸿年 (18891913)
  任鸿年(1889—1913),字季彭,别字百一,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出生于四川垫江。家学深厚,自小随父习古文诗词,继入学堂,攻读英文科学,后执教成都。1908年初,任鸿隽赴日本留学不久,任鸿年亦前往求学,同时立即加入中国同盟会,筹谋四川革命。1911年4月,革命党人策动广州黄花岗起义,生活本不宽裕的任鸿年典当衣服集资捐助。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任鸿年随兄一同回国参加革命。在该年5月,清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