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茂名 > 信宜名人

信宜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凌十八(1819~1852年)名才锦,排行十八,故称凌十八,钱排镇北内塘坳村人,信宜凌十八起义(又称大寮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打响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第一枪。凌十八起义坚持斗争两年多,转战粤桂两省三州六县,震动清廷。咸丰二年六月十二日(1852年7月28日),在罗镜坚持战斗到最后,全军壮烈牺牲。凌十八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东近代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详细]
  林廷式(1792~1875年)原名林模,水口镇大垌官岸村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辛卯科举人,任国史馆眷录,后任湖南益阳县、衡阳县知县,为官清廉,有“林青天”之称,后调任龙阳县知县,升靖州直隶州知州,代理郴州直隶州知州。同治元年,任湖南省壬戌科乡试同考官,后以官绩优异升用知府,加四级。著作有《中庸诠注》、《吏治韦弦》、《怡云山房文集》。……[详细]
  李再荣(1849~1895年)字学高,大路街人,学者,著述颇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与梁安甸(举人)主编光绪《重修信宜县志》,该志是信宜民国前编修的最完备的一部志书。著作有《信宜中孝节烈录》、《华山李氏世德录》、《华山李氏剩馥集》、《味道斋文抄》、《求志居文存》、《森玉堂诗草正续》、《玉闺女史诗选》。……[详细]
  林国兴,原名林芳,1924年生于广东省信宜县桄榔东乡(今镇龙区俊耀乡)大塘村。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患病去世,年迈的叔祖母非常疼爱这个失去母亲的小孙子,便把他接到身边抚养。后来林国兴回到父亲身边。从他懂事起,父亲就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希望他长大后能继承父业,当一名郎中。1937年,林国兴考入信宜中学初中。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不甘做-奴的中国人民以各种方式奋起抗争,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在抗日救亡思潮的影响下,林国兴从初中起就开始关心国家大事,阅读进步刊物,思想也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爱国主义思想。……[详细]
甘子钊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甘子钊(1938.4-) 广东省信宜县人。现代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4年信宜中学高中毕业,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9毕业,同年12月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师从黄昆院士。1963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主任,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固体物理专业博士导师,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超导技术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详细]
  李东绍(1699~1760年)镇隆镇大路街人,李麟祥的曾孙,信宜杰出文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主编《信宜县志》13卷,后任合浦县教谕,兼任《高州府志》的编纂工作。著作有《雪溪子全集》22卷。儿子李宜相、李宜昌为乾隆甲戌科进士,后人称“兄弟进士”。……[详细]
  吕志金,1956年12月24日出生在广东省信宜市贵子镇云世管理区大田头村。父亲吕禄荣,母亲张华清都是农民。从小受父母和乡亲们的熏陶,逐步养成耿直、开朗、刚强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精神。1964年秋,入云世小学读书,1970年小学毕业,继而在云民小学的附设初中班读初中。他勤奋好学,曾被评为三好学生。放学回家,时常上山打柴,帮父母做家务。1972年夏初中毕业,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无钱供他读高中,还不满16周岁就只好回生产队务农。在生产队3年多,他逐步成为一把劳动好手,重活、脏活都争着去干,是队里人人夸奖的劳动积极分子。1976年3月,吕志金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某团二……[详细]
  刘汝新(1808~约1875年)号锦川,东镇圩锦里人,道光八年(1828年)中戊子科举人,道光十八年中戊戌科进士,先后任陕西澄城县、淳化县知县,奉天广宁县、盖平县知县。咸丰七年归家,在乡间设馆授徒。喜欢写诗,被誉为晚清高州三大诗人之一,著有《藏云阁诗集》二卷。……[详细]
  黄子寿生于元朝,水口镇双狮村人。元至正十年(1350年),海盗麦福侵入信宜县城,黄子寿奋力作战,击退海盗,因有功升任高州路同知。明洪武元年(1368年),黄子寿参加明朝攻打海盗,夺回被海盗抢走的信宜县署大印,提升户部军储十五仓副使。……[详细]
陆毛 [] (?~1590)
  陆毛(?~1590年)瑶族,旺沙镇蚊子山人。瑶族壮族人民蚊子山起义首领。明万历七年(1979年)在蚊子山领导瑶族壮族人民起义,经过11年长期转战信宜、西宁、岑溪交界广大山区,把这些地区田地分给贫苦农民耕种。万历十八年(1590年),被明朝诱骗杀害。……[详细]
  李麟祥(1609~1690年)镇隆镇大路街人,明末清初信宜杰出文人。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负责编修《重修信宜县志》12卷,康熙二十六年,与儿子李季临一同编修《信宜县志》。著作有《溪仙诗集》20卷、《溪仙文集》38卷。……[详细]
  林云陔(1881~1948),原名公競,字毅公。广东信宜人。幼年读私塾,后往高州府城,入海山书院习经史词章。宣统元年(1909)赴广州,考入两广方言学堂,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三·二九”广州起义,担任转运军械事宜。事败后,掩护朱执信于家中避难,并设法护送其脱险。不久,返广州辅助胡汉民督粤。1912 年广东方言学堂毕业后,奉孙中山之命,率数人回高州策动起义,光复后任高州都督。后辞职回广州,被孙中山选派往美国留学,先入纽约州阿尔便法学院学习,后入圣理乔斯大学学习法律、政治,获硕士学位。民国7年(1918)回国,应胡汉民之约赴上海,任《建设》杂志主编。……[详细]
  何名科(1803~1851年)安莪镇安莪村人。信宜天地会首领,清道光三十年领导安莪起义,威震两广边境。咸丰元年九月二十七日,被清军俘虏杀害。……[详细]
  甘尧德(1933.10.28~2000.3.9),男,广东省信宜县北界区塘村人。1948年另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49年入伍,195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甘尧德,1949年9月~1950年11月,任粤桂边纵队第五支队司令部宣传员,信宜县委工作队队员、小队长;1950年11月~1951年4月,在南方大学二期二部学习毕业(大专);1951年4月~1955年7月,任广东省军区机要队学员、粤东军区(驻兴梅地委、平远县、蕉岭县、汕头地委)机要科科员、机要秘书等;1955年7月~1958年10月,任五华县监察委员会秘书、水寨区工作队队长、河口公社党委……[详细]
  李怀霜(1874~1950)李怀霜,原名李葭荣,字蒹浦,号装愁庵,后改名怀霜,晚年自号不知老翁,广东信宜人。出生于江西南昌。其家世代书香,父亲李逢臣在江西历任南城、峡江县丞。李怀霜幼年禀承家教,尤长于诗文。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式举人第三名。中举之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加入著名文学团体“南社”,写了章回小说《灸蛾灯》等作品。他与晚清著名作家吴趼人(笔名“我佛山人”)交往甚密。吴趼人揭露封建社会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出版时,他为之作序。宣统元年(1909),他与吴趼人、卢伟昌、郭健霄等在上海组织两广同乡会并创设广志两等小学。吴趼人逝世后第三年(1……[详细]
  林元 (1916~1988)广东信宜人。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历任《文聚》、《独立周报》主编,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上海《观察》周刊代理总,《新观察》、编委,中国作协外委会办公室主任,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业务办公室主任,中国作协驻科伦坡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业务办公室主任,《文艺研究》主编。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碎布集》,报告文学集《访战后朝鲜》、《渤海湾的浪潮》、《在毛主席介绍的合作社》等,短篇小说《大牛》、《王孙》、《爱德华》、《暴风雨之夜》等,散文《科伦坡之窗……[详细]
  梁锦安 (1953~)原名梁锦秀,笔名梁倞。广东信宜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70年参加工作,任乡村公办教师。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干事、站长、处长等职。1993年转业后任共鸣杂志社副总、广州市政协委办主任等,主任记者。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发表的作品囊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曲艺、影视剧本、杂文、评论等多个品种。著有长篇小说《多梦之秋》,诗集《笔锋岭》、《听涛》,中短篇小说集《狗尾巴河》,报告文学集《粤港两地猝响的枪声》、《南国橄榄林》、《南天利剑》等。作品曾获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优秀报告文学……[详细]
  林砺儒(1889~1977) 原名绳直,广东信宜县人。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广东高州高郡中学堂,同年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民国7年(1918) 回国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广州师范学校校长、广东省立勃勤大学教务长、广东省立教育学院(后改名广东省立文理学院) 院长等职。31年4月任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传播革命思想,主张学术自由,并聘请进步人士来校讲学或兼课。此间他写揭露国民党统治下教育界黑暗的文章,影响很大。3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与欧阳予倩负责广西民盟支部的文教工作,积极开展……[详细]
  林柏生(1902~1946)林柏生,号石泉,广东信宜人。民国4年(1915)就学于高州中学,民国9年入读广州岭南大学。民国12年因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参加-活动,被校方开除,旋执教于广州执信中学。民国13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经执信中学校长曾醒的推荐,任汪精卫的秘书。民国14年9月,经汪精卫的保荐,林偕其妻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翌年9月,离苏返穗,旋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教官。民国16年(1927)底随汪精卫出国,在法国创办《留欧通讯》(后改《欧美通讯》)。当时汪精卫一伙正鼓吹重新改组国民党,被称为“改组派”,林柏生是骨干成员。翌年5月,林提出国民党应建成为一……[详细]

全部信宜名人>>>