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潮州 > 潮安区名人

潮安区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饶宗颐 蜚声国际的国学大师
   饶宗颐,大紫荆勋贤(1917年8月9日-),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安县,是蜚声国际的国学大师、汉学家,在中国研究、东方学及艺术文化多方面成就非凡。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生平简介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香港大学副校长曾这样评价他:“香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漠了。”而他又是以“辛苦待舂锄”来谦虚地评价自己一生成就的。饶先生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生于广……[详细]
  黄仁勇(1762~1817),字智斋,学名良越,广东潮安古苍镇海阳县(今潮州市)孚中村。清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即为庆祝嘉庆帝登基特开恩科武进士第一人。黄仁勇与其他武进士不一样,他出身并非将门,他的父亲黄廷毅,是一个老实的普通农民。但是黄仁勇自幼胆大,有勇气。因为家境贫困,一直到了12岁才进本乡私塾,开始读书。虽说人穷,却志向远大,胆识过人。他既勤奋于学习文化知识,又喜爱练习武艺功夫。他练武使用过的巨石,最重竟有三百多斤。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仁勇曾考中文科举的秀才。可见黄仁勇刻苦学习之一斑。至于武举,要想武童试入考是需要武备-具结呈保的。……[详细]
庄育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41996)
  • 庄育智
  庄育智(1924年7月27日—1996年3月23日),出生于广东潮安。材料科学家、物理冶金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庄育智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其父庄孚初,与朋友在汕头合伙开布店,母亲是家庭妇女,勤劳贤淑。他们共育有三子一女,庄育智排行第三。庄育智五岁时入潮安县立第六小学读书,1933年转入潮安县立第一小学,毕业后考入潮安县立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又相继在香港华仁书院、昆明南菁中学、云南大学附中学习。1942年,他考上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1946年6月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在天津炼钢厂当工务员。19……[详细]
林大钦 [] 明朝状元 (15101545)
  林大钦(1510—1545),字敬夫,号东莆居士,出生于潮安县金石仙都,是明朝正德至嘉靖年间潮州一位著名名人,民间至今流传着他许多年时聪明过人的故事。林大钦于嘉靖元年(1522)中进士,因廷试获嘉靖皇帝赏识,特意钦点为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负责修史工作。 大钦父早丧,嘉靖十四年(1535)母病,上表乞请待养,获准回乡。与薛侃等友朋于桑浦山宝云岩讲学,著有《东莆先生文集》。墓在桑浦山麓,仙都村有“状元第”门亭遗址。林大钦,字敬夫,号东莆,1511年12月25日(明正德六年十二月初六日。折算据《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生,1545年9月17日(明……[详细]
陈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41983)
  陈德(1914—1983),广东省潮安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野战医院文书,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政治处副主任,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十六团政治委员,清河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山东军区第七师二十一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七师二十一旅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八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一四五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南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山东省军区政治委员,广州军区顾问。一……[详细]
钟香崇 中国科学院院士
  钟香崇, 耐火材料专家。原籍广东潮安,1921年11月21日生于广东汕头。194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49年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教授,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顾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长期从事耐火材料科技工作。解决了平炉硅砖和高炉砖等技术问题,为当时恢复提高钢铁生产起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资源特点,组织指导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镁铝砖和高铝砖的研究开发,在平炉、电炉、高炉等推广应用,当时居国际领先地位。进行了氧气转炉炉衬材料和连铸长水口的研究开发,显著提高转炉炉龄,解决了连铸板坯裂纹问题。研究开发了耐火纤维……[详细]
  苏石风 男,一级舞美设计。广东潮安人,1921年2月6日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顾问、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1937年初侨居泰国从商,1939年秋回国,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其间曾负责组办美专业余剧社,同时考入由孔另境、鲁思、周贻白主办的华光业余戏剧专科学校夜校学习戏剧编导。1942年上海美专毕业后去重庆,参加由地下党于伶、金山领导的中国艺术剧社。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上海组办新美剧社,同时参加朱端钧主持的建文剧社担任舞美设计。1947年参加东山越艺社任舞美设计,先后为《怡红拢翠》、《梁祝哀史》、《宝……[详细]
王大宝 [] 潮州八贤 (10941170)
  王大宝(1094~1170)王大宝,字元龟,宋代潮州海阳县登瀛(今广东潮州市归湖镇)人。先祖由福建温陵(今泉州)迁漳浦,再迁广东饶平,后定居于海阳。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南宋建炎二年(1128)廷试第二,中榜眼,授南雄州教授。绍兴初年,任枢密院计议。绍兴八年(1138),差监登闻鼓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十年(1140),抗金名相赵鼎贬谪潮州,时王大宝适归潮家居,与赵共研《论语》。赵赞叹王的文章学识。王大宝知连州时又结识抗金名将张浚。改任袁州知州时,曾进《诗书易解》,高宗阅后颇为赞赏,任命为国子司业兼崇政殿说书。其后历任直敷文阁、温州知州、提点福建刑狱、提点……[详细]
  • 林若
  林若1924年10月出生,广东潮安人。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1947年到东江游击区工作,任粤赣湘边纵队二支队政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1950年3月后,任中共广东省珠江地委政研室城市组组长,中山县土改工作队队长,东莞县五区土改工作队队长、区工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书记,湛江地委第一副书记。“文革”中受到破孩。1971年2月后,任湛江地委常委,南方日报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省委运动办副主任,广州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湛江地委书记。1982年12月后,任广东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详细]
  • 陈翘
  陈翘,著名舞蹈家。又名陈霭翘,1938年11月生,广东潮安人,中共党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南方歌舞团艺术指导、一级编导,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陈翘1949年从事新文艺工作,先后在汕头文工团,海南歌舞团,广东民族歌舞团,任舞蹈演员和编导。1955年至1959年分别就读中央民族歌舞团和中央歌舞团。1956年开始从事舞蹈创作,在海南岛生活近三十年,深入生活,坚持创作,并将黎族舞蹈推上国际殿堂,被称为黎族舞蹈之母。 陈翘1980年起担任广东民族歌舞团〔1989年易名为南方歌舞团〕副团长、艺术指导。主要成就:创编了一批饮誉海……[详细]
冯铿 左联五烈士 (19071931)
  冯铿(1907.10.10—1931.2.7),女,又名占春、岭梅。原名冯梅岭,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原籍浙江杭州,清末随祖移居海阳县城南面的云步村(今潮州枫溪云步),及后迁至汕头市。冯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家庭。少女时,曾寄宿礐石女校,后就读于汕头友联中学高中部,冯铿是民国时期潮汕最著名的女作家,作为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 代表著作有政论文《破坏和建设》《妇女运动的我见》,短篇小说《月下》《一个可怜的女子》;在《岭南民国日报》副刊《文艺》上发表过诗歌《深意》《你赠我白烛一支》,散文《开学日》《夏夜的玫瑰》等。清光绪三十三年(1……[详细]
   陈唯实(1913—1974),原名陈英光,又名陈励吾、陈悲吾。1913年出生于潮安县官塘乡。1927年就读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韩山师范),1931年毕业后执教于澄海县永新乡小学。1934年赴北平,进北平图书馆自修哲学,一年中读了许多中外哲学书籍,被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所吸引。 1935年到上海,参加艾思奇等发起的新哲学大众化、通俗化运动,出版了多部哲学论著,并参加了上海社联和上海文化界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10月日军进犯上海前夕,他转赴武汉。1938年初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政治系副主任,同年11月到延安,先后于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任教,并任中央研究……[详细]
  李前忠 (1938~2013.10.19)广东潮州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潮安三中。曾任潮州市文联秘书长、副主席、主席,潮州市作协主席,《韩江》杂志主编,市政协委员,广东作协第四、五届理事。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小说集《落地生根》,散文集《流年碎片》。短篇小说《出嫁前夕》获广东省1983年度新人新作奖,短篇小说《凤美村志纪实》获《羊城晚报》1991年岭南文艺专页优秀作品奖,散文《沉重的记忆》获1998—1999年广东文学擂台赛单篇优秀作品奖。……[详细]
  陈善文 (1922~1985)原名陈货。广东潮安人。中共党员。1939年-香港,参加中共组织的香港文艺青年团体,1941年回内地参加新四军,曾任1师文工团创作员,《抗敌报》及《淮海报》、记者,新华社华东分社前线记者。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新华书店,《学习杂志》主编,关东文专教师。1949年后历任《长江日报》副刊部负责人,新华社华南总分社特派记者。中国作协广东分会专业作家。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改正后历任广东省文联副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秘书长、党组成员,广东文学会副主任。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详细]
  杨樾 (1918~2012.3.14)笔名方生、于燕郊。广东潮安人。1937年参加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1938年参加汕头青年战地服务团,1946年后历任《建国日报》总兼文艺副刊主编,香港《华商报》,粤赣湘边纵队教导营排长,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社科联研究员,《学术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会长,广东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三十年文艺简论》、《论当前的文艺口号之争》、《开拓自我的世界》(合作)、《长短集——五十年文艺作品选》、《风雨集——五十年学术论文选》、《论国家在……[详细]
  戴平万(1903~1945)戴平万,原名戴均,笔名庄错、岳昭、戴万顺等,广东海阳(今潮安县)人。戴出身书香门第。早年在潮州中学(后改名金山中学)读书时,与洪灵菲为同学,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民国11年(1922)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西语系。次年秋,与洪灵菲等组织“火焰社”,开始发表诗歌、散文。民国13年投身-。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潮州旅穗学生革命同志会”。次年参加省港大-。民国15年夏大学毕业,由国民党中央海外部派往暹罗(今泰国)工作。后离开暹罗回到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出版短篇小说集《出路》。民国16年秋,又从上海回海陆丰参加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详细]
  郑智勇(1851~1935)郑智勇,乳名义丰,原名海涛,清咸丰元年(1851)出生于广东海阳(今潮安县)凤塘淇园村。智勇幼年丧父,生活艰辛。曾到本县的鹤陇当牧童,后又流浪于汕头埠。同治二年(1863),仅12岁的郑智勇即远涉重洋,到暹罗暹北边陲谋生。他于青年时期加入洪门“私派”集团,接触社会上的帮会组织。由于他机智勇敢,以勇服人,以义待人,因而不久便一跃而坐上“私派”组织的第二把交椅。因其乳名义丰,故有“二哥丰”之称。暹罗国五世皇时代,官府开放赌场。智勇取得开办“花会长”的特权,除每年向当局缴纳巨额税款外,日进万金。于是,他以雄厚的资力,在暹罗、日本、香……[详细]
  许甦魂(1896~1931)许甦魂,又名许进,原名许统绪,广东潮安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本村私塾读书。辛亥革命后,在学校里带头剪掉辫子。民国元年(1912)夏,父亲病故,他-辍学,到庵埠当店员,并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初步受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民国5年(1916)秋,许魂瞒着结婚不久的爱人和亲友,出走南洋,在新加坡一家百货店当店员。他结识了彭泽民、包惠僧、董方成等爱国青年和国民党人士,经常一起谈论国内政治形势。民国6年(1917)8月,许魂以私蓄在新加坡创办华工免费夜校,自任校长。到民国9年,该校先后有4批、近200名华侨受到教……[详细]
  民国32年(1943)8月出生,广东潮安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1968年8月至1970年4月,大学毕业安排到斗门县解放军6859部队农场工作。1970年4月后,任中山县三角公社农技站技术员、副站长、站长。1976年2月至1977年9月,在华南农学院援外班进修。1980年后,任三角公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三角区副区长、民众区党委代书记。1986年11月至1987年6月,任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1987年4月至1998年1月,任中共中山市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1994年2月至1999年2月,任市委常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常务副市长。1998年……[详细]

全部潮安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