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河北 > 保定名人

保定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廉颇 [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十七史百将传 (前305前230)
  廉颇(约前305~前230)赵国苦陉(今定州邢邑)人。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领兵攻齐,大败齐军,官拜上卿。后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侯。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之会,秦王欲羞辱赵王,被蔺相如以大智大勇挫败,相如亦因此官拜上卿,地位高于廉颇。廉颇不服,多次欲欺辱相如,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再-让,最终感动廉颇,亲自上门负荆请罪,将相和好,两人结为刎颈之交。公元前260年,秦、赵为争夺上党,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大战,廉颇统率大军,筑壁坚守,相持三年,秦军不能取胜。后赵王中秦人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撤换廉颇。赵括只知纸上谈兵,招致惨败,除……[详细]
  • 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名人生平家世背景祖冲之,出生于429年(南朝宋元嘉六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西晋末期,北方发生大规模战乱,祖冲之的先辈从河北迁徙到江南,并在江南定居下来。祖冲之就出生在江南,其……[详细]
宋太祖赵匡胤 [] 宋朝开国皇帝 (927976)
  •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中国这块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安史之乱。 唐王朝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杨贵妃养子安禄山和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以诛宰相杨国忠为名,率所部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兵15万,号称20万之众,发动兵变。一时间狼烟四起,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中国大地,久久不能散去。 唐王朝为平息叛乱,守住祖业,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代皇帝,竭尽财力人力,组织围剿,方于763年(唐广德元年)驱散狼烟,使难民重……[详细]
宋太宗赵光义 []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939997)
  •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939~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父亲赵弘殷,追赠宣祖,母亲杜太后。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赵廷美大8岁。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在位共21年(976~997年),至道三年,59岁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宋太宗治政有为,不善武功。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始于后周周世宗时的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详细]
  • 刘备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为汉中王。 魏黄初二年(221年),时曹丕已于去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帝位,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遂于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详细]
祖逖 [] (266321)
  祖逖(公元266年-公元321年),字士稚,别名祖生、祖车骑,东晋军事家。祖逖官拜镇西将军、豫州刺史,曾率部北伐,收复河南;于西晋末年率亲党避乱于江淮。大兴四年(321年),朝廷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祖逖担心内乱爆发,以致忧愤成疾,不久后祖逖便在雍丘病逝,时年五十六岁。名人生平早年经历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太康十年(289年),侨居阳平郡的祖逖被郡府举为孝廉,又被司隶举为秀才,但都没有应命。后来,祖逖与……[详细]
贾岛 [] 唐朝诗人 (779843)
  •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贾岛早年家境贫寒,落发为僧,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详细]
卢照邻 [] 初唐四杰,唐朝诗人 (636695)
  卢照邻(约636~695后)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四杰(见初唐四杰)。卢照邻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初为邓王府典签。极受邓王爱重,比之为司马相如。高宗乾封(666~668)初,出为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详细]
颜元 [] 清初哲学家 (16351704)
  • 颜元
  颜元(1635年—1704年),清初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颜元一生以行医、教学为业,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几方面并重,亦即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主张培养文武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猛烈抨击宋明理学家“穷理居敬”、“-冥想”的主张。其主要著述为《四存编》、《习斋记余》。家世出身明崇祯八年(1635年),颜元出生。因自中年后倡导习行学说,书屋名曰“习斋”,世人尊称为习斋先生。颜元祖籍直隶博野县北杨村,父名颜昶,因家境贫寒,幼时过继到……[详细]
  郦道元(约472~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今涿州)人。郦范之子。故里在今涿州市东道园村。郦道元于太和十八年(494)步入仕途,不久承袭其父爵位,为永宁伯。后任太傅掾、治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其间曾两次持节进行行政区划建置更改和追讨叛军。郦道元从政期间,在任职地区大力推行汉文化,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的发展。他为官正直严猛,刚正不阿,执著认真,上下一视同仁,不因权豪犯法而有所宽容。孝昌三年(527),北魏王朝已由盛入衰,昏庸的胡太后当政,朝政腐败,政局动荡。雍州刺史萧宝夤谋反,时思自立。元悦等人想借刀杀人,便怂恿……[详细]
宋金刚 [] (?~620)
  宋金刚(?~620)上谷(治今易县)人。隋末起兵造反,众至一万余,与魏刀儿连结。唐武德元年(618),魏刀儿被窦建德攻灭,宋金刚援救魏刀儿战败,率4000余人西投占据马邑(今山西朔县)之刘武周,因善于用兵被封为宋王,主掌军事,并分得刘武周一半家财,遗弃故妻,娶武周之妹为妻。次年,向武周献策取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南向争夺天下,被任命为西南道大行台,带兵3万杀向太原。同年六月,与武周逼近介州(治今山西介休),派僧人道澄用佛幡缒入城中,攻陷介州城。唐派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与行军总管李仲文前来抵抗,金刚用诱兵之计,设伏大败唐军,生擒二将。唐又派右仆射裴寂前来反……[详细]
卢仝 [] 唐朝诗人 (795835)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名人之一。卢仝生于济源,葬于济源,但“卢仝故里”之名鲜为人知。这大概与卢仝惨死不无关系。公元835年,长安发生“甘露之变”,卢仝受到连累。他的好友贾岛曾在《哭卢仝》一诗里写道:“长安有交友,托孤遽弃……[详细]
  蔺相如(生卒不详)传为今曲阳县相如村人。曾为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人卞和所献玉璧。秦昭王闻后,遣使给赵王一书称:愿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赵王拿不定主意,送和氏璧,怕秦国不给赵15座城,不给和氏璧,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出兵攻赵。就在赵王左右为难时,宦者令缪贤向赵王推荐自己的门客蔺相如。由蔺相如奉玉璧去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玉璧献给了秦王。秦王十分高兴,却不提15座城之事。相如见秦王毫不讲信用,便巧妙地收回了玉璧,并命随从将和氏璧送回赵国。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尊严,毫不惧怕秦国的强大,勇敢地和秦王进行斗争,终于完璧归赵。赵王因此拜他为上大夫。……[详细]
卢携 [] (824880)
  卢携[唐](824年~880年)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祖卢损,父卢求为宝历元年(825)进士,被许多府第征召,最终位至郡守。卢携[唐](824年~880年)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祖卢损,父卢求为宝历元年(825)进士,被许多府第征召,最终位至郡守。卢携在大中九年(855)考中进士,被授予集贤校理,出任佐使府。咸通年(860~873),进入朝廷历任右拾遗、殿中侍御史。后转任员外郎中,长安县令,郑州刺史。又被召进朝中,授职谏议大夫。乾符元年(874),以本官被征召充任翰林学士,授职中书舍人。后又升迁户部侍郎、学士承旨。乾符四年(877)以本官……[详细]
孙承宗 [] 辽东三杰 (15631638)
  • 孙承宗
  孙承宗(1564~1638)字稚绳,号恺阳。高阳西庄村人,晚年居县城南街。13岁应童子试,成绩优异。28岁辑《高阳志略》。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应乡试中举。乘赴大同任教机会,登恒山、渡桑干河、走飞孤(在今涞源县北),行程千里,遍历大宁三卫,沿途访察戍边将士,周行边垒,绘制防御地图,借以通晓边防军事。万历三十二年(1604)考取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左春坊中允、左谕德、司经局洗马。万历四十三年(1615),东宫“梃击”事发,御史刘元廷入狱,以疯癫蔽其罪。大学士吴道南密问孙承宗如何处置,承宗回答:“事关东宫,不可不问;事关贵妃,不可深问。”吴道南……[详细]
  • 杨继盛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容城北河照村人,出生于耕读之家。7岁丧母,自幼饱尝生活艰辛。11岁开始半读半牧,18岁府未中,更加发奋读书,终于在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任为留都(今南京)吏部主事,从尚书韩邦奇游,通律吕之学,亲手制十二律吹奏,都和音律。韩邦奇大喜,尽授其平生所学。35岁调升京师,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当时正值严嵩当道,广收义子,结党营私。仇鸾因投靠贿赂严嵩而升为大将军,统领宣化一带边境军队。蒙古鞑靼部首领俺达汗,经常带兵侵扰北部边境。守将仇鸾不与俺达交战,反与其勾搭,卑躬屈膝,给俺达送钱送物同俺达搞“马市”。继盛入兵……[详细]
张飞 [三国] 蜀汉五虎大将 (?~221)
  张飞(?~221)字益德,又称翼德。东汉涿郡涿县桃庄(今涿州市忠义店)人。早年与刘备、关羽意气相投,在涿结成生死之盟,世称“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张飞、关羽和刘备聚集乡勇起兵涿县,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曹操发兵取荆州,刘备败走夏口,至当阳长坂坡,曹兵把刘备等人打散,张飞领20人断后,见曹兵迫近,据水断桥,横刀立马,拒退曹兵,使刘备得以脱身。后在进川路上,生获巴郡太守严颜。刘备占领益州后,封张飞为巴西(今四川阆中)太守。曹操派大将张郃取巴西,相持50余日,大破张郃。张飞与关羽颇具声威,同称“万人敌”。刘备为汉中王,拜张飞……[详细]
李延年 [] 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 (?~前90)
  李延年,?至约公元前90年,汉武帝时造诣很高的音乐家,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出身倡家,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李延年不但善歌习舞,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且思维活跃,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编为28首“鼓吹新声”,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是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并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后称他是奸佞之臣确是无中生有。 ……[详细]
蜀汉后主刘禅 [] 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207271)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名人生平早年经历建安十二年(207年),刘禅出生,是刘备的正室甘夫人所生。 建安十三年(208年)九……[详细]

全部保定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