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西 > 百色 > 田东县历史名人介绍

田东县历史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罗赋山(1906~1982),壮族。出生于石山地区的作登乡登高村高寨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父母双亡,过着流浪的生活,从15岁那年起,就给地主看牛、打长工,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到32岁才成家,住的是一间破茅棚,夫妻俩每年辛苦地耕耘,果实大部分被地主、恶霸拿走,所剩下的还不够填饱肚子,唯一的一个儿子也因营养不良而幼年夭折。1949年12月,田东县解放,这个穷汉子挣断了封建剥削的枷锁,和穷哥们一起投入清……[详细]
  山岱(1922~1966),原名黄润富。祥周乡中平村人。少年时在本乡读私塾,后在田东县模范小学就读。平时爱好绘画和图案刻制工作。曾任重庆中国木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作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百色地区文联美术部负责人。1938年冬,他到桂林参加广西学生军。平时虚心向木刻界知名人士学习,木刻版画方面有较大的提高。1941年先后任南宁曙光报副刊,主编“木刻战”专版,深受美术界人士称赞。曾任中华全国木刻函授班……[详细]
  梁镜 (1905~1975) , 壮族。 思林镇中山街人。青少年时毕业于百色中学。民国17年(1928年)夏,在国民党广西省党务学校毕业后,到东兰县地方警卫人员养成所任教官。同年该所结束调国民党广西省党部训练委员会任干事。民国18年春,回乡受聘于思林县第一小学任教师。冬,调至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政训处任上尉处员。次年夏,随军进入湖南,任宣传队长。同年秋,随军回广西整编,任一师二团政训厅少校主任。以后……[详细]
  黄明山(1906~1966),又名黄显纲。壮族。印茶乡巴麻村(原属向都县)人。初中毕业。1927年12月参加了黄绍谦领导的向都北区农民自卫军大队,多次与农军一起攻打向都县城和抗击国民党桂系军队及土豪武装对巴麻地区的“围剿”。1928年秋, 在陈洪涛等的率领下,和第四中队100余人到滇桂交界的广南、富州一带打游击、攻打富州城。后因农军副大队长鲍海潭被害,第四中队退回向都。1930年1月,进入红七军在……[详细]
  黄秀阶 (1883~1957) 字爵尊。平马镇乐善街人。自幼勤奋好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6岁时参加院试,考中秀才。民国14年(1925年),他到隆安县任县知事,3个月后调任恩阳县长。 16年2月调任恩隆县长:当年,恩隆县的农-动正在逢勃发展,许多公职人员部参加了农-动。他暗下密令:“凡参加农-动的公务人员,一律免除公职。”后在农会组织的--和斗争下,这一决定被取消。8月他被免职。恩隆县……[详细]
  黄桂南(1891~1955),原名黄俊胜,号克诚。壮族。林逢乡平洪村江洞屯人。少年时在本乡读私塾,后到区立智育小学就读。1926年秋进恩隆县农-动讲习所学习。192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12日,恩隆县苏维埃政府成立,被选为经济委员,红七军北上后,留守右江革命根据地,曾先后在中共果德区委、向都区委、那马区委、东兰区委、万岗区委、都安区委任区委委员。1934年12月,与陆浩仁、黄绍谦等1……[详细]
  谭宝禄(1916~1952),化名谭飞。壮族。出生在朔良乡渌羊村一个地主家庭,其父谭才胜,娶有5个老婆,后因与他的老表黄玉堂争财有矛盾,在某年去扫墓回家途中被老表杀死。其祖父、父亲两代靠放0来剥削农民,在当时万岗、田东、平治三县共有田地近千亩,牛数百头。宝禄青少年时期,在县城读过初中。毕业回家后,继承其祖业,在朔良一带横行霸道,在渌羊、 灵岐、定谈、巴鲁、南立等村强霸良田,共建有粮仓7个。还建有三……[详细]
  辛升粹(1910~1951),号肇元。壮族。出生在布兵乡模范村一个地主家庭。其父辛子文。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当时慕仁乡模范村的一个大地主,拥有数百亩田地,靠出租田地和放青苗来剥削农民。民国期间任模范村民团团总。民国19年(1930年) 7月,派爪牙到百安屯逮捕天(保)奉(议)赤卫军救国奋斗团团长陆映南,押到布兵街后将陆杀害,还残害许多革命人士。民国33年,辛子文任国民党田东县民团司令……[详细]
  黄韬(1891~1937),字佩六。平马镇四平村(原奉议县东区江南乡)人。在小学读书时比较勤奋。1908年冬,考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二期),经过三年的学习、训练,取得毕业。1911年,又转到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就读,两年后在该校毕业。毕业后便开始军戎生活。初在桂系梁朝玑部任职,历任过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后升任邕武区民团副指挥官、靖西区民团副指挥员。抗日战争初期,任百色军管区民团指挥部指挥官兼行政督察……[详细]
  黄天怀(1856~1930),平马镇四平村(原镇安府奉议县马平乡)人。在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庭清贫,白天干农活,晚上抽空攻读,从未间断。天怀为人清正和厚,聪明好学。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乡试中举人,光绪十六年到北京考取恩科进士,后到江西省南康县、瑞昌县任知县,被授予钦加五品衔并特授分宜县知县。他为官清廉,做了几年县官,到头来还是两袖清风。由于不会逢迎上司,结果被上司借故革职查办。被革职回家时,……[详细]
   刘道友(1947~1970) ,湖南省淑浦县两江公社刘家凸人。196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六二五部队五连历任战士、炊事员、驭手。1970年7月5日驾着马车执行任务,途经合恒公社小龙大队第四生产队时,马车下坡,车速较快, 这时有3个小孩正在坡下玩耍。他发现后立即勒马刹车,但马受惊拖着车直往坡下冲去,眼看3个小孩就要遭难,刘道友毫不犹豫跳下车来,用身体死死地顶住马车。3个小孩得救了,他却被……[详细]
  滕静夫(1904~1949),又名何尚刚、何静山、滕深恩。壮族。林逢乡林逢村人。从小丧母,兄弟姐妹5人,全靠父亲滕浩川教书所得的薪水维持生活,家境贫寒。但父亲节衣缩食,供静夫读书,1923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1926年毕业后,回到林逢明德小学任教,常和同校的进步教师滕德甫、刘伟谋等一起带领学生宣传队上林凤、平马街宣传革命真理。夏,余少杰到林凤开展革命活动时,积极投入农-动。秋,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赵宾玉(1911~1943),又名赵秉彝。壮族。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人。1929年12月参加红军,随军参加过隆安、鹧鸪坳伏击滇军等战斗。1930年10月,随红七军主力北上,途中参加过多次战斗。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到达中央苏区,在中央苏区,参加了反“围剿”的斗争。1934年,随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奔赴抗日救国战场,历任文书、宣传员、八路军电台队长、电台中队长,新四军三师侦察科长……[详细]
   梁乃武(1890~1939),又名张宪。壮族。林逢乡林逢村人,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1923年在林凤乡明德小学毕业。1926年10月,进入恩隆县农-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能书写信件、文件,大家都称他为大老师。1927年“4.12”-政变后,随同余少杰、滕国栋转入地下活动。发展党的组织,扩大武装力量。参加过攻打镇结县城、思林县城的战斗。1929年10月28日,参加收缴广西警备第三大队武……[详细]
  李修学(1907~1939),又名李克、李家祺。壮族。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人,1926年考取广西省立第五中学,在校就读期间,受进步教师革命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自治会活动。他的进步活动,受到当局的追捕,被逼退学回家。后又考入南宁第三师范学校,在校中积极参加学校的革命活动。1929年10月,他随张云逸回右江开展革命工作,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1日参加百色起义。 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时,他被任命为庶……[详细]
  赵润兰(1902~1939),又名赵敏、赵群超。壮族。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人。小时读过高小。1926年,余少杰到恩隆县开展革命活动后,他和几个进步青年为余带路、当翻译,负责余的安全保卫工作。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那恒乡农民协会主席,恩隆县革命青年社十一分社社长。1929年12月13日,中共恩隆县委员会成立,被选为委员。1930年3月,他作为恩隆县七里山区特派员,深入山区,向广大贫苦农民传播……[详细]
  黄德胜(1895~1938),又名黄正明。壮族。林逢乡平洪村江洪屯人。由于家庭贫苦,未能进学校读书。1929年12月百色起义后,被选为平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尔后,他努力学习,积极宣传革命真理,带领本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在打击土豪劣绅的一系列战斗中,率本村赤卫军在滕德甫、滕国栋的领导下奋勇杀敌。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任县赤卫军第七连副连长,参加隆安、马鞍山、鹧鸪坳等战斗。红七军主力北上……[详细]
  滕国栋(1902~1936),壮族。林逢乡林逢村人。青年时期考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就读,期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灌输,积极参加学生的-。后因家境贫困。于1925年退学回家。回乡后,与滕德甫等一起组织农民协会,成为林凤(逢)乡的农-动骨干。1926年8月, 他由余少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成立恩隆县农民自卫军大队,他任大队长,历任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委员,右江农民自卫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1927年9……[详细]
  黄绍谦(1903~1936),又名麻雀。壮族,印茶乡(原向都县甘茶乡)巴麻村人。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25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就读。在校期间,受到进步教师革命思想的影响,和校友黄永达等人,将中共创办的《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在同学中传阅,传播革命道理,积极参加-,受到当局的注意,1927年4月遭百色当局逮捕。7月, 他从五中毕业回到家乡,组织了一批进步青年,采用开会、演戏、演说等……[详细]
  韦荣(1907~1934),女。思林镇街上人。由于家庭贫苦,童年时代不能上学念书,12岁就帮父母操劳家务;17岁时,由父母包办嫁给思林县政府一名雇员为妻。落夫家后,常遭家婆、丈夫的辱骂、毒打,受尽百般-。她感到日子难过,便逃回娘家。父母亲眼看到女儿常受折磨,就偷偷把她送到数里外的亲友家躲避。后被夫家探知,拉回后又狠狠地毒打一顿。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她毅然逃离夫家,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1926年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