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湖州 > 南浔名人

南浔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朱国祯 [] 明朝首辅 (15581632)
  朱国祯(1558--1632) 明乌程南浔人。字文宇,号平涵,又号叫庵居士、守愚子。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十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右春坊等职,谢病不出。天启元年(1621)提升礼部右侍郎,中途请告归,未上任。天启三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改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四年(1624)春晋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总裁《国史实录》,不久加少傅兼太子太保。时魏忠贤窃权,朱国祯为叶向高首辅助手,向高去职,由韩火广继之;韩火广又罢官,朱国祯任首辅。旋为魏党李蕃所劾,朱国祯连上三疏,引疾归里。崇祯五年卒,终年76岁。时魏忠贤窃权,朱国祯为叶向高……[详细]
沈万三 [] 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 (13301379)
  • 沈万三
  沈万三,本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湖州南浔)人,祖上迁居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东蔡村。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聚宝盆”,说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沈万三(1330年-1379年),名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人。 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祐由湖州路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南浔镇沈家漾迁徙至周东垞,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详细]
温体仁 [] 明崇祯年间朝廷首辅 (15731639)
  • 温体仁
  温体仁(1573年—1639年),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浙江今湖州)南浔辑里村人。明末大臣,崇祯年间朝廷首辅。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改任庶吉士,授予编修官,累任到礼部侍郎。崇祯初年升为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务。崇祯三年(1630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入阁后他逼迫周延儒引退,自己成为首辅。翻阉党逆案,排斥异己。崇祯十年(1638年),被罢官回家,第二年在家中病死。名人生平朝廷攻讦崇祯元年(1628年)冬天,崇祯帝朱由检下诏推选内阁大臣。温体仁威望太浅,还不能参与,很受崇祯帝朱由检器重的侍郎周延儒也没有被推选。温体仁揣测崇祯帝朱由检……[详细]
张静江 国民党四大元老 (18771950)
  • 张静江
  张静江(1877—1950),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结识孙中山先生后便开始对孙中山先生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孙中山先生称他为“革命圣人”。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其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在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为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 。在孙中山逝世后召开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推举张静江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1950年9月3日病逝于纽约 。与蔡元培、吴……[详细]
张钧衡 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 (18711927)
  张钧衡(1871年-1927年),名钧衡,字石铭,又称适园主人,浙江省湖州南浔人,系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酷爱收藏古籍、金石碑刻和奇石,为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张石铭是南浔“四象”(头等巨富)之一张颂贤之长孙,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堂兄,居住东大街祖宅尊德堂,继承的祖业包括丝绸、盐业,以及上海慎大钱庄、东南信托公司和一些房地产。不过他并不亲自经营,而是热衷于收藏字画、金石、碑刻、奇石、书籍(超过十万卷),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发起人和赞助人,并与吴昌硕、王福庵等文人名士过从甚密,还在乡试中考中举人。张钧衡清光绪十六年(1890)入县学,光绪二十年(1……[详细]
张颂贤 []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18171892)
  张颂贤(1817—1892),字竹斋,祖籍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清康熙年间迁居南浔(今湖州市南浔镇)。初以弹棉花为业,父维岳始从商,在南浔华家桥附近开设糕团店,继开小酱园。鸦片战争后,经营辑里湖丝,在南浔、上海分别设立恒和丝经号,不数年遂成巨富,成为“南浔四象”之一。在南浔东建大住宅,宅后古东墅故址造花园,取名东园,俗名张家花园。经营蚕丝发家后,目睹南浔顾氏和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店老板胡雪岩均因囤丝亏本,几至破产,遂转营盐务。在上海设盐务总管理处,浙北湖属六县,江苏的苏州、常州、无锡、镇江、丹阳、宜兴、松江以及皖南等地,分别设经销处,称为盐公堂,名闻全国。经营……[详细]
  仲美, 男,舞美设计师。原名仲永源。祖籍江苏省镇江,1919年7月3日出生于湖州双林镇。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舞台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曾在上海工商美术学院学习。1937年春,进上海新华电影公司做美工。1942年,参加中国旅行话剧团任舞台美术设计。1945年春进雪声越剧团,在《新梁祝哀史》、《凄凉辽宫月》、《一缕麻》等多个戏中任舞美设计。1946年春,任芳华越剧团舞美设计,设计的戏有《沙漠王子》、《浪荡子》等,还为《西厢记》、《何文秀》等剧的舞台美术创造了新的风格。同时他又为东山越艺社作舞美设计,设计的戏有《倾国倾城》、《李娃传》等。19……[详细]
  陈煦元(1821—1889),原名熊,字竹坪,吴兴(今湖州)南浔镇人。居沪数十年,精通外国语,开设裕昌丝经行,加工辑里湖丝,专销国外,成为当时丝业界领袖。与邢赓星、周昌大、邱仙槎、金桐、张佩绅、梅鸿吉、邵易森一起,被称为南浔“八牯牛”。一生热心慈善事业,据《上海县续志》载:清光绪七年(1881),“创建新塘于八团,约二十里;明年夏,于九团续筑新塘,广袤如前,费三万二千数百缗,保护民田五万余亩;光绪十四年,又修筑江苏省塘桥,自青浦昆新阳而至元和境,凡一百七十余里,为桥四十七座,便行旅者有如此。晋粤奉直豫鲁皖浙各省先后告灾,时越五年,集赈银二十一万,分拨灾区……[详细]
  庞云鏳(1833—1889),字芸皋,吴兴(今湖州)南浔人。初在南浔陈裕昌丝经行学徒,满师后以小本贩运牟利,稍有积蓄,即与人合股开设杂货店,兼营蚕丝。开设怡泰丝行,奔走于南浔、上海之间,因善于经营,同外国商人周旋,不数年致富,挟资归里,买田宅,辟宗祠,置祀产,建义庄,成为望族。丝经行停业后,改营怡泰酱园。与杭州胡光镛熟识,曾代胡囤购辑里湖丝,还与胡庆余堂挂钩,在南浔开设庞滋德国药店,设药栈,自制丸散,延请名医在店堂辟室施诊,声誉大振,方圆百里内病家都来医治。早年经营蚕丝出口时,与胡光镛搭档,通过洋商贩卖军火,并向内地0,获取暴利,成为巨富,挤入“南浔四象……[详细]
   明初南京富豪。南京(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原籍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父名沈富。据传系分得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富户陆氏经纪产业而得其家财者。或传为由通蕃而豪富者,有田数千顷(每百亩为一顷)。明初与其弟沈旺为粮长,督一区之赋税。1370年(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率苏州(今苏州市)富民五百五十四户输粮于京师,得廷见明太祖。后得赐其酒食而归。后任户部广积库提举,其子沈玠为户部员外郎,随留居于京师 (今南京市)。1386年(太祖洪武十九年)起,帮助兴建京师通济、聚宝、三山、洪武等城垣及其廊坊、街衢、桥梁、水关、署邸等。工成后,被贬戍边。其沈旺后代,因蓝玉案所……[详细]
褚民谊 民国十大汉奸 (18841946)
  褚民谊(1884—1946),字重行,吴兴(今湖州)南浔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去日本,攻读政治经济学。于此结识汪精卫,后随张静江去欧洲。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回国,在上海同盟会总部工作。1912年留学法国,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法国里昂中法研究所副所长。1925年回国,任广州国民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广东大学医学院院长。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北伐战争开始,任国民革命军医务团主任。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候补监察委员、全国卫生委员会主席、比利时庚款基金会主任。1932年1月,任行政院秘书长。1935年11月,连襟汪精……[详细]
  周柏年(1880 -1933) 原名周延龄,一名周觉,字君鹤,吴兴(现浙江湖州)南浔人。祖父周昌大与叔祖周昌炽开设周申泰丝行起家,父庆贤是个书生,植学深厚,曾充任江南乡试同考官。周柏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秀才,但已接受新思潮,20岁东渡日本,追求维新,结识孙中山,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参加中国革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与陈英士同年回国,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周柏年往来于上海、香港和广州之间,与胡汉民、汪精卫、蔡元培、宋教仁、廖仲凯、于右任、张继等联络。陈英士往来于浙江、北京、天津、安庆等地,联络会党,组织武装力量。辛亥革命……[详细]
张荔英 画家 (19061993)
  张荔英(1906年—1993年),新加坡画家。1906年,张荔英出生于法国巴黎,她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和夫人姚蕙的第四个女儿,当时张静江正在巴黎经商,经营中国古董、丝绸、茶叶的贸易。张荔英先后在巴黎、纽约和上海接受教育。1930年,24岁的张荔英在巴黎与55岁的前武汉国民政府前外交部长陈友仁结婚。1954年,张荔英定居新加坡,在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任教。新加坡美术馆收藏有她的147幅画作。张荔英以静物画著称,画面中形体与布局深受塞尚的影响,而色调的应用则带有少许梵高的特色。驱画家被誉为“新加坡六大先驱画家”之一的张荔英女士,是个富有献身精神的画家及美术教……[详细]
  刘镛(1825—1889),字贯经,因排行第三,人称“刘三东家”。祖籍上虞,清康熙初,远祖刘尚迁居吴兴(今湖州)南浔,在大桥湾泰安桥下设小铜匠铺。刘镛初在一家绵绸庄为学徒,后到邱启昌丝经行当伙计。曾与邢赓星合资创办正茂和恒顺丝经行。发迹后,独自经营蚕丝生意。经销淮盐,在扬州设盐务总管理处,为全国的大盐商。还在上海投资大达轮埠。先后在上海、杭州、青岛、汉口、常熟等地经营房地产;在南通创建通州垦牧公司;在上虞、上海、青浦、常熟、南浔等地购置大片田地。此外,还开办典当。以其精明,终于发家而成为著名的“南浔四象”之首。其子刘锦藻进士及第,被朝廷封为通奉大夫。……[详细]
  张芸英,“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的三女儿三小姐张芸英是职业钢琴艺术家,她从小就学弹钢琴,在法国毕业于LoraceJulesFerry小学,在美国就读HoraceMann中学,高中毕业时,已经能开钢琴演奏音乐会了。1924年回上海后在中西女中补习中文,同时跟一位叫Lazarev的白俄女教授继续学钢琴演奏,是上海滩有名的才女。说到她的音乐才能,他的弟弟张乃昌在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在暑期,我母亲和几个我同父异母的姐妹会到山上(张静江在莫干山上的别墅)来跟我住在一起。母亲有一架手摇的留声机,我们在晚上播放舞曲。我的三姐苏姗(张芸英)教给我许多舞步。她教给我……[详细]
  顾福昌(1796—1868),字成之,号春池,因排行第六,在丝业上颇有声望,人称顾六公公。湖州“南浔四象”之一。少时家贫,弃学经商,初在航船埠头设摊,买卖农产品,后开设一小布店,兼营蚕丝。进而在上海开设丰励丝经行,经营蚕丝,并在十六铺建堆栈,做辑里湖丝出0易。在经营蚕丝致富后,还在上海黄浦滩广买土地,建造堆栈,又借办洋务之便,买进上海惟一外洋码头金利源码头。与英商合作创办怡和打包公司,任英商怡和洋行买办、怡和打包公司总经理。去世后,英、美两国领事所属单位悬半旗志哀。……[详细]
  刘承干(1881—1963),字翰怡,号贞一,吴兴(今湖州)南浔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秀才,候补内务府卿衔。祖父刘镛,学徒出身,后经营湖丝,敛财达银千万两,被称为南浔“四象”之首。父刘锦藻,清进士,编有《续清文献通考》,清末任全浙铁路副理。伯父刘安澜无子,承干继为长房。刘镛去世,以长重孙继承祖业,成为豪富。刘承干酷爱藏书。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书香巨户流散出大量古籍,不惜巨资,大批购进。1920年,于刘氏家庙侧“购地二十亩,斥金十二万”,构筑藏书楼,1924年落成。1914年曾捐献巨款助清皇陵植树,溥仪赏以“钦若嘉业”九龙金匾,故将所筑藏书楼命……[详细]
  徐一冰(1881~1922年) 徐一冰,又名益彬、逸宾,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不忍“东亚病夫”之耻辱,东渡日本,进大森体育学校,专攻体育。光绪三十三年回国,奋力宣传“体育救国”思想,设立华商体操会,操场在北浙江路(今浙江北路)会审公廨之北,供华人商余之暇,练习体操,以健身尚武。徐先后在爱国女学、湖州旅沪公学、南洋女师等校担任体育教师。光绪三十四年,在北浙江路华兴坊,与徐傅霖、王季鲁等人创办国内第一所近代体育专门学校——中国体操学校,任校长。为国内早期体育教学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 徐为了宣传近代体育,于清宣统……[详细]
  张鉴(1768—1850),字春冶,号秋水,乌程(今湖州)南浔人。清嘉庆九年(1804)副贡,与同里杨凤苞、施国祁肄业于西湖诂经精舍,曾佐修《盐法志》、《经籍籑诂》。著有《冬青馆甲乙集》、《画媵诗》、《秋水词》、《詹工集》、《秋水文丛》、《蝇须馆诗话》、《楚辞释文》、《西夏记事本末》、《十三经丛说》等,计300余卷。……[详细]

全部南浔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