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西 > 抚州 > 临川区名人

临川区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王安石 [] 唐宋八大家,北宋文坛四大家,中国古代十大名相,宋朝宰相,中国六大政治家,宋朝词人 (10211086)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东乡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生于临江军(今江西清江)。身官宦之家,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针砭时弊、要求改……[详细]
汤显祖 []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15501616)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 - 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外,能精乐府、、歌行、五七言诗;诸史百家而外,通天官、地理、医药、卜筮、河籍、墨、兵、神经、怪牒诸书”(邹迪光《临川汤先生传》)。他不但爱读“非圣”之书,更广交“气义”之士,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铸就了正直刚强,不肯趋炎附势的品格。名人生平汤显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汤显祖从小聪明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汤显祖青年……[详细]
谢逸 [] 宋朝词人 (10681113)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详细]
谢薖 [] 宋朝词人 (10741116)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东馆镇)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谢薖与其兄以诗名重当时,吕本中将其兄弟二人比……[详细]
揭重熙 [] 明朝兵部尚书 (?~1651)
  揭重熙(?-1651年12月15日),字祝万、又字万年,号蒿庵,江西临川湖南乡揭家坊人。南明著名大臣,明末清初诗人。揭重熙自幼聪明好学。崇祯九年(1636)乡试及次年会试均以五经中试,时称异才。崇祯十年(1637)进士。初任福宁(今福建霞浦)知州,能体察民情,审理案件,重证据,允许当事人申辩,以理服人,依法量刑,宽严适度,有“一清如水爱如春”之誉。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灭亡。吴三桂0清军入关,李自成败走。满清铁骑挥戈南下,迅速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揭重熙决心以身许国,与福宁州副总兵洪日升起兵勤王。行前……[详细]
  俞国宝(约1195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号醒庵。江西抚州临川人。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之一。国宝性豪放,嗜诗酒,曾游览全国名山大川,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锦词佳篇。著有《醒庵遗珠集》10卷。约宋宁宗庆元初前后在世。孝宗淳熙间为太学生。《武林旧事》卷三载:淳熙十二年(1185),太上皇高宗一日游西湖,见酒肆屏风上有《风入松》词云:“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髻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醉,来寻陌上花钿。”高宗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详细]
王安礼 [] 临川三王 (10341095)
  王安礼(1034年--1095年),字和甫,北宋政治家、诗人。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人,王安石同母四弟。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卒于哲宗绍圣二年,年六十二岁,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著有《王魏公集》20卷。王安礼嘉祐六年(1061)中进士,初入幕河东路唐介门下。熙宁三年(1070),西夏侵犯边境,河东宣抚使韩绛仓促调集四万百姓防守。王安礼坚决反对,认为“民不习武事,今驱之上阵,纵不为敌所败,亦会冻饿而死,应该停止征用”。后帅吕公弼采纳他的意见,改调精兵迎敌,使四万无辜百姓免于难。吕公弼非常感谢王安礼之议,并将此事上奏。宋神……[详细]
王安国 [] 临川三王 (10281074)
  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王安石同母弟。熙宁进士。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王安石之弟,北宋政治家、诗人。他自幼聪颖上进,虽未曾从师入学,但写出的文章却有条理。12岁时将其所写的诗、铭、论、赋数十篇向人展示,观者无不惊叹其文采超群。他的《题滕王阁》一诗是在13岁时登滕王阁所作,诗中言尽而意不尽,极有……[详细]
王雱 [] 临川三王 (10441076)
  王雱[pāng](1044-1076年),字元泽,汉族江右民系,王安石之子。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学者。王雱明确认为老子是“大圣人”④,其言与孔子“相为终始”⑤, 并主张 在当时应“以老氏为正”, ⑥ 可谓对老子是推崇备至。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雱[pāng](1044-1076):汉族,字元泽,临川人,王安石之子,北宋文学家,儒家、道家学者。自幼敏悟,数岁时,客有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沈括《梦溪笔……[详细]
李绂 [] 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和诗文家 (16731750)
  • 李绂
  李绂 fú (1675~1750)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和诗文家。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由编修累官内阁学士,历任广西巡抚、直隶总督,因参劾下狱。乾隆初起授户部侍郎。治理学宗陆王(陆九渊、王守仁),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著有《穆堂类稿》、《陆子学谱》、《朱子晚年全论》、《阳明学录》、《八旗志书》。李绂少时孤贫,好学,自幼聪颖,读书经目成诵,有神童之称,十岁能诗,十二岁即与里中诸先生结诗社。家贫甚 ,曾大风雪中手拿三百钱独身寻兄于汉阳,匝月,走三千里。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举江西乡试第一,康熙四十八……[详细]
  傅大庆,1900年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上顿渡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傅葵生,年轻时中过秀才,不幸早逝。母亲李冰,多年在县立小学教书,因受过戊戌变法后的新教育,思想开明,经常对子女进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傅大庆兄弟四人,全靠母亲省吃俭用,拉扯长大。二弟傅庆丰是一位思想激进的爱国青年,在-英、法殖民主义统治的“沙基惨案”中英勇捐躯。傅大庆从小受到母亲严格的教育,他刻苦学习,成绩优良。在江西省立第七中学读书时,正值五四运动风起云涌之际。5月15日,临川学生奋起响应,他立即率领同学走上街头,--,声援北平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行动。暑假期间,他又与在北……[详细]
  陈际泰(1567-1641),字大士,号方城,江西临川鹏田陈坊村人。明末古文家。“临川四大才子”之一。 其父仪生,号西园,流寓于福建汀州武平,教书为业,陈际泰生于该地。崇祯七年(1634年)陈际泰68岁才中进士,任行人。他幼年家贫如洗,无法与其他幼童一样进学读书,只好借邻居小孩的书,偷偷躲在一边自学。8岁时,得到表兄一本破烂《书经》,刻苦自学,揣摩其意,慢慢通晓其义。10岁时,在外公家药笼中找到一本《诗经》,便日夜攻读。父亲要他下田劳动,他将书带在身边,一有空就诵背不止。14岁时,代父教蒙馆,先后向济川、钟美政、郝庶野等人学习写文章。20岁时,认识了邱一……[详细]
汪革 [] 北宋诗人 (10711117)
  • 汪革
  汪革(1071-1117)字信民,号青溪,江西临川腾桥人,祖籍歙(今安徽歙县)。北宋诗人。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之一。汪革与饶节、谢逸、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少年时就学于北宋学者吕希哲门下,工诗文,有才名。绍圣四年(1097年),礼部会试第一,为长沙教授。时逢老母去世,安葬乏资。同僚集资相助,均辞谢不受。有一次,其妻取用宫中一锡水壶,便疾言厉色令其投入江中,并沉痛地说:“这是毁我声誉。”后任宿州教授,曾傍溪盖房,取名“青溪堂”。他一边教学,一边从事著述,所作诗,风格挺拔,为世所称道。吕希哲将他比作后汉时的黄宪、茅……[详细]
  杨志坚(生活于唐大历年间),字号不详。江西临川人。唐代著名诗人。“临川八大家”之一。杨志坚(生活于唐大历年间),字号不详。江西临川人。唐代著名诗人。“临川八大家”之一。其家境贫寒,勤奋好读,善诗。“遍览九经,篇咏之间,-可摭”。与同邑邓通、陈周毛、黄发起、危全讽、危仔昌、张顶、元德昭并称“临川八大家”。和张顶则首开了临川文学创作的先河。因家境贫穷,其妻见杨久不能仕,便向杨索书离婚。杨志坚无奈,赋诗一首《送妻》,以质朴、真切的语言表述了自己坚持学业的志向和终能学成的信念,内含无奈同意离婚的之意。诗曰:“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详细]
张中 著名预言家
  张中(1294-?)张中为江西行中书省抚州路临川县(今抚州市临川区)温泉幕源张村人,生于元世祖至元31年(西元1294年)岁次甲午八月廿二日。名中,一作白中,字景华,又字景和,号真常,字涵素。以春秋应举不第,遂放情山水,遇异人授太极数,谈福祸于咫尺之间,神验非凡。壬寅,明太祖下豫章,邓愈荐祖师于帐前,召问兵事,遂如预言,后居都下数年。一日无故自投大中桥下,借水遁而去,后潼关守奏云,某日祖师策杖出潼关而去,正其投水日也。建文时复见于金陵,做歌曰,莫逐燕,逐燕自高飞,高飞入帝畿,皆如所卜有靖难之事矣。后授前于二周洞微,与张三丰、冷启敬、于梓人、赵原阳、张景忠……[详细]
饶节 宋代诗僧 (10651129)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饶节从小好学,曾游家鄂皖豫等地,与江西诗派的谢逸、谢薖、汪革等就学于吕希哲,关系密切。早年志向颇为远大,遭遇不顺,便纵酒烂醉,数日不醒。醉时往往爬上屋顶,浩歌恸哭,通宵达旦才下来。一次醉了,纵身跳入汴河,幸遇一客船救起,才免入鱼腹(《老学庵笔记》卷二)。元符间,以诗名成为曾布门客,后因请求引用黄庭坚和苏轼,与曾布议论不合,……[详细]
邓从豪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01998)
  邓从豪,理论化学家 1920年10月10日生于江西临川。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1月17日逝世。 曾任山东大学教授、校长。多年在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和微观反应动力学理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双原子分子的一个势能函数提出三维旋转群-分子点群的耦合系数,使配位场理论计算标准化,用量子场论方法推导了过渡态理论的微观速率常数,严格证明了Eyring公式,提出原子、分子应满足的几个条件以构造电子相关函数在超球坐标下把波函数向超球谐和广义拉盖尔函数的两个完备集作展开,从而获得对原子和分子薛定谔方程的直接求解。 曾获国家自……[详细]
陈自明 [] 南宋医学家 (11901270)
  陈自明(1190—1270年),南宋医学家,字良甫,一作良父,晚年自号药隐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汉族江右民系。陈自明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随父学医。14岁即已通晓《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将名家医论与祖传经验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与崔嘉彦、严用和、危亦林、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著有《管见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主要经历他于嘉熙年间(1237—1240)任建康(今南京)明道书院医学教授之职时,我国中医妇产科尚不完备,也没有专著。医书《大方脉》虽……[详细]
饶毓泰 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毓泰,物理学家 1891年12月1日生于江西临川。1918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192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10月16日逝世。 曾任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主要从事气体导电和分子光谱研究。研究了气体导电过程,对低压汞弧放电机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上早期研究斯塔克效应的光谱学家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在铷和铯原子光谱线的倒斯塔克效应实验中,观测到它们的主线系的0和位移现象。40年代与合作者在分子光谱和原子结构研究方面获重……[详细]

全部临川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