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广州 > 越秀区名人

越秀区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朱执信 南粤先贤 (18851920)
  • 朱执信
  朱执信,名大符,字执信,祖籍浙江萧山,出生于广州。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读广州教忠学堂,与舅父汪精卫及古应芬等组织群益学社,探求新知。光绪三十年考取官费生留学日本,入法政速成科。留学东京期间,博览群书,广交朋友,结识了孙中山、廖仲恺等人,深受革命思想影响。光绪三十一年,经胡毅生介绍,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并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评议部评议员兼书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同康、梁等维新派展开了中国要不要革命的激烈争论,朱执信参加了这场论战。自《民报》创刊后,朱在该报上发表了《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心理的国家主义》、《论社会革命……[详细]
许拜庭 [] 广州许地许氏家族的创始人 (17721846)
  • 许拜庭
  许拜庭,清朝人,广州著名盐商。(1772—1846),名赓飏,字美瑞,拜庭为其号。广州许地许氏家族的创始人。13岁在盐店当学徒,凭借聪慧勤奋,经数十年努力,成为清代广州富商。因出资组织剿灭海盗而被嘉庆皇帝赐议叙同知加一级,后又获“诰封中议大夫”奖赏。底层发家许拜庭毕竟是从低层奋斗发家致富的,看到下层人民生活困窘,他的内心越来越生出一种隐隐的不安。他想到行善积德,除了能在现世博取更大的声望外,还望来世得到好报。所以,他越到晚年,越加热心桑梓的公益事业。就在他61岁,也就是道光十三年(1833)时,广州流花湖、西村一带洪水暴发,淹没了大半个城区。许拜庭“募船……[详细]
许崇清 新教育学和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18881969)
  • 许崇清
  许崇清(1888~1969),别号志澄,广东番禺县(今属广州市)人。许少年时期,在教会学校读书,曾和宋教仁、黄兴等革命者相识交往,从而接受了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思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许考取官费留学日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经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在日本留学15年,许对自然科学、哲学和教育学都做了广泛的研究,并掌握了日、英、德语。民国6年(1917年),许最早向我国学术界介绍爱因斯坦的学说“相对论”。民国11年(1922年),许从日本学成回国,应孙中山邀请回到广州,任广州市教育局长。民国14午,许向国民政府提出《教育方针草案》,认为中国只有……[详细]
  许拜庭长子许祥光三十三岁中举,十二年后(道光十三年即1833年)成为许氏家族第一位进士。 许祥光是许广平的曾祖父,他是广州抗英运动领导者之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按《南京条约》,广州虽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但英人惧怕粤民强悍,不敢贸然进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3月间,英军坚船利炮闯入珠江港口,以攻城恫吓,欲强行入城时,许祥光联合广州爱国士绅,-英人入城,带头捐献白银6万两,并号召城内外居民组织团丁备战,集合市民出兵、出武器,约得团勇十万,劝集捐银40万,购买枪械、粮饷,日夜守城。许祥光还以粤绅名义,正式致函英军,陈说利害。许祥光的外交词令点破了英军的……[详细]
许广平 鲁迅的第二任妻子 (18981968)
  • 许广平
  许广平(1898~1968),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鲁迅的第二任妻子。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与鲁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婴。1932年12月,与鲁迅的通信集《两地书》出版。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等职务。1968年……[详细]
黎遂球 [] 岭南前三大家 (16021646)
   黎遂球(1602-1646),字美周。广东番禺人。明末广东名诗人 。早年攻读经书,擅长填词作诗。明天启七年(1627)参加广东乡试,获中式举人。此后数次赴京会试,与沿途的文人骚客时相唱和,诗名渐而鹊起。崇祯十二年(1639),因赴京会试再次落榜,遂漫游吴越之地。翌年春到达扬州,适逢四方名士云集于“影园”,相约以牡丹为题悬金垒征诗,黎即席咏诗十首力压群英而独夺魁首,被众才子共推为“牡丹状元”,并连续三天在扬州的街道上披红戴花骑马巡游,接受士民的欢呼庆贺。当他返回广州时,家乡的士民千余人到郊外迎接,并出动数十艘楼船画舫沿江载歌载舞地欢迎,其盛……[详细]
  许应骙(kuí)(1832—1903)字德昌,号筠庵,广东番禺(广州)人,清末大臣。官至礼部尚书,闽浙总督。与李鸿章等清末名臣同朝。名人简介幼习经书,1849年中举人,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举进士,1852年选庶吉士,越年散馆授检讨,1862年参与撰修《文宗显皇帝实录》。后迭任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詹事府左右庶事、国子监祭酒。1875年充福建乡试考官。次年授甘肃学政,旋升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光绪六年(1880年)为会试副总裁,这是清代科举考试广东人充当会试总裁的第一人。后历任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1895年任左都御史。翌年擢工部尚书……[详细]
  张戊(西汉初),生卒年欠详,秦末汉初番禺人。旧志称戊先是率越骑反暴秦,后随高祖刘邦征战,授越骑将军,协同樊哙、灌婴、周勃、华无害诸将以平定三秦,收取关中有功,未受封,病卒。戊子买,善骑射,尤精音律。惠帝时大中大夫,曾侍帝于宫苑泛舟,吟越讴助兴,亦借此针砭时弊。吕后执政,丞相审食其以张戊功比华无害未及封赏进言,因追封戊为南宫侯,子买袭爵。汉武帝建元(公元前140~135年)初,买获罪夺爵。东汉灵帝光和年间(178~183),乡人于番禺城南(今广州市中山四路南之秉政街)建秉政祠以祀张戊、张买父子。《广州城坊志》有谓该祠为“粤人建祠之最古者”。屈大均《广东新语……[详细]
  • 许崇灏
  许崇灏(1882—1959),字晴江,号公武,广东番禹(今广州)人。辛亥革命元老,国父孙中山的重要军事幕僚。与兄许崇智,人称“辛亥双雄”。许崇灏1882年(清光绪八年)农历四月十八日生于北京,清赣省洋务局会办许炳暐之子。他初毕业于弁目养成所,后又毕业予江南陆师学堂步兵科,历任清江南陆军第九镇步兵第三十六标第一营队官、第三营管带。1910年由当时在科学补习所认识的黄兴、宋教仁、欧阳振声三人介绍,参加了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夕,他与驻镇江城外第十八协第三十五、三十六标的管带林述庆、刘成、端木璜生等人联络,宣传革命,积极组织镇江新军反清武装起义。辛亥年夏,两江总督……[详细]
  许应鑅(1820~1891),字昌言,号星台(许家第七宅),从小聪敏好学,被录取为府学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以会试第十二名赐进士出身,不久被提拔为郎中,曾出任江西临江府知府、南昌府知府、广饶九南兵备道、吉南赣宁兵备道、河南按察使、江苏按察使、署江苏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护理浙江巡抚。许应鑅颇有政绩,他任江苏按察使时,因平反上百宗冤案而被誉为“许青天”及“一代清官许应鑅”。任临江府知府时,教育好斗游民不再扰乱社会治安,鼓励他们以正业为本,参加生产劳动,还传授种植柑子等技术,在民间广为流传,当地至今还有“许公柑”之说。 ……[详细]
许崇智 黄埔军校创立人,粤军总司令 (18861965)
  • 许崇智
  许崇智,字汝为。祖居广东澄海县。生于广州市。祖父、父亲均署朝议大夫。早年丧父母,靠叔伯婶母抚养长成。光绪二十八年(1901),许崇智被保送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就读,次年又被保送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光绪三十年毕业回国,任福建武备学堂教习,不久升任福建讲武堂总教习,后任新军第十镇第四十标标统。1906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夕,升为新军第十镇第二十协协统。1911年11月,许参与福州起义,任起义军前敌总指挥,以先发制人的策略,率部克复福州。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许任陆军第十四师师长和福建北伐军总司令,挥师北伐。旋因清帝退位,撤回福建。“二次革命……[详细]
  周新,初名志新,字日成。世居广州城南高第里。他为人好学,善写文章。小时候有一种凛然气质,鲠直凌厉,好打抱不平。在府学见到同学有过失竟当面指出,有人以为这样做有点过分,周新严肃地说:“督促从善是朋友之道,如果阿谀奉迎,要朋友干什么?”于是同学有过即改,生怕周新知道了不客气地批评。洪武年间,周新以诸生入太学,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乡贡进士,初授大理寺评事。他以刚直著称,断狱公允,没有叫屈的,同事都自愧不如。每逢疑狱必定由周新来做出决断,而他往往一语中的,使事情-大白。明成祖即位,改任监察御史。周新敢于直言,弹劾不避权要,居然连皇帝都屡次得罪,而他仍是言词……[详细]
  林伯桐(1775~1844),字桐君,号月亭,世居广州高第街。自幼跟父学习文史,浏览百家书。嘉庆六年(1801)中举。后因父亲病逝,居丧守孝,素食三年。从此,在家侍奉慈母,再没有去帝都考试。他居家读书做学问,授徒为业,诲人不倦,凡持经问难,必尽情讲授,务使求学者有所得益,深受时人欢迎。阮元督粤时,为培养人才,兴建学海堂,聘他为学长。后来两广总督邓廷桢也恳请林伯桐为他应考儿子做家塾教师。当时在穗的官员学者,没有不尊重林伯桐的。他治学,以宋儒为法;治经,以汉学为宗。他既主张如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那样,尊师重道;又主张遵循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等的“通经自用”……[详细]
  许卓,原名许崇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8年)出生于广州市高梯街许地的一个名门望族。许卓思想进步,高中毕业后,进入日本仕官学校学习炮兵专业,立志从戎报国,赶走强盗,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回国后正值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4年他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去法国勤工俭学,结识了周恩来、邓小平等人。1926年夏回国,由周恩来介绍到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当排长,参加北伐战争。在湖北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市战役结束后,许卓受中共中央委派,回广州从事工人运动,担任工人赤卫队队长。1927年12月11日参加广州-。1928年6月,被中共华南分局派往江西李明瑞部,以政治教……[详细]
  许炳枟是许应骙之子,因系庶出,在这个大家族中处于受歧视被排挤的地位。他虽然是小有成就的诗人,但却没有功名在身,终生未能做官。他是个半开化的绅士,从小就具有叛逆精神的许广平经过斗争,居然被允许像男孩子一样读书、学官话、上学堂,连缠足的罪也免了。许炳枟是许广平的父亲。……[详细]
叶欣 牺牲在抗击“非典”战场上的护士 (19562003)
  叶欣(1956~2003),女,护士长,护理师,中共党员。生前居住在东山区白云路。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徐闻一 个医学世家;1974年,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后 留院工作。1983年,任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繁重的护理工作中,积极 主动,任劳任怨。注重护理课题研究,发表论文13篇。其中《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 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在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她周密筹划,身先士卒,加班工作。3月4日,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感染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详细]
  • 陆志峰
  陆志峰,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11广东十大经济风云名人。2008年7月,陆志峰入主越秀集团,开始第二次大型国企改造之旅,谋划并主导了越秀集团“三年调整优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原有地产、交通、证券、酒店、水泥、造纸、电池和国际经贸等八大产业,“瘦身”为以房地产、交通基建、金融证券等三大产业为核心的“3+X”产业体系,实现了向现代服务业的整体转型。他还理顺资本关系、完善集团管控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塑企业文化,打破国企薪酬和用人机制的0,推进市场化薪酬体系和职业经理人团队建设,三年“再造”一个越秀。在他的带领下,越秀集团从一家战略方向不清……[详细]
  张力教授:198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1991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硕士毕业,现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国家新药(抗肿瘤药)临床研究中心(GCP)副主任,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物评审咨询专家,教授、主任医师,肿瘤内科硕士导师。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国际肺癌研究组织(IASLC)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临床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CSGO)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详细]
  许济(1887-1962),原名许崇济,号佛航。广州高第街许氏家族许应荣之孙,出生于济南。晚清时,年青的许济投军习武,考入南京弁目养成所。毕业后派赴新军当骑兵见习士官,不久分派到绿营防军徐淮巡防马步全军统领胡令宣部任第一营哨长,后来成了胡令宣的心腹。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许济任南京西南区骑兵队队长,7月调任陆军第一师第二旅第三团第三营营副。1914年,经崇智介绍,许济在上海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孙中山派许济赴山东雄县,任东北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1918年,许济参加援闽战争,在同安一役身负重伤,伤愈后升为第十五团团长。l919年,……[详细]

全部越秀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