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福建 > 龙岩名人

龙岩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李梦苡(约生于清康熙末年),字非珠。武平县城西花园村(今平川镇西厢村)人。清乾隆辛酉科举人,著名诗人。李梦苡出生一个月后父亲就去世。靠母亲钟氏含辛茹苦抚养成人。梦苡从小爱读书,且聪颖非常,少时即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才子。梦苡入县学时,知县许廷铼是江南的著名诗人,非常赏识梦苡的诗才,经常与之唱和,梦苡受他的影响很深。因此杨澜在《临汀汇考》中,评论其诗作“具有-人之风”。以后,李梦苡就读于著名的鳌峰书院,与宁化的雷鋐(闽西著名理学家)同学,受教于当时著名儒学家漳浦人蔡世远门下。乾隆元年(1736年),朝廷特开博学鸿词科,蔡世远推荐李梦苡应试。不料梦苡考场……[详细]
  林宝树,字光阶,号梁峰。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出生于武平袁畲白泥田村(今武东乡袁畲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幼年失学,九岁开始跟随父母参加农业劳动。11岁那年春节,父亲请人写好一捆春联,让他去张贴。因为他目不识丁,竟把“六畜兴旺猪为首……”的对联错贴在父亲的房门口;又在牛栏门上贴上“夫妻和睦百年偕好,子孙成龙坐山镇海”的春联。惹得乡邻一阵哄笑,父亲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这件事给林宝树父子以很大刺激,决心读书习文摆脱愚昧。从此全家人勒紧裤带,节衣缩食,供林宝树入私塾读书。不久,遇上灾荒年景,为使他不致辍学,父亲忍痛把他的一弟一妹卖到江西去。林宝树天资聪颖,……[详细]
  潘了拳,唐元和十二年(817年)生于汀州上杭场山羊窠(现永定县下洋镇东洋村),从小就是一个富有宗教色彩的方外奇人。据《福建通志》记载,他初生时,“左手拳曲,有僧抚之,书‘了’字于掌中,指遂伸,因名了拳。八岁牧牛,枯坐石上如老僧。以杖画地,牛不逸去”。又据民国《永定县志·名胜志》说:“在东洋山羊窠田垅,一石广丈余,高亦相等。顶略平,无罅隙,惟中心两孔如鼻孔,各大六寸,泉水汨汨,其来源不可知,不溢不竭,色鲜味甘。俗传唐时僧了拳牧于此,渴不得饮,以腰刀刺成两孔,掬泉饮之”。唐大(太)和二年(828年),因天灾-,12岁的潘了拳随母经沿田崆棋盘石移居福建道潮州海……[详细]
  李灿,字明文,号珠园,清雍正元年(1723年)生于武平县城北寨背窝里(今平川镇红东村),乾隆年间(1736~1820年)著名画家。李灿少时性倜傥有奇气,好读书不乐仕进,能诗嗜画,善书法。但是青年时代的画作技艺稍逊,时人评论为“山林气太重”。后来他离家外出游历,先后到浙江、江苏、山东、河南诸地,一边寻师访友,切磋画技,一边饱览各地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绚丽风光,从此他顿觉“心思日异,艺术益精”,其作品能与当时汀籍名画家黄慎、上官周媲美,为汀人所推重,并享盛名。李灿的画,无论山水花鸟虫鱼,均功力雄厚,形态生动而有奇趣;尤工名人,所画须眉历历可数,意态逼俏;书法苍……[详细]
  萧其章,字焕东,号闇然。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武平县十方镇黎畲村。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在汀州中学读书时由刘家驹、杨仰程介绍加入中华同盟会。从此,他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不久到上杭县组织同盟会小组和民军,曹东旭、丘复等参加。秋,其章回到家乡兴办龙岗书院,延师授课,带头剪掉辫子,并向群众传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得到全国响应,建立了中华民国。冬,其章在汀州中学毕业。民国2年(1913年)冬受汀州同盟会派遣东渡日本人明治大学攻读法律。与刘通(闽侯人)、刘克谟(武平人)、沈毅民(连城人)、余子雍(永春人)……[详细]
丘隆 [] (?~1487)
  丘隆,武平箬菜(今中赤乡育平村)人。明中叶著名农民起义首领。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丘隆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是武平千户所驻军军官——千户刘铎的佃户。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于社会矛盾激化,荆襄流民起义、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相继爆发。朝廷进行大规模镇压,以致劳民耗财,国库空虚。明王朝采取增加赋税的办法,嫁祸于民。地方官吏更趁机横征暴佥欠,搜刮民财,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加上明宪宗朱见深宠幸万贵妃,重用宦官汪真,朝政日益腐败。当时任武平千户所的刘铎,对明王朝感到失望。丘隆遂暗中劝说刘铎,准备伺机发动驻所官兵起义。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详细]
  钟文,字冶民。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出生于武平县象洞乡沾阳村。父国华为清廪生,设私塾教书。钟文秉性坚毅,聪颖好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福州全闽师范学堂。因家贫未能支持,他毅然只身离家到漳州,函禀老父申述矢志向学之愿。其父深受感动,乃典卖田户,并向亲友筹借供其入学。由于成绩优异,深得校长陈宝琛之器重,将他选拔为官费生。宣统元年(1909年),以全班第二名成绩毕业。毕业后任岩前崇正学堂教员,不久他考入福州工业教员讲习所,学习2年,又以优等成绩毕业。民国元年(1912年),任武平县劝学所劝学员,为发展平民教育四处奔走。民国3年,任县立小学教员。……[详细]
王景弘 [] (?~1436)
  王景弘(?~约1436年)王景弘,明朝龙岩县集贤里(今漳平赤水)香寮人。明洪武年间入宫为宦官,事奉燕王朱棣。建文元年(1399)随朱棣起兵夺取帝位,得成祖朱棣赏识。永乐三年(1405)奉成祖之命,以副使太监身份协助正使太监郑和,统率巨型海船62艘,官兵、水手等27800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出使西洋(今南洋加里曼丹以西至非洲东海岸一带洋面)。六月,他们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出发,经福建、广东南下,首先到达占城(今越南南方),历暹罗(今泰国)、爪哇、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三佛齐(今印尼的巨港)。在三佛齐歼灭以陈祖义为首的、企图抢劫船队的一群海盗。……[详细]
  王启图,字慎斋,武平县平川镇西厢村人。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少时,其兄鄞舍爱才尊师,聘请秀才来家教启文、启图两弟读书。鄞舍对弟管教极严。有客来访,必先问明来由方令弟出见。督饬弟夜习,每待弟眠而后寝。启文、启图不负兄望,先后考取举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启图考取进士,授吏部主事文选司。次年,其兄启文赴京候缺,因失言为人陷害。启图受株连被革职回家,含冤见弃20年。他曾作诗诉怨云:“虚抱葵心无暖日,逆来羊角有狂风”。“忘机未审蛛丝考,涉险方知鬼窟多”。回乡后,督课子弟习文,深沉自娱。一度应聘主讲诏安书院。咸丰十一年(1861年)复入都任职。因感……[详细]
   王琼,字良玉。明代中叶出生于武平县城西(今平川镇西厢村)一个富绅家庭。他从小才识过人,慷慨好义,热心公益事业。见学校简陋颓败,把自己私宅捐出办学堂。成化三年(1467年)春,他又捐资修缮县黉宫,将颓朽的木制棂星门改为石门。时,江西安远、广东程乡等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县内盗贼乘机横行,打家劫舍,社会秩序混乱,县治土城年久颓坏,居民常遭兵灾寇乱,王琼以庠生身份,-朝廷,请求将武平土城改筑砖城,以御寇乱。然而,-如石沉大海,不见答复。 不久,王琼考选为岁贡,入国子监读书,后授南京兵马司指挥,负责当地捕盗及掌管沟渠等事宜。在职期间,他勤于职守,深受抚院赏识。每……[详细]
  丁锦堂,字笏初,福建上杭人。清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武进士第一人。在丁锦堂考取状元前二年,由于英、法侵略军连年入侵我国,武举子对洋鬼子十分憎恨。同治八年,在安庆,就发生了武举王奎甲率武考生聚集众人拆洋教堂,拽翻洋轿之事,教训了一下洋教士。丁锦堂满怀报国之志,先参加乡试中举,同治十年武科会考时,又以第六名呈进。此时同治帝已经16岁了,行将亲政,在未亲政之前,宫中诸事全凭垂帘听政的皇太后,科考也如是。十月初一,御试中式的武举子王可相等120人于太和殿前。庚申,派醇郡王科尔沁、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讷谟祜、正红旗汉军都统全庆,校阅中式武举马步射技勇。辛酉,皇帝……[详细]
刘亚楼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111965)
  • 刘亚楼
  刘亚楼(1910~1965年),原名刘兴昌。清宣统三年(1911年)2月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克芳是勤劳正直的农民。兴昌出生不久,母亲死于产褥热。房亲刘德香急人所急,将不满周岁的女儿抱给别人作童养媳,收养兴昌作养子。从此,兴昌改名刘振东。振东8岁读私塾,9岁转入崇德小学。14岁进湘店高小,15岁进武平县立初中,16岁考入省立第七中学。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回乡后,共产党员刘克模聘请他任崇德学校教员。不久,刘克模、李长明派刘振东、刘永光等在店下开“文昌栈”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春,当地的革命活动公开化,振东回校任教。……[详细]
罗天麟 [] (?~1346)
  罗天麟陈积万(?~1346.10)(1312~1346.10)罗天麟、陈积万,是元末闽西农民起义首领。他们领导的起义声势颇大,使元朝的最高统治者手足无措,惊惶不已。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事迹却载入《元史·明帝本纪》,作为“叛乱”者大书其名。罗天麟,连城县文亨乡人。家贫,世代佃耕为生。元初蒙人入主中原,世祖女儿囊佳真公主下嫁斡罗陈为妻,即将汀属六县(长汀、连城、上杭、武平、宁化、清流)划为公主赐地,地方官吏由公主委其陪臣担任,六县税收作为公主岁赐,由是苛敛无度。而派驻各乡村民众供养的蒙古官员(俗称“长上爹”者),残暴尤烈,除供其衣食挥霍外,为防止群众反抗,竟……[详细]
华岩 [] (1682~?)
  华岩,原字德嵩,后改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白砂道人、离垢居士,清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初七日(1682年11月21日)生于上杭白砂里华家亭(今属蛟洋乡华家村)一农民家中。幼年曾上过蒙馆,不久因父逝辍学,乃往寓浙东族人开办的造纸作坊当学徒,常利用纸坊废纸自习绘画,渐谙画技。一天,在门外墙上画了只牛,适逢某画师过此,说:牛虽神似,惜肚子画得太大了。华听后便在牛旁添画上一棵树,作擦庠状。次日,画师过此,见墙画十分赞誉,感到昨天嫌其肚大,乃因未画完的缘故,便问:“此画系何人所作?”迨知系一少年所作时,更加称异,认为此人大有培养前途。在征得主人与华岩同意后,收其为徒。数年……[详细]
  • 邓子恢
  邓子恢,原名绍箕,东肖镇邓厝村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8月17日生。父亲邓洪陛,行医为业,后应聘为桐冈小学校长。子恢幼时就读于桐冈小学,十七岁入龙岩中学堂(后改名省立第九中学)。民国4年(1915)组织、发表演讲,抗议袁世凯接受日本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同年,在中学秘密加入中华革命党。民国6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公费留学日本资格。翌年5月,参加留学生抗议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缔结-协定的-活动,遭日本警察镇压,旋即响应留学生总会的决定,罢学回国。是年冬,往江西崇义县杰坝墟,在堂兄开设的“庆昌和”杂货店当店员。“五四运动”后,受新潮流鼓舞,阅读《新青年》……[详细]
  张鼎丞(1898.12—1981.12),福建永定人,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领导闽西革0据地,并领导了闽西南的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成立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1938年8月下旬,张鼎丞抵达二支队司令部。司令部长驻宣城金宝圩地区。“法办”大骡子11月的一天(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已移至宣城狸头桥地区),张鼎丞正在查看地图。“报告-,大骡子刚才又咬伤一个小孩!”(这匹骡子以前咬伤过本部一个战士)张司令员急忙起身仔细询问报告的战士:“被咬伤的小孩叫什么名字,多大,咬在什么地方,伤势怎么样?”“小孩叫来刁,9岁,右肩被咬伤,军医正在给他医诊。”……[详细]
杨成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142004)
  • 杨成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1914年10月27日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张屋铺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考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本县农民暴-动,加入闽西红军,先后任秘书、宣传队中队长。1930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起任红4军第12师连政治委员、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红11师32团政治委员、红2师4团政治委员,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金资等战役。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多次率部担任前卫,指挥4团强渡乌江、抢占娄山关。1935年5月与团长王开湘率红4团由安顺场出……[详细]
黄友谋 [] (?~1854)
  黄友(?~1854年)史称黄有使。和睦里(今新桥)云墩村人。原在乡务农,迫于生计,后改撑船为业。但生活仍然艰难,又到永安、大田、永春一带闯荡谋生。一日测字先生对他说:“友者反字出头也。你要出头,就要造反,否则就得一辈子受苦”。于是加入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他创立天地会的支派——红钱会,成为会首。红钱会用康熙年间的铜钱,在字上刻3划,填上朱红,作为入会标记。清咸丰三年(1853)正月,他和江水等人秘密组织以红钱会会友为主的农民武装,并与黑钱会会首取得联系,准备起义。咸丰三年四月十五日(1853年5月22日)黄友利用会坛聚会之机,集2000余人在永安的西……[详细]
傅连暲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8941968)
  • 傅连暲
  傅连暲(1894~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字日新,化名郑爱群。1894年9月14日生于福建省汀州(今长汀县)一个贫苦的码头搬运工家庭。少年时代先后免费就读于基督教会兴办的崇正小学、中西中学。1911年考入亚盛顿医馆,半工半读学习西医,191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聘任汀州八县旅行医生、汀州红十字会主任医师、教会医院医生、亚盛顿医馆教员、福音医院医生。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爆发,福音医院外籍院长逃匿回国,他被推举为该院院长。在此前后,他开始接触进步思想,从同情革命转为要求直接参加革命。1927年9月,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途经汀州,他……[详细]

全部龙岩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