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宁波 > 海曙区名人

海曙区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范钦 [] 明代著名藏书家 (15061585)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明代著名藏书家,,鄞县城内月湖西(今海曙区)人。公元1532年(嘉靖十一年)举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生平事迹建天一阁范钦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主持建筑天一阁。在宁波市月湖之西,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古建筑,那就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天一阁。天一阁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收藏群书范钦性喜藏书,游宦期间,每到一地,都特别留心搜访当地的文献。与其他偏重於版本的藏书家不同的是,范钦重视当代人的著作,故其藏书以明刻本……[详细]
张煌言 [] 浙东抗清名将张苍水 (16201664)
  •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 南明大臣、文学家。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清顺治二年(1645),与钱肃乐起兵邑中,奉鲁王至绍兴监国,被鲁王任为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顺治七年(1650),清军陷浙闽,鲁王退据舟山群岛。张煌言被任为兵部左侍郎。次年又奉鲁王入闽,与郑成功联合,其后数次攻入长江,打击清军。桂王在华南称永历帝,张煌言为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后张煌言与郑成功分兵北征,攻入安徽后,兵败,只身潜行2000里返回台州。郑成功去台湾,张煌言于闽北困守。此后郑成功在台湾病故,永历帝在云南被害,鲁王亦死于金门,煌言孤立无援……[详细]
  丰熙 (1468~1537) 字原学,号五溪、白庵,明鄞县城西隅马园(今海曙区)人。弱冠师事姚镆,研习《毛诗》、《郑诗》,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中举人。1499年(弘治十二年)举殿试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升侍讲,参与修《孝宗实录》,迁右谕德。时刘瑾专权,不附炎,因出掌南京翰林院事。世宗嘉靖帝即位,任翰林院学士。在朝廷“大礼仪”争议时,他反对立嘉靖帝生父兴献王为太上皇,下诏狱,受廷杖,遣戍福建镇海卫。在戍所13年,杜门著述。潜心六经,尤精《礼》,兼擅金石。卒于戍所,隆庆初赠官赐恤。著有《白庵集》、《一斋集》等。 丰熙幼有异禀。曾在家中墙壁上……[详细]
徐时栋 [] 清著名藏书家 (18141873)
  徐时栋(1814—1873)清著名藏书家。字定宇,一字同叔,号柳泉,学者称“柳泉先生”。 因排行十三,故又称徐十三,号淡潺、淡斋,别号西湖外史。鄞县县城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人,两赴会试不第即不复应试,后以输饷授内阁中书。勤学博览,治经以先秦遗说为主,以经学解释经书。所作以古诗古文。博搜文献,刻《四明宋元六志》,称善本。同治七年(1868)开鄞志局,由他主持,仿国史馆列传体例,注所征引文献,排比成文,费时达12年之久,成《鄞县志》。徐时栋,因排行十三,故又称徐十三,号淡潺、淡斋,别号西湖外史,又号柳泉,徐时栋与友书信往来或收藏书画时常用此号,……[详细]
  陈鱼门(1817—1878年),名政钥,号仰楼。宁波人。麻将的创始人,清朝时的“甬上闻人”,甬是宁波的简称,所以这位陈氏先祖是宁波人。年少时便聪明出众。曾经跟随杨启堂先生学习英文。道光二十九年选拔为贡生,后来因有功升任内阁中书。 三品官衔。陈鱼门“广交游,琴酒无虚日”,交游甚广,极喜玩耍,精通纸牌。同时也深感纸牌许多不便处,在同治三年(1846)把纸牌改为竹骨材质,继承碰和牌中的万、索、筒,一共一百零八张,改“红花”为绿色的“发”,把“白花”改为“白板”,“老千”改为“红中”,命名为“三箭”,每样四张。同时增加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风,每样也是四张。……[详细]
  盛炳纬,字省传,又字养园,镇海城区人,是镇海中学创始人。10余岁时肄业于国子监,1879年(清光绪五年)乡试中举,次年殿试又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1885年提督四川学政,严格考核,杜绝冒滥。1891年任江西学政,继又兼江西乡试监官,勉励诸生研究经史,调各县高材生一百余人入省城经训书院肄业,捐赠藏书万卷。后奉母辞官回乡,察时度势,深悉培育人才重要,遂热心创办和发展家乡教育。与宁波知府 程稻村于1897年创办储才学堂(后更名为宁波中学堂,即宁波中学前身),筹银6万余元,改建新校舍于宁波南门,拓地至40亩,规模为当时浙江省各校之冠。又与县人谋划,筹银……[详细]
丰坊 [] (1494~?)
  丰坊(约1494—?),字存礼,又字存叔、人翁,晚更名道生,别号南禺外史,鄞县城西隅马园(今属海曙区)人。丰熙子。少警敏好学,喜书法。明正德十四年(1519)中乡试第一(解元),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礼部主事。次年随其父偕廷臣谏“大礼仪”事(反对立嘉靖帝之父为太上皇),受廷杖,出为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再降为通州同知。后罢职归里,家居11年。曾设道醮祈灭倭寇、伪禅伪学、蛇虎蚤虱,闻者无不大笑。十六年,其父死戍所。次年,至京师求官,竟背父意上 书请建明堂,加兴献王庙号。继献《卿云颂》,然终无进擢。仕途失意,遂归里刻意著述,深研书法。亦更目空古今,滑稽玩……[详细]
  孙传哲(1915-1995),系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家。曾任邮电部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室主任,高级设计师。邮票设计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梅兰芳舞台艺术》、《黄山》、《金鱼》等在全国评奖中获奖。孙传哲1916年生于浙江宁波,家乡如画的风景从小赋予他一双爱美的眼睛。他的父亲是一位藏书家,擅长书画。受父亲的影响,孙传哲很小就显露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上海艺术学校,两年后,又进入南京中央大学的艺术系学习绘画,师从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到1937年毕业为止,孙传哲学习了素描、油画和传统的中国画。他决心将所学贡献给动荡……[详细]
杨坊 [] (?~1865)
  杨坊(?-1865) 清朝官吏,字启堂,又字憩棠,浙江鄞县人。早年在宁波当绸布店店员,后入教会学校习英语,继因-欠债流浪到上海,混迹洋行,升充买办,从中获利。在上海东门外开设泰记钱庄,捐得候选同知头衔,又任宁波四明公所董事。拥资百万,名噪沪上。1853年(咸丰三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军占领县城活捉苏松太道吴健彰后,伙同美商裴福洋行将吴从囚禁地偷偷抢出藏于租界内新银号钱庄。翌年10月,受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命与英、法两国领事密谋策划镇压小刀会起义军,在城外修筑围墙,切断城内外交通,断绝起义军接济,终使起义军弃城突围归于失败。由同知升为道员。1856年加盐运使衔……[详细]
冯孟颛 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 (18861962)
  冯孟颛(1886年-1962年),名贞群,字孟颛,一字曼孺,号伏跗居士、成化子、妙有子,晚年自署孤独老人。原籍浙江慈溪,从先祖迁居宁波市区水凫桥畔。17岁时,中光绪壬寅科,补宁波府学生员。1932年任鄞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从事表彰先贤、保护文物等工作。先生自幼好学,矢志攻读,后继承其父“求恒斋”遗书2000册,乃“屏弃嗜欲,节衣缩食,搜访古籍”,利用当时军阀混战,废科学、兴学校,社会风尚以为古籍已濒临无用之际,精心搜集明清以来宁波诸家私人世故书楼辗转流散之籍,“罗列室中,手披目览,脱误虫伤,即为修补”。经60年积累,先后整理古籍近11万卷,碑刻533种,……[详细]
  袁牧之(1909-1978)著名演员、编剧、导演,电影事业家。原名袁家莱,浙江宁波人。袁牧之中学时期即参加洪深组织的戏剧协社演戏,后入东吴大学,演出《万尼亚舅舅》等话剧。1930年离校,投身戏剧事业,主演《五奎桥》、《回春之曲》、《怒吼吧,中国》等剧,并创办了《戏》月刊。他在舞台上善于刻画各种名人,有“千面人”之美称,并著有《戏剧化装术》 、《演剧漫谈》等著作。1934年袁牧之至电通公司任演员,编导,创作的第一个电影剧本为《桃李劫》并担任主演。此后主演的影片还有《风云儿女》和《生死同心》。1935年编导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1937年编导《马……[详细]
  赵林士(1876—1925),名家艺,以字行,原籍慈溪,清咸丰间迁宁波(今海曙区)。光绪二十七年(1901)留学日本,攻读经济学,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曾资助革命。三十一年回国,适宁波教育会成立,被推为评议员。与陈训正等筹创宁波师范学堂,一度主其事。借倡导新教育之机,联络志士同仁秘密从事反清活动。次年至上海,与张静江、陈其美等相过从,寓所成为革命党人联络点之一。三十三年复去日本,越两年回国,在上海与他人筹办《民意报》。1911年7月回甬,组织同盟会宁波支部,任会长。宁波光复,任军政分府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长,后被推任军政分府参议部长,事定辞职去上海。次年春……[详细]

全部海曙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