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山东 > 菏泽 > 曹县名人

曹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吴起 [春秋战国] 战国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 (前440前381)
   吴起(约前440—前381) 卫国左氏(今曹县韩集镇北)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吴起为吴国王族之后,曾祖为吴王夫差,祖为太子友,友为越人攻杀。吴灭后,吴起父母逃至卫国左氏城,富累千金,生子名吴起。吴起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成人,年轻时胸怀大志,重守诺言,办事认真。吴起休妻就是一例。吴起让妻子织丝带,他看到带子宽度小于规定尺寸,就让妻子另织,妻子说:“好”。等到织成,再去量,仍然不够规定尺寸,吴起大怒,责备妻子既已许诺理应更改,为什么织的仍不够尺寸。妻子说:“我一开始织起来就不好改变了。”吴起为此要休掉妻子。妻子害怕了,就请自己的哥哥去……[详细]
黄巢 [] 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 (820884)
  黄巢(820—884)曹州冤句(今曹县西北)人。盐贩出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唐乾符元年(874),王仙芝率众在长垣起义。翌年,黄巢起兵响应,率领数千农民武装在曹州(今曹县西北)和王仙芝胜利会师,共同宣誓,决心纵横天下,除暴安民,实现“均平”的政治理想。起义军使唐王朝统治者惊恐万状,朝廷立即调五路大军合击义军,义军弃曹州包围沂州,直取淄川(今山东淄川)、青州,进而挥师河南,接连打下阳翟(今禹城)、郏城(今郏县)、汝州(临汝)。为避免与唐军主力硬拼,义军又挺进湖北、安徽,接连攻下10个州县,横扫千里,所向披靡。唐乾符五年(878),王仙芝在湖北黄梅被围,兵……[详细]
氾胜之 [] 西汉农学家
  氾胜之(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末期。汜水(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北)人,古代著名农学家。他所编著的《氾胜之书》,总结了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氾胜之在汉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时为议郎,知农事,后官至黄门侍郎。他曾以轻车使者的名义,在三辅(今陕西平原)指导农业生产,并使该地区获得丰收。《汉书·文艺志》颜师在注引刘向《别录》云,成帝时使氾“致用三辅,有好田者师之”。《晋书·食货志》数:“昔汉遣轻车使者氾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氾胜……[详细]
   陈丰(1825~1887) 字麗清,号韶轩,曹县魏湾镇陈胡同村人,光绪庚辰贡生。陈自幼聪慧,喜欢读书,常沉醉其中,“每有所得辄快于心”。24岁考取秀才,在随后的“科试”中,从众多强者中脱颖而出,名震乡里。此后,他广交文友,勤勉好学,学业大进。在光绪六年到京城参加会试,考取贡士,由于其出色的表现,在光绪帝特批科考取士时,名登金榜。1860年,35岁时被咸丰皇帝授予翰林院编修。1863年,38岁时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编修提督山东全省学政。1871年,46岁时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修职郎、教谕。1873年,48岁时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大学士、奉政大夫。在担……[详细]
  汜胜之(生卒年不详),汉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曹邑(今山东曹县)人。汉成帝时,汜胜之在朝任议郎,管理农业生产,他曾在三辅(今陕西关中)区地教百姓种田,获得丰收。他把自己和关中老百姓从事农业耕作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写成农学著作18篇,《汉书》把这本书称为《汜胜之十八篇》,后世称为《汜胜之书》。该书写成于公元前一世纪后期,已佚。北魏时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保留了《汜胜之书》中的部分资料。《汜胜之书》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耕作、选种、播种、溲种法、区田法和几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如记载关中农民种瓠瓜(葫芦)的技术,是翻松土壤,施足底肥,在一个坑内埋10粒……[详细]
燕肃 [] 北宋科学家、画家 (9611040)
  燕肃(961—1040) 字穆之,济阴(今曹县西北)人。北宋科学家、画家。祖籍益都(今青州),父燕峻迁曹州(济阴为附郭县),燕肃六岁丧父,勤奋好学,曾经游学睢阳学舍(今河南商丘),先后任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宋淳化年间,燕肃举进士,补凤翔府观察推官,主管司法事务。这时寇准因事降职,正在凤翔担任知府。一次,燕肃在寇准家观舞,兴会之时,有一个鼓环忽然脱落,无法奏乐,不免大煞风景,问遍诸匠,皆面面相觑。这时燕肃出来用环脚为锁簧,很快便修好了。寇准非常高兴。宋淳化五年(994),寇准自凤翔召还,任参知政事。他深知燕肃是一个学问渊博、精明能干的人,便推荐他任秘书……[详细]
  徐继孺(1858—1917) 字又稚,号悔斋,晚年自号苏门山人,今曹县郑庄乡徐楼村人。他自幼聪颖好学,6岁能辨四声,11岁中秀才,15岁考选拔贡。遂即游学济南,同窗中他年龄最小,每次考试却名列前茅,深得泺源书院主讲匡鹤泉的夸赞。还常与泉城文人谈经论史,切磋学问,多能探本溯源。不久,以拔贡朝考,选为黄县训导。公事之暇,他遍访胶东名士,孜孜学问,以求教益,因而学业大进。清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十六年中二甲第四名进士,入庶常馆。三年散馆,成绩优异,授翰林院编修,旋出任陕西省副主考。清光绪二十年出任河南省学政,二十四年,被委任为山西省清源局总办,专司清理库……[详细]
  柴成务(934~1004年) 字宝臣,宋曹州济阴(今曹县)人,是大宋开国以来的第九位状元,柴成务博学多才,长于文学,尤擅诗词,博闻稽古,有声词学。 初任陕州军事推官。累迁户部判官,本曹郎中。以光禄少卿之职奉命出使高丽(今朝鲜)国人信服。历官中外,皆有能名。真宗即位,受诏修《太宗实录》,成书后,知扬州。后官至刑部判部事。著有文集二十卷,(《宋史本传》)行于世,名列《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柴成务中状元后,出任陕州军事推官,改曹州、单州观察,迁大理寺。太平兴国五年(980)转太常寺。从兴国八年起,历知果州、苏州,为两浙路转运使,户部员外郎,入直史馆,为户部判……[详细]
   戚同文(904—976)宋初楚丘(今曹县安蔡楼镇楚天集)人。著名学者、教育家。他出身儒学世家,从小父母双亡,祖母带他在曾祖母家住养,以孝名闻乡里。祖母病逝,他昼夜哭泣,几天不吃饭,乡里邻人深为感动。五代晋末,天下大乱。学校废,礼仪衰。乡人为教育儿孙,纷纷兴建民间私学。杨悫在家乡收徒讲学,戚同文虽想上学,但因家境贫寒,不能如愿。一天,他路过学舍,听到琅琅读书声,不由自主走了过去。杨悫正讲《礼记》,戚同文在窗外听了,都能背诵。杨悫看到后非常惊喜,欣然免费收他为徒。戚同文聪颖强记,学习刻苦勤奋,常食不甘味,夜不解衣,一天诵经一卷,不到一年,五经都能背诵下来。……[详细]
李秉 [] 明代政治家 (14081489)
  李秉(?—1489年),字执中,曹县人。明代政治家。他直言敢谏,不避权贵;执法严明,黜罢贪残,一时目为朝中正气,天下正人。李秉少年丧父,孤苦自立。他立志向学,劳作之余刻苦攻读,终于在明正统元年(1436年)中进士,授为福建延平推官,掌管刑狱。初任延平,有一个恶霸诬告良民为盗而霸占其妻,李秉依法予以严惩。而他也被这恶霸诬陷下狱。副使侯軏为之昭雪,李秉也因此而知名。不久征入都察院,改授户部主事,赴宣府清核屯田。在宣府,他不顾豪右反对,将军户霸占的民地全部清理还民。景泰二年至天顺元年(1451—1457年),李秉以户部郎中佐侍郎刘琏督理宣府军饷,他揭发了刘琏克……[详细]
  涂山氏女 名女娇,夏禹之妻,夏启之母。 夏禹外出治水时路过涂山(今曹县南),遇见涂山氏女,没顾上说话,就忙着去南方查看水情,涂山氏女知道禹回来时还要从此经过,就派仆女在涂山南路边守候。夏禹归来走到涂山时,涂山氏女用歌声呼唤:“候人兮猗”(意为我在这儿等你很久啦)!时年夏禹三十岁,想到自己不能因治水终生不娶,便娶了涂山氏女娇为妻。新婚四日,禹就受命外出,继续治水,临别,涂山氏女教禹:“水性阴,故趋下,宜顺其性分流,疏浚入漕,不可一味筑堤”,禹听从了妻子的意见,治水13年,终获成功。 涂山氏女娇适夏禹王为妻,生子名启,礼尚达义,德泽宇内,贤淑……[详细]
   莱朱(约公元前16世纪) 名仲虺,夏车正奚仲的第十二世孙,是继奚仲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的薛国国君,又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左相。莱朱二十四岁继任薛国国君之位。他带领薛民发扬先祖的优良传统,着力改进生产工具,号召在各个村落的低洼地带打井取水,发展农业;还倡导人们饲养牲畜,大力发展畜牧业。他设立农官,教人们用庄稼的秸秆饲养牲畜,用牲畜的粪便作为肥料来提高土地的肥力。莱朱还重视手工业的发展,对薛国的铜器制造业、手工艺品制造业、皮革、酿酒、养蚕、织帛等都有一定的改进。在莱朱的带领下,薛国成为一个经济较为发达、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国。而此时,夏桀奢侈荒淫,民不聊生,百姓……[详细]
邢昺 [] (9321010)
  邢昺(932—1011年),字叔明,曹州(今山东菏泽)人。北宋学者、教育家。 邢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以通“九经”及第,授予大理评事(司法官),任泰州(今江苏泰州市)盐城监。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回京师任国子监丞,又调为国子博士,专做各王府的教师。宋太宗雍熙时期,升为水部员外郎。端拱元年(988年),又调任为金部郎中。 宋真宗即位后,邢昺调为司勋郎中。真宗咸平初年(988年),升调为国子祭酒,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给真宗讲《左氏春秋》等。同时,他奉真宗之命,与当时朝廷的儒家学者杜镐、舒雅、孙奭等人,核定《周礼》、《仪礼》、《公羊传》、《论语》……[详细]
  任中正(生卒年不详)字庆之,北宋曹州济阴(今曹县西北)人。进士及第后,为池州推官。历任大理评事、通判邵州,改太府寺丞、通判濮州。迁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中正为官清正,深得皇上信任。转运使陈纬离任时,推举中正代任自己职务,太宗说:“朕自知之。”于是召任中正为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中正身材高长,皇帝就给他选一个大笏(上朝时拿的手板),并赐给他加长的红衣。中正到任后,当年大丰收,赋税和粮食都收的很充足,转运使王子舆准备全部调往京师,中正不同意,说:“东南每年输送粮食五百多万石,江南占一多半。今年有点剩余,要考虑到歉收年份和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受饿。”于是停……[详细]
孙继先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111990)
  孙继先(1911—1990),山东省曹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土地革命时期1932年8月,任红二十二军六十四师连长,之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四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11月,入红军学校学习,半年结业后,任江西模范师二团、三团三营营长。1934年10月,长征开始,调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先遣团)一营营长,率部参加了四渡……[详细]
黄揆 [] (?~884)
  黄揆(?-884), 唐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黄巢弟。率起义-战各地中和三年(883)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之战时,为李克用部将李存贞所败。旋与王璠攻克华州(今陕西华县),后又为李克用军所破。次年,与黄巢同在泰山狼虎谷牺牲。生平事迹三年,阻止王仙芝降唐,率部独立作战。五年,王仙芝战死,遂收其余众,被推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继而率众十余万,摆脱唐军围攻,乘虚南渡长江,转战浙东,自衢州(治今浙江衢县)开山路700里入福建。六年,先后上表求授天平和广州节度使,朝廷不许。黄巢急攻广州,即日陷之。时军中遇疾疫,死者甚众,诸将请“北还以图大事”。黄巢遂……[详细]
  王道平,原名王喜太,1886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王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期正值清廷昏庸腐败,丧权辱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岁月。王道平生性刚毅豪爽,对啼饥号寒的黎民百姓寄予无限同情,对国内外反动势力残酷镇压与血腥盘剥极为不满,立志走救国救民之路。1911年,由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中,王道平大为振奋,为报效国家,剪掉辫子,毅然从戎,后升任团长。不久,胜利果实即为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篡夺,革命遂告失败,社会重又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混乱之中。对此,王道平时有不平之声:“天下被糟踏得太苦啦!象这样残害百姓的军队……[详细]
丁一汇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丁一汇(1938.7.18- )天气与气候学家,出生于安徽,原籍山东省曹县。1957-1963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学习与毕业,1963-1967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与毕业。先后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海洋预报总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一些高校兼职教授,东京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详细]
  李师中,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年十五,即-议论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累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历河东转运使,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稍迁至右司郎中。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珠溪诗集》,词存《菩萨蛮》一首。……[详细]

全部曹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