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陕西 > 延安 > 延川县名人

延川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周惠达(?~544)  字怀文,西魏文安郡(今延川县)人。追随宇文泰,任秦州司马、大将军司马。宇文泰为相主政,任惠达悉理政务,“军国草创,(与尚书毛遐)二人积粮储,治器械,简士马,魏朝赖之。”(《资治通鉴》)大统四年(538),任西魏尚书左仆射,旋任尚书右仆射。性谦逊,位显不居功,惟才是举,举荐奇才苏绰深得宇文泰嘉许,授仪同三司。薨于大统十年(544)。隋开皇年间(581~600),文帝追封其为肖国公。  ……[详细]
李树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92014)
  李树荣(1919—2014.9),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宣传委员、巡视员、干事、科长等职,参加了清涧、直罗镇、东征、盐池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股长、科长、-部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张店、沁水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平汉、集宁、太师庄、郓城、淮海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铜仁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师长、海军青岛基地航空兵部副司令员、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部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详细]
高朗亭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31994)
  离休干部、安徽省军区原顾问。原名高明镜,延川县贾家坪乡石窑村人。民国18年(1929)3月,在延川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1年(1932)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1930),在中共陕北特委书记赵伯平的支持下,与刘善忠等秘密活动于延川、安定、清涧一带,建立联络站点18处、农会数十个。民国21年(1932)3月12日,高朗亭、刘善忠、杨秉权、高文清4人智取清涧淮宁湾(今属子洲)雷珠山寨子民团,获步枪6枝。次日,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延川游击队,刘善忠为队长,高朗亭为政委,宣告陕北根据地第一支红军游击队诞生。4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西北……[详细]
段思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72007)
  段思英(1917—2007-12-25)段思英同志1917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川县。一九三五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0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二二四团-干事、二营六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大黑山、双池镇、山城堡、定边、甜水铺、盐池等战役战斗。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二营组织干事,冀鲁豫支队二大队三营教导员,冀鲁豫军区第四团政治处组织股长,第一团政治委员,第七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鲁西南军分区定曹地区支队(第三支队?)政治委员,参加了粉碎日军对我太行山根据地九路“围剿”各次战斗和东进冀南攻……[详细]
  刘占荣(1921— ) 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陕西省延川县人,1921年7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3岁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5月参加陕北红军。1936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陕北红军、八路军、西北野战军中由战士升至师参谋长。建国后,被选送到高级炮兵学校学习,后任志愿军炮兵第一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解放军炮兵第一师师长、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政委、军政委。1980年1月以后,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顾问。他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参加过劳山、直罗镇、保卫黄河、保卫延安、解放兰州等著名战役战斗。1947年1月,在关中梁庄战斗中,任营教导员,与营长一道……[详细]
  • 杨琪
   杨琪(1895~1936)字建亭。陕西延川人。幼年丧父。从小给地主放牛。1925年奔赴直隶(今河北)到国民军第二军当兵。不久随军移防河南,升任排长。曾联络12名战士押运百余枝步枪回陕北,行至延川县时被井岳秀派兵缴械。1926年,杨再次回陕北,利用办民团护送山西烟客的关系,建立起一支20多人的保运武装。为争取这支绿林习气严重、纪律涣散的武装队伍,1929年冬,中共陕北特委派杨的侄子、共产党员杨柯箴到部队,宣传革命道理,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保运武装在中共的影响、教育下,在黄河两岸消灭反动民团,不断壮大自己,坚持两年之久,引起黄河两岸军阀阎锡山和井岳秀的注意……[详细]
  李宗沆(1795~1874) 李娓娓(生卒待考)  李宗沆,字霭山,今延川县马家河乡李家原村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次年联捷进士。幼年读书勤奋,文思敏捷,历任湖南益阳县、善化县知县,武冈、剑州知州,湖南长沙府和四川成都府、重庆府知府,继迁广东道,先后任督粮道、兵备道、盐运使。为人耿直,敢于直言。道光五年(1825)钦派湖南统考官,加二品顶戴;同治十三年(1874)加头品顶戴。宗沆为官50年,奉职守法,持身清廉,常在官署题写:“爱一分钱,神人共鉴;枉三尺法,衾影难安。”宗沆有六子(应燉、应枢、应畴、应霖、应莘、应圻)四女,子多有功名。  李娓娓,……[详细]
  马锡五(1899~1962)又名马文章。祖籍陕西延川,生于陕西保安(今陕西志丹)。1930年参加革命,在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革命军队中从事军需工作。1935年11月任陕甘省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任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庆环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曲子县县长,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副专员、专员等职。在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当选为边区政府委员会委员。1943年3月,兼任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开始从事司法工作,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就是在这期间创立的。1946年……[详细]
  张应金(生卒待考)  号混天王,今延川县人。明崇祯元年(1628),陕北大饥,张应金同王自用(和尚)在延川揭竿而起。崇祯五年(1632)正月,混天王等部农民军,伪装为米商,攻破白水、宜君,接着东渡黄河,攻克蒲州(今山西永济西),流动作战,攻堡破寨,夺取物资。崇祯八年(1635)四月,高迎祥号召各路农民军首领在河南荥阳-,共13家72营,混天王为72营首领之一。后阵亡。……[详细]
  王世杰,生于1917年2月,陕西省延川县人。青年时期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党的工作和活动,1935年3月加入中国公产党,1936年6月参加红军,历任游击队党支部书记、陕北红北陆军3连指导员。1943年春部队整编时调任整风学习班党支部书记,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党总支副书记。1945年 8月任警备8团1营教导员兼营党总支书记。1949年9月随十九兵团64军解放宁夏,任独立1师第2团政委,后任独立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宁夏区党委委员,1954年6月任甘肃省机械化国营农场管理局局长。1955年10月转业到地方工作,任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省农业……[详细]
  李光明(1911~1933)  原名李建堂,出生于延川县杨家圪台乡西沟村。民国16年(1927)在延川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加入共青团,任学生会会长。民国17年(1928)春参与延川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学潮,被校长开除,不久复学。秋,考入延安省立四中。民国18年(1929),陕北大饥,光明因家贫,留延川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学习并任团支部书记。7月上旬,区委发动普丰川、青平川农民抗粮抗捐,他发动学生闹学潮,配合斗争,被拘留并开除学籍。秋,再入校领导青年学生开展秘密斗争。民国19年(1930)春,由共青团转入共产党。民国20年(1931)2月,中共延川县委派他入西北绥靖公……[详细]
  李丹生(1862~1945)  李丹生,名渥,字丹生,今延川县延水关镇柏树坬村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官宦世家。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清末曾任县教谕。民国元年(1912)任延川县高等小学校长,民国9年(1920)任县自治筹备处主任。民国11年(1922)修《陕西省志》,任县采访局主任。1941年10月当选为县参议员、县政府候补委员,11月当选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主席团成员、常驻议员。是年79岁,为边区年龄最长之参议员,被人们敬称为“李老丹”。他兴学育才,先后在县内外兴办私塾3处,执教十载,桃李遍地。1941年在二届边区参议会闭幕式上,毛泽东亲临……[详细]
  梁向阳 (1965~)笔名厚夫。陕西延川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北京教育学院中文专科,1990年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中文本科。1983年参加工作。现任延安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路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行走的风景》、《走过陕北》,编著《天下壶口记》、《古今名人在延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散文《漫步秦直道》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全日制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详细]
  刘风梅 (1947~)女。陕西延川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1970年参加工作。现任陕西省-委员会《党风与廉政》杂志主编,编审。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春夜静悄悄》、《月是故乡明》,长篇传记文学《谢子长》(合作)、《走近李焕政》、《平民书记》,长篇报告文学《黄土魂》、《三秦赤子》(合作),报告文学集《高原,星光灿烂》(合作)、《守望黄土地》,与他人合著的还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荡涤》、《毛主席在延安的故事》、《圣地延安》、《中共中央在延安大事记》等。先后在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论文、通讯……[详细]
  刘阳河 (1943~)笔名浏阳河。陕西延川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西安机器制造厂宣传干事,《延安报》通采部主任,延安地区文化文物局副局长,主任记者。延安作协副主席,延安地区文联副主席,诗词学会副会长,延安地区集邮协会常务理事。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三秦行吟》,散文集《万花山》、《闹红》、《地椒》、《魂之旅》,《诗词荟萃》等。散文《他走了……》获1984年陕西省开拓者征文二等奖,散文集《延州烈士志》获1994年陕西省文联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歌词《观灯》获1992年陕西省音协作品一等奖。……[详细]
  陈发鸿(1915~1944)。陕西省延川县人。烈士。民国24年(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民国29年10月,随八路军五纵队到盐阜地区。“皖南事变”后,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三师,他任二十二团副团长,民国32年任团长。该团号称“虎团”,师长黄克诚称陈发鸿为“虎将”。民国33年10月,陈发鸿率二十二团攻打盘踞在合德的日、伪军。19日夜半投入战斗。他们由城西南方向突过护城河和耕耘河,夺取南圩门的碉堡,攻下伪警察局,拿下四丈河边的敌炮楼,直插敌据点。街中心的陈树清庄圩炮楼是这一地区规模最大的工事、最坚固的火力点,驻有伪军……[详细]
  杨灏(1910~1935)  字伯淳,出生于延川县杨家圪台村一个农民家庭。民国16年(1927)春,入延安省立第四中学就读,因其勤奋好学、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工于书法,被推选为学生会宣传委员。是年加入共产党。同年暑假,与同乡杨增爱(杨醉乡)回乡宣传革命,创建村中共支部和共青团延川支部,担任团支部书记。次年,任中共延安区委宣传委员兼共青团延安区委书记。民国18年(1929)冬,毕业于延安省立四中,任中共延安县委宣传部长,兼共青团延安县委书记,先后在延长县立第一高级小学、第二高级小学和甘泉县立高级小学执教,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开展秘密活动。1935年4月参加红……[详细]
   马定邦(1908~1975)陕西延川人。早年就读于延安省立第四中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秀延县东区苏维埃政府秘书、中共秀延县委秘书。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党校班主任、神府特委党校校长,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干部科科长。1947年8月任绥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副专员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绥德分庭庭长。1948年7月南下黄龙,任中共黄龙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1949年5月调任中共陕北区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陕西省委党校……[详细]
  冯德胜(1907~1936)  今延川县延水关镇北村人。幼年丧母,随父种田。青年时为谋生从军2年,回乡后扛长工度日。1935年初,参加延水游击队,旋编入陕北游击队17支队,后任县保安队长,并加入共产党。1936年2月红军东征时,县保安队编入阎红彦领导的红30军,任1营1连连长,随部东渡黄河,在石楼、中阳一带开辟苏区。5月初,红军回师陕北,德胜所在团担任后卫掩护任务。该团顽强阻击敌军,完成掩护任务准备撤退时,被敌军大部队分割包围。他沉着指挥突围,率领19名战士退至黄河岸,夜伏永和关铁铧沟大石崖下,伺机渡河,被敌发现包围。他和战友们顽强抗击,伤亡惨重,遂命令……[详细]

全部延川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