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宁波 > 象山名人

象山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邵景尧少有才名,与著名学者杨守阯等结社赋诗,号称“浙东十四子”。万历二十五年(1597)中顺天府乡试第二十名。翌年夺得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万历三十八年(1610),升为国子监司业。第二年又升为司经局洗马兼修撰,曾奉使出封宗藩。在司经局,因其熟悉掌故,学问渊博,备受推崇。万历四十年(1612),他与状元赵秉忠一同出任南京考试官,以振拔孤寒之士为己任。此科考生张炜家境贫寒,但很有才华,父亲早亡,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培养成人,邵景尧将他列为前茅;又选取华亭同胞三兄弟张拱端、张履端、张轨端中举,一时传为美谈。邵景尧官至左谕德,乞休乡居。晚年与同郡周应宾、全天叙、陈……[详细]
陈汉章 国学大师 (18641938)
  • 陈汉章
  陈汉章(1864-1938),谱名得闻,字云从,别号倬云,晚号伯弢,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陈乡东陈村人。其一生自始至终勤奋自学和刻苦研读;一生致力经史子集“四部”的研究;一生弘扬国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一生充满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他是国立北京大学、中央大学的历史系主任,经史学家,教育家,一代鸿儒,国学大师。名人简介陈汉章生于清同治三年,出生在一个耕读世家,少即聪颖好学。4岁识字,6岁会吟诗,7岁正式受业,就读于设立在故居后的“约园”私塾。10岁开笔(浙江图书馆保留10岁的诗作有151首),后考到丹山、缨溪书院读书,更勤奋好学,得童生第一名,故立志研究经史……[详细]
殷夫 左联五烈士 (19101931)
  殷夫(1910.6.11-1931.2.7),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Lven等,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主要作品有《孩儿塔》《殷夫选集》《殷夫集》《别了,哥哥》《血字》《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同时,他还在《列宁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政论性文章。清宣统二年端午节(1910年6月11日),殷夫出生在浙江省象山县怀珠乡大徐村(今大徐镇大徐村)。民国九年(1920年)秋,考入象……[详细]
  贺威圣,浙江省象山县贤庠乡海墩村人,1902年12月出生在一个三代单传、两代寡妇的家庭。他是遗腹子,被祖母和母亲视为掌上珍宝。在村里上了两年私塾后,即随母往丹城竞化小学读书,1918年从县立高等小学毕业。翌年,当五四运动的浪潮波及濒海的丹城小镇时,年轻的贺威圣热情响应。他和同学们组织了象山学生联合会,被推选为会长,发动学生--;印发传单,张贴标语和进行街头演讲。他们还深入丹城、石浦等码头查禁日货并付之一炬。贺威圣领导的象山-,使往日闭塞的小城镇到处荡漾着爱国热情。在五四运动影响下,贺威圣关心着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他特地取字“刚峰”,决心寻求洗刷国耻、……[详细]
陈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陈纯(1955.12.11- )计算机应用专家。浙江省宁波象山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90年获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发明专利50多项;致力于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轻工和纺织业的改造和提升,先后主持研制完成 “计算机丝绸印染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系统”、“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等多个工程系统,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成果获国……[详细]
  梵琦(1296—1370),俗姓朱,字楚石,象山县人。自幼出家在海盐县天宁永祚禅寺,受经于衲翁谟师。不久往湖州崇恩寺,依其从族祖晋翁询师,16岁赴杭州昭庆寺受戒。自是历览群经,学业大进。元英宗时,诏写金字大藏经,梵琦因善于书法而应选入京。元泰定中,奉宣政院之命,出世传法,主海盐永祚寺。天历元年(1328)住持天宁寺。至元三年(1337)主持重建天宁寺镇海塔。梵琦受戒于元叟端公,为大慧宗杲的五传弟子,南岳怀让下的第二十四世。50年间,六坐道场。至正七年(1347),赐号“佛日普照慧辩禅师”。晚年归天宁寺,筑西斋居之,自称西斋老人,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明……[详细]
  董柯娣 女,一级演员。浙江象山人,1960年8月20日出生。1980年进象山越剧训练班,先学小生,主教老师尹瑞芳,曾饰演贾宝玉。后认定她演老生条件甚佳,乃改学老生,老师徐天鹏。1982年在宁波地区学员汇演中饰《打銮驾》中的包拯获优秀学员奖;同年参加省首届小百花会演,饰《天问》中的屈原,获优秀小百花奖而崭露头角,并入选省小百花集训班。饰演《五女拜寿》中的杨继康、《汉宫怨》中的霍光、《二堂放子》中的刘彦昌,在唱腔和表演上深得表演艺术家张桂凤的真传,并得到省里作曲、导演等的相助,使她的宽亮嗓音和高大身材的条件得到充分发挥。唱腔高亢挺拔、感情充沛醇厚;表演真切……[详细]
  尹瑞芳 原名干掌珠。女,演员。浙江象山人,1929年7月出生。1942年,因家乡遭灾、生活困难,她随姑妈到上海读书。一次,姑妈带她到同乐戏院看尹桂芳的戏,从此迷上越剧,并于同年拜尹桂芳为师学艺,改名尹瑞芳,成了尹派最早的弟子之一。她在师傅的严格训导下,不怕苦累,好学求进,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师傅的“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的教诲,成为她从事戏剧艺术的座右铭。解放后,她的表演艺术日趋成熟。1956年,上海的精华越剧团支援浙江象山,因该团小生演员生病,她应剧团商借与家乡人民的热望,经老师(芳华团团长)同意到精华越剧团担演了《宝黛》、《梁祝》、《玉……[详细]
  王家谟 (1906-1927),浙江象山人。五四运动时,年仅13岁的他就走上街头参加爱国活动,还担任了“象山学生联合会”设立的“仇货检查站”负责人。1925年参与筹划成立了象山各界“五卅”惨案外交后援会,领导群众斗争。10月,担任共青团象山支部组织委员。1926年初,调到中共宁波地委工作。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6月25日,担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组织部主任。4月9日,蒋介石密令首先在宁波实行“清党”,大街上张贴着捉拿他的大幅标语。在严重的-面前,他勇挑革命重担,接任中共宁波地委书记,继续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7月,继任省委组织部主任,整顿和恢复各县……[详细]
   张任伟,曾用名周国光,象山丹城镇人。1922年,在丹城姜氏学堂读小学,1926年,考入象山县立中学读书。因家庭经济拮据,一年后辍学。1929年,去上海,在泰利洋行打工谋生。抗战初期,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12月,在上海崇明县入伍。1940年12月,在崇明县抗日自卫总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任崇明县抗日自卫总队三大队一中队战士、班长,三营一连排长等职。1941年1月,调入新四军一师三旅九团,先后任一营一连政治指导员、独立营政治指导员、九团侦察参谋。8月,任苏中军区南通警卫团侦察参谋。1942年10月,张任伟受组织委派到浙东工作,任浙东游击纵队……[详细]
  陈梅芳 女,二级演员。浙江象山人,1942年11月1日出生。1959年参加业余戏剧汇演获奖,被象山越剧团录用为学员。1963年到上海越剧院学馆进修。“文革”时期被下放到商业部门工作。粉碎“-”后,于1978年重返象山越剧团,先后任副团长、团长。1989年调至县文联曾任副主席。为中国剧协会员、浙江省剧协会员、宁波市剧协理事。宁波市第八、九届政协委员、象山县政协第一、二届政协常委。从艺30多年,学唱金(采风)派,并加以变化发展。基本功扎实,擅演悲旦,表演名人内心情感细腻真切。前后担任主角百余个,如《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戚继光斩子》中的戚夫人、《五姑娘》中……[详细]
  潘阿耀(1907~1982年) 潘阿耀,浙江象山人。父母早丧,由嫂抚养。少时帮人放牛,打短工。民国18年(1929年)来上海振丰铜厂做工。抗战爆发,失业还乡,从事柴炭贩运。抗战胜利后返回上海,在慎昌铜厂做工。1950年,由于遭受经济-,进口的无缝铜管来源断绝。潘阿耀经过3个月连续20多次试验,于7月5日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根热轧无缝铜管,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是年9月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1957年调区境永鑫五金制造厂(后改名上海永鑫无缝钢管厂)工作,从事无缝钢管技术攻关。当时无缝钢管的生产存在一系列穿孔技术难关,尤其是“顶头”不……[详细]
  张亚萍 女,二级演员。浙江象山人,1941年2月出生。从小酷爱越剧,16岁考入象山越剧团,师从袁锡芳,主工小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刻苦磨练,唱做念打一丝不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经两年时间在团内挑起大梁。1958年随团赴宁波等地演出,她饰演的武松、刘彦昌、沉香等角色都获得成功,唱腔、武功、表演博得了满堂彩,受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文革”期间-停演,在团保管服装,她依然偷偷练功,从不间断。1978年剧团恢复建制后,饰演了梁山伯、王熙凤等角色,演艺更趋成熟。嗓音脆亮,唱腔学范派、尹派兼收毕派风韵,具有自己特色。《宁波日报》曾为她作专题介绍。1987年……[详细]
  黄达人,1945年4月生,浙江象山人,中共党员、数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校长。2010年12月,因年龄原因,黄达人不再担任中山大学校长职务,由许宁生院士接任。现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成就主要研究领域为线性算子逼近、非线性逼近、求积公式与最优算法等。在多进制小波构造和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曾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黄达人学术研究领域为函数逼近论、小波分析、信号和图像处理。在函数逼近、逼近论的极值问题、求积公式与最优恢复算法、小波分析、图像处理与信息安全、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合作著有专著《样……[详细]
  姜炳璋(1736—1813),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丹城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与钱大昕、纪昀等,时称“八彦”。后任四川石泉知县,其民世代业山,荞麦充粮,因教民种水稻,栽桑桐,建书院。继任江浦知县,率民筑堰,辟田数千亩,民称“姜公堰”。归里后讲学金华、鄞县等地。精于经学,兼长义理考据。二十三年与冒春荣等纂乾隆《象山县志》,次年刊行。著有《诗序广义》、《读左补义》、《周易通旨》、《历朝纪元考》、《白岩山人诗文集》等,前两种收入《四库全书》。尚纂有《石泉县志》。……[详细]
  何利彩,女,中共党员,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1999年底,在新疆服刑的象山人沈志林,给何利彩写了一封求助信,信中说因妻子离异,年幼的女儿无人照料,自己不能安心服刑。这本来是一件与何利彩毫不相关的事情,但她考虑到如果不主动对那些家庭生活存在困难的服刑人员伸出援助之手,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危害。从此,连续7年时间,何利彩像照顾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沈志林的女儿,花费了个人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还有无私的母爱。然而,何利彩对这件事情始终保持缄默,从未张扬。一直到2006年6月13日,尚在服刑的沈志林给浙江省委常委、公安厅长王辉忠写了一封感谢信。信……[详细]
  俞士吉(1354~1430)字周贞,号栋庵,晚号大瀛海客,明象山人。始举贤良方正,1397年(洪武三十年)中举人,授兖州府学训导。建文中,上疏言时政得失,晋监察御史,巡按凤阳、徽州,继出按湖广,辨释冤狱。1403年(永乐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奉使朝鲜。后浙西大水,奉命偕户部尚书夏元吉往督农政.次年湖州灾,奏发粮60万石赈民。1405年浙西大饥,又随夏元吉往赈发粮30万石。次年以礼部侍郎衔出使日本。官终南京刑部侍郎。著有《栎庵自怡稿》。……[详细]
  白银飞 女,二级演员。浙江象山人,1972年11月出生。1989年考入宁波艺校、工范派小生。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于同年分配到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任演员。扮相秀丽,唱腔富范派风韵。先后饰演了《五女拜寿》中的邹士龙、《李娃传》中的郑元和、《三看御妹》中的封加进、《梁祝》中的梁山伯、《打金枝》中的郭暧、《招驸马》中的钓鱼郎、《孟姜女》中的万喜良、《琼浆玉露》中的神旻太子等,较成功地塑造了各类艺术名人形象。随团赴全国各地演出,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好评。曾获1994中国首届小百花越剧节金奖、1993年江、浙、沪“超达杯”越剧大奖赛专业组“十佳”演员称号、浙……[详细]
  练成 男,主任舞台技师。浙江象山人,1956年2月出生。1979年进象山越剧团任道具设计、制作。因成绩显著于1987年调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道具设计上能根据剧情需要、导演构思,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制作上运用新式材料、现代科技手法,达到艺术效果。有的道具设计巧妙、一物多用,如《西厢记》演出不闭大幕,设计的桌子可在不同场景中变化使用。自1987年至1999年,在《大观园》、《梦断深宫》、《古洋湖波》(绍剧现代戏)、《西厢记》、《大禹治水》(绍剧)、《寒情》、《汉武兴邦》等剧演出中,获浙江省第三、四、五、六、七、八届戏剧节、省现代戏调演道具设计奖和舞台操作奖……[详细]

全部象山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