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山西 > 运城 > 夏县名人

夏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司马光 []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 (10191086)
  •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详细]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45年即位。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成为封建国家。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魏文侯是魏武侯的父亲,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后来的秦国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在……[详细]
魏武侯魏击 [春秋战国] 魏国国君 (?~前370)
  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文侯之子,战国初期魏国国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记》、《资治通鉴》误载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386年为魏武侯元年。据《竹书纪年》则为前396年即位,前395年为武侯元年)。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详细]
魏襄王魏嗣 [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 (?~前296)
  魏襄王(?―公元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一名赫,魏惠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96年在位。公元前318年,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克而返。惠施为魏出使楚国。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去世,其子魏昭王即位。魏襄王元年(公元前318年),五国联合攻秦,没有胜利就撤兵了。魏襄王二年(公元前317年),齐军在关津打败魏军。魏襄王五年(公元前314年),秦派樗里子攻取魏国的曲沃,并在案门赶跑犀首(公孙衍)。魏襄王六年(公元前313年),秦派人来魏国立魏公子遬为太子,魏襄王与秦王在临晋相会。魏襄王七年(公元前312年),魏……[详细]
魏惠王魏罃 [] 魏国国君 (前400前319)
  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开封)后,魏国亦称梁国),《竹书纪年》作“梁/魏惠成王”,姬姓,魏氏,名罃,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他死于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后称梁惠王,姬姓,魏氏,名罃(《战国策》作“婴”)。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369一公元前319年在位 。魏武侯死后,魏罃与公子缓(魏缓)争立……[详细]
仲康 [] 夏朝帝王 (前2089前2030)
  仲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详,太康弟,后羿废黜太康后立其为王。在位13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县西池下村)。后羿废黜太康后,立仲康为王。仲康名义上在位13年,实际上仍由后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曾派大司马胤侯去征伐后羿的党羽义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终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软禁,无力恢复夏的天下。仲康因此忧闷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在位起讫:前2048—前2030年。仲康 生卒年:前2089—前2030年。出生地:安邑(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西北)。立都:斟寻(今河南偃师市东北)。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年号:仲康元年(甲寅,前……[详细]
  卫獶,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怀帝时任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他精读《易经》、《老子》,说话常常是非常深刻的。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持续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北方的匈奴贵族刘裕乘机起兵入侵。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獶决心把家迁往南方。他的哥哥卫ZAO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卫ZAO分离,卫獶劝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永嘉四年,卫獶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起南下。卫獶一向体……[详细]
  杨一桂(生卒不详)字寒质。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明万历年间进士。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1597~1605)任唐县知县。为官清正,善理民情。万历二十七年(1599)夏旱,杨一桂率下素、温家庄等沿唐河村庄村民,沿河滩开渠一道,引唐河水浇灌三庄农田千亩,获得丰收。激发了百姓开渠引水浇地的热情。翌年又旱,杨一桂复率唐县、完县(今顺平)百姓万余人开挖自西雹水引唐河水,到完县常丰村70多里的广利渠,一年渠成。该渠经唐县、完县38个村庄,分设25闸,沿渠植柳12900株,惠及唐、完二县农民。在开渠过程中,杨一桂亲沿唐河勘察200多里,反复设计,绘制广利渠图说……[详细]
  卫觊(155—229年),字伯觎(出自《华芳墓志》,名字取觊觎。《三国志》中做伯儒当是觎儒二字近音同音弄混之故,当从墓碑),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学家,也是曹魏政权中颇有见识的政治名人。 卫觊少年早成,很早就以才学著称,曹操为司空时,就任他为属吏。先后任过县令、治书侍御史等职。在这个时期,卫觊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进而底定关中做了有益的准备。魏国建立后,他与王象共同主持制定典礼制度,官至尚书。……[详细]
  司马池 字和中,山西夏县人。少年丧父,家资数十万金,全部交其叔父,自己致力于攻读诗书。中进士,为官刚直不阿。宋真宗时知凤翔府。后,朝廷调其入京知谏院,数次上奏恳辞不就。宋仁宗谓宰相曰:“人皆嗜进,而池独嗜退,亦难能也。”为他加直史官之衔,仍知凤翔府。 时凤翔上报大理寺疑狱案请批,被大理寺驳回,主办的椽属甚惶恐,忙向司马池请罪引咎。司马池说:我为知府,一切政事自然由我作主,这事不能怪罪你们。司马池仍上 书请罪,朝廷下旨不予追究。 凤翔府岐阳巡检司长官,平日对其部卒管理苛严,一夜他在岐阳县富民家饮酒,其部卒侦知此事,便趁机拥入富家将巡检绑缚……[详细]
  • 嘉康杰
  嘉康杰,1890年生,山西夏县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反袁斗争和五四-。曾两次到日本留学。1920年,阎锡山向日本出卖山西煤矿权益,他作为留日学生代表回到北京,号召山西学界起来斗争,使阎锡山的阴谋破产。1921年,他回到家乡,拒绝阎锡山的收买拉拢,致力于平民教育。从1921年到1933年,先后在夏县、运城、临汾、太原等地,创办了以太小学、夏县平民中学、运城河东中学、运城中山中学、太原中山中学等学校,积极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成为革命骨干。期间,多次参加和领导反对军阀政府和地主劣绅的各种斗争运动,曾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1927年冬,加入了……[详细]
  康俊仁,1908年出生于山西省夏县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性格刚毅,抑强扶弱,爱抱打不平,深得乡亲们拥戴。遇到什么难事,大家都乐意找他拿个主意。1937年七七事变后,时任周村村长的康俊仁,耳闻日军杀人放火的暴行,义愤填膺。在共产党干部金长庚的指示下,他经常以村长的身份作掩护,进入县城为党刺探情报。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山西形势急转直下。到1938年初,临汾、安邑、运城相继沦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武装在敌占区揭竿而起。同年康俊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康俊仁担任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村里政治气氛空前活跃。面对日军经常到周村骚扰百姓,奸污妇女,抢……[详细]
卫璪 [] (?~311)
  卫璪(?―311年),字仲宝,卫瓘之孙,卫恒之子,西晋著名书法家。承袭祖父卫瓘的爵位兰陵公。后来东海王司马越把兰陵用于扩充自己的封国,改封卫璪为江夏郡公,食邑八千五百户。晋怀帝即位后,任散骑侍郎。永嘉五年(311年),死于前赵刘聪之手。晋元帝时,以卫瓘玄孙卫崇继嗣。……[详细]
  [晋]卫恒弟。善篆及草,名晋父兄。父卫瓘,西晋时重臣、书法家。卫宣,娶晋武帝繁昌公主,婚后数次有酒色方面的过失,被杨骏等诬陷离婚。后武帝知道卫宣是被诬陷的,想要让繁昌公主与他复婚,卫宣却在此时病死。……[详细]
卫瓘 [] (220291)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于魏国仕官,历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后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又成功平息叛乱,命田续杀邓艾父子。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西晋建立后,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晋惠帝即位后,与贾后对立。不久,贾后唆使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卫瓘一门,……[详细]
  安武林 (1966~)山西夏县人,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过小说《友情是一棵月亮树》《泥巴男生》散文集《长大最好做一条书虫》《旧旧的时光》《肚子里的虫子》《风吹过,依然美》《五月的麦田》散文诗集《月亮花》童话集《米粒上的花朵》、《水里的怪物》、《明天树上长橘子》《安迪的魔法书》、《一只想做强盗的猫》《口袋里的太阳花》《老蜘蛛的一百张床》、诗集《月光下的蝈蝈》随笔集《爱读书》《在厕所读书》绘本《麻花小熊》等百余本个人专著。荣获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金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儿童……[详细]
  丁行(1908~1948)山西夏县人。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组织夏县农民暴-动,失败后潜入西北军池峰城部,以文书、上校秘书等身份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他邀请30余位作家成立了战地服务团,慰问前线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奉命随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北上。孙十分赏识丁的才华,任其为十一战区长官部军法处少将副处长(后改任保定绥靖公署军法处少将副处长),兼任河北省政府机要秘书,同时,他又是孙连仲的家庭教师。丁行利用特殊身份,在从事地下情报工作的同时,还营救了不少被捕的同志。1946年初,北平军调部成立后,丁行即与中共代表薛……[详细]
  柴勇 (1953~)山西夏县人。民盟成员。1969年毕业于夏县中学。1970年参加工作,在夏县糕点厂当工人,1978年调夏县文化馆任文学创作辅导员。1984年调山西刊授大学任《我的大学》杂志社副总,《现代企业报》副总。1987年调山西省民政厅工作。民盟山西省民政系统支部主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天城七月》、《天城八月》、《天城九月》三部,散文诗集《黄昏雨》、《月光雨》等七部,共出版文学作品十部。散文诗作品曾获全国优秀青年作品奖、长城杯散文诗大赛第三名。……[详细]
  尉崇泽 (1941~)山西夏县人。中共党员。历任剧团编剧、业务团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委通讯组长,三届政协委员,高级书法师、记者,兼任上海民族画院副院长,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理事,《人民日报》、《大地》杂志、《中国市场经济报》等12家报刊特约记者和编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晋级奖励。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碧云寺》、《青云峰》、《山乡冤案》等50余部剧本,获奖12项。在《人民日报》等68家报刊上发表各类作品2800篇,约450万字,著有《状元弄潮》、《跨国老板》等。作品获国内外大赛奖167项,其中国际奖8项、国家奖65项、……[详细]

全部夏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