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肇庆名人

肇庆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士燮 [三国] 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 (136226)
  士燮(136一226),字威彦。东汉苍梧郡广信县(今封开)人,祖先为鲁国汶阳(今泰山南)人,全家为躲避王莽之乱而移居交州。《三国志·士燮传》说:“六世至燮父赐,桓帝时为日南太守。”士家族已经发展成为交州一带的地方豪族,颇有政治实力。士燮四兄弟稳定交州士燮少游京师,饱学经书,察孝廉,补尚书郎,后因公事免官。其父死后,士燮举茂才,除巫令,并迁回交州,当上了交趾太守。士燮有3个弟弟,大弟弟士壹,当初做过督邮,恭敬勤恳,为刺史丁宫所欣赏。丁宫后来调回京城,担任司徒,想重用提拔士壹。可等士壹到达京都,丁宫已被免官。当时继任的司徒黄琬,对士壹礼遇有加。由于董卓作乱,……[详细]
  陈元,字长孙,东汉苍梧郡广信县(今广东封开)人。其父陈钦研《左氏春秋》,是与刘歆同时的著名经学家,曾做过王莽的老师,撰有《陈氏春秋》。陈元承父业、续研《左氏春秋》,且以考证文字、事实为主,成为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在东汉建武间,与桓谭、杜林、郑兴同时名著一时。曾设馆洛阳,传授《春秋左氏学》。东汉初,钻研古文《左氏春秋》的学者,为争经学地位,与今文经学派的学者斗争激烈。陈元是古文派最有影响的代表名人,曾就设“左氏传博士”事,上疏光武帝刘秀,并与今文经学派代表名人范升展开论战。光武帝接受了陈元的建议,明令设立“左氏传博士”,而陈在被推举的候选名单中排列第一。但……[详细]
  陈希迁(700~790)陈希迁,唐代高要人。12岁时出家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被六祖惠能收为弟子。惠能圆寂时,陈尚未受具足戒,遂遵师命往江西青原山居寺,拜同门人行思和尚为师,深得器重。不久,受命到南岳般若寺观音台,参学于怀让禅师。后入静居寺。唐天宝初年(742),离静居寺,受请住持湖南衡山南寺。寺东有大石,平坦如台,陈在石上结庵而居,因此,被人称为“石头和尚”。广德二年(764)应门人之邀,往端梁弘化,四方禅学者齐集门下,影响甚广。高足有唯严、道悟等21人。后来,付法于唯严。贞元六年(790)逝世。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参同契》是陈希迁禅学思想……[详细]
陈钦 [] (?~15)
  陈钦,字子伕,西汉苍梧郡广信县(今广东封开)人,经学家。汉成帝时,举为贤良方正。王莽从陈钦为师,学习《左传》。王莽称帝后,要在匈奴人面前显威力,便下诏书派遣军队分路夹击匈奴。陈钦被封为厌难将军,驻守在塞北的云中地方。始建国三年(11),匈奴单于的弟弟咸,派遣儿子助和登到汉朝作为人质,表示友好,王莽封咸为孝单于,封助为顺单于,皆给予丰厚的赏赐。过后助病死,王莽封登为顺单于代替助。可是匈奴侵犯边境,虏掠边民和财物的事仍经常发生。始建国四年(12)陈钦如实上报军情说:侵犯边境的都是孝单于咸的儿子角干的。于是王莽在长安怒斩了咸的儿子登。天凤元年(14)边疆地区发……[详细]
莫宣卿 [] (834~?)
  莫宣卿(834-?),字仲节,号片玉。广东封开人。广东的第一个状元。幼年时他的生父病逝,遂与母亲随继父生活。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大中五年(851),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制科状元 ,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 刺史的副职 )。他即奉母携眷……[详细]
李炳辉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
  李炳辉,又名祖奎,别号路得士。汉族,,广东肇庆人。早年至南洋大霹雳埠(在今马来西亚),入教会所设学校学习英文,旋又由该校送麻六甲某校肄业,入耶稣会,分发新加坡英国长老会教堂从事传教。后加入同盟会,热心宣传革命。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至高第街战死。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上,李炳辉名列第一排第二位。碑上说其籍贯广东肇庆,不等于今日的肇庆市(当年肇庆府辖今肇庆和云浮两市所属十三区、县、市)。李炳辉是七十二烈士中唯一的肇庆府籍人士,具体出生地在肇庆府辖下的封川县修泰乡平岗村,即今封……[详细]
  余汉谋(1896~1981)余汉谋,字幄奇,广东肇庆西门人。父为清末武秀才,曾任罗定县守备。幼年时在肇庆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后升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第六期。民国7年(1918),任边防军排长。民国9年直皖战争结束,边防军解散,余回广东,在粤军第三师先后任连长、营长。民国12年转任粤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陈济棠)主任参谋,稍后调任该旅第三团营长,参加过讨伐陈炯明、沈鸿英的战役。民国14年(1925)国民革命军成立,余升任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团长,10月参加南征,消灭了盘踞琼崖、高雷的邓本殷部。战役结束后驻防高雷,兼任……[详细]
李质 [] (?~9999)
  李质,字文彬,号樵云,德庆晋康乡人,生于元明时代。少年时好学习,及长,精通经史,胆识过人,有文武才。元末世乱,刀兵四起,广东行省右丞何真组织广东地方武装,保境安民,知道李质有雄才,聘任为参军。至正十三年(1353),德庆路农民-,奸民乘机破坏,不但农村遭劫,日夕不宁,德庆城内的官舍民房也遭焚毁,瓦砾遍地,地方官员和守军将领都束手无策,西江一带,民心震惊。何真派李质回德庆筹划防务。李质回到故乡,招募了20000多名乡兵,立营砦于龙岗(今九市榄山),一面操练军士,一面与退出路城的德庆路总管陈文仲筹商军务。当时,湖南-流民大队伍陆续南下,远近震动,陈文仲以下地……[详细]
李方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方华
  李方华,女,1932年生,香港人,祖籍广东省德庆市。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1956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著名单晶体电子衍射结构分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李方华教授的社会兼职有: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常务副组长、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晶体学会理事,国际晶体学会电子衍射委员会委员。由于她在我国单晶体电子衍射结构分析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她先后获得国家、中科院、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奖励达9次之多。著有《李方华文选集》。李方华院士是我国单晶子电子衍射结果分……[详细]
  莫休符 封州开建(今广东封开县)人,曾任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融州(治今广西融安县) 刺史、御史大夫。晚年辞官退居桂林,于唐光化二年(899)写成《桂林风土记》,将所见所闻有关桂林历史地理、风俗人情,以及风景建设和诗词吟咏录入其中。原书3卷,宋藏书家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已佚2卷,清人编《四库全书》时,收得1卷,为桂林最早的风物志。……[详细]
  30年代的前期,在广州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有一个杰出的学生领袖,他就是被中顾委委员曾生同志誉为“救亡擎旗手”的钱兴。钱兴(1909。5~1949。11)出生于广东省怀集县(解放前属广西)诗洞镇凤南村一个颇为富裕的家庭,原名发年,号发瑞。之后为了表示自己“毕生要为复兴中华而奋斗”的抱负,改名为“兴”。早在怀集中学读初中时,他就受到了班主任兼语文课教师、地下共产党员梁一柱的启发和教育,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1930年初中毕业后,钱兴到广州读书。于知用中学高中部读了一年之后,转学中山大学附中高中部。因和同班同学曾振声(曾生)志向相同,便结成好友。并团结一批同学,组……[详细]
邓兆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031998)
  邓兆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海军原副司令员。邓兆祥同志1903年4月出生在广东省高要县肇庆镇双木棉村(现为肇庆市)。他的少年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和重大转折,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当时一大批志士仁人报效祖国的壮举,使他逐步受到了爱国主义、振兴中华等进步思想的熏陶,产生了朴素的强国之志和报国之心。1914年3月,他11岁即考入黄埔海军学校第十六期学习。自1919年9月始,先后转入吴淞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校、南京海军鱼雷-学校学习,至1922年3月毕业。从1922年4月起,历任见习员、候补员、-副、-正、航海正和副舰长等职。……[详细]
  邱志雄,1974年3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四会县下茆镇一个山村的农民家庭。1993年9月高中毕业考入广东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成为该校首届新生,攻读刑事侦查学的痕迹专业。三年的警校生涯,上千个日日夜夜的不断淬火,把邱志雄锻炼成了一个精干骁勇的小伙子,各门功课成绩优良,毕业前夕,还被学校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1996年7月,邱志雄从警校毕业,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来到范湖公安分局-处,成为该分局首位“科班”出身的痕迹技术员。报到后分局领导安排他在-队负责技术工作,上班第一天,他便扎进工作。由于以前队里没有专门技术员,工作很不规范,照相房变成杂物房。他首先从改……[详细]
赵善欢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41999)
  赵善欢(1914.8.16-1999.12.2),昆虫学家。原籍广东高要,生于广东广州。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专门部。1936年至1939年分别获得美国阿力近农业大学学士学位和康乃尔大学研究院科学硕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对水稻害虫三化螟及稻瘿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根据三化螟越冬习性及生理特性,制订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成功。对鱼藤、苦楝、川楝、印楝等杀虫植物进行了有效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方法的研究。深入研究荔枝蝽蟓体内生理变化规律、药剂对虫体的渗透性及作用机制,为确定最佳防治时期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杀……[详细]
  张国梁(1823-1890)晚清将领。初名嘉祥(一作家祥),字殿臣。广东高要(今肇庆)人。曾在广西贵县参加天地会起事,活动于横州(今横县)、灵山、钦州、宾州(今宾阳东北)等地。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受清军招抚,为把总。1851年(清咸丰元年),随提督向荣自广西尾追太平军直至江苏,以作战勇猛受向荣倚重。1853年,清军建江南大营于南京孝陵卫一带,张国梁为大营主要战将,常与太平军作战,屡立战功,1855年升总兵。次年4月,以太平军破清军江北大营,奉命率兵勇2400名赴北岸,连占江浦、浦口(今均属南京市),阻遏太平军南渡之路。6月,太平军秦日纲部进攻镇……[详细]
冼东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 冼东妹
  冼东妹,1975年9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四会市,前中国柔道女运动员。冼东妹1988年入选广东省四会市业余体校;1993年冼东妹入选国家集训队;2001年获得第9届全运会柔道金牌;2004年获得雅典奥运会52公斤级金牌;2008年获得-52公斤级金牌。……[详细]
   邓拔奇(1903.6~1932.10),又名邓岗,别名滕柏、伯奇、白希。广西省怀集县(今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国6年(1917年)考入怀集县立中学。11年春,在上海入浦东中学补习英语,秋考入厦门大学, 攻读法科。12年暑假,在父母的威逼下违心地与谢某结婚。13年7月,辍学到广州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所领导的宣传队,并任小组长。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4年春,任共青团广宁地委书记。不久,奉派回怀集县领导青运和农运斗争。同年冬,在梧州考取留俄孙逸仙大学。15年1月,赴广州补习俄语,等待出国留学,并转为中共党员。15年冬, 梧州的中共和共青团组织被破坏。……[详细]
  周其鉴(1893-1928),今东乡镇新楼村人。民国7年(1918)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纺织科读书,任该校学生会会长。“五四”运动期间,积极参加-,被选为省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副会长。民国10年春,加入广州共产主义小组,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转为中共党员。民国11年夏,毕业后在中共领导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工作,参与创办《爱群通讯社》,亲自撰写文章,向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后又参与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会,被选为团粤区委候补委员、团广州地委委员,组建团的外围组织“新学生社”。民国12年到广州油业工会任秘书。民国13年4月,任……[详细]
  莫庆铭 (1914~1952年),岗坪镇维安村人。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农村家庭。青少年时代,毕业于岗坪小学和怀集县立中学,1933年入读广州南武中学高中一年。1935年到广西平乐地区(八步镇)参加民团干训班受训8个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36年任岗坪乡乡长一年半后辞职,重返广州南武中学复学。1938年返回怀集,任贺信怀抗日游击队中队长,任职3个月。1939年任怀集县西区署办事员,5个月后辞职回乡务农。1941年赴桂林寻找工作,耗时7个月仍无着。1942年到广西省信都县任民政科员5个月,因病辞职回乡。1943~1945年,任怀集县临时参议会副议长。1946年……[详细]

全部肇庆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