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陕西 > 西安 > 临潼名人

临潼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阎立本:(?—公元673年),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出身绘画世家与父亲毗,兄长立德均擅绘画、工艺和建筑。当过右相、封博陵县男、中书令。他工书法,擅画名人、车马、台阁。他能“变古象今”,笔力圆劲雄浑;尤精肖像,长于刻画性格。画作有公元六二六年作《秦府十八学士》、公元0三年作《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等,入《历代名画记》;《魏徵进谏图》、《十二真君像》、《王右军真图》等四十二件,入《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步辇图》卷,卷后有宋人摹本,绢本,设色,宋初章友直(伯益)录唐代李道志、李德裕重装背时的题记,现藏故宫博物院;《历代帝王图》卷(存十三段,自汉昭帝至隋炀帝……[详细]
虞庆则 [] (?~598)
  虞庆则(?~598年),京兆栎阳(治今陕西临潼)人。本姓鱼,先辈仕赫连氏时,迁家于灵武(今宁夏陶乐)。世代为北边豪杰。父虞祥,北周时为灵武太守。虞庆则自幼性格雄毅、洒脱。身长八尺,胆略过人,长于骑射。常身披重甲,左右开弓驰射,而且能讲一口流利的鲜卑语,州郡豪侠都对他十分敬畏。早年只知打猎,后折节读书。仕周,拜中外府行参军,稍迁外兵参军事,袭爵沁源县公。宣政元年(578),授仪同大将军,出任并州(今山西太原市)总管长史。次年,授开府。当时,稽胡反叛,内史下大夫高颎上 书推荐虞庆则率兵讨伐。及平,委他任石州(今山西离石县)总管,继续守边。在任时,威惠并用,境……[详细]
张俭 [] (591650)
  张俭(约591~650年),字师约,唐初将领,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人。其祖父、父亲在隋朝为官,他是唐高祖李渊的从外甥。唐王朝建立,李渊授他右卫侍郎。贞观初,累迁为朔州(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刺史。唐初,-厥兵力强盛,不时出兵侵扰边境,颉利可汗动辄向唐边地的守令索要财物,“缘(沿)边诸州,递相承禀。”采取屈从、迁就的办法。张俭到朔州,拒不受颉利的要挟,太宗闻听嘉之。他广营屯田,一年收获粮食十万斛,“边粮益饶”。遇霜旱灾害,他劝百姓互相接济,免受饥饿,州内安定。贞观三年(629)十一月,李靖领兵攻打-厥,次年初大败之。突厥的思结部落无所依,投归于张俭州内,……[详细]
惠果 [] (746805)
  惠果(746~805年),俗姓马,今陕西临潼县人。9岁出家,在青龙寺剃度,在大慈恩寺受戒后,入大兴善寺拜不空的弟子昙贞受学。后留在不空身边亲受密法,后又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学胎藏及瑜伽密法,名闻京师,代宗惊奇,即召问法,应对如流,帝知名不虚传。代宗大历二年,惠果21岁,即学成密法,主持青龙寺专弘密部。在青龙寺东塔院设灌顶道场,传授灌顶密法。上至朝廷权贵,下至庶民百姓,都从惠果受灌顶,时称密宗大师。顺宗永贞元年(805)在青龙寺逝世,终年60岁,僧龄51,戒腊40,追封“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灌顶阿阇黎”。惠果在青龙寺弘传密宗40年,入门弟子和信徒甚多,门下……[详细]
   王如(生卒年不详),西晋时关中流民起义首领。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人。初在本州为武吏。元康四年(294),关中大旱,造成严重的饥馑。七年(297),又发生了瘟疫,百姓饥饿无食,逃往豫州和荆襄一带。王如这时随流民逃到了宛县(在今河南南阳地区)。晋怀帝永嘉四年(310),西晋政府命令散处各地的秦雍流民返回乡里,而当时关中仍处饥荒之中,流民都不愿返回。征南将军山简、中郎将杜蕤(锐)奉令武装押送流民北返关中,激起了流民的强烈不满。王如乘机号召流民-,于黑夜带领流民袭击押送的两营官兵。官兵无备,被冲得溃散。流民即拥护王如为首领,聚众起义。王如率起义队伍攻下颍川……[详细]
  阎立德(约596~656)北周武帝外孙、唐代建筑家,工艺美术家,画家。名让,字立德,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工程世家,唐武德至贞观年间任尚衣奉御、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工部尚书等。曾受命营造唐高祖山陵,督造翠微、玉华两宫,营建昭陵,主持修筑唐长安城外郭和城楼等。对工艺、绘画造诣颇深,曾主持设计帝后所用服饰。绘画以名人、树石、禽兽见长,与弟阎立本同为著名画家。中国唐代画家、工艺美术家、建筑师。出身贵族,为北周驸马、石保县公、隋代画家阎毗和北周清都公主之长子。阎立德继承家学,擅长建筑、工艺、绘画,具有多方面才能。于唐高祖武德初年为秦王府士曹参军……[详细]
张定和 [] (?~607)
  张定和(?~607年),字处谧,京兆万年(今陕西临潼县)人。隋朝著名战将。早年家境贫寒。但他却很有志向。平陈之役开始。他积极应征入伍,准备参战。临行前,苦于没有钱,便想将妻子的嫁妆卖掉。其妻坚决不给,张定和无奈,毅然从军。战斗中,他勇猛无比,立下战功。文帝闻知,拜他为仪同,并赏物千段。于是他愤然休妻。此后,又屡建功勋,加上开府,累为骠骑将军。突厥族袭扰边疆时,张定和跟随上柱国李充出兵抗击。两军相遇,张定和冲锋陷阵,被敌人刺中颈部,血流如注,但张定和临危不惧,用草塞住伤口,神情自若,继续作战。这一行为感动了隋文帝,当即派人送来了药品。得胜还朝后,张定和进位……[详细]
吕震 [] (?~1426)
  吕震(?~1426年),字克声,明代大臣。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洪武十九年(1386),吕震由乡举进太学。当时,朝廷命太学生到各郡县去考查,目的为了均衡贡赋,吕震奉旨到两浙(今浙江省)考查后奏报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很满意,晋升他为山东按察使试佥事。不久回京,调任户部主事,后又调任北平按察使佥事。建文元年(1399)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夺取帝位为成祖。朱棣任命吕震侍太子居守。永乐元年(1403),调吕为真定(今河北正定县)知府,不久调京任大理寺少卿。永乐三年(1405),升为刑部尚书,永乐六年(1408),调为礼部尚书。次年,成祖北征,命蹇仪辅助皇太子处理朝……[详细]
  公孙武达(生卒年不详)唐初将领。京兆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栎阳镇)人。隋末从军,素以豪侠闻明。李渊父子兵进渭北,他前往长乐宫(在今陕西大荔县)投奔李世民,遂为秦王李世民部将。武德初年,随从李世民多次征战立功,为秦王府右三军骠骑,封清水县公。李世民继皇帝位,为检校右监门将军。贞观初年,出任肃州刺史。突厥数千骑兵骚扰,他率精兵两千与张掖河大败突厥,唐太宗玺羽褒奖,迁为左监门将军。后奉太宗命令率军进击灵州之突厥可逻拔扈部。以功封为东莱郡公。唐高宗永徽年中升为右卫大将军。卒赠荆州都督,陪葬于咸阳昭陵。……[详细]
  张皇后(?-762年),唐肃宗的皇后,昭应县(治今陕西临潼县)人。她的祖母窦氏生在扶风平陵的世宦之家,是睿宗李旦的窦皇妃之妹,被封为邓国夫人。天宝年间她被选入皇太子宫中为良娣。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战起,玄宗逃往成都时,张氏与李亨随行。行至马嵬驿时,百姓请太子李亨留在关中平叛,张氏立即劝李亨留下,李亨即北上灵武(今宁夏自治区灵武县),重新组建朝班,继立为皇帝,是为肃宗,册立张氏为淑妃。乾元元年(758)四月立为皇后。她当了皇后,又甚得李亨的宠爱,因而大胆干预朝事,与大宦官李辅国结为-,把持宫廷大权。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病危,她与宫中侍从官密谋,……[详细]
  张耀明(1905~1972),陕西临潼县张家庄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抗日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陆军旅长、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兼陆军第38军军长、南京首都卫戍总司令;黄埔军校第三任校长等职。抗战前期1924年春经于右任介绍,与关麟征、杜聿明等十数名陕西学生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在黄埔学生军中任初级军官,历经东征、北伐及国民党新军阀混战。1930年冬中原大战结束后,关麟征升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师步兵第11旅旅长,张任第11旅第21团上校团长。从此,成为关麟征集团的骨干成员。1932年6月,蒋介石集结重兵第4次“围剿”鄂豫皖苏区时,关……[详细]
李邦瑞 [] (?~1235)
   李邦瑞(?~1235年),字昌国,以字行,京兆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嗜学,勤奋读书。战乱之中,他逃亡到山西太原,投奔金军为小史,蒙古太师木华黎领兵南下攻打金国,金军失败,李邦瑞遂投降蒙古军,仍住于太原。蒙军将领知他有才学,便将他送往成吉思汗行营,在中书任职。1230年,元太宗窝阔台与南宋议和,派李邦瑞为使南下,他到达宝应(江苏宝应县),因南宋拒绝和谈受阻不能南下。后来,南宋同意和谈,李邦瑞方完成了使命。他北返后,受到窝阔台的接见慰问,赏赐他车骑旃裘衣装金银等。这时,他向太宗请求南下寻访家人,太宗准许,他便南来太原一带。1234年……[详细]
范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42010)
  范明(1914.12.04-2010.02.23),原名郝克勇,陕西西安临潼县栎阳镇郝邢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曾在复旦大学、国民政府盐务税警官佐学校学习,后毕业于东北大学政经系。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0年8月护送十世班禅返回塔尔寺,并出任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被打成右派,撤销一切职务,同时开除党籍、军籍;和妻子一起,被发配到长白山地区劳动改造;后又……[详细]
张殿琳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殿琳, 物理学家 1934年11月13日生于陕西三原,籍贯陕西临潼。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从事实验凝聚态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在准晶物理性质研究中,首先发现了D相准晶多种输运性质的强烈各向异性。发现了沿准周期方向电子一声子相互作用的质量增强效应。在D相准晶的隧道谱中发现了一系列低能尖峰,有可能显示准晶长程序的能谱效应。首次在电荷密度波材料NbSe3中观测到在通过第一相变点时,其电子态密度是连续变化的。首次在远高于相变点直接观察到赝能隙的存在。在研究工作中发展了相关的实验技术。 ……[详细]
  郭希仁(1881~1923)原名忠清,字时斋,又字思斋,后改字希仁。辛亥革命后废原名,以字行世。陕西临潼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考入陕西大学堂,受梁启超等影响,批评时政,次年四月被开除。同年秋中举,得陕西学政沈卫批准,免试入宏道高等学堂读书。三十年(1904)会试未中,三十一年(1905)主讲于渭北学堂,即临潼县高等小学堂。三十三年(1907)春,得渭南知县张育生资助赴日本考察,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军事、教育、工农业生产、交通及商业诸方面的成绩深为赞许;与陕西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会员亦有接触,但未接受同盟会的革命主张,对革命派批判孔子君主至上思想的文章……[详细]
   刘曾(生卒年不详),字鲁如,清康熙时地方廉吏。陕西临潼县人。青年时他曾跟随关中名儒李颙游学。康熙十八年(1679)中进士,授湖南辰州溆浦知县。此县地处偏僻,积年存在着田赋丁役不均的弊端。刘曾到任,深入民间了解乡情,组织人力丈量地亩,逐户造册登记,张榜公布,明申政府的赋役政策。这一措施,减少了下层官吏和豪绅从中舞弊的机会,深受百姓称赞。从此,百姓乐于从事生产,地无荒芜,减轻了群众负担。他在县治理三年,政声很高,被提为吏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他在吏部时,有一官吏送来千金为他祝寿。他正言厉色加以拒绝说:“我岂能受此不明不白之金?”因他清廉有声,被调任贵阳知……[详细]
  王泰吉(1906~1934)字仲祥。陕西临潼人。青少年时就读于西安同志小学、省立第三中学,1924年5月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一期。到校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冬,中共组织派王去开封,在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兼河南督办胡景翼部学兵营任排长。他严格训练学员,并在所在连队建立了中共外围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发展成员四五十人。1926年春,国民军第二军在河南失败,中共组织派王到陕军甄寿珊部政治处工作,不久任甄部教导营学兵队队长,后任第一营营长;同时任中共甄部军支宣传干事。1927年底率甄部教导团第一营驻防陕西麟游。1928年4月,响应中共武……[详细]
  康寄遥(1880~1968)名炳勋,字寄遥,法号法真,自号寂园居士。陕西临潼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入关中书院读书,毕业后关中书院改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康留校任教。三十二年(1906)后任西安八旗中学堂教习、西安城区查学委员。清宣统元年(1909)入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求学,1911年回陕参加辛亥革命,任陕西军政府财政司次长;同年还在国民党秦支部任文事科干事。1913年主办西北大学预科,任校长。1914年因袁世凯势力控制陕西而脱离仕途,转而发展实业。起初,他准备开办纺织厂,曾往来于京、沪及各大商埠调查,又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在上海主编《国民杂志》月刊,为发……[详细]
王世充 [] (?~621)
  • 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原来是姓支的西域胡人,也是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曾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为日后占据河南称帝奠定基础。此后王世充大破李密,招降瓦岗众将。公元619年,王世充自立称帝,国号郑。公元621年(武德四年)七月九日,李世民凯旋回到长安,将王世充、窦建德献于李渊,后独孤修德未报杀父之仇将王世充杀死。名人生平早年经历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他祖父支颓耨年纪轻轻就死了。他父亲支收跟随他的改嫁到霸城王家的母亲生活,因而就改为姓王,官职升到汴州长史。王世充广泛阅读了各类书籍,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详细]

全部临潼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