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甘肃省 > 临夏名人

临夏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韩遂 [三国] 汉末群雄之一 (?~215)
  韩遂(?-215年),字文约。凉州金城郡(治今甘肃永靖西北)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汉末群雄之一。原名韩约,后改名遂。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以诛宦官为名举兵造反,聚众十万,先后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后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他曾与马腾结为异姓兄弟,后二人关系破裂。袁绍、曹操相争之际,马腾、韩遂被钟繇说服,依附于曹操。马腾入京后,留其子马超统领部队。马超推举韩遂为都督起兵反叛曹操,为曹操所败,韩遂逃奔凉州,后又为夏侯渊所败,病死(一说被杀),享年七十余岁。著名西州韩遂本名韩约,字文约。光和元年(178年)九月……[详细]
  马鸿宾(1884—1960),字子寅。甘肃省临夏县韩家集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从先世属于临夏老教毕家场门宦。父名马福禄,字寿三,曾率回民军队马步七营旗,编为“简练军”,驻防山海关等地。1954年马鸿宾当选为第一届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马鸿宾为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副省长等职。1960年病逝于兰州。早年经历马鸿宾,1884年9月14日(清光绪十年甲申七月二十五日)出生于临夏。马福禄之子。1904年任叔父马福祥侍从,1908年升任西宁矿务马队队官,1910年随昭武军到宁夏,任骑兵营营长。1912年任宁夏新军管带,后任甘肃新……[详细]
  • 王竑
  王竑(1413—1488),字公度,号戆庵,晚年归乡后号休庵,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戍边驻兵河州,遂携眷落籍河州(今临夏市南龙乡桥头村)。父王佐,字良辅,号纳齐,博学能诗,解缙谪居河州后常与交往,治家以程朱礼学为本。王竑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勤奋好学,明宣德九年(1434)补生员,正统三年(1438)中礼经魁(举人第一名),次年赴京会试,名列第五,赐二甲进士,观政户部,因连遭家丧,正统十一年(1446)后授户科给事中,以刚直不阿,在朝正色敢言著称。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也先部进攻北京,瓦剌军和明军大战于土木堡,明军大败,英宗被俘,郧王监国。朝臣……[详细]
  • 马福祥
  马福祥(1876年2月4日——1932年8月19日),甘肃省兰州府河州城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军事委员会委员,绥远都统,安徽省主席,青岛特别市市长。北洋将军府祥武将军。中华民国时期西北马家军领袖,与马福禄、马福寿合成西北三马。清光绪二十一年间(1895)与其兄福禄招募丁勇,组织民团,协助清军镇压河湟地区各族农民起义,从此跻身仕途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武举,1900年其兄马福禄在北京正阳门与侵华八国联军激战中殉国,马福祥接统遗部继续抗击 。后奉旨护卫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狩,“积功以提督记名” 。辛亥革命积极通电赞成共和,拥护孙中山国民革命,后跟……[详细]
  马占鳌(1830—1886年),字魁峰,回族,经名阿不都拉·阿则兹,甘肃河州(今临夏)莫泥沟人。是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反清起义领袖之一,又是集功过于一身的特殊名人。马占鳌自幼跟着父亲学习《古兰经》,聪敏过人,20岁时徒步2000里到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深造。当时正是太平天国运动、捻军兴起和发展时期,他深受熏陶,对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剥削政策深恶痛绝,心灵里早就埋下了反抗清朝、争取民族生存权利的思想种子。他在西安学习毕业后,回到家乡掌教本坊,升任大河家清真寺的阿訇。不久他动员叔父放弃0放债剥削,召集远近借债人,当众焚烧约据,“得到多数贫苦人民的好感”,成为河州西乡……[详细]
  马应龙(1474—1527),字公济,号雪峰,回族。祖籍安徽凤阳,生于临夏市八坊。父马文,母王氏,生三子,应龙排行第三。他自幼聪慧,喜爱读书,凡有书籍,千方百计地搜求抄读,常常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苦性常为其父不忍,贤良的母亲则一心支持儿子坚持学业,因而小时候的马应龙对四书五经,无所不通。17岁入州学,成绩优异。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乡试中亚元,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登进士,殿试二甲。曾任过户部江西司主事、员外郎,山东按察副使、四川按察使等职。后积劳成疾,曾向朝廷多次上奏请求回到家乡养病,朝廷均未批准。于嘉靖六年(1526年)病故,时年53岁……[详细]
  马伏海,字呈瑞,经名哎布里则吉,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是胡门门宦的创始人。原为东乡县达阪乡红泥滩村人,后举家迁居广河县。自幼在本村清真寺习读阿文,好学勤思,聪慧过人。及长,常负笈求师于四方。乾隆十一年(1746年),赴西安求学于崇文巷化觉清真寺,攻读三年,领悟弥深。后自称于乾隆十四年(1749)斋月的盖德儿夜在寺内遇见了黑子勒圣人,“使他通晓了理学,知道了天人合一和混化的奥妙。”当年即返回家乡,开始讲经传教。由于他学识渊博,精通经义,又对回回历法(即阿拉伯历法),深有研究,所以很快在东乡红泥滩一带吸引了大批追随者。乾隆年间,河州地区伊斯兰教新……[详细]
  马步青(1901-1977),字子云,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人,为马麒长子, 马步芳之兄。早年随父马麒加入宁海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长等。 国民革命军骑兵第5军军长,第40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步青在台湾历任“-”中将参议,台湾“-”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77年2月9日病逝于台北。早年经历马步青为马麒长子,马步芳的哥哥。早年入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现在的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就读。 17岁在宁海军(被当地人称为马家军)担任管带,统领等职。1926年冯玉祥统兵入甘时,任其为国民革命军第5军独立……[详细]
  • 马步芳
  马步芳(1903—1975),字子香,经名胡赛尼。 回族,甘肃临夏人,为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军阀马家军重要名人。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早年随父马麒投西北军,历任陆军新编第二军军长兼第100师师长,青海省保安处处长,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北“剿匪”第一路军第五纵队司令。曾派兵阻止英国经西藏向内地渗入的青藏战争、“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又积极参加-内战。解放后移居埃及,曾任台湾当局驻沙特阿拉伯“大使”,1975年7月在沙特阿拉伯病逝。马步芳,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韩集镇阳洼山人,字……[详细]
马福禄 [] 西北三马 (18531900)
  马福禄(1853年——1900年8月13日)幼年入私塾就读,读书过目成诵。后弃文习武,投师于靖远大芦唐门下,专习弓箭刀石之术。清末安宁营管带、简练军记名总兵,与马福祥,马福寿并称为西北三马。少时受伊斯兰教传统教育,并习兵练武,光绪二年(1876年)中武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赴京会试中武进士,留京侍卫,后以双亲无人赡养乞请归家,务农习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冬,河州(今临夏)、循化一带回族、撒拉族举事反清,河州镇总兵汤彦和兵败于双城,清政府令固原提督雷正绾率兵往剿,同时,马福禄奉命募兵成立“安宁营”任管带,随兰州道尹黄云等从北路进兵,河湟地区反……[详细]
鲁瑞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11999)
  • 鲁瑞林
  鲁瑞林 (1911—1999),临夏县民主乡鲁家沟村人。少时家贫,放羊砍柴,读书不多。民国16年(1927)国民军孙连仲部驻临夏,鲁瑞林投军。民国20年11月随部参加宁都起义,加人工农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不久,所在部队连长和部分班、排长密谋杀害指导员,煽动士兵哗变,他得知情况后立即向指导员报告,使哗变未遂。鲁瑞林在第四、五次反“围剿”中作战勇敢,苏维埃《红星报》给予登报表扬。因战功显著,升任红五军团某部营长、-科长、军供给部政治委员等职。长征途中参加四渡赤水、攻占遵义、抢渡乌江等战役,经历九死一生,到达陕北。第二次国共合作部队改编后,……[详细]
黄德魁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01992)
  • 黄德魁
  黄德魁(1910—1992),临夏市人。1931年宁都-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5月11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2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德魁任红五军团第13师政治部警卫排排长、第13师38团3营连长、1营营长、红四方面军第93师274团参谋长、第31-卫团副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德魁调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军事一队学习。1938年5月,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分配他到河南偃师县进行统一群众工作,年底又被调到竹沟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队留守处,担任干部队队长。1939年4月,随陈少敏挺进敌后,被派去信……[详细]
  何保禄,汉族,1926年6月生,永靖县一区二乡大何家村人。1949年入伍,同年9月19日,参加绥远起义,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七军111师辎重-士;1951年1月,解放军三十七军111师教导连学员;1951年3月,解放军三十六军106师316团9连班长;1951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十六军106师316团9连班长;1952年5月,志愿军工程1师1团9连班长。在朝鲜战场上,荣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11月,复员回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何保禄是唱着这首战歌跨过鸭绿江的。“我们部队分几路过江,也有从鸭绿江冰面上过……[详细]
  牛载坤(1886-1934年)字厚泽,八松村人。1905年中童子试,后领附生。1907年考人甘肃省文高等学堂,后被校方以母不丁忧予以除名,遂去新疆探望长兄秉坤。1909年新疆巡抚保送,入京师军咨测绘学堂测绘班学习。民国建立,复入北京簿记讲习所攻会计学。毕业后,到南通师范、无锡师范、上海中学、中华职业教育社、南洋中学、申报馆、商务印书馆求教。结识教育界名流蒋梦磷、黄炎培诸先生。与上海商务印书馆签订合同,筹建兰州正本书社,订印甘肃各级学校教科书,自任书社经理。1913返回故里,筹募教育基金兴办地方教育。1914年与胥应魁、苏效汤等筹措资金创办树风学校,并制定……[详细]
  何宗福 1931年10月20日出生,临夏县莲花镇曙光村3社人。1949年8月,在兰州入伍,参加解放军第3军第8师24团,同年入党。1952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被编入志愿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团第二营八连二排八班,任副班长。1955年在朝鲜战场负伤致残。1956年复员,分配到水电四局后勤处。1961年下放回原籍临夏,务农,任初级公社副社长。从深度昏迷中苏醒,已是三天过后。苏醒后的何宗福努力睁开眼,使劲转过疼痛的身子,发现自己已躺在病床上。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耳朵里响着金属摩擦时发出的尖锐的噪音。他抬了抬上身,双手撑着床板,试图坐起来,但被剧烈的疼痛……[详细]
  年得祥(1930-1986)回族,东沟村人。初中肄业。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康乐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东乡族自治县锁南公社书记,中共和政县委副书记,共青团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中共临夏回族自治州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临夏市委副书记,临夏回族自治州州长,州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书记,甘肃省副省长等职。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共甘肃省第四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生忠厚,办事稳重,敢说实话,办实事,实事求是。1962年6月,面对临夏……[详细]
  马纪才,回族,家住广河县庄禾集镇田家村。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1月以第1军第7师20团4连班长身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6月,他和4-士在朝鲜桂湖洞战斗中荣立集体二等功,《停战协定》签订后,在朝鲜修筑备战工事。1956年回国后在重庆步枪学校学习,后参与四川藏区的平叛工作。1957年复员回家。斗转星移,岁月流逝。总有一段历史,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段记忆,让我们刻骨铭心。60年前的那场战争,留给马纪才老人的不仅仅是回忆,还有满身的伤痛。现年82岁的马纪才因腿骨骨折已不能正常行走,因战争时炮弹和空中炸弹的肆虐听力也严重损坏,需要人……[详细]
  马占奎,东乡族,1928年4月出生,广河县齐家镇黄家湾村人。1949年加入国民党军队,后改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3军8师22团3营7连1排1班。1953年1月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第1军4团2营任班长。1955年退伍后返乡务农。根据广河县民政局给记者提供的线索,我们驱车沿洮河右岸而上,来到广河县齐家镇黄家湾村,见到了今年85岁的马占奎老人。马占奎的妻子告诉我们,马占奎身体一直不好,最近在家卧床养病。见到采访的记者,马占奎老人从炕上坐了起来,他兴致勃勃地给记者讲起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马占奎的家人说,看到你们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坐起来了,这几……[详细]
  陈国治 1930年7月24日生,原永靖县河南乡红崖子村人,现住东乡县河滩镇东干村五社34号,1951年7月参军,兰州军区高炮营,第一后勤学校学员,集训三个月,1952年入党,同年11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16军后勤部军事科工作员,1953年8月至10月,后勤供需队学员,1953年11月至1954年3月,40师140团后勤保管员,1954年4月至1956年2月,16军后勤直供队保管员,1956年12月至1957年4月,16军炮兵基干团陆军军士,上士军衔,任炊事员、食堂管理员。1958年复员回原籍东乡县工作,任乡村小学教员,1959年5月,临夏师范学……[详细]

全部临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