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福建 > 宁德 > 福鼎名人

福鼎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杨楫(生卒年不详),字通老,长溪县潋村(今秦屿冷城)人。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中进士,与杨方、杨简同为朱熹高足,时号“三杨”。杨楫平生清廉有守,刚正不阿。任莆田县尉时,闽帅程叔达“移县括逃田”,杨楫屡次上疏指责其过失,叔达表面信服而心不悦,俟杨秩满至其府告辞时,叔达怒曰:“尉格帅命乎?”杨楫徐徐陈对,无所屈。于是被罢官而归。漕使林祈深感杨楫节直可钦,遂上 书朝廷荐举他。此后,杨楫官至司农寺簿。任职期间,他上札朝廷,力倡“进君子,退小人,勿徇左右之请,以重中书之权”,“奖廉静之操,禁奔竞之风”。其言深得朝中直臣赞许,遂“除国子博士,转少卿”。其时,台臣……[详细]
  张朝发(1795~1840年),字骏亭,乳名花犬,生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原籍惠安崇武,出身于贫苦渔家,幼年随父外出谋生,在福鼎秦屿如陵里(今积石路136号)定居。及长,在鱼行当雇工,后到福建总督府应募水兵,取名朝发。他善使板斧,擅潜游,人称之“水獭精”。因打仗骁勇,被福建水师提督李长庚提拔为百总。嘉庆年间,蔡牵义军踞嵛山,朝发潜水凿沉其战船多艘,迫使蔡牵拔寨而去,以功升参将。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擢升朝发为浙江定海总兵。七月六日,英舰26艘直抵定海,致书朝发,蛮横声称“前来索偿。”朝发将信撕碎,命城上守军发炮,击……[详细]
  林滋秀(1778~1833年),号纫秋,字兰友,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生于福鼎县桐山流美村。自幼聪颖,5岁从父授读,9岁能吟“雨打竹林林滋秀,风吹荷叶叶向高”之佳对。10岁应童子试,16岁以《兰花赋》府试夺冠,18岁中举。嘉庆初年,滋秀三试进士不第。嘉庆八年(1803年)应聘为相国梁蕉林相府教席。阅遍相国家藏书,学益进,文名大噪。嘉庆十年返里,先后主讲于浙-阳书院、福鼎桐山书院,凡十余年,造就不少人才。嘉庆十四年,仁宗(爱新觉罗颙琰)5旬寿诞,滋秀撰《集姓千字文》以祝,文中无一字无来历,博得时人称誉。其诗名重京华,曾与当朝太史徐廉峰、黄树斋诸名流拈……[详细]
  郑丹甫(1910~1983年),原名开池,学名登墀,化名邓桂、翁元生,福鼎县前岐彩澳村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他从小目睹父辈饱受地主压榨的悲惨情景,在幼小的心灵中刻下爱憎分明的烙印。民国5年(1916年),丹甫入彩澳私塾,后就读于前岐、桐山小学。民国14年考入福建省立农业学校,民国16年农校结业回乡务农。翌年春,应聘任彩澳国民小学校长,在师生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推行教学改革,但遭到当地士绅的排挤、殴打。他毅然辞去校长职务,于民国19年考入福建省政法学院附属高中。就读期间,与在福州乌石山师范读书的表兄王宏文同宿半年,并结识了叶秀蕃等一批闽东……[详细]
  林汝浃(?~?),字伯深,福州长溪(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四年(1211)辛未科武举第一人。该科共录取武进士40人。据《万历福宁州志》记载,林汝浃曾任詃门舍人,历知四郡,余事不详。此榜有姓名可考的武进士7人。……[详细]
  陈姑娘,福鼎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生于望海里十都后澳(今秦屿一带)。当时,闽东沿海常遭海盗侵扰,乡民遭杀戮,财物被掠夺。陈姑娘目睹海盗危害乡里,自比花木兰,矢志保卫家乡。她自幼习武,长大后膂力过人,两手能并举两大桶水。她年十九尚未许人,巾帼英风深受乡人敬佩。时十都人张鸾三,以见义勇为名闻乡里,成为当地抗击海盗的首领,陈姑娘也加入抗敌的行列。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海盗千余人突袭望海里十都。张鸾三闻讯,奋不顾身地带领乡勇坚守城堡,陈姑娘亦不避生死协助守城,多次打退海盗的进攻。海盗不甘失败,复倾巢从樟岐登岸,由陆路经八都桥迂回攻城。张鸾三、陈姑……[详细]
张鸾三 [] (?~1622)
  张鸾三(?~1622年),福宁州劝儒乡望海里(今福鼎秦屿)人。年轻时,便以不畏-、见义勇为而名闻闾里。陈氏姑娘(1603~1622年),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生于劝儒乡望海里后澳。年方十九,便臂力过人,双手能并举两大桶水。曾自比花木兰,矢志保卫家乡,其巾帼英风深受乡人钦佩。明末,福宁劝儒乡(今福鼎)东部沿海一带常受海盗骚扰,乡民遭戮,财物被劫。在抗击海盗的战斗中,大批勇士为乡梓英勇捐躯,张鸾三、陈氏姑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海盗千余人突袭秦屿。张鸾三带领乡勇坚守城堡,陈氏姑娘协助守城,多次打退海盗进攻。海盗复倾巢从樟岐登岸,……[详细]
  陈勉良(1913~1993年),乳名尾,民国2年(1913)12月生,福鼎县前岐龟岭村人。少时入私塾,因家贫而辍学,在家放牛、耕作。民国22年6月,勉良开始接受革命教育,并由叶挺鹏、王勤聪两人介绍参加革命队伍。先后在龟岭半山和临近家乡的浙江平阳县(今苍南县)岗头、温州窟一带活动,秘密带动黄忠钊、张国绥等15名青年参加革命。民国23年春,勉良任上东区筹备财政小组长。同林老阙到平阳县(今苍南县)南宋洋、矾山一带开辟边区。在陈辉读率领的地方游击队配合下,他同林老阙等人夜袭埔坪街,打进土豪李广茂布店,筹到革命经费(白银500元)。是年8月,到麻竹和米粉坑、枫树坪……[详细]
  王宏文(1910~1935年),福鼎县前岐西宅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7月生于农民家庭。少时就读于岐阳小学(今前岐中心小学),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在今霞浦县)。民国18年(1929年),考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民国19年,宏文转学到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民国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间,他与在福建政法学院附属高中就读的其表弟郑丹甫同宿于白水井。宏文常借进步书籍给他,并介绍师范学校-的情况,启发郑丹甫的觉悟。民国21年,宏文师范毕业返回福鼎,任桐山育仁小学教员,后任前岐小学校长。他首先在知识分……[详细]
  李得光(1902~1981年),又名华卿、观国、耀西、李原,福鼎县点头龙田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7岁入塾启蒙,17岁结业于福鼎县第一高等小学,18岁考入福建省立第三中学。民国12年(1923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后,接触新思想、新文化,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次年由王骏声介绍加入国民党。民国17年,得光与其同学邓亮等秘密参加中华革命党(农工党前身),主持-部工作。得光等高举反帝旗帜,成立“反日会”,出版反日《半月刊》。旋又创办美术专科学校和东方书店,出版进步书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野心和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行径。民国18年秋,由……[详细]
  叶克守(1912~1990年),民国元年(1912年)3月生于福鼎县点头翁溪村。青少年时以放牛、种田、打短工及肩挑贩盐为生。民国24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8月,转到闽东红军独立师。民国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闽东北地区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民国27年,克守随闽东红军北上抗日。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排长、特务连连长、第一师第二团营长、江苏省军区第二军分区台北独立团副团长、第四军分区特务团团长等职。民国28年,他在嘉兴固战斗中被子弹击穿腰部,身受重伤,仍在火线指挥作战。民国29年5、6月间,率部参加郭村保卫战,10月参加著名的黄……[详细]
  朱腾芬(1881~1932年),字承芳,号馨梓,化名达三,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于福鼎县果洋村。幼承庭训,勤学自励。8岁入塾,智力超人。光绪二十四年,参加福宁府试,中秀才,名列第一,被选送福建全闽师范学堂就读。毕业后,历任福鼎县视学员、劝学所所长兼高等小学校长、禁烟局局长等职。他主张废八股、研新学,主讲《天演论》及西洋数理知识,为福鼎新学的启蒙者之一。并力倡薄课捐、杜聚敛、重劝戒、严禁烟,广印林则徐《禁烟奏折》。光绪三十一年,考取官费留学生,入日本陆军学校,继转东京政法大学。以品学兼优,得校长富井政章等赏识,介谒孙中山。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详细]
  陈珖坦(生卒不详),字碧川,福鼎县店下阮洋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中举人,授陕西保安知县。保安地处西陲,汉回杂处,民顽俗悍,向称难治。珖坦到任后,教之以德,导之以礼,风俗为之一变。当时有人诉说,延河有双螯大爬虫上山咬禾,以致连年闹饥荒。珧坦实地勘察,知是延河石碍为害,便集众晓谕:此种爬虫乃是延河的名贵水产,实为美味佳肴,欲除田禾之害,只需大捕石碍烹食。邑人遵命,此患遂息。任上,他善于排难解纷,境内士民和睦相处,诉讼渐次稀少。公务之暇,珖坦阅读医书,有入县署求诊者,都给予治疗,救活多人。他在保安6年,兼理宜川县事,后逝于官署。祭奠之日,士民泣声载道,……[详细]
程伯简 [] (?~1556)
  程伯简(?~1556年),明福宁州劝儒乡望海里(今福鼎秦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月间,倭寇万余人入侵秦屿。大敌当前,他召集乡亲,号召众人协力作战,保卫家园。并编成作战队伍,组织人力,抢修城堡,选壮丁守前垛,弱者居后,妇女运石送饭,奋力御寇。寇攻城7日不能下,以云梯两部登城。伯简率众以木叉、竹箭御之;继而铳、矢齐发,爬城之寇被歼,城下之寇乃宵遁。次日,伯简中矢石死于城头,同难者40余人。事后,分巡司舒春芳抚恤伯简亲属,乡人李春荣等建“忠烈祠”(位于秦屿小东门),以祀英烈。该祠后增祀抗倭烈士、水部尚书陈云龙牌位,故又称“尚书庙”。庙有联云:“忠肝……[详细]
  刘宝生(1901~1986年),原名细古,别号老林。福鼎县岭头下洋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贫苦农家。10岁当牧童,18岁当长工,后来当工匠。民国25年(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任中共岭头支部书记;同年8月参加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11月,任中共泰东南区委文书。民国26年2月任中共泰东南区委代理书记,长期坚持在泰顺县东南区开展游击战争。宝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紧密依靠群众,灵活运用-政策,在-和叛徒出卖中共地方组织的严重局势下,保存和发展了泰东南地区的革命根据地。泰顺峰文大战后,粟裕率挺进师主力向浙西转移,宝……[详细]
  黄淑宗(1906~1934年),学名黄坚,号石卿,福鼎店下乡扆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幼年失怙,由母喻三妹抚养长大。少时聪灵,九岁到秦屿镇谊父林步蟾家寄读,翌年转店下学堂。民国6年(1917年)进福鼎桐山第一高等小学。民国12年升入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在霞浦)。他学业成绩优异,对书、画、雕刻和文体活动也饶有兴趣。淑宗重理义,常资贫助弱,深得同学拥戴。民国13年,为要求改善学校伙食,与同学欧阳宽、林时勉等发动学生--,又集体联名要求转学福州,被拒绝后即率领同学赴榕,在省教育厅-两昼夜,迫使教育厅撤去省立三中校长高兴伟的职务。当时,“五卅”反……[详细]
  黄丹岩(1897~1934年),讳丹山、曾名彦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生于福鼎县秦屿屯头斗门村。幼入私塾,后人岚亭书院。民国7年(1918年)初,入福鼎县第一高等小学。翌年“五四”运动爆发,丹岩深受鼓舞,积极投身-。后考入福宁府(在霞浦县)私立汉英中学。民国12年辍学,回乡在后坪村任教。任教期间,丹岩积极宣传文化科学知识,将孙中山像挂在“七仙宫”内,曾震动一方。民国13年,受母舅委托赴福州代为经营茶叶生意。丹岩在榕期间,结识了中共党员陈品仁(左海书店职员)。从此,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浅说》、《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民国15年秋,丹岩回鼎,应聘任岚亭小……[详细]
  周忠魁(1863~1966年),号诚卿,小名开湖。清同治二年(1863年)生于福鼎县硖门东稼洋村的贫苦农家。5岁失怙,承母教熏陶;7岁入塾,自幼勤学好射。光绪六年(1880年),应福宁镇台武秀才试,名列第一,录为号房(收发),任福宁镇巡捕官、周墩讯官;后升任福州提台,各营台总稽查、泉州提督署巡捕官。其间赴长乐、顺昌、江西大余及台湾考察保安有功,例授福宁镇右营、中营千总,继任浙江定海营哨官、镇海旗管带等职。不久,考入闽省常备军学堂,毕业后任福建省陆军第十镇司务长。宣统元年(1909年),又考入陆军部福建讲武堂军官班。在学期间,接受民主共和思想,秘密参加反清……[详细]
  黄淑琮(1906~1934年),学名黄坚,号石卿,福鼎店下筼筜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幼年失怙,由母喻三妹抚养长大。少时聪灵,9岁到秦屿谊父林步蟾家寄读,10岁转店下学堂。民国6年(1917年)进福鼎桐山第一高等小学。民国12年考进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在霞浦)。他学业成绩优异,对书、画、雕刻和文体活动也饶有兴趣。淑琮重理义,常资贫助弱,深得同学拥戴。民国13年,在福建省立第三中学读书时,为要求改善学校伙食,与同学欧阳宽、林时勉等发动--,集体联名要求转学福州被拒绝后,即率领同学赴榕在省教育厅-两昼夜,迫使教育厅撤去校长高兴伟的职务。当时“五……[详细]

全部福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