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湖南 > 邵阳名人

邵阳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北宋的时候,在邵州(今邵阳市)之南紫阳山(今邵阳县塘田市一带),出了一门祖孙三进士,被世人传为美谈。他们是父亲周仪、儿子周湛、孙子周钦,祖孙三人先后考中进士,而且为官都很有政绩。但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他们的第二代——周湛。 周湛,字文渊,生卒年月未详。其祖籍在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川河江。唐朝末年,周湛的先辈从江西泰和迁移到湖南武冈小东路紫阳乡长溪里三星团一个叫三峒陇的山村居住,世代耕读为乐。然而从周湛的父亲周仪这一代开始,石破天惊,接连冒出一门祖孙三进士被传颂千古。周湛的父亲周仪,字我光,幼时在家勤学苦读,日夜不倦。在离周仪居住的祖宅约三里远的夫夷江畔,悬……[详细]
  谭人凤,字石屏,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县永靖团福田村(今属隆回县)人。清咸丰十年八月初六日(1860年9月20日)生。青年时多次应试不第,在村义学任塾师。秉性刚直,路见不平,必拔刀相助,对官绅豪富尤深痛恨。尝云:“官食民膏作威作福如此,吾将尽力铲除之。”光绪二十一年,在家乡办福田小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县城,在文庙兴办私塾,“招收学生之悍者,教授而训练之。”后以为教育救国“其道迂远,未能济急”,乃参加洪门会党,多次去时荣桥(今属新邵县)会见会党首领周叔川,与周在一字山设坛聚义,共谋反清革命。次年秋,得知黄兴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谭人凤在会党中加……[详细]
  贺金声(1853.2~1902.9),原名尚义,字忠怀,号直方,别号意诚,峦山岭(今檀山铺乡)人;清咸丰三年正月初六日(1853年2月13日)生。幼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既长,潜心经世致用之学,喜研《孙子兵法》和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欲效法前贤,匡时救世。光绪七年(1881)春考取秀才。 光绪十六年(1890),贺参与清理邵阳宾兴会帐目,毅然揭露县令贪赃枉法,饮誉乡里。光绪二十年(1894),知县毛隆卓委贺为乡团总,参与县团练事。贺任职期间,严禁烟赌,储粮备荒,保护森林,对匪盗、游勇,晓之以理,促其改邪归正,严惩首恶、顽固之徒。 光绪二十六年(……[详细]
  • 蔡锷
  蔡锷,(1882-1916)云南军政府都督,讨袁护-第一军总司令,上将军。 湖南邵阳县(今邵阳市大祥区)人,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出生于邵阳县亲睦乡一贫寒的农家。5岁随父母迁居武冈县山门。6岁入私塾。10岁读完“四书”、“五经”,能写流畅的文章,被誉为“神童”。13岁参与史学、词章院试,以优异成绩考中秀才。15岁考入湖南时务学堂。所作课卷曾在《湘报》发表,很受教席梁启超、唐才常器重。他积极参加谭嗣同、唐才常在长沙组织的以“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为宗旨的南学会活动。17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后应梁启超之召东渡日本,到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学习日语,研……[详细]
  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魏源同林则徐一样,是鸦片战争时期“睁眼看世界”,最有眼光的名人。他既坚决-侵略,又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作为对付侵略的重要方法。魏源学识渊博,著作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名人生平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魏源生于湖南邵阳县金潭(今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魏源7岁从塾师刘之纲、魏辅邦读经学史,常苦读至深夜。母……[详细]
杨再兴 [] 中国古代十大勇将 (?~1140)
  • 杨再兴
  杨再兴(?—1140年),南宋抗金名将。南宋武冈军(治所在今新宁县盆溪)瑶族人。宋崇宁三年(1104年)生于城步,年幼丧父,随母李氏来新宁崀山盆溪外婆家居住。自幼习武,弓法神奇。高宗绍兴元年(1131),曹成拥众志成10余万,占道州、贺州,再兴为曹成部将。据传杨再兴是宋初名将杨业的后代。初为流寇,后成为岳家军的骨干,为岳飞破伪齐立下大功,大破金兀术于郾城下,史称“郾城大捷”。后误入小商河,战死沙场。名人生平早期经历绍兴元年(1131年),曹成拥众十余万,占据道州、贺州,杨再兴为曹成部将,跟随曹成南下,劫掠岭南。绍兴二年(1132年),曹成派兵守卫莫邪关,……[详细]
  郑维城(1592~1657),字浮远,明武冈州龙头团(今安乐乡玉龙村)人。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壬戌科武举会试第一人。此科武举会试主考官是右庶子来宗道,右庶子张鼐,武场监考官为陕西道御史冯英,四川道御史张修德。熹宗命内阁大学士叶向高主持武会宴,共取武进士160人。据康熙年《宝庆府志》记载:明代武科在此前无殿试,以会试第一为榜元,该科主考官来宗道、张鼐特请熹宗临轩问策(即殿试),郑维城仍第一,明武举殿试自此始。又据《明通鉴》记载,明朝天启二年九月,给事中甄淑上疏请武举同文举一样增加殿试。鉴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太监汪直请武举设科,乡试、会试、殿试悉……[详细]
  • 刘坤一
  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清新宁县人,道光十年(1830)生,廪生出身。咸丰五年(1855),在乡举办团练,旋入湘军围剿太平军。次年,随刘长佑军赴援江西,参与袁州、临江、吉安诸役。咸丰九年春,石达开率太平军20余万人由江西入湖南,刘奉调随军回援永州、宝庆,又追入广西境内,与各地天地会义军作战。同治元年(1862)升广西布政使。同治三年四月,袭破贵县平天寨,杀会党首领章王黄鼎风。次年六月,擢江西巡抚,时有左都御史赣人胡家玉袒护江西抗粮耆绅,刘上奏罢斥,一时颇负名声。随后又参与镇压太平军余部,平定“斋教”、堵截捻军。光绪元年(1875)擢两广总……[详细]
  周辛铄(1856-1905),号叔川,今坪上乡时荣村人,清咸丰六年(1856)九月生。早年取秀才,曾在乡举办团防,被选为大同团团总,亲制《大同公约》,并倡议于本团设学田分局,储产为兴学之资。他说:“国家非兴学不能自治,人才非办学不能造成。”光绪二十四年(1898),周辛铄与邹沅帆、彭庄仲等创办新化实学堂,与当时湖南时务学堂并为省内新式学堂的先驱。又与萧竹雯等创办《大同辑报》(月刊)分售各村,传播文化,倡导新风。二十七年(1901),他复与萧竹雯等发起创立大同高等小学堂,惨淡经营,备经艰苦,学款不继,则变卖私产以助,卒抵于成。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订立“辛丑……[详细]
  陈日升,1958年4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城关镇。父亲陈章云是县财政局干部,母亲杨美秀在县百货公司当营业员,都是共产党员。陈日升由在农村的外婆外公抚育长大。在老人的教诲、陶冶下,陈日升从会说话、会走路时起,就逐步懂得要热爱劳动,要爱护集体。双抢季节,他跟着大人们到队里的晒谷场上,顶着烈日,小手挥舞着棍子,来回驱赶麻雀和鸡鸭,不让集体粮食受损失。1965年8月,陈日升回到父母身边,进入城关一小读书,后在县城洞口一中读中学,加入了共青团。1974年3月高中毕业。学生时代的陈日升,勤奋好学,生活俭朴,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师生喜欢,父母称心……[详细]
  刘兆鹏(1850.7----1909.7),字凌汉,又名大鹏、朝鹏。堡面前人。家贫,以砍柴伐竹为生。刘身材魁梧,虎背熊腰,膂力过人。黑虎教武林高手罗六铁匠见其骨胳奇佳,性格豪爽,收为门徒。刘尽得其真传,尤擅气功,尝运气于腹,以油锤击之再三,不少动;碗口粗松树,一拔即出;手举300斤(150公斤)屠桌可舞;烈马疾驰,追执其尾,马不能行。好任侠,路见不平,则拔刀相助。祁东黄土铺一赌场由恶棍把持,专诱外地人入赌,洗劫钱财,堡面前贩卖土纸、篾货者多受其害,诉于刘,刘至睹场察看不谬,则义正词严指出,劝其改邪归正。众恶棍起哄围攻,瓦片砖头劈头盖脸往刘身上砸来,刘运气……[详细]
  周岐(1891-1911) 派名维洽,字於民,亦作禹民。湖南新化大同团(今属新邵县坪上镇时荣桥村)人。周岐少而聪敏,出生才8个月就能辨别姓名,以聪慧闻名乡里。周岐两岁时生母去世,遂由祖母唐月娘抚养成人。周岐稍长,授课于塾师。 1904年,12岁的周岐考入省城湖南高等实业学堂铁路建筑科就读,他学习刻苦,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05年,叔祖父周叔川在日本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时不幸患肝癌病逝。周岐闻此噩耗悲痛欲绝,立志继承先辈遗志,革命思想更加成熟,“悲悯时艰,每于志士论满虏苛政,辄愤不欲生。”并常常劝勉同学:“恢复祖国,匹夫有责,吾侪宜客自猛省,以雪九世……[详细]
   张家钰(1818-1859)张家钰,号坚甫,新田铺乡发冲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正月生。父张其左,多次考秀才不取,愤而从农,率子力耕,家渐富,但受人欺侮,立志教子成才,撑持门户。于是自天务农,夜晚课读。张家钰勤奋好学,成绩冠兄弟。全家商议送他去宝庆府城读经馆。他自挑行李及大米八斗入校从师,时年27岁,他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吾与同龄,当以老泉为师。”因益刻苦,经年被包不解,读倦倚被稍睡,醒即苦读不已,不久即考中秀才,食廪,并被选送南京国子监学习。咸丰元年(1851)秋,中恩科举人,报喜队进村时,张家钰正在周树湾犁田。报子问他:“张家钰……[详细]
  魏光焘(1837~1916),字午庄,别署湖山老人,清邵阳县金潭(今隆回县金潭乡)人。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咸丰六年(1856),徒步去江西吉安曾国荃部投军,从此以进击太平天国革命的活动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累功升知府,加盐运使衔,赏“扬勇巴图鲁”名号。同治七年(1868),左宗棠督办陕甘军务,调他办理营务,因镇压回民起义有功,加二品顶戴,赏换“西林巴图鲁”名号,补平庆泾固化兵备道,主办善后事宜。在任曾刊印魏源著作《海国图志》100卷本行世。光绪初补甘肃按察使,继升甘肃新疆布政使。 魏光焘在甘肃、新疆任内,注意安抚-,竭力推行洋务新政。他重视地……[详细]
  周学霆 (1771-1834)周学霆,字荆威,号梦觉道人,今爽溪乡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六月生,l3岁应童子试,名列榜首。但体弱多病,抚书长叹:“身之不健,谈何功名!”即弃儒从医,游历湖湘,广求名师。刻苦精研诸医学典籍,疑难怪疾,有独到疗效,医名大震。善化进士陈代霖,目之为“今之扁鹊、仓公”。一日,途遇友人,头昏难忍,请周诊治,切脉后,不肯开方。友人以为病重推辞,坚请处方。周即于山间找一块巨石用有色石片写上处方,让友人背上,嘱其速去药店配药,中途不可停歇,越快越好。友人背着石块迅跑,累出一身大汗,至店,放下石块一看,上写:“君伤风,无需药物,大汗……[详细]
  邹汉勋,字叔绩,清嘉庆十年(1805)生,文苏第三子。汉勋出生书香世家,从小即聆父母面教,10岁即知衣冠轮舆古制及九州形势。16岁,助兄汉纪编著《春秋左氏地图说》、《博物随抄》等。18岁,自编《六国春秋》。道光十一年(1831)父死后,蛰居高平山中,专心读书,开始撰写《读书偶识》。道光十七年补府学弟子员。后肆业长沙城南书院,师事贺熙龄、丁取忠等,从习算学和历法。道光十九年,应邓显鹤之约,参与校刊《船山遗书》。道光二十五年,与邓显鹤编纂湖南《宝庆府志》。后应贺长龄之邀入贵州,先后纂修贵阳府志(112卷)、大定府志(60卷)、兴义府志(24卷)、安顺府志(5……[详细]
  曾炳熙(1840~1902),字开缉,名庚夫,号经郛,水东江董家冲人。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历任户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员外郎、道台等职,加二品衔,赏戴花翎,诰封资政大夫。 曾长于辞令,擅外事。法国侵占安南(越南),时随邓京卿与法国殖民者勘定中越边界,法人恃强,欲将安南边界向中国一侧推移。曾正气凛然,据理抗争,法人终理屈词穷,遂援清例勘定边界。光绪二十二年(1896),曾任常镇道副使。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苏淞太兵备道,署理江南洋务总局仪征淮盐总栈。时西人运粤盐入江,各处海关久已允行,曾与西人周旋,义正辞严地指出:“吾国利源多为人攫取,惟轮船……[详细]
   李臣典 (1838-1864)李臣典,号祥云,今巨口铺乡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七月生。少时家贫,卖马草为生,常弄巧得双价。时有童谣:“李臣典卖马草,人小尽耍狡;现草卖两次,主人不知晓。”咸丰五年(1855),投身湘军,从曾国荃进击太平军,以凶猛善骑击闻名全军,两次救曾于危阵,深得曾的信任。在军中九年,与太平军作战,常打头阵。先后陷吉安、安庆,进军江宁镇,直逼天京。以此升守备、参将、总兵、提督。同治三年(1864)七月进军雨花台,接近天京城,李臣典献策挖地道以火药破城,城崩20余丈。他与朱洪章等率先驱兵入城,见长发及新剃头者皆杀。太平军英勇抗守,寸……[详细]
  刘寿祺(1901-1990) 教育家。 湖南省武冈县人。民国3年(1914)启蒙于私塾。民国7年(1918)入族祠高等小学。民国8年(1919)以优异成绩考入寥泊中学。民国9年(1920)7月,刘毅然离家,出走长沙,考入湖南第一师范。 在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刘寿祺受毛、泽东、李达、熊瑾玎、李维汉等大批进步青年的影响,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民国]2年(1923)。刘与几名老师和同学发起成立“文学研究社”,创办《文学周刊》,定期发行。长沙《大公报》社赞称此刊是“湖南新文学的先锋旗帜”。被纳为该报的副刊,曾出刊39期,后因内容进步,-停办。接着……[详细]

全部邵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