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福建 > 三明 > 尤溪名人

尤溪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林积 [] (?~1091)
  林积(?~1091年)林积,字公济,尤溪县常平乡进溪里白泉村(今池田乡中心村下白泉)人。宋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是尤溪县有史志记载的第一个进士。他一生历官40多年,从岭南到豫鲁,从闽赣到两广,足迹遍及四方。林积少年时,上京赴考,途经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住旅店时,发现客房床上有个锦囊,打开一看,里面有珍贵明珠数百颗。心想:这必是昨天住宿旅客遗失的。失落这么多贵重的珠宝,失主一定焦急万分,会返回寻讨的。他怕事情声张出去会遭人劫夺,就将锦囊收藏起来。并查问店家,得悉昨晚有个浔阳商人周仲津在此住过,就说:“周仲津是我的好友,可惜我来迟了,不能相会,他再来……[详细]
李林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名人 (19161940)
  • 李林
  李 林(1916-1940) 女,汉族,福建省尤溪县人,中共党员。李林幼年侨居印度尼西亚。1929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任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子第11连党支部书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坚决要求到前方杀敌,被派到大同,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后随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到雁北抗日前线,宣传和组织工人、农民、学生参加抗日武装。11月,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8支队支队长兼政治主任。1938年春,改任整编后的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详细]
  郭舒(生卒年未详),字端庄。明龙溪县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授职行人。为人廉介耿直,遵纪守法,他人不敢求以私事。天顺五年(1461年),蜀王薨,奉命出使吊唁并谕祭,蜀国赠与金帛,郭舒遵照规定不受。天顺年间,广东右布政使张瑄率兵连破诸“贼”,郭舒奉命到广东慰劳。张瑄馈赠“丸药”50粒,郭舒归馆剖开“药丸”,乃是黄金,立即封固“药丸”,派人退还。成化三年(1467年)之后,郭舒又一次奉命到陕西邠州(今陕西西部彬县,当时辖三县)督课茶税,州守馈送金银,并说这是旧例。郭舒谢绝说:“旧例应该革除,请自本人开始。”郭舒后升任户部郎中,督课庐州税收,遇有权贵请……[详细]
  廖逢卜(1928~1948年)尤溪县中仙乡竹峰村人。廖逢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里。家有薄田10余亩。父亲廖克好,种田为业,农余从事屠猪,收入尚能维持生活。廖克好为人朴实,待人和气。廖逢卜幼年资质聪颖,父母十分宠爱,8岁时进入竹峰初小,成绩优秀,继而升入井门小学,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尤溪县立初中,15岁毕业。民国30年(1941年),福州第二次沦陷。这年秋天,15岁的廖逢卜考进福建学院附中(这时学校迁到闽清白云渡)。廖目睹日军在福州-掳掠,惨杀无辜的种种暴行;想到国民党腐败,祖国东南半壁河山沦入敌手,无比愤慨,经常在同学中发表不满言论,抨击日军侵华强盗行为。……[详细]
  詹荣(1500~1551年)詹荣,字角山,又字仁甫,先世为今池田乡高士村石龟人,其祖父参军迁籍山海卫。詹荣生于明弘治十三年。嘉靖五年(1526)登进士,历任尚宝卿、山东巡抚、兵部左侍郎、左尚书等职。当时,鞑靼酋长俺答经常入犯边境。嘉靖廿五年,任兵部左侍郎的詹荣与总督翁万达、总兵官周尚文等策划督修大同东路的天城、阳和至宣府西路的西阳和、张家口沿线防御工事。开山口,筑堡台,斩崖削坡,开辟军运交通。嘉靖廿七年又陈奏御边八事,提出在沿边防线500多里,应积粮,屯军垦荒,以充实粮草,把大同一年市马费充作军需等,得到嘉靖皇帝的批准。实施后,敌不敢入侵,保障了边境安宁……[详细]
  刘宗枢(生卒年无考)刘宗枢,字梅臣,号卓庵,正白旗人,居怀来。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尤溪知县。在任内,创建正学书院,捐置学田48亩3分,将岁租收入用于书院教师的薪金,赡养贫穷学子,奖励每年县考成绩第一名生员,以及补助外出赴考生员的盘费。此外,他还捐钱购买书籍,作为书院藏书,供学生阅读。当时,适遇地方兵灾之后各图甲出现逃亡绝户,田园荒废,而赋税还要照旧完纳。为了解决这些不合理现象,他设法均摊负担。地方上的杂税也多被革除,减轻了百姓负担。他倡建演武亭、玉带桥、灵坪塔,两修青印溪上的浮桥。组织民工开大排滩纤路,凿通石岩宽两尺,从滩头至滩尾,便于上水的船夫……[详细]
  余清福(约1751~1810年)余清福,今池田乡洋头村人。自幼酷爱戏曲,拜江西某艺人为师,学江西弋阳皮黄腔的大腔戏。学成后即在洋头村设馆组班教戏。有一次,余清福率其戏班往坂面古迹口附近乡村演出,过渡时翻船,戏班演员18人淹死。余只身脱险,无颜返乡,遂改投南阳尾(今池田乡南芹村)大腔戏班。因他技艺高超,赢得众人信赖,被公推为班主师傅。不久,即将南阳尾两个大腔戏班并为“庆隆班”。余清福后因倒嗓,改用小腔唱法。细音行腔与大腔的声腔韵味迥然不同,自成一家,人们称为小腔戏。余是小腔戏的创始人。余清福在庆隆班教演过《天缘配》、《万里侯》、《罗纱记》、《游龙戏凤》、《……[详细]
  卢兴邦(1880~1945年)原名卢文梁,字正栋,俗名卢梁,尤溪七尺朱源里(今团结乡七尺村朱源里)人。原为著名土匪头目,后相继被粤军许崇智部、北伐军何应钦部收编。民国16~24年(1927~1935年)间率部驻防沙县等地。民国4年起,卢兴邦部即开始在沙县、尤溪交界处勒饷派款,溪南一带受害尤烈。因勒饷未成,制造杀人放火的惨案有:民国6年9月24日,将火山村(今大洛乡宝山村,200多座民房焚毁一尽,杀害1人。民国7年3月,烧毁琅口乡山峰村140余座民房,杀害24人;同年7月20日,烧毁琅口乡田坑村50余座民房,杀死4人;同年9月24日,火烧高砂乡岭兜和高砂村……[详细]
  卢兴荣(1896~1950年)卢兴荣,字光宗,原名文材,清光绪二十二年出生,六都朱源里人,后迁住今团结乡安洲岭。卢兴荣幼年读私塾,粗识文字。民国元年(1912),财主黄名扬诬告其堂兄兴邦为匪,他受株连被通缉,因而随兴邦上山结伙,改名兴荣,成为“十兴同盟”的成员之一,任头兄卢兴邦的护兵。有一次外出路遇北洋军,他单枪伏击,全歼六敌,收其枪械。从此,为头兄赏识,授给“连长”职街,积极参与派款派粮杀人放火的活动。卢兴邦受编为国民革命军后,他屡建战功,成为卢兴邦的得力助手。历任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民国19年1月6日,他主谋同福建省防司令林忠、海军马江要塞司令……[详细]
  陈国正(1921~1949年),尤溪县汤川岭头村人。陈国正出生在汤川岭头东门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在他还未满月的时候,母亲就告别人间。他的父亲陈庆山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11岁时,陈国正入村私塾学习,聪明伶俐,成绩优良,很受陈位和、蒋书步2位老师的喜爱。民国36年(1947年),陈庆山无法交纳土匪的派款。被土匪杀害。14岁的陈国正只好中途辍学。寄养在叔父陈庆新家。这时日军侵占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半壁河山惨遭蹂躏。活动在尤溪东门坑一带的土匪陈为铎-掳掠,无恶不作。叔父陈庆新又被土匪抓到中仙厝坪寨,横加折磨、杀害。这一切使陈国正更……[详细]
  罗兰花(1910~1982年)罗兰花,女,出生于本县洪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城内私立淑明小学。1927年嫁到洪村。1930年前后,在马坪、西溪口当小学教员。新中国建立不久,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激烈的斗争中,她带领当地妇女投入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积极工作,被选为洪村妇女主任。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后,她认为“社会主义是天堂,没有文化不能上”,就倡议村里兴办小学,亲自到家家户户动员学龄儿童入学。为了帮助翻身农民学习文化,她白天下田劳动,晚上在村办成人识字班讲课,长期坚持不懈。1958年秋,洪村的男女劳力投入炼钢铁、开公路,老年人搞后勤工作。村里四五岁的幼……[详细]
  陈宜康(1899~1979年)陈宜康,又名正泰,梅仙乡乾美村人。他一生务农,任过互助组组长、生产队队长。乾美村有条乾美溪,九曲十弯,常泛滥成灾,年复一年,溪两旁几十亩地成了石滩坂。1964年冬,乾美大队领导与社员们商量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时,陈宜康倡议在这条溪两岸筑堤,把石滩坂建成良田。大队管理委员会通过了他的倡议,决定组织妇女开田队,同时聘请他为技术顾问并协助队长做好领导工作。当时,有些老年人不让女儿、儿媳参加开田队,陈宜康挨家挨户宣传活动,最后动员了20多名青年妇女组成开田队。开田队刚在石滩坂摆开阵势,个别社员就冷言冷语说:“这片石头林,老0几十代都无法……[详细]
  洪钟元(1892~1951年)洪钟元,字乾若,清光绪十八年生,今溪尾乡高山村人,后迁住城关镇。尤溪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毕业,私立马江船政学校肄业。民国12年(1923)为东路讨贼军留闽第一师师长卢兴邦录用,先后任师司令部书记官、闽北各属绥靖委员公署秘书长、南平县县长、卢部驻福建省城办事处主任、卢部驻南京办事处主任、尤溪县参议会议长、尤溪县戡乱委员会主任等职。民国24年被国民党中央指选为福建省-代表,参加“制定宪法”的-。回尤溪后,干预县政,拉拢并安插亲信进县政府和乡镇公所,结成帮派,培植势力;还插手商业,开设洪顺利商店,经营并操纵木材买卖。在任尤溪县商会长……[详细]
  陈有钿,1938年生于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乡,家有父、母、兄共4人,靠父亲打短工维持生活。1941年4月,全家流落南平、顺昌一带,后在顺昌埔上乡万全坑定居,时有钿仅10岁。由于家境贫寒,度日艰难,他不得不沿街乞讨帮贴家人生活。1949年,顺昌解放后,有钿一家分得土地,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他13岁学耕田,18岁到埔上乡砖瓦厂做工,劳动积极,学习带头,被选为生产队长。1959年1月,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他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勤学苦练,很快学会驾驶汽车技术,当上了汽车驾驶员。1962年备战时,有钿积极要求随军到边疆工作。有一次,车队经过湖南……[详细]
  林旺高(1903~1968年)林旺高,今汤川乡溪滨村人,出身贫农。1950年8月初,尤溪县第四区武装工作队进驻香湖并到溪滨乡组织农会。林旺高配合工作队发动群众,参加围剿土匪,组织自卫队,在他带动下,有129位农民组成了乡农会,他被推选为农会主席。嗣后,中国共产党汤川区委员会在溪滨乡组织自卫队,发给步枪2支,手榴弹10枚,子弹数百发。林旺高带头参加这个组织。当时,王济成股匪猖狂活动在这一带山村,妄图获得溪滨乡自卫队的枪弹。先是写信给林旺高,说:“每交一支步枪,赏给银洋160元;如不交枪,则杀光全村男女老幼,烧光全村房屋。”继而利用女人给林旺高送银元。王匪的……[详细]
  曾洪武(1908~1987年)曾洪武,出生于四川省三台县,民国20年(1931)随父迁居四川省绵阳县东门外乡。他于1942年被国民党征当壮丁。1948年初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自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县-股长、-农场场长等职。他在淮海战役后期荣立三等功1次,1949年4月在解放上海战役中荣立二等功1次,在进军福建的战斗中又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1958年他调任福建省公安厅直属的尤溪西洋-农场场长时,带领-队人员开荒造田200多亩,厉行增产节约。五年间,使该场从每年由国家拨款万元,变为自给有余,每年上缴……[详细]
  张思中(1932.2— ) 福建尤溪县人。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31军连队文化教员,多次立功受奖。1955年6月复员,7月考进华东师大俄语系。1958年错划为“右派分子”。1959年“摘帽”。是年7月从华东师大毕业。1960年2月至1999年,任华东师大一附中俄语教师。1992年创办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所,任所长。1993年创办上海市思中业余外语学校,任校长、董事长。该校于1994年、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学校。 40多年来,张思中坚持外语教学改革,创造出张思中教学法(简称“……[详细]
  詹宣猷(1885~1960年)詹宣猷,字化南,清光绪十一年生。今管前乡西溪口人,后迁居县城后新街。民国3年(1914)毕业于延平师范简易科,后返乡务农;不久又进福州白水井私立福建法政学堂专学法律。民国4年,詹宣猷与一、二、三都人士在管前创办民团,被推选为团总。民国5年,他筹设管前区立高等小学校,并兼任校长。民国16年,詹宣猷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第二师第四旅的军需处长,后调任建瓯县长,于民国18年主修了《建瓯县志》。民国22年,詹宣猷任尤溪县长,红军围攻尤溪县城时,他与卢兴邦部队共同固守城池与红军对抗。民国23年3月起,他任尤溪县立初级中学校长3年。民国2……[详细]
  罗骏(1896~1985年)罗骏,字钰光,今城关镇建设东街人。清光绪廿二年九月初十出生。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尤溪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民国3年(1914)毕业于福建省立福州中学。民国4年,考入福建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民国5年,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并参加中华革命党。民国8年春,罗骏回国任福建华侨中学教员,兼福建省禁烟问审员。民国14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罗骏因参加福州市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活动,被北洋军阀福建省督军周荫人逮捕入狱一年多。民国16年7月,福建省政府改组后,罗骏任福建省第一监狱署典狱长,兼省农工厅第二科主任。民国17年解职,在福州洋头口创办……[详细]

全部尤溪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