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四川 > 成都名人

成都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杨慎 [] 明朝三大才子,明朝状元,蜀中四大家 (14881559)
  • 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明代文学家,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详细]
卓文君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中国古代十大美女,中国古代十大才女 ()
  •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详细]
杨廷和 [] 明朝首辅 (14591529)
  • 杨廷和
  杨廷和(1459——1529),汉族。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举于乡,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进士及第。孝宗弘治二年(1489)进修撰。历官左春坊大学士,典诰敕。以指斥佞幸忤刘瑾,谪官。瑾诛后,拜华盖殿大学士,总朝政。武宗死,无子,以从弟朱厚熜继位,是为世宗嘉靖。除去中间居忧三年,杨廷和身仕两朝,前后担任宰辅十四年,其中首辅九年。他为官清正,多有建树,因争登基大典忤帝意,谪官,致仕。后削职为民。嘉靖八年(1529)卒年七十一。 子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武宗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亦以争大典,杖谪云南,废弃终身。 大明王朝经过几十……[详细]
刘娥 [] (9681033)
  刘娥(968年1月28日-1033年4月30日),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真宗和刘娥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1010年,李氏生下一子,却只会认刘娥为母,两年后刘娥被立为皇后。刘娥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是宋真宗的贤内助。太子赵桢即位后,刘娥被封为皇太后,朝中实物由刘娥处理。明道二年(1033),刘娥病逝于宝慈殿,享年六十五岁,谥号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名人生平家道中落刘娥祖籍太原,生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正月八日(1月28日),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后晋高……[详细]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范祖禹,生于仁宗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十月初十(公元1098年11月5日)。字淳甫,一字梦得,是北宋中期著名的史学家,“三范修史”范镇、范祖禹、范冲之一。 据说,范祖禹出生时,他母亲梦见“一伟丈夫被金甲……[详细]
  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老百姓怀念他的功绩,建造庙宇加以纪念。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建在都江堰渠首……[详细]
花蕊夫人 [五代十国] 蜀中四大才女,中国古代十大美女,帝王后妃八大才女
  •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诗一(《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名人生平个人简介花蕊夫人的故事,本无关于历史。然而,只因为跟随了那个人的步伐,花蕊夫人这个名字,却成了历史上一个神秘的传说。熟谙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学的人都知道,自古才华和美貌在女子身上……[详细]
  袁天罡(生卒年不详),别名袁天纲,隋末唐初著名星象学家、相士、道士、风水大师、预言家,著有《推背图》、《袁天罡称骨算命法》等作品。袁天罡官任盐官令、火井令、军师、国师,在天文、数学、历法、相术、阴阳学等方面颇有建树。传说袁天罡未卜先知,千年变局,判者神明,尽览于胸;他预言了襁褓中的武则天会当皇帝;他预言了千年后的抗日战争爆发。名人生平袁天罡在洛阳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 王珪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韦挺面相如虎,将出任武官。并预言三人为官后都要遭贬谴,届时大家还会见面。果然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杜淹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由太……[详细]
宋真宗刘皇后 [] 中国十大皇后 (968~?)
  宋真宗刘皇后,章献明肃皇后刘氏(968-1033),益州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华阳镇)人,又名章献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名不详,民间戏曲中将之称为刘娥,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完成宋政权从真宗时代到仁宗时代的平稳交接,为宋在仁宗时期的繁荣打下基础,辅佐宋仁宗创下“仁宗盛世”。常与汉吕后、唐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氏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认为刘氏出身寒微,劝赵恒不要亲近刘氏不果,只好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圣旨一道下来,命逐刘氏出京。并为十七岁的赵恒赐婚,此时赵恒被封为韩王,新娘为……[详细]
  成都郫县人,两汉之交权倾天下的大臣,后为王莽所诬杀。何武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今四川郫县)人,武为人仁厚,奖称人之善。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诣博士受业,治《易》。以射策甲科为郎。光禄勋举四行,迁为鄠令,坐法免官。后太仆王音举武贤良方正,征对策,拜为谏大夫,迁扬州刺史。武为楚内史厚龚胜、龚舍,在沛郡厚唐林、唐尊,及为公卿,荐之朝廷。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先露章,服罪者减除其状,直令免去。不服则极法奏之,抵罪或至死。武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总必先至学官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详细]
杜轸 [] (233291)
  杜轸(约公元233年-291年),字超宗,蜀郡成都人。父杜雄,字伯休,官至蜀汉安汉、雒县县令。轸少师从谯周,发明高经于谯氏之门,博涉经书。州辟不就,蜀郡任命他担任功曹。杜轸(约公元233年-291年),字超宗,蜀郡成都人。轸少师从谯周,后来邓艾破蜀,被征。钟会进成都,当时蜀郡太守南阳张某不肯出太守府。杜轸进言说:“钟会囚禁执拿了邓艾,就在近期,一定会被遣还。现在正逢大军混乱的时候,他们互相破孩不能用平常来对待。所以您应该到正殿里避乱。”(一说杜轸白太守:“今大军来征,必除旧布新,明府宜避之,此全福之道也。”)张府君于是出府回到住所。钟会果真派遣参军牵弘担……[详细]
费密 [] 清初蜀中三杰 (16231699)
  费密(1623~1699)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和思想家。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繁人。费经虞子。奉父流寓泰州,其父邃于经学,尽传父业,工诗文,究心兵农礼乐等学,以教授、卖文为生,当道拟举鸿博,荐修《明史》,皆为辞。费密守志穷理,讲学著述,在文学、史学、经学、医学、教育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后代学者评论说:“蜀中自杨升庵外,唯密著作最富,论说精辟,对后世颇有影响”。费密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嘉诰为四川大竹县训导,父经虞为云南昆明知县。他六从师读书,好学穷理,深得长辈的赞赏。二十岁时,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到成都。他只身去昆明探望父亲,途中被少数民族掳……[详细]
  许奕进士第后,授剑南东川节度判官。许奕守丧期间家境艰难,免丧调涪城尉。迁起居舍人,韩侘胄与人商议边防,许奕说:“时机尚未成熟。如今最急迫的唯有边防,而朝廷、百官如平时一样四平八稳。总领,本是上级委派,而听宣抚司节制,或为参谋。屋里的议论,外面的人又不知道。护圣之军,有一半发配在外,而禁卫单薄。首先应该处置-,永远不要录用他们。不要对有的人特殊照顾,这样会让别人心存侥幸,此事宜当禁绝。”许奕所说的话都是韩侘胄所厌恶的。蜀乱平定,皇上命许奕以起居舍人身份宣抚四川。许奕说:“如果派遣人宣抚百姓,应该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就到那儿。否则,无以安抚蜀中父老。”又说:“……[详细]
严君平 [] (8610)
  成都彭县人。西汉著名方士,易学家,卜筮家。严君平,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哲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周易数术大师 。名遵(据说原名庄君平,东汉班固著《汉书》,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写为严君平),蜀郡成都市人。汉成帝(前32~前7年在位)时隐居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以占卜耆龟给人看相),因势导之以善,宣扬忠孝信义和老子道德经,以惠众人。 名人生平严君平(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汉末期成都人,道家学者,思想家。原本姓庄,本名庄遵,字君平,后来汉书忌讳汉明帝刘庄的名,才将其改名为严遵,根据史料记载,他出生在今成都彭州市与郫县……[详细]
  张大受(?~?),字号不详,四川华阳(今成都双流县)人。大西国大顺年间(1644~1646)武科进士第一人。大西国武科考试武生时,采取特地挑选狞劣马数百匹,使应考者骑上劣马,同时命呜放巨炮、营内士兵大声喧噪,往往马惊人堕。大西国开科取士,会考得武进士120人。从这些人中选拔出状元张大受。张大受中状元时,年未30,正在壮年,身强力壮,身高七尺,擅长骑马、射箭。张献忠得此良才,十分喜悦。大西国的文臣武将都赞不绝口,称陛下武举得人,张献忠也非常高兴,赐张大受金币、弓刀,还把他召进宫中赐宴,拿出宫中的金银器赏赐他。第二天早晨,张大受入宫谢恩,大西国的文武-再次……[详细]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卒于哲宗元祐二年,年八十一岁。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举进士第一。仁宗时,知谏院,以直言敢谏闻名,生平不信佛事。尝请立太子,面陈恳切,至泣下。前后上章十九次,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后为翰林学士,与欧阳修、宋祁共修《新唐书》。在政治上,范镇支持司马光论新法,与王安石不合,劾青苗法扰民,直言变法是残民之术,后职官致仕。哲宗即位,起为端明殿学士,固辞不拜。累封蜀郡公。镇少时尝赋长啸却胡骑;晚使辽,辽人目为长啸公。卒,谥忠文,赠右金紫光禄大夫。三范修史在中国……[详细]
  • 刘湘
  刘湘,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军阀。刘湘是近代一世枭雄,在战事中勇猛,敢于拼命,外号“巴壁虎”,又名“刘莽子”;在四川内战中逐渐发达,削平群雄统一四川,性格内向,深沉含蓄,持身谨严,为人剽悍。他与蒋介石虚与委蛇,若即若离,生前始终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军事与政治均有建树,笃信神道。另一方面,刘湘对川渝地区教育事业也有很大投入。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并且为重大发展做出很大贡献。速成学堂刘湘,1888年7月1日出生,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人。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刘湘的祖父刘公敬,系前清武举。父亲刘文刚,字鉴堂,自幼习弓马,……[详细]
  罗公远,唐代道士。又名思远。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县)人,一说鄂州(今湖北武昌)人。筑室-于漓元治中,常往来青城、罗川之间,与张果、叶法善齐名。唐玄宗时屡屡召见策问,奏答莫不称旨。与叶法善、金刚三藏比试法力于朝廷。而其出入禁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于朝廷政事,则以微言规讽,或以直道献策。尤善隐形,玄宗欲得其术,答说:“陛下以四海之尊,岂可经信小术。若尽臣术,必怀玺入民间,困于鱼服也”。醮酒有验,玄宗大悦,因问治国之要,答说:“圣人道在心,不在他求”。赐紫衣度为道士。后奉诏归隐炼丹,二十七年丹成,诏诸阙,赐赉优渥。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之乱,玄宗逃……[详细]
魏了翁 [] 宋朝词人 (11781237)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四川邛州(今邛崃)蒲江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己未科曾从龙榜进士第三人。魏了翁少时,就与兄长们入学,其神情举止,宛如成人。几年后,出落得英俊潇洒,聪明非凡。他每天读书千余言,过目即不再看,被乡里人视为神童。15岁时,已写出《韩愈论》一文,行文抑扬顿挫,很有学者风范。步入仕途后,魏了翁恪尽职守,历经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国子正、武学博士。开禧元年(1205),韩?胄想以收复失地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对此,满朝文武惊骇但不敢言,惟独魏了翁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坦诚劝告:“国家的三纲五常不确立,国家大计未定,社……[详细]

全部成都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