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西 > 河池名人

河池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区希范 [] (?~1045)
  区希范(?~1045年),壮族,广南西路宜州所辖环州思恩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宋代进士,试礼部,宋景韦占五年(1038年),区希范与其叔区正辞曾效劳于宋廷官军。后来不被朝廷重用,希范前往宫廷,历数自己的“功劳”,“击登闻鼓,求录用”。朝廷责成宜州(州治在今宜山)地方官吏处理此事。知州冯伸已不但不予录用,反将区希范贬到广西北部的全州,由地方官监管,不久,区希范从全州潜逃回乡。希范回乡后,闻知贵州荔波洞白崖山酋蒙赶聚众造反,便召集族人前往贵州与蒙合作,组织武装-,计划夺取广西一方,建立“大唐国”。经过筹划后,便设坛筑台,杀牛祭天,举行仪式,建制称尊,拥……[详细]
韦拔群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名人 (18941932)
  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广西农-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韦拔群(1894年—1932年),曾用名韦秉吉、韦秉乾、韦萃。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人。壮族。韦拔群于1921年开始领导农民闹革命后,由于深受各族人民的敬爱,人们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拔哥”。韦拔群于1916年初在贵州加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参加了护国运动。后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到黔军任参谋。在“五四运动”影响下,1920年离开黔军到广州加入“改造广西同志会”,次年回东……[详细]
  莫梦弼(1852~1884年7月) ,思恩五峒(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乡)龙水村才院屯人。莫梦弼小时候,就读于村私塾。长大后,另拜名师。莫梦弼勤学好问,记忆力强,博览群书,喜欢议论时事,好打抱不平。成年时,知识丰富,文章更是超群。莫梦弼虽有文才,但不得志,只得投思恩肯龙屯葛之泰和宜北才西屯卢丹成合办的铁锅厂谋生。后受葛、卢刁难,弄得倾家荡产,致而发生小型械斗。光绪四年(1878年)互告到县到省。葛、卢则诬莫“勾匪作乱”。莫则揭发葛、卢“为非作歹,偷税漏税”。因官府受贿,光绪八年把莫梦弼逮捕入狱。莫梦弼后来得亲友相助,几经周折,才逃脱出狱。莫梦弼出狱后,即……[详细]
  黎水保(1851—1887) ,瑶族。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家住瑶寨者葵村。9岁到东坡村就学,由于天资聪颖,刻苦好学,数年之间学业大进,本想报考童生,土官以瑶族报考为历代所不许为由,不准报考。水保愤愤不平,便在家一边生产一边自读,颇知历代兴衰之道,尤其是面对不平等的社会,引起了他的深思,瑶族人民历代做牛做马,食不充肠,衣不蔽体,受尽官家的欺凌,如何拯救瑶家于水火之中? 于是逐渐萌发了造反的雄心壮志,并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造反的想法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受到瑶胞的积极拥护。此后,他便以舞狮为名集中青年们操练武术。当时恰逢八圩街来了一个远方云游道人,自说……[详细]
  谭统南,原名谭彩金,1900年出生于广西东兰县大同区永安村可乐屯一个壮族农民家庭。其家有六兄弟,统南排行老大,很孝敬父母,关心弟弟,自幼学习勤奋,学科成绩优秀。1919年,谭统南在东兰县立高等小学堂就读时,正值我国爆发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是年秋,在桂林省立第二师范毕业的东兰籍学生韦青云(桂林学生联合会会长)回到东兰高等小学任教,向师生宣传五四运动的起因和伟大意义,并组织成立了东兰学生联合会。谭统南积极参加学生联合会到各地圩场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毕业后,他在干来、坡豪等地任教师,十分重视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和宣传群众。1923年,韦拔群打响……[详细]
  冯俊(1430~1496)冯俊,字士彦。宜山县人。明天顺四年(1460年)考中进士,即任刑部浙江司主事,不久升浙江司员外郎。后出任福建按察副使,湖广按察副使、广东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广东左布政使,最后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冯俊一生专事“伸冤理枉”,遇事敢为,不与趋炎附势者同流,亦不为权贵所屈。正统二年(1437),他奉旨往广东审理案狱,处理数百起冤案错案。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新会刘铭谋杀案。当时,广东海康人吴金童携妻女逃难到新会,新会豪强刘铭0吴妻未遂,贿赂奸徒诱杀吴金童并弃尸河中。吴妻-负-投河抱夫尸而后死。凶手刘铭逍遥法外。冯俊一经查访核实后,即逮捕刘……[详细]
  张孝(1821—1859)字铁夷,号士林。安定司接学城头(今高岭)人,幼时聪敏慈孝,故以“孝”名,貌魁梧,异恒人,手长逾膝。家境小康。好除暴安良,抑强扶弱,待人和蔼多礼,众争乐从。他酷爱研读义侠传记及诸家兵法。张孝自小访师习武,娴拳术,尤擅枪棍部法。土官潘凤岗怕他义勇难驭,欲饵其入幕以牵制,张孝素愤-苛政,不为利用,毅然拒绝,甚得民心。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交定司地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土官仍以官租为名,苛敛肥私,司民苦不堪言。张孝利用此有利时机,联络王绣球、卢兴、马昌基等人,组织各地可民抗交官租。数日之内,上段、接学两城头及板谭等村司民先后把官衙追……[详细]
  陈铭玖(1895—1831.8)又名陈鼎,中共党员。东兰县武篆平江乡人,1923年中学毕业后投入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革命,系当时农-动的主要骨干之一。当年秋,为开辟新区,陈铭玖受命以农运特派员身份到都安进行革命活动。10月陈铭玖在镇江乡中和村弄乃屯主持召开古河、 丹桂、镇江、都阳、江洲等6乡农运骨干会,成立都安第一个农民革命组织——西区劳农会(又称“革命同盟会”),提出“打倒土豪劣绅,打倒-污吏,打倒帝国主义”等革命口号,接着组织师生和群众分别在镇江、古河、丹桂、江洲举行--,矛头直指当地土豪劣绅和都安县反动当局,1924年至1925年,在孙中山“联俄、……[详细]
韦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14198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韦士良。壮族。1914年3月29日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三石弄引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随父亲、哥哥干农活。1927年在东兰入韦拔群主办的农-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参加农民自卫军。1929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7军第19师第53团排长,红3军团第5师侦察连连长、第13团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第73师第223团参谋长、团长、骑兵团团长、第73师参谋长、第75师师长。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详细]
覃健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111959)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覃秀华。壮族。1911年5月1日生于广西东兰县第三区板坡乡却里屯一个贫农家庭。8岁起入学读书,初小毕业后辍学务农。1925年入韦拔群在东兰县北帝岩创办的广西农-动讲习所学习,次年结业回乡后参加东兰农民赤卫军第1团,投身当地农-动,保卫家乡。1929年12月随赤卫军参加百色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并改名覃健。先后任红7军第19师56团连宣传员、代理排长。193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随红7-战到中央苏区,任红3军团政治部警卫连排长、第6师16团政治指导员,红3军团政治部警卫连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详细]
李德山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8681911)
  李德山,男,1868年出,为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在广州参加由黄兴等人策划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捕而英勇就义,葬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1894年在广东少林寺习武出师,后到广西桂平教拳为生。1897年偕同父母、弟德威迁到罗城县龙岸定居。1898年在龙岸以教拳习武为名组织“0会”,同游勇头领陆亚发从事反清活动。1904年参加陆亚发在柳州发动的反清起义。1906年在龙岸接受张鱼书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国的革命思想。1907年在柳州由刘古香介绍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并担任联络员。1909年6月,联络会党、……[详细]
  蒙李旺(1825—1864)原名蒙特候,又名蒙卜罗。安定司上段城头弄雷峒(今大兴骨龙村)人。祖父蒙特都,父亲蒙特反,均系老实本份的瑶人,世以耕山狩牧为生。李旺少时思想灵巧,劳作麻利,颇受家庭宠容。20刚出头的蒙李旺,面对瑶民山丁遭受种种病痛、灾祸和土官苛政压迫,深表同情和不满,声言要为山民“解痛消灾”和寻求“太平乐年”。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拜师习道,掌握巫术,并练就一套娴熟武功本领和令人喝采的“跳神套路”。三十来岁,他成了当地瑶民的自然领袖,被尊称为“憋公侯”(瑶语,意为我们的侯公)。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蒙李旺在弄卜峒以“道场”为掩护,组……[详细]
  韦起云(1514—1557年),字葵轩。韦虎臣之长子。父亡时,他年仅三岁,由叔父韦虎林代理州务,长成后,才直接掌管州事。嘉靖十三年(1534年),韦起云奉调与那地州官合兵攻入田州,逐出窃居土司职之许永宣(岑邦佐之姐夫),扶岑邦佐为土官。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韦起云将土司署由武篆迁到木兰峒(今东兰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奉调征剿马平县五都(今柳江县)诸蛮。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奉调征剿贺县弓山、黄峒等“巢贼”。嘉靖年间(1522—1566年)。我国沿海地方常受倭寇侵扰,皇朝命南京兵部尚书张经为军务大臣,督调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进剿;……[详细]
韦祖珍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21982)
  韦祖珍(1912-1982),广西东兰人。壮族。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七军连指导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保卫部科长。1934年参加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南支队保卫科长、军委总政治部保卫部副科长,八路军南下三支队二团政委,热辽纵队二十七旅政委,热东军分区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政委。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委、兵团政治部主任,空军军政委,福州军区空军政委,广州军区政委兼广西军区第二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解放军政治学院速成系毕业,空军少将军衔。 1982年10月……[详细]
  沈槐山,原籍柳城县,寄寓南丹街。宣统元年(1909年)初,抗法英雄刘永福派管带蓝贵庭等2人到南丹秘密发展武装力量,准备在辛亥年(1911年) 配合各地革命组织大张旗鼓进行反清斗争。蓝贵庭先后发展了沈槐山、杨祖卯等49名骨干,以舞狮打拳为名,积极培训基本队伍,准备打下南丹即进军河池,然后到柳州与主力会合。由于泄漏机密,-提前于宣统元年腊月二十五日起义。 当天城里演戏,守城的100多名官兵都去看戏和-,疏于防范,战斗仅几个小时便占领了州城,弹压易振鹏跳墙逃走,查烟委员余天隋、易振鹏的哥哥易海鹏、劝学所所长莫少兰、调查局绅士莫春桂、厘金官张某等-污吏及一些官兵……[详细]
覃士冕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41981)
  覃士冕(1914—1981)于1914年出生于广西东兰县坡毫区那串屯的一个壮族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百色起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特派员、红三军团保卫局侦察科员、第四师十二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营组织干事,补充团营政治教导员,六八六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教导第五旅十三团政治委员,滨海军区二十三团政治委员,二十三团团长,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警备第……[详细]
覃国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广东省军区原副司令员。覃国翰同志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历任文书、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挺进军随营学校副校长、晋察冀军区十二军分区司令员、纵队参谋长、旅政委、冀东军区副司令员、广西百色军分区司令员、广西军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覃国翰同志,因病于1996年5月23日在桂林逝世,享年84岁。……[详细]
  韦立仕,1960年出生于广西都安县澄江乡甘湾村的一个壮族农民家庭。他的家乡历来是革命热土,流传着许多民族志士为抗击外来侵略,为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英勇抗争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特别是学校老师讲述的黄继光、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十八勇士抢渡大渡河的英雄壮举,更是在韦立仕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1978年韦立仕初中毕业,毅然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昆明军区某部的一名战士。当时,越南侵略者疯狂地-排华,韦立仕和他的战友亲眼目睹了越军枪杀我边民的惨景,个个义愤填膺。不久,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在战场上,韦立仕作战勇猛顽强,荣立三等功,光荣……[详细]
  蓝志仁(1904—1932),家住南丹县大厂镇杨州村(原属河池县)。八、九岁开始在本村私塾念书,老师为阳世华,为他取学名蓝艳庭。后因蓝志仁看不惯阳家仗势欺人的行为,便自己取名蓝志仁。民国8年至14年间,还先后在翁乐村的四方井和大厂小学读过书。蓝志仁小学毕业后,民国15年经大厂老师推荐,曾在本村学堂当过学董(负责聘请老师、招收学生、管理学校事务和学田等)。因不惯于迎合地方权势,不到一年,便自行告辞。蓝志仁全家7口人,有田5~6亩,既不够种,更不够吃,曾租种地主阳世华家10多亩田,但秋收交租后所余无几,还得受人家的气,便叫父亲将租田退了,自己先后到宜山、百色……[详细]

全部河池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