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河北 > 保定 > 涞水县名人

涞水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 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名人生平家世背景祖冲之,出生于429年(南朝宋元嘉六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西晋末期,北方发生大规模战乱,祖冲之的先辈从河北迁徙到江南,并在江南定居下来。祖冲之就出生在江南,其……[详细]
祖逖 [] (266321)
  祖逖(公元266年-公元321年),字士稚,别名祖生、祖车骑,东晋军事家。祖逖官拜镇西将军、豫州刺史,曾率部北伐,收复河南;于西晋末年率亲党避乱于江淮。大兴四年(321年),朝廷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祖逖担心内乱爆发,以致忧愤成疾,不久后祖逖便在雍丘病逝,时年五十六岁。名人生平早年经历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太康十年(289年),侨居阳平郡的祖逖被郡府举为孝廉,又被司隶举为秀才,但都没有应命。后来,祖逖与……[详细]
  冯惟敏(1511—1580年),字汝行,自号海浮山人。山东临朐人。明代著名散曲家。有谓冯惟敏之于散曲,“犹词中之有辛弃疾”。(任中敏《散曲概论》)冯惟敏降生在其父冯裕直隶晋州的任所,后,随父由晋州移南京,由南京迁甘肃平凉,由甘肃转贵州石阡,在其青少年时代足迹已漫游大半个中国。冯裕为正德进士,深知读书甘苦,因此不论是冗杂的公务之余,还是在劳顿的旅途之中,都亲自把教冯惟敏弟兄的学业。而冯惟敏天资聪颖,文章又得江山之助,“雅丽宏肆,虽在弱龄,已惊长老。”(《益都县志·冯惟敏传》)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1年),冯惟敏初次参加乡试,深得督学、著名文学家王慎中的赏……[详细]
  祖纳(生卒不详)字士言。西晋范阳逎(今涞水)人,传故里为今涞水县祖各庄。父祖武,为晋王掾、上谷太守。弟祖逖为东晋豫州刺史。祖纳才思敏捷,为人正直,好学博览。少年时与刘琨都以雄豪著称。平北将军王敦辟为从事中郎,转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庶子。为官清严,敢于直谏。永康二年(301),齐王司马冏起兵讨赵王司马伦,赵王伦拘禁齐王冏弟北海王寔和前黄门侍郎董祚弟董艾,欲诛杀。祖纳劝赵王伦不要乱杀无辜,被赵王伦采纳。后被署为中护军、太子詹事,封晋昌公。西晋末年,祖纳避乱江东。后被晋元帝司马睿引为军谘祭酒。曾荐举王隐为史官,记述晋史,因东晋初建,政事繁乱而未被采纳。祖纳好……[详细]
祖皓 [南北朝] (?~550)
  祖皓(?~550)南北朝时期范阳遒(今涞水北)人。祖父祖冲之,父祖暅之,并为著名科学家。祖皓从小志节慷慨,有文武才略。少传家业,精通算术历法。梁大同年间(535~545),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令,后升任广陵(治今江苏扬州)太守。太清三年(549),原东魏大将侯景降梁后复叛,攻陷建康(今江苏南京)台城,祖皓亦在城中,几乎被害,逃归广陵。百姓感其旧日恩惠,常相隐蔽藏匿,使其免遭伤害。大宝元年(550)正月,广陵人来嶷劝祖皓举兵反对侯景,匡复梁室。祖皓遂与他纠合勇士百余人,袭杀侯景任命的南兖州刺史董绍先,占据广陵城。旋又推举前太子舍人萧勔为刺史,散发讨侯景檄……[详细]
  祖莹(生卒不详)字元珍。北魏范阳遒(今涞水)人。《三字经》中“莹八岁,能咏诗”即指祖莹。祖莹少年时聪明好学,性豪侠,有气节,誉为圣小儿,与陈郡袁翻齐名。当时有句俗语:“京师楚楚袁与祖,洛中翩翩祖与袁。”孝昌年间(525~527),在广平王府第掘得一枚古玉印,敕令召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令其为之断代。祖莹看过后说:“这是于阗国王在晋太康年间所献。”于是用墨涂字观看,果然如祖莹所说,当时人称为博物。祖莹累官至冀州镇东府长史,迁国子监祭酒,给事黄门侍郎,幽州大中正监起居室,参议律历,车骑大将军,赐爵容城县子,进爵为伯。逝后,赐尚书左仆射、司徒公。他以文学见重,……[详细]
  祖暅之(456~536)字景烁。南北朝时期范阳遒(今涞水)人。祖暅之自幼秉承家学,博学多才,“究极精微,有巧思入神之妙”。故后世对他有“巧思之神”之称。当其深思之时,天打雷亦不知晓。他深得父亲祖冲之的学术精髓。在数学方面,一是彻底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公式,二是整理、续撰《缀术》,他提出“幂势即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处的横截面积相等的两个立体物,其体积也相等,这就是数学上有名的“祖暅定理”;在天文学方面,首次发现纽星(北极星)不在北赤极的不动点处(相差一度),比欧洲早发现700多年。在机械制造方面,发明制作了欹器、漏刻铭、铜日晷、漏壶等机械和精密观察仪器,……[详细]
  赵文涵(1796~1868)字海门。涞水人。幼承父训,15岁能默诵十三经。清嘉庆二十年(1815),以诗、古文辞受知于学使吴芳培。道光二年(1822)中举人,更勤于学,诸子百家之书无不浏览,尤嗜《春秋》、《孙子兵法》,且读博野颜元、蠡县李塨诸书,愈以敦实致用为务,不喜科举八股,故屡次会试不第。二十一年(1841),署博野县训导,修文庙、整学风,士风为之一振。二十二年(1842),调任铁岭训导。先前御史郝浴流徙奉天(治今辽宁沈阳)20年,倡导教化,但时已相去百余年。文涵到铁岭,即拜谒郝浴祠,整饬银冈书院,召见生徒,以品行、文学相勉励,设立课程,严加考试,文……[详细]
  阎洛福(1846~1900)涞水北高洛村人。精通中医,常常舍药为人治病。为人正直,好义多谋,威望甚高,被村人推为村正(即村长)。高洛原是400余户大村,后划分南北两个高洛村。南高洛村有人信奉摩尼教(俗称“模摸儿教”),阎洛福极为反对,禀请县令笞辱之,习教者拟入天主教,以图报复,遂与徐水安新庄天主教堂法籍席教士说明0之事,始入教。光绪二十五年(1899)正月十五日,高洛村敬神会(又名佛事会,高洛村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传统敬神活动,届时搭会棚诵佛经酬神)照例在历年旧址搭棚诵经。天主教徒张才闯入会棚破口大骂,扯毁所挂佛像。敬神会负责人单久经、阎风等6人联名具……[详细]
  赵文濂(1805~1889)字鲤门。涞水人。幼聪敏,博学强记,每指某本、某卷、某页、某行,可默诵不忘一字。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人,初任肥乡教谕。不久,太平天国北伐军抵肥乡,文濂与知县杨树屏加固城池,挖掘壕沟,环以炮垒自守,并招募丁壮500人,抵御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捻军复至,城内练勇奉命援邻县,城虚无人,文濂自守北门,使训导刘光陛守西门,旗帜-皆潜而不露,太平军至,不敢冒入。疑惑间,文濂等乘隙出击,俘获其首领王守清、常二么,-加五品衔。同治九年(1870),升正定府学教授。曾编纂《正定县志》、《井陉县志》、《赞皇县志》,并重修《正定府……[详细]
  王治华(1919~1948)原名王恒茂,河北省涞水县白涧区龙门村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龙门村民兵中队长、青救会主任、村长、房涞涿县民兵大队指导员、区武装部部长等职。1938年龙门村恶霸王彦、王祥义父子仗势侵吞村民财产,他带头争讼,使王家败诉被罚。1940年,涞水一带旱涝成灾,颗粒无收,王家父子勾结其他富户拒绝借粮,置贫苦农民于绝境,他组织群众围攻王家大院,迫使王家和其他富户开仓借粮,并熬粥支应。1941年,日军对房涞涿山区进行一个多月的大扫荡,抓壮丁,他领导的20多个村庄由于平时训练有方,临战转移及时,坚壁清野彻底,无一人……[详细]
  李化方(1898~1978)又名李金坡。涞水永乐村人。幼年在私塾读书,后考入本县师范讲习所。191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保定的学生-活动,并到附近农村宣传反对日本侵略,后代表保定学生会出席上海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会议。由于长期参加反帝爱国社会活动,被学校当局开除。之后,考取北京民国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大量阅读从西方传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社会学书籍,并订阅《新青年》和《响导周刊》等,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李化方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出版了《五卅惨案调查记》(1925年民国大学印刷出版),书中附有死者、伤者、罢……[详细]
  王志华(1919~1948)原名王恒茂。涞水龙门村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民兵中队长、青年救国会主任、房涞涿县民兵大队指导员、第五区武装部长。1938年,龙门村恶霸富农王相义父子侵吞村民渔产,王志华带头争讼,使王相义败诉被罚。1939年至1940年,龙门一带连续两年水旱成灾,粮食颗粒无收,王相义父子又勾串其他富农拒绝借贷。王志华组织成立了“借贷所”,带头开展借粮斗争,王相义只好开仓借粮。1941年,日本侵略军在涞水山区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扫荡”,当时任区武装部长的王志华,带领群众转移,坚壁清野。他分管的20多个村庄损失最小。1945年,……[详细]
  李凤林(1916~1974)涞水富位村人。1940年,易县第八区区长解峰深入被日伪军占领的富位村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1942年,李凤林经解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在党组织部署下,发动富位村党员、积极分子修地道。1943年,富位村建立了民兵中队,李凤林任民兵中队长,对日伪进行政治宣传和武装斗争。他多次化装进入涞水县城和附近的定兴县城,散发标语。同年冬,李凤林率领武装民兵,打垮了司徒、富位两个村的伪大乡,同时处决了本村的两名汉奸特务。1944年,盘据涞水和定兴县的日伪军,不时突袭富位村,李凤林率领民兵依靠地道优势进行抵抗。李凤林在村头五道庙(地道……[详细]
  杨渭河(1908~1971.12),河北省涞水县人。生于农民家庭,父亲给地主当长工,杨渭河12岁就被送到北京永星浴池当学徒。杨渭河学的是修脚,在3年的学徒生活中,终日给老板铺床叠被,干杂活,连修脚刀都没有摸过。他为学到手艺,一边侍候老板,一边利用替老板打杂的机会偷看修脚技术,晚上用竹板当脚指甲刻来刻去。后来老板知道了不让用电灯,他就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卡头钱买蜡,坚持苦练,终于艺成。他秉性忠厚,不会奉迎,多遭客人打骂,老板反骂他惹事生非,只会添麻烦,将他开除,-沦落街头乞讨为生。1942年流落到开封,在万华春浴池当了修脚工,技术上渐露头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详细]
  张桂楠(1923.6~1976.12.23),河北省涞水县人.1939年秋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涞水县五区区委委员、涿县二区区委书记及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围北县委书记、南丰县委书记、国家燃料工业部技术监察处副处长、石景山发电厂厂长、北京电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唐山陡河电站指挥部党委第二书记兼指挥等职务。1949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江西,7月逼近南丰,组织决定张桂楠任南下江西干部大队抚州中队南丰小队政委(南丰解放后县委书记),与小队队长刘健(县长)、县大队长苗立柱组成领导骨干,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483团,于1949年……[详细]
  赵文哲(1921~1946)涞水小丰口村人。出身书香门第,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在华北抗大干校毕业后,分配到平北抗日根据地半游击区的龙(关)崇(礼)宣(化)联合县第三区任民政助理员。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崇礼县建制,赵文哲调任县政府财政科科长。1946年任崇礼县狮子沟区区长。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不断窜扰狮子沟区,到处搜捕共产党党政军工作人员。赵文哲率领仅20余人的区武工队,多次击退国民党军队的骚扰。1946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赵文哲和区委书记范现实率区武工队在土城沟和国民党军骑兵相遇,经激烈战斗,区委书记当场……[详细]
  赵堂(1921~1981)涞水玉斗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赵堂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先后担任本村青年救国会小队长、村青年主任。1939年任五个村的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1940年参加八路军,任平西九团二连副班长。194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随部队调陕北编入教导旅第二团,参加了金盆湾大生产。解放战争中,赵堂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及解放西北各大战役。在沙家店战斗中,带领全排夺取敌人主阵地,立一等功。1948年调十六师教导旅学习,在同子镇被围,战斗中腿部受伤,与部队失去联系,赵堂抱着誓死不当俘虏的决心,带领4名伤员潜出包……[详细]
  李德富(1930~2003)涞水人。曾师从欧阳予倩、芙蓉草、臧岚光、赵绮霞等戏剧名家。先后在河北涞水剧团、北京红光京剧团、吉林延吉市戏曲剧院担任演员。“文革”之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马键翎为了发展秦腔事业,特聘他到陕西省任教。20世纪80年代后期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任名誉校长兼教授。在此期间曾主演过《宇宙锋》、《吕布与貂蝉》、《打神告庙》、《贵妃醉酒》、《孔雀东南飞》、《白蛇传》、《失子惊疯》、《拾玉镯》、《金玉奴》等数十出剧目。在不断的演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旦角表演艺术程式。20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水袖研究,在学习、研究、继承……[详细]

全部涞水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