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四川 > 成都 > 新都名人

新都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杨慎 [] 明朝三大才子,明朝状元,蜀中四大家 (14881559)
  • 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明代文学家,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详细]
杨廷和 [] 明朝首辅 (14591529)
  • 杨廷和
  杨廷和(1459——1529),汉族。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举于乡,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进士及第。孝宗弘治二年(1489)进修撰。历官左春坊大学士,典诰敕。以指斥佞幸忤刘瑾,谪官。瑾诛后,拜华盖殿大学士,总朝政。武宗死,无子,以从弟朱厚熜继位,是为世宗嘉靖。除去中间居忧三年,杨廷和身仕两朝,前后担任宰辅十四年,其中首辅九年。他为官清正,多有建树,因争登基大典忤帝意,谪官,致仕。后削职为民。嘉靖八年(1529)卒年七十一。 子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武宗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亦以争大典,杖谪云南,废弃终身。 大明王朝经过几十……[详细]
费密 [] 清初蜀中三杰 (16231699)
  费密(1623~1699)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和思想家。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繁人。费经虞子。奉父流寓泰州,其父邃于经学,尽传父业,工诗文,究心兵农礼乐等学,以教授、卖文为生,当道拟举鸿博,荐修《明史》,皆为辞。费密守志穷理,讲学著述,在文学、史学、经学、医学、教育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后代学者评论说:“蜀中自杨升庵外,唯密著作最富,论说精辟,对后世颇有影响”。费密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嘉诰为四川大竹县训导,父经虞为云南昆明知县。他六从师读书,好学穷理,深得长辈的赞赏。二十岁时,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到成都。他只身去昆明探望父亲,途中被少数民族掳……[详细]
  张惠(1222-1284),字廷杰,新都新繁人。张惠家世渊源深厚,经历也颇为曲折坎坷。张惠的先祖,是新津人张商英。张商英何许人也?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宋英宗治平2年(1065)考中进士,出任通川县(今达州市达川区)主簿,后出任南川县(治所在今重庆市綦江县境内)知县。后来,张商英历任监察御史、尚书右丞、资政殿学士、观文殿大学士、尚书右仆射(宰相)等。张商英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和书法家。如今新津的观音寺中,有张商英的碑亭。张商英死后,他的后裔曾迁居到今新疆青河县,后来又迁回到四川,在新都新繁定居。张惠就出生在新繁,时值南宋末……[详细]
许世亨 [] (?~1789)
  许世亨四川新都人,先世出回部,清朝将领。初为骑兵。从征金川、西藏。以武举授把总,累迁守备。复从征金川,赐孔雀翎,加劲勇巴图鲁。累擢参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川平,擢云南腾越镇总兵。五十二年(1787年),赴台湾平定林爽文叛乱,平乱后改赐坚勇巴图鲁名号,图形紫光阁,列前二十功臣。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调广西提督。从征安南,攻克升龙(今越南河内市),封一等子。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阮惠率兵-,清军战败,孙士毅渡富良江退兵,许世亨与尚维升、张朝龙等断后,战死。进封三等壮烈伯,祀昭忠祠,谥昭毅。子许文谟。屡立战功从参赞大臣、副都统明亮攻当噶……[详细]
  谢济勋 [籍贯]新繁(今新都)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周易象图>,<周易上下经学>,<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说>,<尚书经义>,<诗经序义证>,<孝经述>,<论语义述>,<大学定本述>,<中庸释>,<新繁清韵,<论孟刍言略说>,<论孟刍言详说>,<好古敏求斋诗文集> [小传] 性孝友,亲殁,庐墓居丧三年。妻周氏卒,终身不娶。人以此称之。善诗文,尤精经学。尝云:“新当世民吾弗能,新后世民可也。”同治十三年(1874)张之洞督学四川,深赏其文,叹为“真读书人”。著有《周易象图》一卷、《周易上下经学》十卷、《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说》十卷、……[详细]
  袁焕 [籍贯]新都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文治武略解蹇>,<权舆浅注>,<韬辞集古>,<资策阐微>,<宰治要略>,<风角纂要>,<次舍神机>,<合法指挥>,<风鉴先机>,<陈袁会讲录>,<四书续讲>,<一部字说>,<一说晓>,<先贤辑略>,<愿学梯阶>,<初学浅言>,<初学津梁>,<日省箴言 [小传] 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赴京试不第,遂立家塾,倡王阳明之学。咸丰初,大挑一等,拣选江西知县,因白莲教起义,不果行。五年(1855)重授生徒。卒年七十六岁。著有《文治武略解蹇》、《权舆浅注》、《韬辞集古》、《资策阐微》、《宰治要略》、《风……[详细]
梅挚 [] (9941059)
  梅挚(994年至1059年),字公仪,北宋成都府新繁县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为官三十二年,勤政爱民,清正廉明,政绩卓著,敢于直言上疏,有奏议四十余篇。在梅挚的作品中,《五瘴说》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建炎年间,新繁在东湖之南建三贤堂、绘三贤像,祀乡人梅挚。《宋史》、《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有传。……[详细]
任未 [] 东汉学者和教育家
  任未,字叔本,新繁人,东汉学者和教育家,自幼勤奋好学,通晓《五经》,对《诗经》特别有研究,在洛阳教授生徒达十余年,其勤学精神深受学生钦佩。任未不仅刻苦好学,而且爱友尊师的风范,也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作为汉代的乡土名人,以后的《新繁县志》、《新繁乡土志》都记载了任未的事迹,赞美了任未在中国的学术和教育上的历史功绩。……[详细]
  吴虞(1871~1949),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笔名吴吾,四川成都人。近代思想家,学者。吴虞少时曾从吴之英学诗文,从今文经学家廖平习经,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以后与父亲的关系破裂,被逐出家门。1906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担任成都中学教习。一度主编《蜀报》。辛亥革命后,任《西成报》总编、《公论日报》主笔、《四川政治公报》主编。1920年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教授,晚年任教于成都大学、四川大学。1933年因遭尊孔复古派的排斥打击,-辞职。吴虞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批判儒学,揭露吃人的“礼教”。他批判儒学中以孝为中心的封建-和家族制度,指出:“详考孔子之学……[详细]
王铭章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18931938)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 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台儿庄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2014年9月, 王铭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名人生平王铭章1893年7月4日生。自幼由叔祖父王心田资助,就学于新都县高等小学,1909年毕业后,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辛亥秋,四川……[详细]
黄霖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黄霖同志是四川省新都县人。早年毕业于四川陆军讲武堂,1926年底投奔北伐军,1927年到贺龙同志部队任第二十军特务营第一连连长,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初他返回四川后,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任中共新都城区区委书记。1930年至1933年,他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机智勇敢地参与组织和领导了群众性的抗日运动。在-的年代里,黄霖同志曾两次被俘、四次被捕,历尽艰险,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七·七”事变后,经我党营救,黄霖同志于1937年8月出狱,10月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机关总务处处长、马列主义学院研究室支部书记、鲁迅艺术学院院……[详细]
  涂伯毅同志系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一级伤残军人,1949年12月入伍,1950年10月入朝参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战役,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敌机投放的凝固汽油弹全身烧伤至残,面部严重毁容,双手指不能屈伸,经部队医院治疗,1956年转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休养。该同志在休养期间,坚持无偿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工作,五十余年如一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被成都市新都区聘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被新都区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8被省直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作为四川唯一优抚代表参加国庆60周……[详细]
  周从化(1895—1949),男,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早年辍学从军,后进入陆军大学学习。经历了辛亥革命、川军内战、北伐与抗日战争。1944年参加民主同盟,后参加中国共产党,开展军运策反工作。1949年8月20日遭逮捕,后押解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监狱。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大-中殉难,时年54岁。遗体运回成都安葬在青羊宫十二桥烈士墓。周从化,新繁(今新都区)高宁乡人。出身清贫,14岁便辍学从军。1917年,由士兵升任排长,入刘湘主办的军官传习所学习,毕业后任川军刘禹九部连长。在任职期间,被认为作战勇敢,善于运筹,晋升为刘部支队长(旅长)。在……[详细]
罗野岗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41981)
  罗野岗(1914年-1981年),四川新都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后任抗大一分校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山东军区旅副政委,华东野战军师政委。参加了孟良崮、鲁西南、淮海、西南等战役。1950年后任空军航空学校政委、空军工程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32年加入共青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8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二团政治处主任,第一分校政治部-科科 长,抗大第一分校独立团政治委员,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中共滨海区第一地……[详细]
  艾芜(1904~1992年) ,中国现、当代作家,原名汤道耕,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等,艾芜是道耕的笔名,他开始写作时,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的影响,遂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1921年考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因不满学校守旧的教育和-旧式婚姻而出走,漂流于云南边疆、缅甸和马来亚等地,当过小学教师、杂役和报纸,并两次差点病得差点死去。因为同情缅甸的农民-,1931年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回国到上海。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发表小说。在上海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山中牧……[详细]
  熊维鼐 [籍贯]新都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诚敬录>,<熊氏族谱世次>,<戒淫十则> [小传] 年十九补博士弟子员,以学业优等得领饩粮。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两赴春闱皆不第,遂绝意进取,教授于邑之南,名其斋曰“翠竹”,以示砺节。生徒日众。前后及门数百人,以次取科名者类皆学有本源,出为时用,守其师说,循循有礼法。性耿介,人不敢干以私。所居距县城里许,非重务不入城市。前后县宰慕维鼐硕望,敦请再四,坚谢不往。后卒于家,年五十三岁。著有《诚敬录》二卷、《熊氏族谱世次》二卷、《戒淫十则》行世。《新都县志》有传。 ……[详细]
杨厚4 [] 东汉著名学者和教育家 (72152)
  杨厚(72年至约152年),字仲桓,新都人,东汉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出身于官宦和学者之家。幼承家学,勤奋自励,刚直不阿,因不事权贵,称病辞官在家授徒,门徒入典籍名录者三千余人,其本人及门人董抉,任安均载入《四川古代名人》一书。《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后汉书》、《华阳国志》有传。……[详细]
  周太玄,原名周焯,四川新都县人,化学家。1909年,14岁的周太玄从峨眉来到车水马龙的成都,随家人在成都赁房居住,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成都石室中学前身)。繁华的城市令少年周太玄眼花缭乱,充满新奇感受。课余时间,他流连于成都的大街小巷里那连排的书坊、琳琅满目的货摊,还有令人垂涎欲滴的成都小吃。少年的心总是充满好奇和冲动,他常听人说,成都有一片权贵之地叫做满城,那里居住的满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权,汉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这激起了周太玄强烈的好奇心,他邀约了几个同学结队前往,对满城进行了一次“探险”活动:“这是一个天气晴和的星期日,他们吃过早餐……[详细]

全部新都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