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广州 > 增城名人

增城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崔与之 [] 宋朝宰相,南粤先贤 (11581239)
  • 崔与之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少年时即“卓有奇节”,不畏路途遥远,到京师(今杭州)太学就读。南宋绍熙四年(1193)中进士,成为广东由太学取士的第一人。授任浔州司法参军。那时,储存谷物备荒的常平仓年久失修,每逢雨季,粮食受潮变质,与之及时修复,受到地方官的器重,推荐授任淮西提刑司检法官。当地人出现不堪土豪逼债诬告的斗殴命案,主管-拟严刑惩处,与之从宽发落,秩序安然。建昌新城(今江西黎川)素称难治,与之任知县时,适逢歉收,有人哄抢公粮,与之坚决严惩为首者,平息事件,使贫富安然。任邕州(今广西南宁市)通判时,该地守……[详细]
湛若水 [] 南粤先贤 (14661560)
   湛若水(1466-1560),初名露,字元明,表民泽,避祖讳,改名雨,后定今名。广东增城甘泉都(今新塘)沙贝村人,学者称之为“甘泉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湛若水资质端庄凝重,无妄动,无妄言。少年时因家庭多事,16岁才入学。22岁被荐举为应试士子在广州府求学,弘治五年(1492)在乡中举。弘治十八年(1510)参加会试中进士。先后官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礼部、吏部、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简。 弘治七年(1494),湛若水赴新会拜著名理学大师江门学派创始人陈献章(号白沙)为师,认真钻研心性之学,有独特……[详细]
何仙姑 [] (682~?)
  • 何仙姑
  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仙。何仙姑是广东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生于唐代开耀二年(682年),原名何秀姑,其父何泰,母亲吉氏, 以制售豆腐为生。秀姑诞生时紫云绕室,白光闪耀。她自幼喜读诗书,手不释卷,过目不忘。她勤劳秉孝,十三、四岁便帮父母磨豆腐、操持家务,更兼知礼重德,深得村民邻里赞誉。十五那年,秀姑夜梦一白须老人告知,村前云母溪对面有云母片,用它磨成粉末拌水吃,可长生不老,能在空中飞行。秀姑照此吃后,渐觉身轻能飞。她心中喜悦,常飞到罗浮山去采果奉母,在罗浮山拜仙长麻姑为师。秀姑飞天之事传奏至朝庭,武则天欲求长生不老药,下旨接秀姑进宫传法。圣旨一到……[详细]
   郭继枚,增城福都(今中新镇福和官塘村)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郭继枚出生于马来西亚劈雳州务边埠。他先后在务边埠小学和怡保育才学堂就读,成绩优良。因其母亲早逝,又是独子而深受家人宠爱。成人之后,适值推翻清朝统治的国内革命风起云涌,并波及南洋。郭继枚在务边埠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说,受革命思想熏陶,又曾回国目睹清0的腐败,对祖国和乡亲寄予深切的同情。1910年夏天,他在务边埠加入同盟会,积极活动,支援革命。 1911年初,父亲让他与邱氏女完婚,想籍儿女之情转移其革命之心。此时正值同盟会密谋在广州起义,郭继枚毅然告别结婚仅三天的妻子,回国……[详细]
  中国各地,自来有以八景之称推介本地风景名胜之传统。1991年增城新评定的八景中,有凤台揽胜与雁塔长虹,此二景在明代的增城八景中原已有之,分别称凤台凉月、夹江耸塔。这两处景观皆与明代增城历史名人胡庭兰有关。胡庭兰曾在风凰山上凤台书院讲学,在增江西岸的豸山上倡建风水塔雁塔,后来成为增城胜景。胡庭兰兼有文武之才,累立战功,却因朝议所低,辞官回里。回乡之后,又为乡里文化建设作出贡献。胡庭兰,字伯贤,明正德二年(1507)生。增城胡屋(今荔城镇)人。他文才横溢,嘉靖二十二年(1543)应乡试第一。却因其策论中语涉讥讽朝政,被御史罢去举人资格,但他在嘉靖二十八年(1……[详细]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增城增江人。杰出的客家文化社会活动家,新兴客家学奠基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在中国历史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进士,钦点翰林,授国史编修,再晋国史馆总修、总纂。民国二年(1913)任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参与创办中文系(中文学院),创建学海书楼,一生专心从事中文教学与国学传播和研究。赖在旅港客籍社会中享有崇高威望,是香港崇正总会创始人之一。著有《清史大臣传》,编有《崇正同人系谱》、《赤溪县志》、《增城县志》(民国十年版)。后人集其平生编有《荔坨文存》。赖的国学教育和客家学研究,其功绩扬……[详细]
朱光卿 [] 元代广东农民起义军首领 (?~1337)
  朱光卿(?-1337)元代广东农民起义军首领。增城(今广东省增城市)人。1337年(元世祖至元三年)正月,与石昆山、钟大明等率众起义,占增城,建大金国,改元赤符。惠州归善(今广东惠州市及其附近地区)人聂秀卿、谭景山等制造军器,并拜戴甲为“定光佛”,亦起兵应之。元命指挥狗札里、江西行省左丞沙的前往镇压。七月,光卿被俘杀。……[详细]
  刘群兴(1887~1979)刘群兴,广东增城人,出生于广州市。3岁时,父丧,全家靠其母磨粉为生。他入岭南学堂读书,与同班同学高奇峰往来甚密。高奇峰与兄高剑父,从名画家居廉学画,刘群兴耳濡目染,有意攻习绘画。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刘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到永铭斋刻花玻璃店当学徒,满师后,改行从事彩瓷工,常持画稿向高剑父兄弟请教。当时,广彩受石湾陶塑的影响极深,题材、图案、色彩日趋“洋化”,格调不高。他听从高剑父意见,以“岭南二居”国画入彩,气象焕然一新,作品大异常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高剑父昆仲赴日本研究东西洋绘画,托刘照料其幼弟高剑僧。后高剑……[详细]
   湛菊生(1802~ 1876),原名茂兰,号谷山,艺名菊生,广州市增城县人。幼承家学,能文章,擅长绘画,尤工山水、名人。22岁中秀才,之后,因屡试失败,放弃参加科举考试,专攻榄核雕刻工艺。 增城盛产乌榄,湛菊生以榄核雕刻工艺品,影响很大,远近闻名。其作品“苏东坡游舫”(现藏增城县博物馆)据专家评议,认为是广东一宝。游舫前为船头,后为尾,中间为舱,舱中置一桌,桌上有3个杯,3人据案而坐,旁有书童扇茶,舱后有舵工把舵,共 计5人,舱两旁共有8扇窗,皆可开合。船底刻有苏东坡的“赤壁赋”共470多字,字体 工整秀美,令人折服。此外,湛菊生还善刻其他精……[详细]
   陈宗南(1886~1962),字伯熙,广州市增城县人。性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曾在增城高等小学堂读书,每试必名列前茅。后入广府中学,光绪三十年(1904)学使案临考试,被录取为秀才。翌年,考入两广留学预备馆,适该馆改组,于是转入唐山矿学堂就读。因成绩优异,于宣统元年(1909)选派赴美留学。 民国2年(1913),陈宗南考入美国伊利诺斯州的首府斯普林菲尔德大学,专攻化学,先后取得化学学士及化学工程硕士学位。   1916年陈宗南回国,在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后学校改组为中山大学,陈先后任理学院院长、理工学院院长和教务长等职。在任中山大……[详细]
   周汉杰(1909~1982)广东增城人,钟山县人民医院第一任院长。中共党员,主治医师。周汉杰出生于一个厨工家庭,父母信基督教。父亲受雇于西洋人做西厨。民国16年进入香港医学院旁听,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取得优良成绩,被香港马禄臣医院聘任为医士兼化验技士。他一边工作,一边苦攻英语,钻研西医、内科和儿科。民国30年,日本侵略军攻陷香港,他愤恨日军烧杀、-的兽行,带领全家逃到桂林。先后疏散到平乐、昭平,以医为业维持家人生活。 民国34年3月在八步开业行医。后得到钟山中学教师刘丽生介绍,被聘任钟山中学教师(英语)兼校医。解放后,1950年8月,周汉杰担任钟山县人……[详细]
  朱荣(1918~1990)朱荣,原名醒良,广东增城人。民国26年(1937)参加中共领导的救亡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广州市委青年委员会委员、市委组织部干事。民国27年组织创建了广州市第一中学党支部,并担任书记。广州被日军侵占后,转移到西江地区,任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部中共总支部书记、中共广东省委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共西江特委宣传部长、-部长等职。民国28年11月,当选为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广东团代表,翌年随团长古大存历尽艰险,抵达延安,旋进中央党校学习,以5年时间,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参加延安整风运动。民国34年4月,出席了中共“七大”……[详细]
  郭冠雄(1909~1999),增城福和镇官塘村人,年青时在南海县教书,1937年回乡与李东林、魏友相、李旭初、魏武等爱国青年,联合官塘、永兴、凤池、合口、濠迳、塘尾、池岭等学校教师,成立福和民众抗日御侮救亡团(后改称救亡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春担任继枚小学校长。1939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0年经中共增城县委批准参加国民党,担任国民党增城县党部总干事,并代理过县党部书记,一方面公开为国民党办事,另一方面按中共组织指示暗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8月,中共增城地方组织为防范国民党顽固派突然袭击,除留下郭作掩护外,……[详细]
  李守真(1909~2001),字之望,增城荔城街人。1930年就读于岭南艺苑,师从赵少昂,并得高剑父、高奇峰等名师教诲。由于天资聪颖、勤奋不辍,仅二三年时间便领悟和掌握岭南画派技艺,开始活跃于艺坛,曾与徐悲鸿、赵少昂、司徒奇、周千秋等7人一起被聘为重庆国立艺专(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抗战开始,避乱香港,曾任岭南画院国画系教授,主办大风画社。香港沦陷后,被迁移至内地阳春的国民大学聘为美术教授。二十世纪30~40年代,先后有8件作品在英、法、德、比、苏等国举办的世界美展获奖,其中《草泽雄风》获英国伦敦美展金奖、《自得》获比利时万国博览会金奖;50年代,《丹心……[详细]
  黄国梁(1898~1978),字日如,广州增城县人。其父黄俊明早年赴南洋谋生。他13岁时随母去南洋读书。后于民国6年(1917)返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二十期步兵科。毕业后,在粤军第一师任教官、排长等职。1923 年,因讨伐军阀建功,升为连长。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诸战役。1925 年秋又升任营参谋主任。1926 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十四师四十团中校团副、代团长,继续率部参加肃清陈炯明残部的战斗。1926 年7 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他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中校团副。后任第九军十四师副师长、师长。“四· 一二”事变后,蒋介石派重兵围剿井冈山、瑞金等地的……[详细]
  伍伟能(1920~2004),增城新塘镇群星村人。194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先后任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武装——新塘联防后备分队队长、甘东乡自卫队后备第四中队队长,中共新塘简屋边中心支部书记。建国后历任增城第二区(新塘区)区委书记,第三区(中新区)区委书记、区长,增城县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副书记兼县委监察委员会书记,县委-书记、县长,县委代书记、书记等职。期间,先后当选广东省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5年,时任县长的伍伟能为增城五年发展蓝图赋诗:“水库都成神仙洞,村村尽是花果园。处处山头如-,亩亩实现千斤田。户户千……[详细]
  王干忠(1925.10~1995.12)正果镇正果洋村人,自小受到革命的熏陶(王弼宸之子,王新民亲弟)。1938年,年仅13岁就参加抗日儿童团,担任团长,带领少年儿童护村,送情报,并积极参加由地下党组织的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开展的宣传抗日活动。1945年初,参加东江纵队第五支队金龙大队神勇特别中队手枪队,负责联络工作,协助地方查奸、锄奸等。同年7月随王作尧副司令员的部队北撤山东烟台,编入华东野战军,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闻名的淮海、渡江、上海三大战役。在淮海战役中大腿中弹负伤。在战斗中英勇作战,曾几次立战功,受到部队的嘉奖。在部队曾任排长、文教助理。1……[详细]
  江焕章(1913~2000),增城派潭镇万能村人。年青时在乡耕田、酿酒,稍有资本后在本县经营江荣记烟丝店,收购当地特产烟叶加工成烟丝外卖,是较有名气的企业家。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常有中共游击队在他家出入,于是他多次捐资帮助游击队解决经济困难。有一次国民党军队搜索中共游击队员,他不怕风险,收留一个游击队员在他家掩藏。1949年解放后,他历任增城县人民0(工商联前身)财务委员、0主任,增城县土改委员会委员、城乡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增城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三至第七届会长,1957~1968年当选增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80~1987年连任两届县……[详细]
  郑月英(1917~1997),女,增城荔城镇三联村人。她只有初小文化程度,但能牢记建国前的苦难,以翻身农民对党的热情而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特别是在土地改革和组织农业合作化时期,能深入发动群众,对工作不怕苦,并起带头作用。1952年冬在三联乡办起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成为农业战线学习的榜样。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三联乡乡长,办起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1958年,先后任清燕乡党支部书记、乡长,县委委员。1958~1972年,历任附城乡党委副书记、增江公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县民政科科长,县委候补委员。1954~1963年,先后当……[详细]

全部增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