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安徽 > 安庆名人

安庆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廷玉 [] 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16721755)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 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初入仕途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出生于北京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十六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张英(其父)奉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试。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详细]
王珪 [] 宋朝宰相 (10191085)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 ),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详细]
  程芳朝(1611~1676),初名钰,字其相,号立庵。桐城人。清顺治四年(1647)中殿试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授国史院编修。著有《皇华草》、《中裕堂集》。史籍记载顺治四年丁亥科殿试制策要求“务各出己见,逐条献策,勿用四六,不限长短,毋得予诵套词,拘泥形式。”策试题为《帝王之治天下,莫不以得人为急务。朕深维真才希觏,知人实难。必如何而后真才可得欤?》、《近闻观任官员,伯叔昆弟宗族人等以及废伸劣衿,大为民害。必如何而后可痛革欤?》、《今当混一之初,尚在用兵之际,兵必需饷,饷出于民,将欲减赋以惠民,又虑军兴莫继,将欲邓盈以足饷,又恐民困难苏。必如何而后能两善……[详细]
陈独秀 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 (18791942)
  • 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陈独秀原名陈乾生,字仲甫。1879年10月9日,生于安徽安庆怀宁县。自幼丧……[详细]
  王之庆,字修祜,号天宠,谥忠节。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王之庆家住望江县高士镇佩山脚下的王家老屋。幼年家贫,躬耕养父母,读书尚奇节。崇拜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尤其仰慕爱国大诗人屈原。著有诗文集多册,惜已亡佚。流传下来的仅有一篇《草堂印月池记》,读者认为有南华秋水之神逸。其文曰:予夜读书方疲,觑明月射我斋头,疾呼门人启户。忽月影跌入室中,予掩牒而出,散步窗前。矫首望青天,见阴云归岫,巽二入山,疏星几点,河汉通明,四碧晴空,一望无际。惟一轮皎洁,吐自在清光,落我怀中。予袒腹当之,展襟而月满予之腹,敛衽而月浴予之衣,浑身如玉,可……[详细]
陈武 []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178215)
  陈武s,陈武(178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后来在孙权部下任职。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乡里的敬爱。陈武又屡建战功,每战皆所向无前,封为偏将军。建安二十年(215)在合肥战役中,张辽奇袭孙权,陈武战死,孙权对此十分哀痛。孙策在寿春时,陈武前往递帖求见,当时十八岁,身长七尺七寸,于是跟随孙策东渡长江,征战有功,被任为别部司马。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击败刘勋,俘获很多庐江人,选择其中精锐,便用陈武来督率,这支队伍所向……[详细]
邓稼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19241986)
  • 邓稼先
  邓稼先 ( 1924.6.25-1986.7.29. )安徽省怀宁县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研制和发展-的技术组织领导者之一,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祖居铁砚山房,父亲邓以蛰是北京大学教授,母亲王淑蠲持家,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是六世祖。5岁在北平读小学,11岁入中学,12岁插班考入北平崇德中学初二年级,读到高一,在英文、数学和物理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1941年17岁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4年,终身受益。1945年大学毕业。1946年夏受聘任北京大学物理系……[详细]
  戴钧衡(1814-1855),字存庄,号蓉洲,桐城孔城人。少时聪慧绝伦,才华早具,写诗撰文颇有才气。 20多岁时恃才自负,刻印了自编的《蓉洲初稿》传世,当时见到这初稿的人,都惊叹不已,说他是个奇才。这本初稿传到了家乡大学者方东树的手中,方先生看了以后笑说:“十年以后,等他的学识磨炼到一定火候的时候,会自责的。”此时,方先生正在研究诗学, 著了一部诗论--《昭昧詹言》,这部诗论代表着桐城派的诗论观点。戴钧衡从传抄中得以阅读了这部书,潜心钻研了三年,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写过一首诗。 他从方先生诗论中得到了启示,省察到自己从前所做的诗,实在太草率了,于是收回以前……[详细]
  桐城的嬉子湖中有个小岛叫嬉子墩。在嬉子墩的蓊郁草木中,藏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古墓叫“余珊墓”,墓前神道如仪,石人、石马俱在,乃是一处挂牌保护的省级文物单位。余珊何许人也?史书记载:“余珊,明桐城人,字德辉,号竹城。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原来是个管纪检的言官。言官的本分便是纠察风纪,与不良人事作斗争。然而这斗争的形势却往往极其微妙,因为你面对的常常是比你更加位高权重之人。这时,你往往是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更有甚者,会因此罹祸倒霉。余珊屡次进谏,并无效果。比如某次他上疏提拔-过滥,矛头直指内阁大臣,人家官比他大,根本对他的谏章不予理睬。正……[详细]
  • 杨小楼
  杨小楼(1878-1938),名三元,京剧武生演员,杨派艺术的创始人。杨月楼之子,安徽怀宁人。幼时入小荣椿社学艺,从师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学武生。十七岁出科,在京、津两地搭班表演。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寿、张淇林、牛松山等的指点,拜俞菊笙为师。二十四岁搭入宝胜和班,以“小杨猴子”之名露演。又与谭鑫培同在同庆班,经谭氏奖掖,成为挑大梁的武生演员。二十九岁时入升平署为外学民籍学生,备受慈禧太后赏识。他与谭鑫培、陈德霖、王瑶卿、黄润甫、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高庆奎、余叔岩、郝寿臣等人合作,先后组建陶咏、桐馨、中兴、崇林、双胜、永胜等戏班,声誉鹊起。艺术……[详细]
张英 [] 清朝文华殿大学士 (16371708)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生平1637年(明崇祯十年)张英出生。1663年,27岁的张英考中举人。康熙六年,他又得中二甲第四名进士,成为内弘文翰林院庶吉士,进入庶常馆学习满、汉课程。入庶常馆后不久,因其父亲离世,张英离馆回乡丧居。1672年初,张英重返京师,仍为庶吉士。闰七月,康熙亲自考试张英等32人的满文情况,张英成绩突……[详细]
范增 [] 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 (前277前204)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是居(今中国南部安徽省桐城南)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公元前206年,范增跟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趁机消灭刘邦以绝后患,但没有被采纳。刘邦后来赴鸿门宴,范增几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又让项庄舞剑,想寻机刺杀刘邦,又因为项伯也出来舞剑从中作梗,除掉刘邦……[详细]
杨石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971985)
  • 杨石先
  杨石先(1897~1985),原名绍曾,怀宁县人,中国现代化学家、教育家。他的曾祖父在清代任过四川学台、国子监学官、翰林院学士。在他祖父任嘉兴知府时,举家迁往杭州。后其父任职山东,又迁家济南,时年6 岁,入私塾就读。11 岁迁家天津,入天津民立第二小学。宣统二年(1910 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苦读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高等科。民国7 年(1918 年)赴美留学,入康奈尔大学农科学习,翌年改习化学。民国10 年,取得应用化学学士学位,进入研究院。民国12 年,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即受聘于天津私立南开大学,与邱宗岳教授一起,担负着全校化学课的……[详细]
程长庚 [] 同光十三绝,老生三鼎甲,京剧开基创业大师 (18111880)
  程长庚(1811-1880):清潜山人,名椿,字玉姗,幼时曾入“和盛成”科班学艺,咸丰、同治年间参加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被举为“三庆班” 班主,并长期担任当时戏曲艺人的行会组织“精忠庙”的会首。擅长演老生,艺术上融徽调、汉调、昆腔于一炉,对京剧老生唱腔和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嗓音宏亮,咬词准确,于高亢中又婉转抒情,独具特色,自成一家,尤以《文昭关》、《群英会》、《战长沙》著名,有“活鲁肃”之称,历史上被誉为“京剧鼻祖”。在京剧第一代名人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陈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详细]
  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安徽安庆府太湖县北中镇宝坪村(现)人。嘉庆元年(1796年)状元,太和殿传胪宣榜一甲一名,嘉庆帝御批称赞他“文楷佳名期雅正,为霖渴望副求贤”;李振钧写贺诗云:“仙杖烟浮广乐鸣,御袍光映日华明。”赵文楷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等职,其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事件,是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嘉庆九年,赵文楷出任山西雁平道,署山西按察使,嘉庆十三年卒于任上,终年48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妻妾合葬于太湖景宁乡人形山。其后辈赵朴初老先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详细]
  施剑翘(1905—1979),原名施谷兰,安徽桐城人,自幼生活在山东济南。生父施从云,后过继给其弟施从滨 (一说生父为施从滨)。1935年,在天津佛教居士林刺杀直系军阀孙传芳。后被捕入狱,1936年被特赦。新中国成立后,她因病移居北京,病愈后又移居五台山光明寺村,并以居士身份在碧山寺修行。1957年当选北京市政协委员会特邀委员。1979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4岁。早年生活施剑翘(当时名为施谷兰)从小受父亲宠爱,深居闺阁,还缠过足。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在家中有私塾老师教授学问,对古文诗词颇感兴趣。13岁时当家管事,18岁时毕业于天津师范学校。1925……[详细]
  倪文蔚(1823~1890),字茂甫,号豹岑,望江县雷池乡人。幼时家贫,常以野菜充饥。入塾后,塾师爱他聪明好学,免他的学俸,并常常留他吃饭。咸丰元年(1851 年)中举,第二年又中第十名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三年任刑部主事,参加曾国藩军幕。咸丰十一年从河南巡抚严树森襄办营务,以军功加“郎中”衔,赏戴花翎。同治十年(1871 年)补授江苏司郎中,次年授湖北荆州知府。在荆州任期,主持兴修“万城大堤”。同年望江发生水灾,他急得日夜不安,痛心泪下。一日傍晚,在府门前踱步,见石旗夹断折,次日令人掘起更新,不意在石夹底座挖出几千两银子,于是把这些银子购买几万斛……[详细]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参考资料事迹散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翼》有传。有《猗觉寮杂记》二卷。又《潜山集》四十四卷,周必大为作序。《彊村丛书》辑有《潜山诗馀》一卷。《宋史艺文志》猗觉寮杂记……[详细]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潜山县岭头乡黄岭村人。他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100 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数近2000万言,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咽缘》、《八十一梦》4 部长篇小说为代表作。在小说之外,他还写有大量文艺性散文和新闻性散文,再加上3000 首左右的诗词和一些剧本,全部作品在3000 万言以上。人称“章回小说大家”、“通俗文学大师”、新闻战线上“徽骆驼”。张恨水出生地江西广信。曾就读于南昌甲种农业学校、苏州蒙藏垦殖学堂,后因经济困难,中途辍学,开始了自谋生路的生活。他天资聪颖,以“……[详细]

全部安庆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