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宁波 > 鄞州区名人

鄞州区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史嵩之 [] 宋朝宰相 (11891257)
  史嵩之(1189年—1257年10月6日 ) ,字子由,一作子申,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大臣,右相史浩之孙、权相史弥远之侄。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士,调光化军司户参军。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两淮四川京湖军马(两淮、四川、京湖是当时南宋三大军区,集中了南宋最精锐的部队)。淳祐四年(1244年),遭父丧,夺情起复,因主和议,为公论所不容,闲居十三年。宝祐五年(1257年)卒,赠少师、安德军节度使,追封鲁国公,谥号“庄肃”。著有《野乐编》,已佚。《全宋诗》录其诗。后世对史嵩之褒贬不一,他被认为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功勋显赫,但同时又被认为是一个追求权力……[详细]
沈一贯 [] 明朝首辅 (15311615)
  沈一贯(1531~1615)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龙江,又号蛟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及诗人。 隆庆二年(1568),成三甲进士,选庶吉士,不久授职检讨。 万历二年(1574),出任会试同考官,之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日讲官兼经筵讲官、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右春坊右谕德、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加太子宾客。 万历十二年(1584),升作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教习庶吉士,为郭正域师。 万历二十二年(1594),出任南京礼部尚书。 万历二十二年(1594),出任南京礼部尚书、正史副总裁;协理詹事府,但未赴任。 万历二十……[详细]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经史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祖籍河南开封。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所撰《玉海》二百卷,囊括当时科举考试所需的各类知识;考据性笔记《困学纪闻》以考证为特色,居“宋代三大笔记”之首;蒙学著作《三字……[详细]
史浩 []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 (11061194)
  史浩(1106~1194)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直翁。鄞县江东张斌桥(今属江东区)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孝宗即位,史浩任参知政事,推荐枢密院编修官陆游。隆兴元年(1163),拜尚书右仆射。他首先辨赵鼎、李光无罪,又说岳飞久冤不白,应该为他们平反,恢复原有官爵,照顾他们的子孙。孝宗都依他建议办理。史浩政尚宽厚,有一次为了要救一个无罪而被判死刑的市民陆庆童,和皇帝争论起来,忿而辞职。后来孝宗提起陆庆童的案子,还表示后悔。史浩任职时推荐陆九渊、叶□等15人。他年老……[详细]
史弥远 [] 宋朝宰相 (11641233)
  史弥远(1164年—1233年),字同叔。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南宋中期权相、右仆射史浩之子。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及第。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金朝来索主谋。史弥远时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与杨皇后等密谋,遣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于玉津园槌杀韩侂胄,后函其首送金请和。史弥远因此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独相宋宁宗赵扩十七年。史弥远权势熏灼,太子赵竑心不能平,曾书字于几曰:“弥远当决配八千里”,又呼弥远为“新恩”,意他日当将史弥远流放新州或恩州。史弥远大惧,潜谋废立。从越州求得宗室子赵与莒,赐名贵诚,立为沂王后,亟力扶植。嘉定十七年……[详细]
  余有丁(1526~1584),字丙仲,号同麓,浙江鄞县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申时行榜进士第三人。此科座主袁炜,靠写青词入相,所取一甲申时行、王锡爵、余有丁皆在翰林供职,每有应酬文字或皇上所派撰事玄诸醮章,以至翰林馆中重要文章,都要叫这三位门生到他的私宅,代他属草,稍有不如意,先是厉声呵叱,继而恶语相向。余有丁本与袁炜同郡,一次袁炜竟大骂道:你怎么得名“有丁”,当呼为“余白丁”。其傲慢无礼到了如此之地步。有时入直西苑,为皇上准备笔札,袁炜竟将房门反锁而去,屋内连饭食酒菜也不备,三个人从早至晚都饿着肚子,每每以菜色而归。万历元年(1573)……[详细]
  葛世振的父亲葛瑞图,孝友力学。葛世振高中榜眼后,授翰林编修,充日讲官,曾作《四郊礼成颂辟雍重临赋》进上,以文词巨丽,在京都盛传。又曾上章奏对兵饷之事,有:“增兵不如练兵,加饷不如清饷”之语,极称帝心。崇祯帝曾将其名书列于御屏。当时,崇祯皇帝颇好考察-,用人较严刻。葛世振便利用每日进讲之机,反复陈述为政宽厚的道理,崇祯帝常为之改容,甚至听从他的规劝。不久,葛世振请假省亲告归。甲申(1644),葛世振得知京城失陷,崇祯帝吊死煤山,曾作《十哭诗》。遂杜门扫轨,不与外界联系,结庐光溪之滨,每日“督课农桑”,仅守先世所遗薄田以种秫、釀酒度日糊口。康熙十年(1671……[详细]
马裕藻 近代文化名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 (18781945)
  马裕藻(1878—1945),字幼渔,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近代文化名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早年受业于近代教育先驱叶浩吾,后留学日本。1913年5月在“读音统一会”上率先提出《注音字母》方案获大会通过,被聘为北大教授,1918年至1926年连续八年担任校评议员,参与北大建设。1920年起任北大国文系主任,任职长达14年,期间努力调和新旧二派,曾聘请鲁迅等名家来北大任教。作为中国第一部官方正式颁行的法定汉字注音——注音字母的首倡者,对汉语正音、传播国语作出了突出贡献。终其一生,将革命救国与治学报国贯穿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近代教育事业的做出……[详细]
  余芝卿(1874~1940) 字茂芳,浙江鄞县人。早丧父母,家境贫寒,幼年失学。14岁来沪谋生,当过学徒,后为大成祥等商号经理。民国元年(1912年)赴日本,在大阪开设鸿茂祥进出口商行,并任三江(江苏、浙江、江西)侨商组织董事长。他投资8万银元,委托薛福基等在国内筹办大中华橡胶厂,于民国17年建成。民国22年12月,成立大中华橡胶厂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他深感“国家兴废,系于教育”。民国23年,捐出个人所有大中华橡胶厂股份,在谨记路(今宛平南路)购得土地40亩,兴建楼房12间、平房17间,创建员工子弟学校,次年落成。为缅怀其父德元,取名……[详细]
  杨斌(?~?),字号不详,浙江鄞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此科共取武进士85人。杨斌得中武状元后,官江西都指挥佥事。嘉靖朝武举会试同乡试一样也分三场进行:首场定在初九日,考试马射,以三十五步为距离,每人发九矢,中三矢以上者为合格。第二场定在十二日,考试步射,以八十步为距离,亦发九矢中二矢以上者为合格。马步射均在京营将台前校阅。第三场定在十五日,考试策论,要求作策二道,论一道,考场设于文科考试的席舍内。三场考试完毕,依文举之法,将中式考生中弓马策论优秀者的成绩和姓名装璜成帖,题名《武举录》,并将取中武进士的姓名张榜公布于……[详细]
陈著 [] 宋朝词人 (12141297)
  陈著(1214~1297),六月十三日戌时生,小名祥孙,字子微,小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武康县。曾祖宏,祖伸,父德刚,兄弟二人,娶童氏。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1260),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1267),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详细]
翁文灏 中国早期的最著名地质学家 (18891971)
  • 翁文灏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出生于绅商家庭,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1912年回国。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早期的最著名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他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详细]
  • 沙孟海
  生平简介 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他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篆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20岁前后,他的书法已有很大名声了。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担任家庭教师期间,有幸接触令他十分仰慕的康有为、吴昌硕等大师,对以后沙孟海的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5年他任教商务印书馆图文函授社,其间,从冯君木,陈屺怀学古文学,使他学艺大进。章太炎主办的《华国月刊》,多次刊载他的金石文字。1927年,沙孟海的四个从事革命工作的弟弟都被国民党通缉,老家被洗劫一空。他毅然返乡……[详细]
黄晟 [] (?~909)
  黄晟(?—909),字明远,鄮县(今鄞县)人。唐僖宗时应募于望海镇(今镇海区),身矮未被录用,后募众据守平嘉,明州知州羊僎任为辅将。相嘉攻越州,杭州刺史董昌不能御,明州刺史钟季文遣晟领兵讨伐,擒杀相嘉,遂以战功授散骑常侍、浙东道东面副指挥使。景福元年(892),钟季文卒,众拥黄晟摄明州刺史(另一说自称刺史),保境安民,广招文士,江东文士多来归,晟筑宅安置,称“措大营”。后董昌僭称帝。乾宁三年(896),钱镠发兵讨董,晟率兵响应,后董昌被诛。乾宁五年(898)率民采石筑罗城,周长18里,又重建奉化江东津浮桥。在任18年,为官廉正,后封江夏县开国子。临终上疏……[详细]
高似孙 [] 宋朝词人 (11581231)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详细]
  王正己(一一一九~一一九六),字正之,号酌古居士,鄞(今浙江宁波)人。历丰城县主簿,婺州司法参军。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知江阴军、饶州,以事罢。起知湖州。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提举盐事(《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八之一四)。十四年,由淮南东路转运判官除直宝文阁(同-职官六二之二六),秘阁修撰。出为两浙西路提点刑狱。以疾,主管武夷山冲祐观。宁宗庆元二年卒,年七十八。有《酌古堂集》,已佚。事见《玫媿集》卷九九《朝议大夫秘阁修撰致仕王公墓志铭》。……[详细]
  钱肃乐(1606-1648)明末官员。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止亭,汉族,浙江鄞县人。崇祯十年进士,历官太仓知州、刑部员外郎,寻以忧归,清兵下杭州,倡议起兵,应者数万人,遣使请鲁王监国,任右佥都御史、进东阁大学士,卒于舟中。有《正气堂集》。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授太仓知州,严惩豪奴黠吏,考绩列江南第一,迁刑部员外郎。 弘光元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闰六月,清兵入浙,宁波府官员欲降。鄞县贡生董志宁首倡谋义,聚诸生于学宫,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火鼎)、毛聚奎和之,遍谒诸乡老而莫敢应,即所云“六狂生”。肃乐至城,遂定谋发使,于闰六月十二日集绅士于府……[详细]
  • 马衡
  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早年入读南洋公学(现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曾学习经史、金石诸学。精于汉魏石经,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中国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南洋公学肄业。 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 1952 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过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被誉为中国近-古学的前驱。他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上承清代乾嘉学派的训诂考据传统,又注重对文物发掘考古的现场考察,主……[详细]
沙文求 沙氏五兄弟 (19041928)
  沙文求(1904~1928) 又名仲己、端己,化名史永,宁波鄞县大咸乡沙村(今属塘溪乡)人,沙孟海弟。少时就读沙村小学,1917年秋由兄资助,进宁波效实中学,喜文史,好拳术。沙文求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广州起义后牺牲的著名烈士,牺牲时年仅24岁。沙文求个性刚强,尚义好勇,爱读经史兵书。儿童游戏性的械斗中,他必取胜而后止。在村中小学读书时,旧习惯小学生要用纸盒做孔圣殿,他也做。但他不供孔夫子,供的却是荆轲、聂政等刺客的图像,这是他对旧社会不满现象的初步表露。十二三岁时,村中有人被相距五里外的邻村人侮辱时,他不胜义愤,召集同村壮年数人赶去保护。上学五年后……[详细]

全部鄞州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